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求精 三支佳能85mm人像鏡頭對比評測

2020-11-28 蜂鳥網

  85mm鏡頭,人像鏡頭中的經典焦段,是每一個人像攝影愛好者的「夢中情人」。幾乎所有的相機和鏡頭廠商,都對研發大光圈版本的85mm鏡頭不遺餘力,甚至有些廠商研發了一支又一支。一個看似焦段並不靈活的鏡頭,何以吸引廠商和攝影師的高度關注?適宜的焦段與大光圈的配置,令其可以拍出美麗動人的人像作品,但就這一點來說,也就夠了。今年8月底,佳能發布了其EF系統的第四支85mm鏡頭——EF 85mm f/1.4 L IS USM。上有兩支85mm f/1.2 L,下有85mm f/1.8,佳能這支85mm f/1.4似乎只是「查缺補漏」,加上了IS防抖令其更好用,萬元左右的售價也另其緊追「人像鏡皇」85mm f/1.2,這款產品的定位與優勢又是什麼?是否僅僅是在人像鏡皇與平民人像鏡頭間多了一個選擇呢?

  至於一支f/1.4級別的鏡頭賣到1萬元人民幣,有些攝影愛好者覺得太貴了,但作為佳尼索之中目前唯一具備光學防抖功能的85mm f/1.4,售價比索尼略低與尼康相仿,是否可謂划算呢?本文將從EF 85mm f/1.4 L IS USM鏡頭的評測角度出發,連同佳能EF 85mm f/1.8與EF 85mm f/1.2一起來做對比,相信會對你了解這支鏡頭的水平有更好的幫助。


三支佳能EF 85mm鏡頭同框照

  看似焦段相同,但三支鏡頭從光學設計到主要參數均不相同,我們從產品參數表中可見,大眼睛(佳能 EF 85mm f/1.2 L II USM)所用鏡片最少只有8枚,重量卻最重,可見其內部非常有料。85mm f/1.4鏡片數量最多達到14片,濾鏡卡口也最大為77mm,光圈葉片比另外兩支多一枚為9片,配備IS光學防抖,重量上比大眼睛輕一些,但也達到950g。

*紅色代表顯著強項
*綠色代表明顯弱項 


三支鏡頭前方視角,從左至右:85mm f/1.8、85mm f/1.2、85mm f/1.4

  從產品信息上看,85mm f/1.4這枚鏡頭採用了GMo(玻璃模鑄)非球面鏡片和ASC鍍膜,85mm f/1.2則採用了一枚高精度研磨非球面鏡片,而85mm f/1.8則中規中矩,並未見特殊鏡片。在體積與重量上,85mm f/1.8最小最輕,58mm口徑也非常低調,85mm f/1.2則直觀看上去口徑最大,實則不然,72mm口徑還是不如85mm f/1.4的77mm大。光圈葉片方面85mm f/1.4採用9枚,比前兩者都要多一枚,實際拍攝效果能否有差異?我們也會做出相關測試。在最近對焦距離上,85mm f/1.2為0.95米,其它二者都是0.85米。三者在參數上也是各有差異,包括價格也是岔開了檔次,而真實表現會怎樣?相信讀完本文,你定會有答案。


本次體驗由東芝提供存儲支持(點擊了解

 

·鏡頭外觀與細節對比

  為了更好的展示三款人像鏡頭的表現,我們找來目前佳能EOS全畫幅單眼相機中像素最高的型號EOS 5Ds來做測試平臺,分別接駁三支鏡頭做同場景的若干測試。先看下三支鏡頭連接相機的效果。因為三支鏡頭做對比,我們採用上二下一的方式擺放圖片,採用鏡頭髮布時間順序,分別為85mm f/1.8(1992年發布)、85mm f/1.2(2006年發布)和85mm f/1.4(2017年發布)。

 
佳能85mm f/1.8連機效果                        佳能85mm f/1.2連機效果


佳能85mm f/1.4連機效果

  從三支鏡頭的前方看去,前鏡鍍膜的顏色各不相同,85mm f/1.8鏡頭鍍膜呈現橘色,佳能85mm f/1.2為紫色與深綠色,85mm f/1.4則表現為明快的黃綠色。

 
佳能85mm f/1.8前鏡鍍膜                        佳能85mm f/1.2前鏡鍍膜


佳能85mm f/1.4前鏡鍍膜

  在每支鏡頭的後端均有一個焦距指示窗,f/1.8和f/1.4兩支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都是0.85米,只有f/1.2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是0.95米,儘管只有10釐米的差異,但近拍時這10釐米還是會有明顯差別的。另外,從景深指示刻度上看,85mm f/1.8鏡頭只有F22指示,跟f1.2鏡頭比起來顯得很是敷衍。85mm f/1.4也好不了太多,只有F22和F11兩擋指示。這其中的不同直接反映在對焦行程的長短上,而對焦行程又與對焦速度、對焦馬達驅動力不無關係。 

 
佳能85mm f/1.8焦距指示窗                      佳能85mm f/1.2焦距指示窗


佳能85mm f/1.4焦距指示窗 

  在對焦模式上這三支鏡頭均將撥杆設計在左手拇指夠的著的地方,85mm f/1.4多出一個IS防抖控制開關,從撥杆設計上的變化,也能看出這些年產品設計的變化。

 
佳能85mm f/1.8對焦模式撥杆                     佳能85mm f/1.2對焦模式撥杆


佳能85mm f/1.4對焦模式撥杆

  從鏡頭後部可見,85mm f/1.4是三支鏡頭中唯一配備防水防塵橡膠圈的,令我比較意外的是「大眼睛」這樣的鏡頭居然都沒配備橡膠圈。佳能85mm f/1.2後鏡異常碩大,且貼合固定,密封性能良好。 

 
佳能85mm f/1.8後鏡與卡口                     佳能85mm f/1.2後鏡與卡口


佳能85mm f/1.4後鏡與卡口 配備防水橡膠圈

  從產品設計角度看,佳能85mm f/1.2有一點不足是採用了外對焦設計,在鏡頭對焦時,鏡頭前端會根據對焦距離變化而伸長縮短。除此之外,其手動對焦操作還是電子驅動方式,需要在相機開機情況下才可以手動對焦,且無全時手動對焦功能。而另兩支85mm鏡頭均採用的是全時手動對焦,且為內對焦,這個設計還是值得推薦的。 


三支鏡頭正面視角,從左至右:85mm f/1.8、85mm f/1.2、85mm f/1.4

  外觀對比之後,我們將進入三支鏡頭一系列對比測試中,其中會包含中心與邊緣畫質對比、色散表現對比、焦外效果對比、星芒效果對比、對焦速度對比、人像實拍對比以及85mm f/1.4這支鏡頭的防抖效果測試。精細對比,咱翻頁慢慢讀。

·各擋光圈下成像細節對比(室外)

  眾所周知,在鏡頭的各擋光圈下隨著光圈值的變化,成像細節也會發生變化,如果一支鏡頭在最大光圈下成像細節出色,我們則稱其最大光圈可用度高。對於大光圈定焦鏡頭來說,最大光圈下成像效果的優劣,直接決定了這支鏡頭的素質水平。佳能的三支85mm鏡頭價格差異懸殊,除了最大光圈上的差異,在鏡頭內部也是各有千秋。價格最高的85mm f/1.2鏡頭採用了一枚高精度研磨非球面鏡片,同樣價格過萬的85mm f/1.4鏡頭採用了GMo(玻璃模鑄)非球面鏡片,除了最大光圈的不同,我們來對比看下三支鏡頭的成像效果。 


實拍環境與截圖區域示意

  第一組對比測試,我們選擇室外相同參數對比三支鏡頭的成像差異,分別使用鏡頭的各擋光圈實拍無限遠區域,並截圖對比。拍攝時相機設置為光圈優先模式,ISO100,AWB模式。

  從截圖上觀察,整體而言三支鏡頭從F2.8至F8時,畫質進入高水品且穩定的表現區間,F11開始各鏡頭成像質量均有可見下降,在F16時85mm f/1.4鏡頭表現最優。單獨來看,85mm f/1.8在最大光圈F1.8下左側樓頂部可見明顯色散發生,F2.8隨即消失。85mm f/1.2在最大光圈至F1.8時,畫質表現趨於平穩,並無太大變化。85mm f/1.4在最大光圈下成像較85mm f/1.2最大光圈下成像稍好,但成像反差還不及85mm f/1.2出色。

·各擋光圈下成像細節對比(實驗室)

  看完室外無窮遠實拍,我們再來看下三支鏡頭在評測室環境的實拍對比。畢竟三支鏡頭在無窮遠端與中距離成像表現會存在差異,而人像鏡頭更多還是在中距離拍攝,因此實驗室對比更具有參考意義。與室外實拍對比相同,我們在評測室內使用三支鏡頭分別連接EOS 5Ds相機,設定同參數拍攝ISO12233解析度標板,並將RAW格式圖片解出截取圖中中央與邊緣區域做對比。

 
實拍畫面與截取區域示意

 

  上圖為中央成像對比,從解析度標板截圖看,三支鏡頭的真實表現差異更加直觀。85mm f/1.2鏡頭不僅最大光圈更大,且在最大光圈下成像相比而言並不弱,與85mm f/1.4在最大光圈下難分伯仲,但比85mm f/1.8還是可見要優秀一些。85mm f/1.2鏡頭從F1.4開始便所向披靡一路領先,不過優勢只保持在F5.6擋位,從F8開始,「大眼睛」的畫質優勢已經敗下陣來。85mm f/1.8鏡頭從F2.8開始畫質進入主流表現,並可保持到F11。而85mm f/1.4鏡頭在大光圈下的成像表現介於另兩支鏡頭之間,在F16時仍有成像細節方面的優勢。

 

  在邊緣成像方面三支鏡頭的差異並不如中心成像明顯,但基本與三支鏡頭的售價成正比。85mm f/1.2鏡頭不愧採用了高精度研磨非球面鏡片,邊緣成像表現一路領先。85mm f/1.4雖在邊緣成像細節與反差上稍遜於85mm f/1.2,但仍可與85mm f/1.8拉開差距。至此,相信大家對三支鏡頭成像細節表現有了大致了解。但是,畫質的表現包含多方面,單一就成像細節而言並不能代表鏡頭的全部,我們接下來再看下在大光圈下惱人的色散效果對比。

·色散與星芒效果對比

  拍人像一定會用到大光圈,而使用大光圈時大家一定都遇到過惱人的「紫邊」。紫邊只是色散的表現之一,高品質鏡頭會通過超低色散鏡片或其它高折射率鏡片來降低色散的影響,這些均是為了保證鏡頭在大光圈下成像出色。除了特殊鏡片和鍍膜的不同,廠商很少會告訴大家一支鏡頭中鏡片的用料會有怎樣的不同,而實際上,不同位置的鏡片用料很可能並不相同。在85mm f/1.4這支鏡頭中,有半數以上的鏡片所用的玻璃都是85mm f/1.2鏡頭髮布之後研發出來的,包括一些具備高折射率特性的鏡片,都在85mm f/1.4這支鏡頭中應用。而85mm f/1.8這支鏡頭則非常低調保持了鏡頭「本色」,通過對比我們可以直觀看到差異。 


實拍效果與截取區域示意

  對比拍攝時,我在室內僅使用暖色LED燈珠照明,通過燈珠縱深變化營造出焦外光斑效果。為了對比三支鏡頭真實狀態下的背景虛化效果,我們選擇了在相同構圖(因85mm f1.2鏡頭最近對焦距離為0.95米,所以三支鏡頭均保持0.95米攝距)下拍攝,三支鏡頭均使用最大光圈,光圈優先模式,手動對焦,AWB,ISO100。截圖時我們分別截取焦內某一處色散比較明顯的區域,以及背景中虛化良好的區域進行對比。

  在三支鏡頭最大光圈下,LED燈珠周圍色散表現一目了然。85mm f/1.8鏡頭本色出演,色散也是最讓人「頭疼」的。因85mm f/1.8鏡頭我使用多年,在其最大光圈下拍攝高反差物體紫邊一定會如約而至,而調至F2.8時紫邊會消除絕大部分。85mm f/1.2色散比起前者要好很多,只是發紅還沒「紅得發紫」,而85mm f/1.4在最大光圈下色散表現讓人感動,不可說無色散,但非常輕微,相信與其內部所用的鏡片材質不無關係。當然,在此還有必要說一句,從實際使用來說,色散的問題很容易清除,簡單的後期便可讓紫邊不見,但光學素質的差異客觀存在。 

  大光圈鏡頭焦外成像效果也是大家關心的重點,我截取了畫面中央位置焦外光斑處對比,可見85mm f/1.8最大光圈焦外效果相對差一些,色散的問題再度出現。85mm f/1.4效果最好,焦外均勻且邊緣柔和。85mm f/1.2介於二者之間,至於實際表現,我們後面還有人像實拍來進行對比。 

·室外色散效果實拍對比

  為了看出三支鏡頭在特殊情況下的實際表現,我們在室外環境採用逆光拍攝,以查看在三支鏡頭的表現差異。此次與上面對比不同,我通過M擋使三支鏡頭拍攝參數相同,且均使用F1.8光圈拍攝。 

  截圖看效果也很明顯,與上頁中最大光圈色散表現基本相同,還是85mm f/1.8鏡頭色散最明顯,85mm f/1.2相對輕微,85mm f/1.4表現最好。

 
佳能85mm f/1.8                          佳能85mm f/1.2
焦距:85mm  光圈:f/1.8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3200s   白平衡:自動

焦距:85mm  光圈:f/1.8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3200s   白平衡:自動


佳能85mm f/1.4

焦距:85mm  光圈:f/1.8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3200s   白平衡:自動

  上面將所拍圖片的原片放出,供大家點擊放大查閱。有關圖片順序,我下面都會採用左上85mm f/1.8、右上85mm f/1.2,下方85mm f/1.4的順序擺放。 

·星芒效果對比

  三支鏡頭在光圈葉片數目上並不相同,85mm f/1.4採用9枚圓形光圈,另兩支鏡頭均為8枚光圈葉片。在實際使用中葉片數量會帶來一定的效果差異,體現在焦外虛化和小光源星芒效果上。我們在室內使用三支鏡頭F16光圈拍攝LED燈珠,以觀察小光源星芒效果。 


實拍效果與截圖區域示意

  85mm f/1.8和85mm f/1.2兩支鏡頭均採用8枚葉片光圈,星芒呈現8角形,且二者效果頗為相似。85mm f/1.4則與前兩者截然不同,9葉片光圈可以得到18角的星芒效果,看上去更加璀璨。

·對焦速度測試 

  在進行對焦速度測試時我們分兩組進行,第一組測試為全行程對焦測試,測試三支鏡頭從最近對焦距離到無窮遠對焦的過程。第二組測試,是針對人像鏡頭的拍攝環境,採用從最近對焦距離至2米距離對焦測速。測試方法很簡單,分別手動設置鏡頭為最近對焦距離,針對遠距離建築自動對焦,全程錄音並在後期軟體中生成可視化波形圖。在圖上清晰可見鏡頭對焦運作與對焦完成指示音響起,我們測量從對焦動作開始至合焦指示音完成的時間,算出其幀數並根據音頻原始數據,可知其對焦的大致速度。每支鏡頭測試我們都會測量3次,取表現平均的數據參比。 


全行程對焦測試波形圖

  這一組全行程自動對焦速度測試,應該說是「拉風箱」以外最慢的對焦過程,走了一個從最近到最遠的對焦過程。因為音頻數據為30幀/秒,因此通過數幀數可知對焦過程的大致時間。85mm f/1.8鏡頭自動對焦速度最快,大概半秒時間完成對焦,85mm f/1.4速度與其相仿,85mm f/1.2則差距較大,對焦時長超過1秒鐘。從三支鏡頭手動對焦操作上就可感知,85mm f/1.2對焦行程最長,可能因其對焦鏡組最大最重,需要較長的對焦行程來平衡對焦馬達的驅動力。85mm f/1.8對焦行程最短,但自動對焦時噪音較大。85mm f/1.4對焦聲輕柔,速度與85mm f/1.8相仿。

 
最近對焦距離至2米自動對焦測試波形圖

  最近對焦距離至2米自動對焦測試應該是相對接近人像拍攝環境的測試,但畢竟是從最近對焦距離起,也比一般拍人像時對焦速度會稍慢。從數據幀數上可見,此組測試的鏡頭自動對焦速度較全程對焦還是有明顯提升,但對焦速度排名保持不變,85mm f/1.2對焦速度比起85mm f/1.8速度的要慢將近一倍。 

·三鏡最大光圈焦外效果對比(人像實拍)

  看了上面這麼多枯燥的測試,估計一些人已經看的不耐煩了,接下來還是看看真格的吧!我們在室外實拍人像,通過實拍照片來對比兩組焦外成像效果。同時,還展示了三支鏡頭分別的最大光圈、相同光圈下的多組人像對比。所有照片均是EOS 5Ds相機高優質量JPEG格式直出。 

  真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原本85mm f/1.8的焦外效果已經非常好了,但另外兩支鏡頭的圖片一放,就能看出顯著的差別。從光斑效果上看,85mm f/1.8的效果還是不夠舒展,畢竟光圈與其它兩支鏡頭不同。而85mm f/1.2與85mm f/1.4的效果非常接近,但還是可見85mm f/1.4在光斑邊緣處的處理更出色,更自然。

 
佳能85mm f/1.8                          佳能85mm f/1.2
焦距:85mm  光圈:f/1.8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500s  曝光補償:-0.3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85mm  光圈:f/1.2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1000s  曝光補償:-0.3EV  白平衡:自動


佳能85mm f/1.4

焦距:85mm  光圈:f/1.4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800s  曝光補償:-0.3EV  白平衡:自動
 

·三鏡F1.8光圈焦外效果對比(人像實拍) 

  如果你認為上面的測試,我們太欺負85mm f/1.8了,那我們這次一視同仁的使用F1.8光圈進行拍攝,在相同光圈下來對比三支鏡頭的背景虛化效果。單看三張對比圖,很難一眼看出孰優孰劣。仔細對比還是能看出不同,85mm f/1.8與其它兩支鏡頭相比,黃顏色亮斑的暈化效果相對弱一些。另外由於85mm f/1.2前鏡組和後鏡組直徑都很大,儘管濾鏡卡口只有72mm,不如85mm f/1.4的77mm,但鏡頭直徑較粗,從畫面邊緣的光斑上可見其口徑蝕效果最弱,而小巧的85mm f/1.8則口徑蝕相對明顯。

 
佳能85mm f/1.8                          佳能85mm f/1.2

焦距:85mm  光圈:f/1.8  ISO感光度:800 
曝光時間:1/5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85mm  光圈:f/1.8  ISO感光度:800 
曝光時間:1/4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佳能85mm f/1.4

焦距:85mm  光圈:f/1.8  ISO感光度:800 
曝光時間:1/5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簡單來總結一一下,不論在三支鏡頭的最大光圈還是(F1.8)相同光圈擋,85mm f/1.2的焦外效果都相對最好。85mm f/1.4效果緊隨其後,對色散控制效果最優。而85mm f/1.8相比之下只能墊底,但就一般使用而言,其效果也已經非常不錯,且與兩支萬元級別鏡頭的差距並非巨大。

·更多參數下人像實拍對比

  相信看過上面的測試,大家對三支鏡頭的表現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但是,畢竟人像拍攝時可能存在微弱的差異,單憑一兩組實拍就來評價鏡頭的優劣還是略顯草率。於是,在本頁我們放出5組人像對比實拍的原始樣片,給有興趣的讀者下載進行對比。在這5組樣片拍攝時,我們分別採用了最大光圈漫反射環境、最大光圈夕陽直射環境、F2.8相同光圈、F2.8弱光環境以及在最大光圈且最近對焦距離下的對比。

最大光圈漫反射環境

 
佳能85mm f/1.8                          佳能85mm f/1.2

焦距:85mm  光圈:f/1.8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60s  曝光補償:0.7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85mm  光圈:f/1.2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160s  曝光補償:0.7EV  白平衡:自動


佳能85mm f/1.4

焦距:85mm  光圈:f/1.4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100s  曝光補償:0.7EV  白平衡:自動

 

最大光圈夕陽直射環境

 
佳能85mm f/1.8                          佳能85mm f/1.2

焦距:85mm  光圈:f/1.8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1250s  曝光補償:0.3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85mm  光圈:f/1.2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2500s  曝光補償:0.3EV  白平衡:自動


佳能85mm f/1.4

焦距:85mm  光圈:f/1.4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2000s  曝光補償:0.3EV  白平衡:自動

 

F2.8相同光圈仰拍

 
佳能85mm f/1.8                          佳能85mm f/1.2

焦距:85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125s  曝光補償:0.3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85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125s  曝光補償:0.3EV  白平衡:自動


佳能85mm f/1.4

焦距:85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160s  曝光補償:0.3EV  白平衡:自動

 

F2.8弱光環境

 
佳能85mm f/1.8                          佳能85mm f/1.2

焦距:85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400 
曝光時間:1/5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85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400 
曝光時間:1/6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佳能85mm f/1.4

焦距:85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400 
曝光時間:1/5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最大光圈且最近對焦距離拍攝

  
佳能85mm f/1.8                          佳能85mm f/1.2

焦距:85mm  光圈:f/1.8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25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85mm  光圈:f/1.2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6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佳能85mm f/1.4

焦距:85mm  光圈:f/1.4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6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有些人可能會說這些對比拍攝只是隨便拍拍,但是做對比評測確實需要「別有用心」。我並不主張通過實拍樣片來評判三支鏡頭的色彩表現,畢竟環境並不穩定,且光線也可能在我們換鏡頭時發生變化。但是通篇看下來,三支鏡頭在色彩上還是有一定的特徵,比如85mm f/1.8的效果相對「暗沉」,85mm f/1.2更加白皙,而85mm f/1.4會更加紅潤。感謝這些年看化妝品廣告讓我學到的一些描繪膚色的形容詞。這些特徵著實輕微,且照片幾乎都要經過後期處理,無需太在意原始的色彩微弱差異。此外,在最後一組對比中,我特意採用最近對焦距離和最大光圈拍攝,大家可以看出85mm f/1.2的0.95米最近對焦距離與其它兩支鏡頭0.85米最近對焦距離下的差異,且攝距的不同也會影響背景虛化的效果。在其它樣片中,大家還可以對比在相同和不同光圈下焦內成像的畫質差異。

·85mm f/1.4光學防抖測試 

  在三支85mm鏡頭中,85mm f/1.4是唯一帶有IS防抖功能的產品。不要小看光學防抖,這不是IS兩個字母的差別。在鏡頭中加入防抖鏡組,且大光圈鏡頭的鏡組在體積和重量上都會略高,對於防抖組件驅動能力也會有更高的要求。加之我們希望鏡頭體積儘可能小一些,產品設計上就還需要權衡。有關產品設計上的難度,我們並不得而知,在此我們只是通過實際拍攝,來檢測下IS防抖的效果。


實拍效果與截取區域示意

  防抖效果檢測的方法很簡單,就是通過在開啟IS防抖下逐級遞減快門速度進行拍攝,通過所拍畫面的穩定程度來進行主觀評價。大家在鏡頭實際使用時也是各不相同的使用環境,且不同人對相機的握持穩定性並不相同,因此,此測試僅作為效果展示,並不代表任何一人皆能實現此效果。

  在拍攝時,我們使用快門優先模式,感光度自動,逐漸遞減快門速度並在每擋拍攝三張照片,截取相同區域展示如下:

  通過截圖對比可見,在1/15s快門速度以上時畫面的穩定性良好,1/8s時有一張畫面微虛,1/4s時兩張照片有明顯的抖動,1/2s時三圖均出現抖動模糊,其中一圖相對好一些,而1s時情況與1/2s時相仿。總結來看,在1/8s快門速度時,其光學穩定效果還是有較高可用性的,1/4s時也能拍出清晰的照片,只是成功率會偏低。因此,85mm f/1.4的光學防抖效果可以達到等效安全快門速度3擋至4擋之間的效果。對於手持穩定性良好的人來說,這個效果還可能會更好。

·夜景人像樣片(11P)

  經過了複雜的對比,我們接下來展示兩組85mm f/1.4的實拍樣片,分別為夜景人像和建築、小品。畢竟85mm f/1.4鏡頭新近發布,關注的人較多,我們增加兩組對其的實拍體驗。在夜景人像的拍攝上,我們全程採用光圈優先模式並開啟最大光圈,在北京三裡屯的夜景中藉助環境燈光拍攝,無其它輔助光源和反光板。大家點擊圖片,可以看到這支鏡頭與佳能5Ds最優最大質量輸出的效果。


焦距:85mm  光圈:f/1.4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3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85mm  光圈:f/1.4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3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85mm  光圈:f/1.4  ISO感光度:400 
曝光時間:1/2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85mm  光圈:f/1.4  ISO感光度:400 
曝光時間:1/20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85mm  光圈:f/1.4  ISO感光度:800 
曝光時間:1/8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85mm  光圈:f/1.4  ISO感光度:400 
曝光時間:1/3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85mm  光圈:f/1.4  ISO感光度:400 
曝光時間:1/8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85mm  光圈:f/1.4  ISO感光度:400 
曝光時間:1/5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85mm  光圈:f/1.4  ISO感光度:400 
曝光時間:1/13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85mm  光圈:f/1.4  ISO感光度:400 
曝光時間:1/15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85mm  光圈:f/1.4  ISO感光度:400 
曝光時間:1/13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這組夜景人像我們全程採用鏡頭的F1.4最大光圈並開啟IS防抖拍攝。從實拍效果看,這支鏡頭在最大光圈下的成像質量非常出色,IS的穩定效果在取景器中可見,1/10s速度手持拍攝成功率很高。 

·建築、小品樣片(11P)與全文總結

  建築與小品的拍攝,旨在體現85mm f/1.4在多擋光圈下的成像表現。我們使用F5.6和F8拍攝建築細節,並使用F2.8獲得焦內出色畫質與大光圈效果的平衡。通常85mm鏡頭給人的印象只在拍攝人像,但在人像題材以外,作為一支中長焦大光圈鏡頭,85mm f/1.4依舊可以提供舒服的透視、平整的視野和明亮的畫風,在拍攝小品或富有質感的小景別畫面都是不錯的選擇。

 
焦距:85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50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85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50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85mm  光圈:f/8.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25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85mm  光圈:f/1.4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500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85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250s  曝光補償:0.7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85mm  光圈:f/1.4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500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85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16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85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6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85mm  光圈:f/1.4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32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85mm  光圈:f/1.4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100s  曝光補償:0.7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85mm  光圈:f/1.4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100s  曝光補償:-0.3EV  白平衡:自動

 

·全文總結:

  寫文章和看文章都不容易,尤其是一篇鏡頭對比評測文章。能通篇看完的話,相信你已經對三支鏡頭的表現有了全面的認識。如果你直接「坐電梯」到達此頁,我將通過簡明扼要的觀點來說明三支鏡頭各方面對比的結果。

  如果從各方面綜合對比來看,一分錢一分貨是不變的真理。85mm f/1.2以可用度頗高的最大光圈成像和最優秀最柔美的焦外成像繼續保持「人像鏡皇」的地位。但不足也比較明顯,其較大的體積和重量,在長時間拍攝下手腕會吃不消。此外,外對焦的設計實在讓「處女座」不爽。

  85mm f/1.4在成像水平上非常接近「人像鏡皇」的表現,在色散控制上要更加出色,IS防抖功能增加了鏡頭的實用性,且最近對焦距離相比85mm f/1.2要近上10cm,這10cm的差別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對焦速度上,85mm f/1.4比起85mm f/1.2要快上不少,這點還是比較討喜的。不足並不明顯,只能說如果價格再便宜些就更好了。

  85mm f/1.8是名副其實的「陪練」,但輕巧的鏡身、相對低廉的售價和敏捷的對焦速度,讓這支鏡頭頗有人緣。在最大光圈下焦外成像與人像王也很是接近,儘管焦內成像稍弱且色散明顯,收小光圈至F2.8即可得到良好的畫質。

·一句話推薦:

  綜合來看,追求極致成像的用戶,還是依舊推薦人像鏡皇85mm f/1.2,在意綜合性能的用戶則推薦使用85mm f/1.4,普通用戶則將85mm f/1.8使好也能得到讓人眼前一亮的效果。

相關焦點

  • 人像鏡皇對決 中一光學85mm f/1.2戰佳能
    國產鏡頭中,適合拍人像的鏡頭不少,但是真正可以算得上專業級人像鏡頭的不多,中一光學的85mm f/1.2可以算作一支。今天我們為了驗證這枚鏡頭的真實實力,拿來了佳能原廠的85mm f/1.2,來看一下中一光學這枚鏡頭能否逆襲。
  • 價格親民的人像微距鏡頭 佳能RF85mm F2 MACRO IS STM評測
    ·評測前言  28年前,佳能推出FEF 85mm f/1.8 USM,這麼多年這支鏡頭格外受到青睞,且一直熱度不減,28年後,佳能正式發布了RF系統的新成員:RF85mm F2 MACRO IS STM,作為專門為EOS R系統開發的鏡頭,RF85mm F2 MACRO IS STM被賦予了內置IS影像穩定器、支持0.5倍微距拍攝等增值功能
  • RF卡口新進人像鏡皇 佳能RF85mm f/1.2評測
    佳能在今年2月21日發布EOS RP的時候給我們帶來了一個非常大的彩蛋,那就是佳能全新的六支RF鏡頭的開發計劃,並且在現場展示了這六支RF鏡頭的模型,其中就包含了兩支RF85mm的定焦鏡頭:RF85mm F1.2L USM以及RF85mm F1.2L USM DS,隨後關於佳能這兩支85mm鏡頭的傳言幾乎就沒斷過,最終佳能在2019年5月8日正式發布了兩支RF85mm的定焦鏡頭中的一支
  • 人像之王 佳能RF85mm F1.2 DS鏡頭評測
    今天我們要測試的產品是佳能RF卡口人像鏡皇,RF85mm F1.2 L USM DS,這枚鏡頭與之前測試的RF85mm F1.2光學設計相同,但是採用了DS柔焦鍍膜,因此擁有更加柔美的焦外光斑效果。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枚鏡頭的實際測試。
  • 佳能RF85mm F1.2 L USM DS評測:人像神頭再超越
    【PConline 評測】我們之前評測過佳能的新一代人像神頭RF85mm F1.2 L USM,這款鏡頭當時給S君留下深刻印象(《RF85mm f/1.2 L USM評測:極致傳承的驚世之作》),包括它的銳度表現,抗眩光表現,抑制色差等,拍攝的畫質那可是相當的高。
  • EOS R系統人像鏡皇 佳能RF85mm F1.2 L USM評測_-泡泡網
    而不久前佳能又再次發力,推出了一枚堪稱目前佳能EOS R系統最頂級的中遠焦段定焦鏡頭RF85mm F1.2 L USM,從焦段上就能看出,這枚鏡頭完全就是為人像而生,不僅讓佳能RF鏡頭群進一步壯大,也為消費者提供又一高素質大光圈鏡頭的選擇。
  • 帶微距的人像鏡頭 佳能RF85mm F2 MACRO體驗
    在單反時代,85mm有著眾多經典的鏡頭產品,而進入無反時代,各家在完善常規鏡頭之後,也迅速對85mm焦段的定焦鏡頭進行了補齊,比如佳能RF85mm F2 Macro IS STM,就是佳能對超性價比RF卡口85mm定焦鏡頭的快速補齊。
  • 佳能6D2與6D哪個好 佳能6d2配哪種鏡頭好【詳解】
    接下來的內容中小編將為大家帶來佳能6D2與6D對比評測,以及佳能6d2配什麼鏡頭好問題的解答。  一、 佳能6D2與6D對比評測 1、 硬體 性能對比佳能6D上飽受詬病的「祖傳」11點對焦系統,在 佳能6D2
  • 佳能全畫幅單眼相機,搭配哪些鏡頭拍人像好?
    職業人像攝影的必備鏡頭佳能70-200mm,依然是職業人像攝影的必備鏡頭,沒錯,要想看起來專業,就必須要粗笨,要傻大笨粗。推薦大家考慮一下佳能EF70-200mm 2.8L IS,其實我當年90%的拍攝是這支鏡頭幫我完成的。有它,85mm, 100mm, 135mm,甚至很少在人像攝影中使用的200mm,都可以用上。
  • 人像大光圈 索尼FE 85mm F1.8鏡頭評測(全文)_索尼 FE 85mm f/1.8...
    這樣一款在參數上接近FE 85mm F1.4 GM鏡頭,而在價格方面則要比旗艦的85mm鏡頭便宜得多。這樣一款高性價比的大光圈人像鏡也終於來到我們的評測中心,這款親民的大光圈鏡頭究竟表現如何?本次我們就來好好看一看。
  • 微單人像鏡皇 佳能RF85mm F1.2五月發布
    作為佳能全幅微單系統的首款85mm鏡頭,這支新品依舊延續了EF系統所具備的F1.2超大光圈,其素質表現非常值得期待。圖為佳能RF 85mm F1.2 L USM鏡頭    需要說明的是,佳能RF卡口的85mm F1.2將會推出兩個不同版本,除了前面說的標準版之外還會有一個「DS」版,也就是之前曝光過的RF 85mm F1.2 L USM DS。
  • 誰是人像神鏡? 三款50mm鏡頭大比拼
    人像是最廣泛的攝影題材,大多數高階玩家在拍攝該題材時都會選擇一支大光圈定焦鏡頭,常見的有85mm、135mm、以及200mm等。但最受歡迎的還當屬50mm左右的標準定焦鏡頭。因為這一焦段的鏡頭具備近似人眼的視角,能夠給照片帶來更自然的透視效果。
  • 全畫幅微距人像大光圈鏡頭 佳能RF85mm F2售價5299元
    28年前,佳能推出FEF 85mm f/1.8 USM,這麼多年這支鏡頭格外受到青睞,且一直熱度不減,28年後,佳能正式發布了RF系統的新成員:RF85mm F2 MACRO IS STM,作為專門為EOS R系統開發的鏡頭,RF85mm F2 MACRO IS STM被賦予了內置IS影像穩定器、支持0.5倍微距拍攝等增值功能,目前這支鏡頭的售價為5299元。
  • RF85mm f/1.2 L USM評測:極致傳承的驚世之作
    【PConline 評測】如果問佳能鏡頭的產品線裡最引以為傲的是什麼,我想大家都會回答「L級紅圈鏡頭」!如果問到佳能的人像鏡頭質量最極致的是哪款,我想大家都會毫不猶豫說起那兩款經典的f/1.2超大光圈定焦鏡頭——EF 50mm f/1.2L USM和EF 85mm f/1.2L II USM。
  • 更完美的虛化表現 佳能RF85mm f/1.2 DS評測
    佳能在今年年初公布了六支全新RF鏡頭的計劃,並承諾在2019年年內逐步發布並上市,一轉眼2019年的時間所剩無幾,佳能此前公布的六支鏡頭也悉數上市,但只差一支RF85mm F1.2L USM DS,不過好消息來了,佳能近日已經正式上市了這支鏡頭,0101商城售價22449元,相比於非DS版本的18749元,在價格上要貴了很多。
  • 佳能發布RF85mm F2 MACRO IS STM定焦頭
    佳能宣布推出RF鏡頭家族新成員RF85mm F2 MACRO IS STM。28年前,EF 85mm f/1.8 USM剛剛推出即受到格外青睞,且一直熱度不減。而這款為EOS R系統開發的,適合人像攝影的中遠攝定焦鏡頭RF85mm F2 MACRO IS STM則被賦予了內置IS影像穩定器、支持0.5倍微距拍攝等增值功能,同時擁有實惠的價格、小巧的體積以及可以實現顯著虛化效果的f/2大光圈。
  • 佳能RF85mm F1.2 L USM DS鏡頭與標準版有什麼不一樣?
    佳能在去年5月份正式發布了EOS R系統的RF85mm F1.2 L USM鏡頭,堪稱目前佳能EOS R系統最頂級的中遠焦段定焦鏡頭RF85mm F1.2 L USM,從焦段上就能看出,這枚鏡頭完全就是為人像而生,不僅讓佳能RF鏡頭群進一步壯大,也為消費者提供又一高素質大光圈鏡頭的選擇
  • 佳能RF 35mm f/1.8 Macro IS STM和佳能RF 85mm f/2 IS STM【參數...
    佳能RF 35mm f/1.8 Macro IS STM和佳能RF 85mm f/2 IS STM有什麼區別 report 3789         在攝影初學者選擇第一支鏡頭時
  • 專微人像鏡皇新標杆 佳能RF85 F1.2 L USM正式發售
    2019年5月,佳能(中國)有限公司正式推出RF系列鏡頭家族新成員RF85mm F1.2 L USM,作為一款為人像而生的專業L級鏡頭,一經發布就倍受專業人像攝影師的關注。現在,這款備受矚目的專微人像鏡皇新標杆鏡頭終於上市,目前,佳能官網及天貓官方旗艦店均已開啟購買通道,點擊即可進行購買。
  • 人像鏡頭還能怎樣進步?從135mm說起
    嚴格來說任何鏡頭都可以拍攝人像,但在擅長,甚至專注人像領域的鏡頭裡,85mm和135mm是最經典的兩個焦段,其中85mm更可以說是百家爭鳴,幾乎每家都有至少2顆不同最大光圈的85mm鏡頭,而135mm相對要低調很多,有的玩家甚至覺得100mm就能替代它的作用,但也有不少玩家把它奉為神明(特別是佳能135L),那麼為什麼廠商相對要冷落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