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今日9點57分,太平洋上空出現了本次持續時間最長的日全食,持續時間4分10秒。
這次日全食的全食帶寬約155公裡,起始於印度洋東北部,經過印度尼西亞的多個島嶼,以及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在太平洋東北部結束。絕大部分見食區域都在海上。而在全食帶之外的部分地區,就只能看見日偏食了。
印尼為本次日全食的主要觀測地,其日食現象在當地時間上午6點20分開始出現,大約一個小時後出現日全食。這次日全食現象橫跨印尼全境5000公裡的範圍。
受地理位置影響,我國無緣目睹日全食發生的全過程,但在南部及中部大部分地區可以欣賞到日偏食。
△視頻:日全食奇觀今天上演
開眼時間到↓↓↓
△當地時間2016年3月9日,印尼巴鄰旁,民眾聚集穆西河畔,等待觀看日全食。
△當地時間2016年3月9日,新加坡,日偏食景觀。這是本地自1998年以來可看到的最為壯觀的日偏食。
△當地時間2016年3月9日,尼泊爾加德滿都,太陽進入日偏食階段。
△當地時間2016年3月9日,柬埔寨金邊,日偏食景觀。這是本地自1998年以來可看到的最為壯觀的日偏食。
△2016年3月09日,江蘇連雲港現日偏食天文景觀。(拼版照片)
△當地時間2016年3月9日,馬來西亞吉隆坡,日偏食景觀。
△當地時間2016年3月9日,馬來西亞吉隆坡,日偏食景觀。
△當地時間2016年3月9日,泰國曼谷,日偏食景觀。
△當地時間2016年3月9日,泰國曼谷,學生觀測日偏食景觀。
△當地時間2016年3月9日,印尼現日全食景觀。
科普時間到↓↓↓
簡單來說,日食就是月亮擋住了太陽的臉。日食分為三種情況:
日全食:當月亮擋在太陽和地球中間時,如果這時候月亮離地球比較近,正好能把太陽完全擋住,那麼,處在月球本影區的人們就可以看到日全食。由於太陽比月球大很多,因此,日全食通常只能在地球上一塊非常小的區域見到。
日環食:而當月球離地球比較遠的時候,它無法把巨大的太陽完全遮擋住,那麼在偽本影區裡,人們觀測到的就是日環食。
日偏食:在本影區之外的半影區,由於太陽和月球只有部分重合,人們看到的就是日偏食。通常情況下,日偏食往往伴隨著日全食或日環食一同發生。
△視頻:日食怎樣形成的
日全食的過程分為初虧、食既、食甚、生光和復圓五個階段。與日全食不同,一次日偏食的過程只有初虧、食甚和復圓三個階段。
天文專家介紹,就整個地球而言,日食發生的次數要比月食多,地球上平均每三年就會出現兩次日全食,但實際上人們看到月食的機會要比日食多,這是因為日食帶的範圍不大,僅在月影掃過地面的局部地區才能看到日食。而日全食帶就更加狹窄,典型的全食帶長約1.2萬公裡,寬200公裡左右,因此日全食發生時地球上只有很小範圍的地區可以觀測到。特別是就某一固定地點來說,兩次發生日全食的時間間隔一般在300年左右,所以更為罕見,一生難得一遇。
觀測日偏食時,一定不要用肉眼直接觀測,以防陽光灼傷眼睛。不宜用日常戴的墨鏡來看日偏食,因為它對直射來的陽光減弱不了多少,起不到保護眼睛的作用。
如果進行目視觀測,最好選用有關天文單位特製的「太陽觀察鏡」或用電焊工護目鏡來觀看。用曝光過、含有金屬銀感光劑的廢黑白負片來看效果也很好。實在沒有條件的,在樹陰底下直接觀看地面上日偏食的影像也別有情趣。
至於用蠟燭煙燻或用黑墨汁塗黑的玻璃片來看日偏食也不是絕對不可以的,但不提倡。
如用天文望遠鏡、攝像機或照相機拍攝日偏食像,注意採用減光措施,必須在物鏡前加上合適的減光板。
本期監製/周慶安 主編/侯振海
編輯/王若璐
©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