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重大疫情都衝在一線的鋼鐵女俠鄧西龍

2021-01-21 廣東婦聯

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下稱市八醫院)是廣東省最重要的傳染病院,一旦出現嚴重的傳染病,廣州乃至全省很多病人都會被轉診到這裡,可謂是廣東省這個中國「南大門」的戰疫主戰場。

在這片戰場上,常年活躍著一個嬌小的身影——現任市八醫院重症醫學科(ICU)主任鄧西龍。

當新冠病毒疫情來襲,這位戰疫勇士再一次衝上一線。事實上,自收治第一例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患者以來,肩負重任的鄧西龍便已開始了連軸轉。當被問及為何能如此堅持時,她回答道:「我沒有覺得我堅持不下去了,每有疫情爆發,這就是我們的工作常態。」

▲鄧西龍

調整到最佳狀態抗擊疫情

2020年1月17日,小年夜晚上10點,還在醫院忙碌的鄧西龍接到一個電話,有一位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患者,到過武漢,肺部已出現病變,需要轉診到市八醫院。鄧西龍不敢怠慢,隨即聯繫醫院領導,派車前往轉運病人。

然而,患者的收治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和順利。因為是廣州首例疑似病患,涉及到檢驗標本的留取、感染的防控等多個環節,加上醫務人員的戒備讓患者感到恐慌,看到轉運的負壓擔架和防護穿戴後患者拒絕轉運,經過2小時多方溝通協調才同意轉院。

在等待的時間裡,鄧西龍率領護士到隔離病區準備床位、查漏補缺。患者抵達時已是凌晨3點,鄧西龍將其安置完畢,東方已見曙光。

很快,患者的檢驗報告出來了:他並沒有被新型冠狀病毒襲擊。「一場虛驚,但我們也並非做了無用功,就像是一場沒有事先告知的演習,通過這名患者,我們能將狀態調整得更好,打好下面的大仗。」鄧西龍說。

事實上,早在去年12月底,市八醫院就在密切追蹤疫情的蛛絲馬跡的同時準備應戰——儲備物資、準備病房、決定應對方案、進行人員培訓。作為一員老將,鄧西龍聯合醫院相關部門一起制訂隔離、防護流程並進行演練,力求一旦接觸要確保醫務人員「零感染」。

大仗很快到來——從1月26日起,廣州每天確診病例出現兩位數增長,僅1月26日一天就新增了25例,危重症病人也越來越多,醫院不得不繼續擴大隔離病區。在規範有序的排查和救治流程的有效運作下,市八醫院在重壓之下穩步前行,成為廣州抗擊疫情的主戰場。

▲積極備戰疫情,廣州市八醫院重新啟用呼吸專科樓、騰空綜合病房,圖為醫院住院樓

鄧西龍更像是擁有了分身之術,會議現場、ICU、隔離病區,隨處可見她忙碌的身影。「我們有三批醫生圍繞患者展開工作,」鄧西龍介紹,「一線醫生負責每天的查房、治療、記錄以及收治新的病人;二線醫生要關注整個病區,尤其是一些重症病人的情況,看看哪些可能會變化,需要採取更加積極的措施,並負責組織對危急病人的搶救;三線醫生每天聽取匯報,對需要特別關注的患者做治療方案的調整,參加會診,對外發布收治情況等等。」

鄧西龍說的頗為雲淡風輕,但他們的工作絕非簡單。醫護進入隔離病區都要先穿好厚厚的防護服,戴上護目鏡,一套流程下來需要半小時,出來後脫下防護服時,因為要加倍小心,所需時間更長。他們每次在隔離病區工作4至5個小時,期間無法吃東西,甚至不能喝水,穿著防護服移動、搬動醫療器械和病人,每每全身汗溼。「如果是在平時,病人出了什麼問題,我們馬上就可以衝進去,但現在不行,只有時刻守在那裡才能在第一時間做出應對。」鄧西龍說。

▲鄧西龍在查房

鄧西龍還特別關注病人的心理健康,「病人得了這個病,心裡肯定恐慌,尤其是最初被確診的那些,又不允許家人探視,所以我都會和護士們多和他們說說話,多作鼓勵,他們也能慢慢平靜下來,更積極地配合治療。」在她手機裡,留存著幾張醫患聊天的照片,都在開心地笑著。

為抗擊疫情,鄧西龍全身心地撲在工作上,談及此,她依然是淡淡幾句:「作為醫生,能做的就是尊重每個生命,讓病人及其家屬都能夠得到慰藉。或許在外人看來我為工作犧牲了很多,但對我來說,這就是我應該做的,早已成為習慣。」

身經百戰

梳理一下鄧西龍的「抗疫」歷程,便會明白她的那句「早已習慣」並不是輕敵,更不是懈怠,而是多年以來一直未減輕半分的願意為病患付出一切的初心。

長就一張娃娃臉的鄧西龍,讓人很難想像她已經有20餘年醫齡。1993年大學畢業後,她在市八醫院先後從事傳染病科、內科和重症醫學科的臨床工作。崗位換了好幾次,卻始終沒繞開傳染病的圈子。非典、禽流感、伊波拉、中東呼吸症候群,每當疫情發生,鄧西龍都是衝鋒在第一線,與每一位入院病人近距離接觸。

2003年抗擊非典,市八醫院作為定點收治醫院,多的時候每天要接收三四十個病人,其中很多是重症病號。醫護人員在對病人進行呼吸道插管、吸痰護理等操作時,被傳染的風險相當高。儘管當時有20多位同事倒下了,但鄧西龍未曾退縮,盡最大的努力救治每一個重症病人,由於表現突出,她榮獲「廣東省抗擊非典一等功」,被評為全國「三八紅旗手」。

2008年9月,市八醫院成立以救治傳染病重症為主的重症醫學科(ICU),鄧西龍擔任科室負責人,她很快讓ICU的工作走上了正軌,為醫院各科室重型肝炎、愛滋病重症、出血登革熱等重症患者救治提供堅強的後盾。

自2013年底開始,廣東每年均會遭遇H7N9禽流感疫情,市八醫院ICU承擔了廣州市大部分和廣東部分縣市重症病例的救治工作,截止至2017年年底,共收治H7N9禽流感病人29人。

2014年3月西非伊波拉疫情爆發後,市八醫院ICU被指定為收治伊波拉病例的前沿陣地,累計排查伊波拉出血熱35例,是全省排查病例最多的醫療單位。鄧西龍被授予「伊波拉出血熱疫情防控先進個人」。

2015年5月,廣東惠州發現了首例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輸入病例,鄧西龍又勇挑重擔,成為廣東省MERS救治專家組成員,協助當地醫院成功救治了我國首例MERS病人,也為以後應對類似疫病積累了經驗。

▲為危重患者氣管插管

多次的疫情應對,市八醫院ICU已經積累了應對新突發傳染病的豐富經驗,目前ICU和隔離病區已經成為全省傳染病防控和救治的示範單位,吸引了全國各地的醫院前來參觀學習。

「在此次疫情剛開始的時候,我們還是挺緊張的,因為這畢竟是一種未知的疾病。但我們的醫護團隊憑藉著多年與傳染病抗爭的經驗,很快就適應了過來,一切都有條不紊地進行,保持全盛戰鬥力。」鄧西龍說,市八醫院的醫護人員在這次疫情中至今仍是零感染,正是專業的表現。

請相信廣東的醫療能力

面對此次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身經百戰的鄧西龍充滿著樂觀的情緒,「非典我們都能那麼快就挺過來了,更何況醫療水平已經有了巨大進步的現在?」

「17年前抗擊非典時,我們醫院連ICU都沒有,而現在一個普通的二級醫院就設置有ICU,對於重症病人的救治,我們的設備先進了很多,醫護人員也進步非常快。」 鄧西龍介紹,「另外就是診斷水平,2003年用了幾個月的時間才弄明白非典是個什麼病,而這次呢,只用了幾天時間就出結果了。」

並且,現在大多數確診患者都表現為輕微症狀,她用首例治癒的患者為例——主要是發燒、咳嗽,採取的主要治療方法是給她增強營養再加上對症治療,使用的是一般的抗感染藥物及止咳化痰藥物等。「從恐慌到從容,建立在科學基礎上的信心是醫患的共同武器,有了第一例的成功心裡可以稍微定了下。」鄧西龍說。

▲鄧西龍接受人之初雜誌社、廣東衛生在線等媒體採訪

據她觀察總結,肥胖人士,或者有糖尿病,心臟病的人群要相對提高警惕,這些人轉成重症的可能性會高一些。但「就算不幸發展為重症,我們醫院的專家們也會想辦法為你治好」——作為醫生,鄧西龍對廣東的醫療能力有信心。

這種信心有著強力的數據支撐:截至2020年2月21日,市八醫院累計收治確診病例295例,其中重症40例,危重症15例。目前,14例危重症患者已好轉,危重症好轉率約93%,無一人死亡。

而這都是市八醫院全體醫護人員以及鄧西龍率領重症醫學科努力拼回來的戰績。

▲醫護人員合影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我們的首要目標就是把命保住,保命成功後,如果有特效治療方案,再給他用,若沒有,就發揮自身的抵抗力把病毒清除。」鄧西龍說,重症患者的情況因人而異,在不同階段,醫生會根據病人的生命體徵指標,選擇藥物對症治療。

鄧西龍介紹,治療危重症患者最重要的是及時根據其病情變化做出處理,往往在半個小時甚至十幾分鐘之內便要對治療方案作調整。為此,她每天都在思考人力的調配與配合,把對危重症患者的監控做到最好,醫護人員的班次已由3班增加到5~6班。

在為危重症患者做體格檢查、搶救時,鄧西龍常常需要跟病人臉對臉,最近距離只有5釐米,「不這麼近基本做不了,只有通過近距離的細緻檢查才能發現端倪。」

「自收治第一位患者到現在,鄧主任已經一個多月沒有休息了」,鄧西龍同事,也已在隔離病區忙碌了月餘的童裕維說,「每有搶救,她必親自參與,插管,上機、置管……要知道,穿著三級防護服做這些真的很辛苦。別看鄧主任身材嬌小,但幹起這些如行雲流水,所以我們都叫她鋼鐵女俠。」

「廣東的醫護人員是很拼的,從當年的非典到如今的新冠肺炎,從未改變。」鄧西龍說,語氣平淡而堅定。

來源:廣東衛生在線

相關焦點

  • 今年唯一的超級英雄電影快來了,神奇女俠能繼續帶火DC宇宙嗎?
    疫情之下的好萊塢,除了諾蘭,似乎也只有神奇女俠敢出戰了。在一度盛傳改檔明年暑期檔之後,《神奇女俠1984》最終官宣將在院線和流媒體同時上映,定檔12月25日北美院線公映和HBO Max流媒體上線。而在內地市場,該片將和彭于晏主演的《緊急救援》在12月18日同天登陸賀歲檔。
  • 注重在重大鬥爭一線考察識別幹部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統攬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學把握我們黨所處的歷史方位和發展大勢,多次對在重大鬥爭一線考察識別幹部作出重要指示,強調我國發展進入各種風險挑戰不斷積累甚至集中顯露的時期,面臨的重大鬥爭不會少,而且越來越複雜;我們黨從來都是在重大政治任務中、在火熱社會實踐中鍛鍊幹部、培養幹部的;要有組織、有計劃地把幹部放到重大鬥爭一線去真刀真槍磨礪
  • 神奇女俠與超女:誰會贏
    如果神奇女俠(黛安娜)和超女(卡拉佐爾 - 埃爾)因為一些奇怪的原因而戰鬥,那麼它會控制孢子,操縱還是一些神奇的影響呢?誰會贏得這場鬥爭?兩人都是非常強大的超級女主角,擁有相同的力量和能力。神奇女俠是亞馬遜公主,由希臘眾神授予超級大國。
  • 扛起責任 衝鋒在前——武漢疫情防控一線黨員剪影
    本報記者 高興貴攝 此刻,一場嚴峻的疫情防控戰正在進行。挺立在武漢疫情防控一線的,是無數來自不同行業的普通黨員。在救治一線、在建築工地、在街道社區、在保供給通道,每一個抗擊疫情的戰鬥堡壘上,都鐫刻著他們用行動書寫的「責任」兩字。這份責任,生動地詮釋了共產黨員的初心與使命。 哪裡緊急,哪裡就有黨員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 「來自抗擊疫情一線的報導」預備黨員不「預備」戰「疫」一線踐初心
    從小就在煤機社區長大的她,在疫情防控「集結號」吹響後,就主動請纓,第一時間加入到了基層防控隊伍當中。小店區黃陵街道煤機社區黨支部預備黨員、志願者成瓊說:「我覺得是義不容辭的,人們就會說你怎麼在這兒,我說是我想和大家在一線共同奮戰,我想盡我的一份努力去保護你們。」
  • 衝在鐵路抗疫一線的後勤兵:我是黨員我先上!2個月獻了4次血
    冠狀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為了防範疫情擴散,斬斷疫情傳播,鐵路崑山站精心組織,嚴把關口,全站職工堅守崗位、各司其職,積極投入抗擊疫情的戰鬥中。其中,負責車站後勤工作的高慰,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衝鋒一線,奏響了抗擊疫情的凱歌,被大家稱為「衝在一線的後勤兵。」
  • 【萬眾一心 抗擊疫情】懷孕八月 亦然奮戰在疫情防護保障一線
    她是臨澤縣公安局警務保障室民警張嘉慧,已經懷孕8個月的她還亦然奮戰在疫情防護保障一線,陸續給戰友們提供著防護物資,確保防疫一線民(輔)警的自身安全。  「肚子那麼大了還忙前忙後的,我也勸說張姐別太勞累了,有些事情交給我們就行了,要注意休息!」
  • 為何說《神奇女俠1984》,巧妙地轉換了黛安娜和史蒂夫的角色?
    史蒂夫衝上了忒彌斯基拉島,被黛安娜所救,為了實現她眼中的亞馬遜目的,以及保護人類免受邪惡,黛安娜回到了外面的世界。長久以來,黛安娜一直遠離男性世界,生活在與世隔絕的天堂島。1918年,她來到倫敦,但這並不是一個平穩的過渡。她的態度,著裝品味和戰鬥傾向都吸引了人們的注意,更不用說黛安娜總是提到古代諸神。
  • 2021年鋼鐵行業應該關注的重大問題!
    如此高的佔比是我國充分發揮體制優勢,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在主要經濟體中生產、消費率先恢復的結果。相信隨著今後各國疫情防控形勢逐漸好轉,這一比例將會逐漸下降。  實際上,生產多少鋼鐵並不是鋼鐵行業自身決定的,完全是需求拉動,1噸鋼材售價4000元,1萬噸就是4000萬元,10萬噸就是4億元,試想,如果不是需求及時消化了鋼廠生產的鋼材,如此大的資金佔用和資金成本沒有哪個企業能長期承受。
  • 致敬「最美逆行者」——記範家鎮疫情防控一線工作人員
    他這樣說「越是困難時刻,領導幹部越要衝在前面。我們做好示範,老百姓才會學著你的樣子來。我們衝在前面,大傢伙也就安心了。」葉喆,雷北村村委會主任助理,一名96年出生的小夥子。「36.8℃,體溫正常,通過。」「有沒有武漢接觸史,最近有沒有發燒、咳嗽?」
  • ...抗疫鬥爭一線發展黨員在壯大隊伍中彰顯黨組織磅礴力量情況綜述...
    疫情襲來之時,一大批抗疫「戰士」挺身而出、頑強拼搏,他們中有來自救治一線的醫生護士,有堅守崗位的公安民警,有服務居民的社區幹部,有清理醫療垃圾的志願者……「像共產黨員那樣去戰鬥,是我的夢想!」他們在火線入黨接受洗禮,在抗擊疫情中不辱使命。這些新生力量,用實際行動刻畫出共產黨人的英雄本色——「這次疫情中衝在最前面的都是黨員,更堅定了我向黨組織靠攏的決心!」
  • ...助力疫情防控(十五)|抗疫一線「娘子軍」--市人民醫院醫務科...
    懷仁巾幗行動 助力疫情防控(十五)|抗疫一線「娘子軍」--市人民醫院醫務科抗擊疫情記實 2020-03-05 15: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冠肺炎疫情對鋼鐵行業發展趨勢的潛在影響
    在綠色轉型方面,疫情衝擊增強了人們對於日益迫近的環境風險意識,這勢必會導致公眾進一步向政府和企業施壓,要求加快採取風險減緩措施。政府和企業更加需要為保護公眾而採取必要的改造措施(做好應對準備)。  我們看到,部分國家已經公布了旨在實現綠色復甦的一攬子計劃,將支持可再生能源開發和脫碳技術開發作為疫情後期經濟復甦計劃的核心。
  • 致敬「新冠疫苗守護者」趙振東 重大突發疫情發生時,他總是挺身而出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曼玉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趙振東,在疫苗研發一線連續奮戰200多天。9月16日晚,從長沙評標返京途中,因連續工作過度勞累突發心臟疾病,經搶救無效,於17日凌晨不幸離世,年僅53歲。
  • 《神奇女俠1984》有如文藝愛情片,削弱了超級英雄片的娛樂性
    2017年,由派蒂珍金斯執導的《神奇女俠》,一掃DC電影被漫威電影打掛的的頹氣,票房跟口碑都絕佳,也使蓋爾加朵詮釋的神奇女俠一舉成為全球風雲人物,再現這位美漫經典角色的風華。由於2017年《神奇女俠》的成功,各界也都期待由派蒂珍金斯繼續執導的《神奇女俠1984能有傑出表現。
  • 電影《神奇女俠1984》上映,震住了IMAX亞馬遜
    電影《神奇女俠1984》上映,震驚了IMAX亞馬遜,《神奇女俠1984》:為什麼我們需要電影院?為什麼需要黛安娜?所有這些問題都有一個完美的答案。 但當電影在網絡平臺上架,可以讓更多觀眾在家觀看,而在疫情仍在國際間蔓延的今天,華納的做法就成了最後一根稻草,沒有人能看到這些大片。
  • 又一名防疫工作人員在一線「與世長辭」
    中國獨有且傳統的「人性」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打了全世界一個措手不及,面對未知的病毒,各國採取了不同的態度,讓我們見識到了這個世紀獨有的「人性」。作為第一個遭受到疫情大規模襲擊的國家,中國要做的只有一件事——不惜一切代價拯救生命,沒什麼比人命更重要。
  • 「直擊一線」融媒人鐵肩擔責直擊疫情防控一線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縣融媒體中心全體職工放棄春節休息時間,深入疫情防控第一線,不辭辛勞、持續奮戰,用鏡頭和文字詮釋媒體人的責任與擔當,打響了全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輿論戰。「媽,我中午不回來吃飯了,這會還在採訪,忙完以後還要回單位寫稿子,晚上新聞要播出」。
  • ...堅守一線抗擊疫情——淄博市中醫醫院急診科主任、醫務科主任...
    面對迅速蔓延的疫情,淄博市中醫醫院廣大黨員積極響應黨中央的號召,在平凡的崗位用不平凡的舉動貢獻著力量、踐行著初心,引領著廣大群眾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用行動、用愛心構築起一道道堅實的疫情防控防線。
  • ...全市各界為抗擊在疫情一線的女性工作者祝賀她們的節日
    先後開展現場處置121次,深入「紅區」200餘次,開展流行病學調查365人次,參與了天津動車客運段乘務車間封控等重大疫情的決策和處置。她說「疫情處置工作職業風險高,看似平凡,但社會責任極大,作為一個防疫工作者,就是要履行好醫學偵探的責任,從蛛絲馬跡中發現問題,從抽絲剝繭中尋找線索,盡力保護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