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環實驗

2021-01-20 物理理論及物理實驗交流平臺
牛頓環實驗

一、實驗目的

1、理解牛頓環和等厚幹涉條紋的形成原因及特點;

2、學習用等厚幹涉法測量透鏡的曲率半徑;

3、掌握讀數顯微鏡的調整和使用;

4、學會用逐差法處理實驗數據。

二、儀器與用具

(通用設備簡單列明,應寫明儀器型號、規格和廠家,有些貴重儀器還要簡單標註注意事項,並用括號圍起來)

三、實驗原理及預習問題

(實驗主要要掌握的原理:設計些問題要學生思考和推導,避免抄書,實驗報告原理部分以此部分內容完成情況進行打分。)

1、簡述牛頓環的構造以及形成幹涉條紋的原因和特點。

2、什麼是半波損失?在怎樣的情況下才會存在半波損失?(查閱課外相關資料)

3、簡單推導幹涉條紋的暗紋的半徑與透鏡曲率和光的波長之間的關係。

4、簡述利用逐差法如何消除由於幹涉環的級數和中心位置不易確定的困難。(用公式說明)

5、簡述測量顯微鏡的使用步驟和注意事項。(參考教材P27的相關內容)

四、實驗內容與步驟

(實驗內容:用十一線電位差計測量乾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寫出具體步驟。)

五、數據記錄與數據處理

(注意:要求設計出實驗數據記錄表,原始數據記錄不得用鉛筆填寫,不得大量塗改,實驗完成後必須由指導老師籤字。)

六、實驗小結和體會

1、本次實驗體會最深的是什麼?

2、牛頓環幹涉條紋是怎樣形成的?

3、在使用測量顯微鏡測量數據的過程中,為什麼不能反向轉動測量顯微鏡的測微鼓輪?


相關焦點

  • 這就是牛頓環
    例如用一個曲率半徑很大的凸透鏡的凸面和一平面玻璃接觸,在日光下或用白光照射時,可以看到接觸點為一暗點,其周圍為一些明暗相間的彩色圓環;而用單色光照射時,則表現為一些明暗相間的單色圓圈。這些圓圈的距離不等,隨離中心點的距離的增加而逐漸變窄。它們是由球面上和平面上反射的光線相互幹涉而形成的幹涉條紋。牛頓在光學中的一項重要發現就是"牛頓環"。
  • 牛頓環
    【實驗要求】①課前按教材預習
  • 大學物理實驗課後習題及答案
    中公教師網小編為考生整理了大學物理實驗課後習題及答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一、牛頓環的各環是否等寬?密度是否均勻?解釋原因?因為環是由空氣劈上下表面反射的兩束光疊加幹涉形成的。劈的上表面變化在橫向是不均勻的,故光程差也不是均勻變化的。所以各環是不等寬的環的密度也不是均勻的。
  • 光學簡史之七:語言學家的託馬斯.楊做了一個實驗來幫助光波隊
    至於當初的牛頓環實驗,爵爺找了個理由搪塞過去了,自然也就沒有人質疑了,看來光波隊得找個外援了。於是光波隊找了一個語言學家來做外援。有感於光波隊節節敗退,託馬斯.楊挺身而出,做出了物理學史上最美的實驗,這就是雙縫幹涉實驗。
  • 實驗報告的書寫及範例
    實驗報告的書寫格式和怎樣撰寫實驗報告一、物理實驗報告格式各地院校都有自己專用的實驗報告紙,實驗報告應寫在實驗報告紙上
  • 細胞計數和活力測定實驗方法
    Hanks平衡鹽溶液或儲存培養基;   實驗方法:   1. 準備計數器。輕輕地溼潤中央網絡區域的各個邊,用兩個拇指的壓力使蓋玻片水平地從邊緣滑動。當在中央標記區臨近的任何一邊能看見牛頓環(彩虹色)時,蓋玻片位置正確;   2. 1000r/min離心細胞懸液5min,棄上清。將細胞重懸於已知體積的培養基中;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