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心靈修行
生命在慈愛中傳遞溫暖,漫長的旅途,讓我們學會放下,懂得慈悲與感恩。生命無時不在覺醒,我們就在塵世裡,潔淨著內心,如蓮花般綻放,延續著人生夢想。快樂地生活,自在地行走,生命會因大愛無私,會因與祖先連根養根,而處處陽光明媚。
第二篇:感恩是永恆主題
生命有著來處,也有著歸宿。我們活在當下,也在延續著未來。無論時空怎樣流轉,也不管生命如何繁衍,我們都會在心裡懷藏著感恩。
感恩著祖先,賜予了我們生命,並將最美好的信息,讓我們在當下也依舊歡喜。我們的生命緣起於祖先,偉大的緣起,無法用簡單的言語去代替。在我們的生命裡,時時敬仰著祖先,也處處銘記著祖先傳續生命的偉大功德善舉。
感恩著宇宙萬物,給予我們以滋養,我們的生命,在相互的供養中,真實地見證著生命的偉大與慈愛。透過斑駁的滄桑,我們可以看見身邊的一切事物,都在與當下的我們相互影響著。當我們明白了生命相互供養的真諦以後,就會對生命與生俱來的慈悲大愛,虔誠地予以感恩。一花一草,都在給我們生命以喜悅。一粥一飯,也在給我們的生命以營養。我們每天能看見的事物,每天能聽見的聲音,每天能感受到的信息,都無一不是在讓我們的生命得以延續。我們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生命的相互供養啊。我們穿著的棉麻和絲綢的衣物,源自於亞麻等植物的纖維和春蠶吐出的蠶絲,生命的相互供養,也讓我們時常銘記「春蠶到死絲方盡」的名句。我們吃著的五穀雜糧,來自於土地的承載與供養,我們也在銘記著「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許多地方居住的竹樓,木屋,都是自然萬物給予我們的供養,我們也在感恩著它們,留下了許許多多像「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福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這樣的詩句。
我們的生命,無時不在接受著萬事萬物的供養,我們也在給予它們人文的情懷。在這「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的正能量傳遞中,我們的祖先把土地神和五穀神加以崇拜,並在社稷壇中按照周禮每年都要進行祭祀。我們的祖先在感恩水與火的生命供養時,將水、火都進行了膜拜,並以水神,火神的神話方式進行祭祀。在我國許多地方,都流傳著各種各樣的民風習俗,這些習俗與感恩天地萬物對我們生命的供養有關。我們的祖先,就是在感恩中,與身邊的一切進行著信息溝通。當我們的祖先,虔誠地頂禮膜拜給予自己生命以幫助的事物時,在往會將它們進行神話,並在特定時間按照特定儀式進行祭拜。
我們的生命源自於祖先,感恩之心自然會延續在我們的祭祖中。我們的祖先,就是這樣一代代地傳承了感恩祖先的德性,讓我們在歷史延績中,依目能夠將祖先供率祭拜我們會在特定的節日,對祖先子以感恩的祭拜,並有著相應的儀式,祭把先,不僅僅只在清明節、中元節進行。在我國許多地方,祭祖祈福也是春節期間,一項降重的民俗活動在除夕到來之前,家家戶戶都要把家譜,祖先像、牌位等供於家中上廳,並安放供桌,擺好香爐,供品,然後組織家人祭拜。我們祭祀祖先的供品,也會根據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面有所差別。但我們對列祖列宗的度誠感恩之心,卻不會因物品的不同,地域和民族的差別而改變。有時,我們也會在相先誕辰目和忌日,或是重要的節日,對祖先進行隆重的祭祖儀式,以表達我們慎終追遠的情懷,以傳遞感恩祖先的虔誠心願。
我們飲水思源,對祖先的感恩,也以最度誠的方式,與祖先連接著生命根脈。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我們現在可以用網絡的方式,進行網上文明祭祖。我們通過網絡,也可以將祭祀的文化,以及祖先的各種資料,都直實重現在虛擬的網絡世界。我們一樣可以在網絡中與祖先進行信息溝通,進行各種傳統的祭祀儀式。我們感恩的心,可以隨著科技文明的發展,而更好地呈現著多樣的方式。但不管是親臨祖墳祭拜,還是在網絡上開展祭祖,我們對祖先的感恩之心,都沒有任何差別,都是在虔誠地呈現著我們對祖先的緬懷。
眨眼便是千年,有多少變化早已存在?有多少信息已被感知?我們感恩著切生命,生命也在以愛回應著我們。
活在當下的我們,心中都有著祖先生命根脈中,早就存在的感恩美德。我們的祖先,已經把感恩,獻給了與生命有關的天地萬物,並按照一定的儀式,進行著祭祀。我們的祖先,也在這樣的祭祀感恩中,讓生命的正能量越發強大。我們應該知道,對於生命面言,最重要的儀式有三個:第一個是迎接生命誕生而家人歡慶的誕生禮,寓意著生命的開始。往往是在孩子出生三天後舉行,並延伸出了滿月慶祝、周歲抓周等祈福的習俗。第二個是婚禮,寓意著生命的傳宗接代、根脈相傳,這一天能夠收穫來自不同姓氏、不同家族的良好祝願。婚禮往往是人生最為喜慶的禮儀,也是當下最為流行、最為看重的儀式。第三個就是葬禮,寓意著生命的離去,讓生命感受善始善終。如果逝者是高壽,許多地方也會按照喜喪的方式進行悼念。葬禮是肅穆哀傷的禮儀,是生命告別親人、陰陽兩隔的見證。不管是哪一禮儀,都讓我們清楚地明白,我們偉大的祖先一直在對生命子以最虔誠的感恩。我們偉大的祖先,也在生活中,將美好析願與感恩融為一體,讓我們在當下仍可以感知生命的神聖與莊嚴。
生命中感恩的情懷,見證著人性的愛與善,也在凝聚著天地萬物的正能量。懂得感恩的人,他的生命磁場必然祥和面強大,深厚而寬廣。他給予的感恩,也在獲得生命愛的回應。我們偉大的祖先,就是這樣在不斷的感恩中,與天地萬物和諧相處,並時時處處都覺醒著生命,並留下了以中華孝道和生命德性為核心的偉大文明。
活在當下的我們,也在感恩祖先,與祖先連根養根、祭祖祈福。賜予我們生命的祖先,在歷史發展中,已經告訴我們應該做一個感恩的人。其實,感恩的情懷與生俱來,可為什麼總有許多人,已經將感恩淡忘了呢?
當我們反思著這種現象時,就會知道答案。原來,他們與祖先斷根了。一個不懂得敬畏生命的人,不可能會去珍愛生命。一個已經沒有孝道的人,就不可能會去感恩別人。因為,生命的緣起是最偉大的功德,他們連祖先都遺忘,連自己的生命都不去追根溯源,那他們怎麼會讓自己去感恩天地萬物呢?猶如一個連身邊的父母都不尊重的人,我們無法期望他能真正關愛其他人。生命如果沒有感恩,那會是多麼可怕的結果。可現實生活中,卻存在著許許多多這樣的事例,也讓人不得不警自己。
那些浪費糧食的人,他們不懂得古代時我們的祖先,是如何度誠祭祀五穀和土地,也不懂得自己的生命,正是因為糧食的供養才活在世上。那些浪費生命、虛度光陰的人,他們不知道他們自己的生命,早已凝結了親人的期待,也承載著生命的使命。那些善惡不分、靈魂墮落的人,他們不知道自己已經違背了祖先的美好德性,已經在給社會帶來負能量。那些自以為是、我行我素的人,他們不知道自己的放縱慾望,自己的任性胡為,已經給別人帶來了巨大的傷害那些數典忘祖的人,他們不知道自己的生命,是祖先賜予的禮物,如果自己不去與祖先連根養根,那自己的生命就會禍患連綿、悲劇不止......
那些不懂得感恩的人,時常被人稱為「忘恩負義」。當一個人,連感恩之心都沒有了,那他的生命就不可能會被愛和善引領,人生就不可能會幸福美好。
常懷感恩之心,是我們每一個人必須具備的美德。我們偉大的祖先,就是這樣懷著慈悲與感恩,一代代傳遞著正能量,一直將生命根脈延續到了今天。在我們祖先根脈的生命信息中,就蘊藏著感恩的德性!那些背棄中華孝道、喪失生命德性的人,應該好好地重新認知自己,應該虔誠地與祖先連根養根,應該讓自己的生命真正覺醒。
懂得感恩,時時感恩,生命就會樣和歡喜。感恩與生命相依相隨,猶如我們與祖先一樣根脈相連。感思是水恆的主題,因為無論社會怎樣發展,無論人性怎樣變化,愛和善都不會離開我們的生命,我們都應該感恩地活在當下。
感恩地活著,內心真實而坦蕩,人生度誠而大愛,感恩的心懷,溫暖著一切生命。
往期文章精選
第六卷:時代使命
◆第一篇:覺悟歲月的滄桑
◆第二篇:時代趨勢在呼喚
◆第三篇:中華文明行善道
◆第四篇:孝道是時代命脈
◆第五篇:科技文明新方向
◆第六篇:與祖先時空對話
◆第七篇:文化在承載使命
◆第八篇:慈恩讓世界和諧
◆第九篇:善業時代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