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事業單位考試中,科技常識中的新能源部分經常以選擇題和判斷題的形式出現。我們都知道,能源可以按照不同的形式進行劃分,只要掌握了每種形式的含義,做這類型的題是非常容易拿分的,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能源的分類。
按能源的基本形態分類,能源可分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一次能源,即天然能源,指在自然界現成存在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氣、水能等。
二次能源是指由一次能源經過加工轉換以後得到的能源,包括電能、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氣和氫能等。
一次能源可以進一步分為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兩大類型。
再生能源包括太陽能、水能、風能、生物質能、波浪能、潮汐能、海洋溫差能、地熱能等。它們在自然界可以循環再生。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不需要人力參與便會自動再生,是相對於會窮盡的非再生能源的一種能源。
非再生能源在自然界中經過億萬年形成,短期內無法恢復且隨著大規模開發利用,儲量越來越少總有枯竭一天的能源稱之為非再生能源。非再生能源包括:煤、原油、天然氣、油頁巖、核能等,它們是不能再生的,用掉一點,便少一點。
按照應用的廣泛程度分為常規能源和新能源。
常規能源也叫傳統能源,是指已經大規模生產和廣泛利用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氣等都屬一次性非再生的常規能源。而水電則屬於再生能源,如葛洲壩水電站和三峽水電站,只要長江水不乾涸,發電也就不會停止。煤和石油天然氣則不然,它們在地殼中是經千百萬年形成的,這些能源短期內不可能再生,因而人們對此有危機感是很自然的。
新能源又稱非常規能源。是指傳統能源之外的各種能源形式。指剛開始開發利用或正在積極研究、有待推廣的能源,如太陽能、地熱能、風能、海洋能、生物質能和核聚變能等。
太陽能一般指太陽光的輻射能量。太陽能的主要利用形式有太陽能的光熱轉換、光電轉換以及光化學轉換三種主要方式。利用太陽能的方法主要有:太陽能電池,通過光電轉換把太陽光中包含的能量轉化為電能;太陽能熱水器,利用太陽光的熱量加熱水,並利用熱水發電等;太陽能制氫,將太陽輻射能轉化為氫的自由能。
核能是通過轉化其質量從原子核釋放的能量,核能的釋放主要有三種形式:1、核裂變能,是通過一些重原子核(如鈾-235、鈽-239等)的裂變釋放出的能量;2、核聚變能,由兩個或兩個以上氫原子核(如氫的同位素—氘和氚)結合成一個較重的原子核,同時發生質量虧損釋放出巨大能量的反應叫做核聚變反應,其釋放出的能量稱為核聚變能;3、核衰變是一種自然的慢得多的裂變形式,因其能量釋放緩慢而難以加以利用。
海洋能指蘊藏於海水中的各種可再生能源,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海水溫差能、海水鹽度差能等。
風能是太陽輻射下流動所形成的。風能與其他能源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它蘊藏量大,是水能的10倍,分布廣泛,永不枯竭,對交通不便、遠離主幹電網的島嶼及邊遠地區尤為重要。風能最常見的利用形式為風力發電。風力發電有兩種思路,水平軸風機和垂直軸風機。水平軸風機應用廣泛,為風力發電的主流機型。
生物質能來源於生物質,也是太陽能以化學能形式貯存於生物中的一種能量形式,它直接或間接地來源於植物的光合作用。生物質能是貯存的太陽能,更是一種可再生的碳源,可轉化成常規的固態、液態或氣態的燃料。地球內部熱源可來自重力分異、潮汐摩擦、化學反應和放射性元素衰變釋放的能量等。
水能是一種可再生能源,是清潔能源,是指水體的動能、勢能和壓力能等能量資源。廣義的水能資源包括河流水能、潮汐水能、波浪能、海流能等能量資源;狹義的水能資源指河流的水能資源。是常規能源,一次能源。
更多衛生類公共基礎知識,請繼續關注中公衛生人才網!
(責任編輯: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