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筋技術,是讓鋼筋包裹在混凝土中,增強混凝土與鋼筋的連接,使兩者能共同工作以承擔各種應力的施工技術。
混凝土的植筋技術由於施工方便、安全可靠,在建築加固中廣泛使用。這種方法其實是通過植筋膠的粘結性來連接鋼筋和基材的,因此,選擇高質量的植筋膠尤為重要。
今天,小悍和大家談談如何按規範標準選用植筋膠,植筋施工中如何做好質量控制,以確保植筋質量驗收通過。
植筋膠的選擇
《工程結構加固材料安全性鑑定技術規範》GB50728-2011有著這樣的規定:
成份:植筋應採用成份為改性環氧類或改性乙烯基脂類的膠粘劑,承重結構加固工程中嚴禁使用不飽和聚酯樹脂和醇酸樹脂作為膠粘劑。
固化物含量:固化物含量≥99%,嚴禁使用以乙二胺為主要固化劑成份配置的植筋膠,且須保證安全無毒,不含苯乙烯等刺激性氣味。
耐久性:設計年限為50年,應通過溼熱耐老化和耐長期應力作用能力測試。
韌性:韌性是振動荷載及地震區必須考慮的指標,規範要求植筋膠韌性滿足抗衝擊剝離試驗長度≤20mm。
報告:建築植筋膠應通過安全性鑑定,具備安全性鑑定報告。
優質植筋膠應達到的要求:
1.成分為改性環氧,使膠水與基材緊密粘結在一起,大大縮短低溫下的固化時間。
2.膠體韌性強,拉拔力大。
3.分子結構上成功嫁接親水基團,潮溼環境下依然保持優越性能,不受環境幹擾。
4.經過國家權威機構的安全性及無毒檢測,質量有保障。
5.一種產品可滿足多種基材用途。
6.幾乎任何鑽孔直徑及埋植深度都可應用。
植筋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1.鑽孔前,應先採用鋼筋檢測儀對原結構中鋼筋位置進行測定,以免鑽孔時對原結構鋼筋造成損傷。
2.鑽孔後應立即清理,用刷子刷除孔壁灰粉,並用壓縮空氣吹淨鑽孔內的灰粉,用木塞或紙板臨時封堵孔口,以防塵土等雜物落入,影響孔壁與結構膠的粘結力。
3.鑽孔直徑和鑽孔深度等錨固參數須根據施工圖紙或相關規範確定。
4.膠水的量要掌握準確,膠水過多,植入鋼筋或螺杆時會大量溢出,造成浪費和汙染;膠水過少則粘接區填充不足,錨固可靠性降低,一般以注滿孔深度三分之二為宜。
5.膠體配製時計量必須準確,膠體配製好後應立即壓入孔內。
6.處理好的鋼筋或螺杆植入時按同一方向緩慢旋入。
植筋加固的質量驗收
1.植筋膠完全固化時,需要抽樣進行拉拔測試。
2.植筋承載力現場檢驗抽樣規則:
(a)重要構件要按其批量的3%隨機抽樣,抽樣不少於5件。
(b)一般構件和非結構構件要按1%進行隨機抽樣,抽樣不少於3件。
3.植筋膠錨固的承載力抽樣與檢驗,應在膠水達到產品說明書所標示的固化時間當日進行。
4.植筋承載力檢驗結果的評判:
(a)若一個檢驗批所抽取試樣全部合格,則可評該批為合格批。
(b)若試樣在持荷期間無滑移、基材混凝土無裂紋或其它局部損壞跡象出現,且施荷裝置的荷載示值在2分鐘內無下降或下降幅度不超過5%的檢驗荷載時,可評定為質量合格。
(c)若一個檢驗批所抽取試樣中僅有5%不合格,允許另抽3根試樣進行破壞性檢驗。若檢驗結果合格,該檢驗批仍可評為合格批。
(d)若一個檢驗批所抽取試樣中不止5%不合格,應評定該批為不合格批,不再另作其它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