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月底,口罩日產量達1.16億隻,較2019年增長730%,依然杯水車薪。
◆亞化諮詢剖析三大原因大致核心原料熔噴布供應跟不上。
◆放眼全球疫情才剛剛開始,口罩需求將繼續帶動聚丙烯、聚丙烯專用料的需求大幅增長;
◆中國烯烴與原料輕質化論壇將於2020年二季度在廣西北海召開。會議還將安排工業參觀考察。
◆醫用烯烴下遊材料的開發與應用(聚烯烴、PC、SEBS、PVC、丁腈橡膠等),將是本次論壇重點探討內容之一。
3月2日,據國家發改委消息,中國口罩日產能產量連續快速增長,雙雙突破1億隻。據調度,2月29日,包括普通口罩、醫用口罩、醫用N95口罩在內,全國口罩日產能達到1.1億隻,日產量達到1.16億隻,對比2019年日均產量1400萬隻不到的水平,大幅增長了730%。
2020年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140005萬人,全國就業人口總數77471萬。按照全行業50%的復工率計算,復工人3.87億,按工作日一天消耗2隻口罩計,每天需要7.75億隻。也就是說,目前1.16億隻口罩的日供應量依然杯水車薪。
隨著口罩產能產量的增加,問題也隨之而來,放在平時供需平衡的關鍵原料——熔噴布的供應跟不上了!
亞化諮詢觀察,年前熔噴布售價在1.2萬元/噸上下,春節剛過已經4萬元/噸起步,且沒有現貨。此後價格步入跳升通道,一天一個價,截至2月24日,最高叫已叫到70萬以上一噸。
那麼是什麼限制了熔噴布產能的釋放?我們研究發現,原因有三點,
A.用於熔噴布專用料生產,即聚丙烯改性,提高其熔融指數的有機過氧化物產能不足;
B.熔噴設備投資昂貴,關鍵部件存在缺口,且設備交割周期長,導致產能釋放滯後;
C.駐極體斷貨,現在市場上不乏有沒經駐極處理,直接出廠冒充醫用熔噴布的情況。
無紡布用的(MFR,g/10min)一般在30-35,生產口罩用的無紡布需採用熔指範圍31-44的高熔指聚丙烯,而熔噴布及更高熔指要求的產品則需要採用熔指範圍在45以上的聚丙烯料。高熔指聚丙烯因具有較好的流動性和較窄的分子量分布,從而可以得到更加穩定的無紡布產品,適合做口罩。MFR的調節通常有以下的方法,
1)聚合過程通過氫氣調節控制PP相對分子量及相對分子量分布,但這種方法受催化劑體系及反應條件控制等限制,要得到相對分子質量分布窄、MFR高的PP比較困難,目前該方法並未工業化應用。
2)通過向聚丙烯基礎樹脂中添加有機過氧化物,形成對聚丙烯控制降解的作用,從而調節樹脂的流動性。該方法又被稱為可控流變技術,使用有機過氧化物將聚丙烯分子中高分子鏈斷裂,使聚丙烯樹脂分子量變窄,從而很大程度上提高流動性,同時基本不改變材料的其他性能。該方法存在工藝技術簡單、反應容易控制的特點,是目前生產超高熔指聚丙烯的主要工業化應用方法。
3)目前世界上許多生產PP樹脂的公司採用含二醚內給體的齊格勒——納塔新型催化劑體系,產品MFR可達300-1000,為顆粒形狀(通常為珠粒)或細顆粒的PP聚合物,但該方法必須採用新型專用催化劑。
也就是說,聚丙烯想要獲得高熔指,採用有機過氧化物來調節是一種簡單可行的改性方法。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過氧基)己烷(DTBPH)是用於聚丙烯改性的優良添加劑,屬於有機過氧化物範圍中的重要產品。然而,有機過氧化物屬於危險化學品範疇,極易發生氧化燃燒爆炸。多年前開始,其發展已受到了多方限制。
亞化諮詢獲悉,業內有企業前幾年打算上馬有機過氧化物裝置的想法,但是諮詢了相關部門後,了解該類項目對審批要求極其嚴格,並且有機過氧化物在國家不鼓勵發展的項目範疇內,入化工園區的條件苛刻,所以就打消了這個想法。
目前,國內只有幾家合資企業在生產,如Nouryon(諾力昂公司)等,其中有機過氧化物的型號為Trigonox301。而國內企業來說,均為小規模企業小打小鬧的模式在生產,並且經過了前期的嚴格環保審查後,多數小規模企業均已停車。
普通口罩用無紡布生產需採用熔噴法(MeltBlowing)進行製備,熔噴法屬於聚合物擠壓法非織造工藝,熔噴法生產的無紡布具有熔噴材料多彎曲通道結構,可有效進行顆粒物過濾,過濾性約為35%,製成的無紡布產品也稱熔噴無紡布。
工藝原理是用高速熱空氣對模頭噴絲孔擠出的聚合物熔體細流進行牽伸,由此形成超細纖維並凝聚在凝網簾或滾筒上,依靠自身粘合成為非織造布。
熔噴材料是靠自身纖維熱熔而成,厚度更厚熔噴法生產的無紡布,纖維的隨機和隔層交叉排列,形成了熔噴材料多彎曲通道結構,這樣顆粒物(新冠病毒氣溶膠)才會與纖維產生碰撞而被滯留。
然而用於,加工熔噴布的製備成本較高,生產難度較大,並非一般的企業可以立馬投資建成投產。該類設備絕大部分都來自進口,包括德國萊芬,義大利STP,日本N.K.K,美國Nordson等。目前國內也有部分設備廠家開發出相關的設備,如北京見奇機械設備製造有限公司、浙江朝隆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等。關鍵設備模頭則主要由日本卡森公司、常州市晨光機械製造有限公司等公司生產,目前還存在缺口。
業內人士向指出,此前國內生產熔噴布的廠家並不多。短時間內擴大產能也存在阻礙。有熔噴布設備廠商表示,設備交貨周期通常在8個月左右,加上約2個月的安裝調試時間,短時間內難以滿足激增的需求。況且熔噴料生產出來非常粘,設備需要機械改造,臨時改造也需要一定時間。
熔噴布生產出來了還沒有結束,醫用口罩的生產,需在上述熔噴基礎上進行駐極處理。醫用口罩的過濾機制是布朗擴散、截留、慣性碰撞、重力沉降和靜電吸附,前四種是物理因素,是熔噴法生產的無紡布自然具有的特性,但要達到醫用口罩的生產標準,需讓纖維帶上電荷,用靜電捕獲新冠病毒所在的氣溶膠。
經過駐極處理後的無紡布,才能在不改變呼吸阻力的前提下,實現95%的過濾性,有效預防病毒,達到醫用口罩的標準。經駐極處理的高熔指熔噴無紡布原料一般被稱為醫用高熔指熔噴無紡布原料。
靜電吸附就是通過荷電纖維的庫侖力實現對新冠病毒飛沫(氣溶膠)的捕獲。原理就是讓過濾材料表面更開闊,對微粒的捕獲能力能搶,而電荷密度增加,對顆粒的吸附和極化效應更強。
亞化諮詢獲悉,駐極體也早已出現斷貨的現象,所以現在市場上不少所謂的醫用口罩級熔噴布根本沒經駐極處理就直接出廠了,行業亂象叢生。
21世紀以來,許多纖維材料(如聚丙烯和纖維素)被廣泛用於生產醫用口罩,產品可有效地隔絕病毒的入侵。由不同纖維材料製成的口罩的防護效果各不相同,防護效果從最高到最低依次遞減:聚丙烯、聚酯人造絲、玻璃纖維和纖維素纖維。聚丙烯是最常用的纖維,它具有高疏水性及排汗功能,能讓口罩與面部之間保持乾燥舒適。
儘管國內疫情發展頻頻傳出積極信號,然而放眼全球,疫情才剛剛開始。日本、韓國、義大利、美國、伊朗等紛紛告急,大有蔓延之勢。國土面積與中國浙江省相當的韓國,病情確診人數已經超過3500人,是浙江確診人數的3倍,死亡人數達17例,而浙江為1例。口罩稀缺程度不比國內輕鬆,價格暴漲在情理之中。
考慮國內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需要,結合海外疫情擴張態勢,口罩供應缺口將繼續上升。陸續還將有大量新增口罩產能投放市場,對於主要原料聚丙烯、聚丙烯專用料的需求仍將大幅增長。
中國烯烴與原料輕質化論壇將於2020年二季度在廣西北海召開。新形勢下,石化與烯烴行業面臨哪些機遇與挑戰?面對更為激烈的產業競爭,企業該如何重新定位以脫穎而出?經歷了過去一年的發展,行業又迸發出哪些新的活力?加入我們,共同深度探討。會議還將安排工業參觀考察。
主題
1. 「十四五」石化產業規劃前瞻與政策解讀
2.烯烴原料原料多元化與輕質化趨勢研判
3.不同技術路線成本分析與經濟性比較
4.貿易摩擦給石化產業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5.烯烴及衍生品生產工藝與催化劑改進
6.原料輕質化改造技術介紹與工程案例
7.醫用烯烴下遊材料的開發與應用(聚烯烴、PC、SEBS、PVC、丁腈橡膠等)
8.全球輕烴資源狀況分析(分布、採儲量、終端、船舶、運輸、供需、價格)
9.烯烴生產技術開發和商業化前景(STO、自主開發PDH、原油直接制烯烴等)
10.聚焦新項目:PDH、乙烷裂解、輕烴綜合利用、CTO/MTO、煉化一體化
11.原料輕質化給氫能、丁烯-1、丁二烯等產業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12.東協市場與「一帶一路」烯烴產業鏈新機遇
13.工業參觀與考察
2020中國烯烴與原料輕質化論壇
疫情期間,接受預報名
待抗疫勝利,我們北海見!
全球視野,立足中國。亞化諮詢為幫助客戶把握行業前沿發展方向,提供決策參考,精心推出《中國烯烴及衍生品雙月刊》。
涵蓋內容如下,
●行業評論
●行業動態
●成本比較(PDH、石腦油裂解、丙烷裂解、乙烷裂解、CTO、MTO)
●項目統計
1.中國擬在建石化路線烯烴項目表(雙月度更新,Excel)
2.中國擬在建輕烴綜合利用/乙烷裂解項目表(雙月度更新,Excel)
3.中國擬在建丙烷脫氫/混合烷烴脫氫項目表(雙月度更新,Excel)
4.中國擬在建煤/甲醇/合成氣制烯烴項目表(雙月度更新,Excel)
5.中國擬在建聚乙烯項目表(雙月度更新,Excel)
6.中國擬在建聚丙烯項目表(雙月度更新,Excel)
7.可選項目(PO、SM、EO/EG、AN、BD、MMA、EDC、LAO等)
●項目地圖
1.中國擬在建石化路線烯烴項目地圖(雙月度更新)
2.中國擬在建輕烴綜合利用/乙烷裂解項目地圖(雙月度更新)
3.中國擬在建丙烷脫氫/混合烷烴脫氫項目地圖(雙月度更新)
4.中國擬在建煤/甲醇/合成氣制烯烴項目地圖(雙月度更新)
●供需預測(產能預測、供需預測)
●技術進展(商業技術、新興技術)
●政策風向(環保、審批、進出口、貿易摩擦等)
●價格行情
1.原料(煤、丙烷、甲醇、原油、石腦油)
2.雙烯(乙烯、丙烯)
3.衍生品(HDPE/LLDPE/LDPE、PP、EO/EG、PO、AN、BD、PVC等)
●進出口統計
1.原料(煤、丙烷、甲醇、原油)
2.雙烯(乙烯、丙烯)
3.衍生品(PE、PP、EO/EG、PO、AN、PVC、BD等)
刊物說明與日程安排
○PDF&Excel電子文檔形式出版,並發送至讀者郵箱;
○每期刊物PDF部分,平均頁數不低於40頁;
○訂閱一年,一共可獲得6期刊物,合計不低於240頁;
○中文刊每兩個月刊發一次,定於每個奇數月的第5天;
○英文刊每兩個月刊發一次,定於每個奇數月的第10天。
如您有意向訂閱《中國烯烴及衍生品雙月刊》,敬請聯繫:
徐麗莉
市場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