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靠一些生物的本能感知彼此」
11月20日,改編自五十嵐大介同名漫畫的動畫電影《海獸之子》終於登上了國內的大銀幕。
《海獸之子》的故事很簡單,不過是少女琉花在暑假期間經歷的一段關於生命的奇妙冒險。但要問看過的觀眾對《海獸之子》的看法,那麼大多數人都會回答「很美,可是看不太懂」。
《海獸之子》的表達確實有些晦澀,也因此不少觀眾認為《海獸之子》故弄玄虛,過於追求藝術形式的表達,而放棄了好好講故事。
事實真的如此嗎?《海獸之子》的故事性到底如何?我們又該如何欣賞這部影片?
在解決這些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理解《海獸之子》想要表達的主題。它的主題建立在一定的科學假設和哲學思想之上。
一即是全,全即是一
「一即是全,全即是一」,這八個字可以精妙地概括《海獸之子》的主題。
這句因著名漫畫《鋼之鍊金術師》而被廣大動漫迷熟知的臺詞,據傳最早出自公元前1900年赫爾墨斯神所寫的《翠玉錄》,百科翻譯為「萬物本是太一,藉由分化從太一創造出來」。
公元前500年左右,老子也在《道德經》中寫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來表達他對宇宙生成的看法。
在克蘇魯神話中,同樣可以找到這個理論的身影:
這是一個由無限存在與自我組成的事物,所有一切皆在它之中,而它也存在於所有一切之中。
這是活躍於20世紀初期的小說家洛夫克拉夫所著《穿越銀匙之門》中對外神猶格·索託斯的一段描述。
五十嵐大介同樣在《海獸之子》中表達,人、海、空、宇宙,在某種意義上是相同的。
人怎麼可能和宇宙等同?想要簡單易懂地理解這個概念,需要請哲學家阿那克薩戈拉為我們講解。
他認為,宇宙由無數微小粒子組成,而所有事物都可以被分割成更小的部分(質子、中子、夸克),但即使在最小的部分中,也會有其他每種事物的成分存在。
如果將分割到不能再分割的最微小粒子稱為基本粒子,那麼造成宇宙和「我」在體積、外觀和功能等方面差異的,只是基本粒子不同的排列組合,而構成宇宙的基本粒子和構成「我」的基本粒子的性質是相同的,即宇宙之中有我。
這套理論可以幫助我們從物理層面上理解《海獸之子》的主題,理解全即是一。
但是《海獸之子》的主題還包括精神層面的東西,又該如何理解一即是全?這裡就要請唯心論哲學代表黑格爾登場了。
黑格爾認為,世界其實是人類經驗的集合體,經驗又來自內心的認知和思維方式,因此是「我」的內心產生了世界,即「我」中有宇宙。
如果感覺太過抽象,我們還可以繼續藉助阿那克薩戈拉的理論從另外一個角度理解。
在最微小的基本粒子上,還應該還附加著看不見、摸不著,只能去感受的信息,這些信息就像一種密碼,決定著「整體」的排列組合方式。只需要看到基本粒子,其中附加的信息就能讓你感受到它「整體」的樣子。
比如說,看到一片落葉,我們就會想像這棵樹的全貌;聽到一首民謠,我們就會聯想這個民族的文化和歷史;看到一塊古老的化石,我們就能從中感受到地球幾十億年的滄桑;《海獸之子》中,體現為琉花聽到鯨魚的歌聲就能看到海中的鯨魚。
見微知著,古人們用這個成語形容這種現象。
體驗至上的生命繪卷
上面我們解讀了《海獸之子》的主題,問題是,如何表現這個主題?總不能說教一般長篇大論。
此時,讓觀眾自行體驗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更何況,故事的主角琉花只是一個小女孩,不懂得什麼深奧的道理,她僅僅是經歷了一場不可思議的冒險,得到了些許的感悟而已。
於是,動畫製作組刻意保留了原作漫畫的大量留白,沒有自行添加科普解釋,更沒有幫漫畫填坑,為的就是儘可能貼近原作的主題,並讓觀眾獲得和琉花相似的體驗。
同時,為了儘量還原漫畫的視覺表達,他們不遺餘力地追求著精緻的畫面,為虛構的故事勾勒出真實的細節,並用精良的海洋生物CG創造了一個栩栩如生、美輪美奐的海底世界。精細設計的音效和久石讓大師的配樂更為這個奇妙的世界注入了絲絲靈氣。所有的一切只為一個目的:提高沉浸感。
時而蔚藍清透,時而深邃黑暗,時而鮮紅如血,時而灰澀肅穆,單是一片海,就有各種不同的場面,再配上璀璨的星空、大片被星辰染上顏色的雲朵,還有海底奇形怪狀的生物,甚至憑眼神就能藐視一切的巨鯨,無一不在彰顯著這場視聽盛宴的奢華。
直到最後,我們跟著女主人公在短短十幾分鐘內經歷了一次生命和宇宙從誕生、死亡、重生的過程,受精卵的發育和宇宙大爆炸、人和宇宙彼此巧妙地結合交融,冒險終將結束,故事迎來尾聲。
琉花回到了熟悉的小鎮,在曾經逃避之處鼓起了勇氣;我們也走出了影院,帶著震撼心靈的感悟或不解。
結語——用心感受
在某種程度上,《海獸之子》不是一部以講故事為主要目的的傳統敘事電影,而是一部體驗至上的意識流電影,但它並沒有對觀眾提出太高的要求。
「世界90%都是未被探測的暗物質,我們靠一些生物的本能感知到彼此的存在。」
劇中的臺詞已經告訴了觀眾正確的觀看方式。
摒除雜念,用眼去看,用耳去聽,循著本能的指引,隨著琉花的腳步一知半解地體驗這場奇妙的夏日冒險,生命的本源、人和宇宙……雖然說不清、道不明,只要用心體驗,我們就能感知到同樣的事物。
最後,真的是極力推薦去電影院觀看,堪稱藝術展級別的畫面在眼前鋪展,在電影院和在家看真的是天壤地別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