文:糰子姐
韓國導演奉俊昊的《寄生蟲》,剛剛在2020年第9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一舉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外語片四項大獎,可謂本屆奧斯卡最大的"黑馬"和最大的贏家。
實際上在這之前,電影就早已經斬獲全球獎最佳外語片獎,坎城電影節金棕櫚大獎等獎項。雖然至今都沒有在中國上映,但是依然引發了網友狂熱的討論,熱度空前,豆瓣上已有74萬多人打出了8.7的高分。
《寄生蟲》是一部現實主義題材的作品,電影的表現方式張揚而直接,赤裸裸的描述了窮人與富人兩個不同階級之間的巨大鴻溝和隔閡。
莎士比亞曾說,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對於《寄生蟲》這樣一部主題鮮明,情節設置緊湊且充滿意外與反轉,拍攝手法精準巧妙的好電影,每個觀眾都有自己的不同視角、不同維度的評價與思考。
這裡僅談談我兩刷這部電影後,綜合電影裡面展現及現實社會長期以來客觀存在的,窮人(或者說社會底層)本身固有劣根性的思考及啟示。
當然,在剖析窮人自身劣根性之前,有兩點需要提前闡述清楚,也是電影裡有明確展現的。
其一:階層鴻溝的客觀存在,貧富差距不斷拉大,資源被上層把持瓜分,窮人向上攀爬的機會日益減少的事實
《寄生蟲》其實就很明確的指向了韓國背後嚴重的社會問題:貧富懸殊與階級固化。其實,這並不是僅僅在韓國存在的社會問題,在當前經濟體系下,不論政治制度如何,這恐怕是很多國家都共同存在的一個命題。
階層相對日益固化,階級向上流動越來越困難,資源被上層牢牢把控,留給窮人的機會越來越少。窮人想要逆襲,改變自己階層和命運的希望越來越渺茫。
同一片天空下,窮人與富人有著不同的命運和人生,這似乎,從很多人一出生就已經註定了。
一如電影裡,金司機隨口說出的一句話,所道出的嚴峻社會現實:一個警衛的職位,可能有500個大學生應徵。
所以,並不能脫離開社會當下的大環境大背景,而一味地、單純地批判窮人不努力,不上進。把窮人所面臨的所有問題和困境,都歸結於窮人自身的劣根性,是非常淺薄且不負責任的。底層人雖然確實有一部分是好逸惡勞、不思進取之徒,但是也還是有大量的窮人,渴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自身階層處境和命運的。只是很多人未必有這樣的機會,求而不得,致富無門。
其二:剖析窮人的劣根性,並不意味著富人階層就是完美的人性典範
生而為人,必然都有自身的劣根性,這一點上,不管任何階層都一樣的。甚至我們可以說,很多富人階層,在攫取人生第一桶金的時候,其本身獲得的資本就是帶有一定程度的原罪的。
有句話說「窮生奸惡,富養良心」,坦白講我並不認同。並不是所有金錢,都能燙平道德的褶皺。
就像是電影中,代表富人階層的男女主人,初看舉止優雅,彬彬有禮,但實質上呢,處處透露著屬於富人階層的冷漠和虛偽,內心深處無時無刻不在提防窮人階層的「越線」行為。
電影中有幾個畫面讓我印象深刻:
處於社會富人階層的樸社長,在聘用金家爸爸做司機時,雖然嘴上說著這不是試駕,卻在手裡端著一杯咖啡暗暗做著測試;當生日宴上意外發生時,樸社長只關注自己嚇暈過去的小兒子,忙著讓金司機給他車鑰匙,卻對自己小兒子的藝術老師(也就是金司機的女兒)身上被刺了好幾刀,生命垂危置之不顧。
美麗高貴的樸太太,嘴上說著考拉到物價上漲,要給金基宇多一些薪水,卻偷偷把信封裡的錢抽出好幾張。
以及,夫妻倆都提到過的,關於「氣味」的問題——他們覺得窮人身上是有一種刺鼻的難聞的氣味的。
表面客套有禮,內在卻充滿了對窮人的鄙視和厭惡。富人僱傭窮人為自己提供服務,卻並沒有從內心認為窮人階層可以跟自己平起平坐。
所以我們剖析窮人的劣根性,並不是意味著富人階層在人性和道德層面就是完美的,無可攻擊的。
那麼,基於電影和現實社會現象的分析與思考,窮人的劣根性有哪些呢?
一、性格層面:貪婪,渴望一夜暴富,缺乏耐心和持之以恆的努力
電影裡,金家四口人,常年居住在陰暗、潮溼、終日不見陽光,並且蟑螂等各種小蟲滿處爬的半地下室。
父母兩個人都失業,孩子失學,一家人沒有穩定的經濟來源,靠著給披薩店折折盒來勉強維持當下的生活。可笑的是,就連這種簡單基本的工作,他們都沒有做好做到位——折出來的紙盒,竟然有1/4都不合格。做事情缺乏基本的責任心和認真的態度,一副得過且過的姿態。
電影中的這一家其實運氣還不錯,上帝並沒有忘記他們。
一個偶然的機會,基宇(金家的兒子)的朋友因為自己要出國留學,所以把自己之前給富人家小孩兒做家教的工作介紹給了基宇。基宇通過了面試,有了一份收入不錯的家教工作。後來,又順利地把自己的妹妹偽裝成國外留學回來的藝術家,成功當上了富人家兒子的藝術治療師。
再後來,一家人通過他們的小聰明和手段,擠走了原來富人家的司機和管家,分別由金家爸爸和媽媽取代了他們之前的位置。
本以為這一家人,接下來會好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收入可觀的工作,兢兢業業、謹小慎微地做好自己本職工作麼。結果讓人大跌眼鏡,他們趁著富人一家外出野營,在不屬於自己的房子裡大吃大喝,做起了白日夢——幻想對基宇有好感的富人家女兒,未來即將嫁給基宇,幻想未來這樣的大房子和奢華生活,都屬於他們。
他們根本不滿足於,在富人家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努力多掙錢——那太慢了。他們等不及,等不及成為這棟豪宅的主人,將其佔為己有,進而過上富人階層的生活。可笑的是,全家人似乎都這麼認為,沒有一個人覺得荒謬——多麼貪婪,又多麼無知的一家人。最終全家人不但沒有過上理想的生活,反倒家破人亡,陷入更加困頓的境地。
現實中也有很多窮人,大錢沒能力掙,小錢不屑於掙。眼高手低,總想著一步登天,幻想一夜之間就可以實現人生逆襲。我老家一個親戚,跟我是同齡人,從不願意老老實實打工,總想著走捷徑,掙快錢。後來加入了一個民間理財組織,實際上是金融詐騙,自己沒掙到錢不說,還坑了周圍輕信他的話,把錢交給他投資的人,目前可能面臨著牢獄之災。
他們或許不知道,這世界上所有來錢快的渠道,都寫在了刑法裡。人生從來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缺少踏踏實實的努力和堅持,不願意付出和吃苦,只想著走捷徑,投機取巧,人生往往適得其反,自食貪婪無知的惡果。
二 、認知層面:缺乏長遠規劃和思考,更關注當下享受和利益
在電影裡面,金家爸爸說:「你知道什麼計劃不會失敗嗎?沒有計劃,人生永遠無法跟著計劃走,所以人不該有計劃,沒有計劃就不會出錯,如果一開始就沒有計劃,發生什麼事都無所謂。」
所以,你會發現,金家人整體都呈現出思維的一致性:拒絕深度思考,不做規劃,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憂。四個人在富人家工作,掙到了錢,不會去思考如何長遠提升自己,如何做好金錢分配,改善家庭處境,而是一掙到錢就拿來大吃大喝,滿足於「寄生蟲」生活,而不去思考未來。
現實中,也經常會看到家境貧困的大學生,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而不斷伸手向本就已經落魄的家庭要錢,甚至為了錢而去借裸貸,年紀輕輕誤入歧途的小姑娘也不在少數;
窮人家的家長不願意讓孩子讀書,早早就讓自己的孩子輟學打工,僅僅是因為覺得讓孩子多讀幾年書,會耽誤孩子為這個家庭掙錢。
很多窮人日復一日做著最基礎、最底層、最沒有技術含量的工作,你讓他做長遠思考和規劃?對不起,人家閒下來只想抽菸喝酒打牌。
說到底,窮人階層最可怕的,並不是物質上的匱乏與困窘,而是認知和思維上的局狹及局限性,這也是窮人階層和富人階層最大的差距所在。窮人缺乏對自己人生進行長遠規劃的能力和意願,他們往往只關注當下的生活和處境,思維懶惰懈怠,甚至渾渾噩噩過日子。這樣的人生,當然處處潛伏著危機,一旦發生變故,往往毫無招架之力。
就好比電影裡,金家四口人,原本可以通過不斷提升自身業務能力和口碑,日後憑藉在富人家工作的經驗和人脈,連結更多的上層資源,靠著為富裕階層提供專業服務,而不斷改變自己家庭處境和階層地位的。但是思維的局限性和長遠視野的缺乏,導致他們不可能想到更不可能做到這一點。
三、 面對同階層的窮人:缺乏同理心,互相傷害傾軋
《寄生蟲》裡,其實除了金先生一家屬於窮人階層外,還有一家,跟他們處於同樣的社會階層。這就是富人家原來的管家及其常年寄住在富人家地下室,不為外人知的丈夫。
在一個雨夜,因為前管家意外的到訪,兩家人相遇了,前管家的秘密也被撞破——因為當年投資失敗,欠下高利貸,為了躲避債務,她的丈夫常年住在富人家的地下室,由她來負責投喂。
本是同一階層,金家人卻沒有表現出絲毫的同情——他們只是懼怕,這兩個人的存在會威脅到自己在富人家的工作,威脅到他們的「寄生」生活。他們不願意為前管家的丈夫提供援助,哪怕僅僅是一兩周到地下室送一次吃的給他。
而原本有求於金家,一副諂媚討好面孔的前管家,在遭遇拒絕又拍下可以威脅金家人的視頻後,一改原來的面孔,讓金家人罰跪,和自己的丈夫在一旁冷笑著觀看。
富人家庭的突然回歸,讓這一切徹底失控:金家人為了自身利益,情急之下把前管家及其丈夫綁回到地下室,又因意外推了前管家滾下樓梯導致其死亡。而後來,前管家的丈夫為了給自己媳婦報仇,在富人家兒子的生日宴上,從地下室跑出來,對金家人大開殺戒,釀成了金家人一死一傷的悲劇,最後他自己也被金家媽媽所殺。
以前看到過一句話:上等社會人捧人,中等社會人比人,下等社會人踩人……如果你沒富過,你就不知道富人之間的連襟;如果你沒窮過,你就不知道窮人之間的傾軋;如果你不富不窮,你就不知道中產階級的攀比和虛榮。
想起之前一個同事跟我說過的一件事:來自農村貧窮家庭的她,家裡四處借錢在村裡建起了一個魚塘。村裡有個人,因為她爸爸拒絕免費送他幾條魚,而在某天晚上趁著天黑,偷偷在她家魚塘裡下了毒,一池塘的魚全都被毒死了。而因為農村沒有監控,她跟爸爸也只能是懷疑,卻拿不出有效證據,只能獨自承擔所有損失......
有時候窮人間的傷害和傾軋,真的是讓人不寒而慄。
魯迅先生也曾說過:中國社會底層的人,也會經常互相傷害著。他們是羊,同時也是兇獸,但是遇到比他們更兇的獸時便現羊樣,遇到比他們更弱的羊時便現兇獸樣。
的確,他們在面對富人階層時,往往一副諂媚恭維的面孔,而當面對與自己同處窮人階層的人時,往往會露出惡狠狠的表情,不僅不互相扶持,反倒互相攻擊,傾軋,內鬥不斷,下起手來毫不留情。
剖析完窮人的劣根性,我有幾點啟示分享給大家:
一、對於普通人來講,一定要不斷升級自己的思維和認知,有長遠的視野和規劃
相對於金字塔尖的富人階層,大多數人其實都是普通人。而普通人要想擁有更好的生活,甚至在階層上能有所提升和進步,一定要多讀書,多思考,多跟身邊優秀的人交往,不斷提升自己的思維和認知水平,注重培養自己長遠的視野和眼光。不要拘泥於當下的得失,有長遠的目標和規劃,具備長線思維,學會從社會宏觀角度思考和看待問題。
二、做事情持之以恆,腳踏實地去付出和努力,不斷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
每個人都渴望進步,都渴望擁有更好的人生,但是一定要摒棄投機取巧、不勞而獲的想法,踏踏實實去努力,持之以恆地付出。
在這個社會,不管在任何一個行業,只要你能夠做到前10%,根本不愁掙不到錢。不走捷徑,戒驕戒躁,選好一個領域去深耕,持續提升自己的專業競爭力,一步一步去提升自己掙錢的能力,改善家庭狀況。雖然不可能一夜暴富,但是生活一定會越來越好。也不要想著一朝一夕就實現階層的逆襲,那是幾代人努力才有可能獲得的結果,只要跟自己對比,過得越來越好,就值得肯定,就是成功。
三、多嘗試,多積累,在機會來臨之前做好充足準備,機會來了牢牢把握住
雖然對於我們來講,想要實現自身階層的提升甚至逆襲越來越不容易,但是也要看到,機會永遠是存在的。
現在一年收入大幾千萬的李佳琦,當年只不過是歐萊雅櫃檯一名普普通通的BA,風口來了,他抓住了,一夜之間收穫粉絲無數,也徹底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現在的自媒體、短視頻領域的興起,也讓很多普通人得以施展自己的才能,擁有了更多掙錢的機會。
機會來臨之前,不斷積累,練好內功;當機會來臨了,才能有能力和信心,牢牢抓住,改變自己的人生。
四、生而為人,對他人多一些包容和體諒
不管我們身處在哪一個階層,不管我們是貧窮或富裕,都不能丟掉自己的良心和底線。對他人,常常報以友善之心,多一些包容和諒解,往往有雙贏的局面出現。
其實,佛家角度來看,芸芸眾生,都只是普通人。眾生皆苦,多一份悲憫和體恤之心,這個世界,或許會更美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