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出現一猛獸,非牛非羊,一吃東西就打瞌睡,遇狼不逃反攻擊

2020-10-18 雪靈谷自然地理

北極苔原是北冰洋海岸與泰加林之間的凍土沼澤帶,同時也有眾多湖泊和沼澤地。這是地球上既荒涼又富饒的地方,夏季百花盛開,冬季冰雪覆蓋。這裡棲息著麝牛、北極狼、北極熊等罕見的野生動物。

麝[shè]牛,又叫麝香牛、北極麝牛,是一種兇悍的大型猛獸。當北極苔原進入漫長的冬季,麝牛會集結成大群活動,多達百餘頭。一大群麝牛向前奔跑,勢頭兇猛,浩浩蕩蕩,哪怕隔著很遠的距離,都能聽到它們四蹄奔馳發出的轟鳴聲。

麝牛主要分布於加拿大、格陵蘭島、美國阿拉斯加州、俄羅斯聯邦,是分布最北的有蹄類動物。

01非牛非羊,體重能達到400千克,體毛長達30釐米

麝牛的名字裡雖然有個牛字,卻不是牛,而是被科學家認為是介於牛和羊之間的獨特物種。嚴格來說,它屬於牛科當中的羊亞科。

長得像野犛牛,角像牛,牙齒像羊。它真是個重量級的龐然大物:體重約200-400千克,體長180-230釐米,肩高120-150釐米,尾長9-10釐米,隱藏在毛髮中,幾乎看不到。讓北極狼、北極熊等食肉動物望而生畏。

麝牛渾身上下無不透露出兇猛野獸的氣息,最吸引人的還是它那身黑棕色的皮毛,長而厚實,而且還有兩層,體表是一層針毛,既長又堅硬,防雪耐磨;裡層的絨毛卻十分柔軟、溫暖。

它頸部與肩部的體毛特別長,可達30 釐米,從身上下垂到膝關節處,猶如一件威風凜凜的披風。

在寒冷的北極,豐厚的皮毛是麝牛抵禦嚴寒的主要法寶,與羊毛相比,它的絨毛更細密柔軟,保溫性更是要強上幾倍。

然而,麝牛的四肢卻是健壯粗短的,蹄子寬大。但奇特的是,它的左、右蹄並不對稱。

在蹄子下還長了白色的毛,能夠避免陷入積雪的麻煩。哪怕是在陡峭的雪地與巖石上行走,獨特的蹄子結構,也能防滑。

它的眼睛大而圓,瞳孔呈現紫藍色,就連唇和舌尖也是紫藍色的,十分特別。為了減少不必要的熱量散發,麝牛的耳朵很小。

麝牛龐大的體型,以及豐厚的毛髮,都是它生存在北極的制勝「法寶」。身體的其他部位,也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02頭上角最長70.5釐米,猶如戴著防撞擊的頭盔,打架不怕重擊

麝牛,除了皮毛之外,它的角也很值得一提。雌、雄麝牛都長有角,造型很奇特,角的基部扁厚,貼著頭骨向外側生長,而且都向下彎曲,風格獨樹一幟。

長度約60釐米左右,最長的紀錄是70.5釐米,兩隻角幾乎覆蓋了整個頭頂。相比較來說,雄麝牛的角更粗壯。角的內部是空心的,被稱為「洞角」。

粗獷的臉部,加上獨特的角,讓麝牛擁有辨識度非常高的外表。它粗野的一面,令人驚嘆的同時,也令人震撼。

麝牛的角,起到防護的作用,同時也是攻擊的武器。長出了角的麝牛,仿佛戴著防撞擊的頭盔,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

麝牛脾氣暴躁,當兩頭麝牛打鬥時,它們會對峙一會兒,然後向對方跑去,略低著頭,以自己的頭角去撞擊對方。

兩頭麝牛撞擊,發出洪亮的聲音,雙方的皮毛都被震得飄揚起來。這一記重擊,一般的動物還真受不住,但是麝牛就是不怕,重重的一擊,對它似乎並沒有多大的影響。

據CCTV報導,它們撞擊的速度,就好比一輛以每小時27千米速度裝上一堵磚牆的小汽車。勢頭兇猛,也就只有麝牛能抵得住同類的奮力一擊。

03臉上有麝腺,用分泌物來標記領地圈養雌麝牛,為爭配偶大打出手

麝牛暴躁歸暴躁,但也不是一言不合就打架,大多時候它們都團結友愛,過著群居生活。

但是,每年的秋季,麝牛的脾氣就特別牛,雄麝牛之間似乎總是醞釀著一場大戰,因為秋季是麝牛的發情期,雄性之間為了爭奪配偶,只有通過打架的方式來進行。

發情期的雄麝牛,會有明顯的生理特點,它們臉上有麝腺,會分泌出氣味濃重的分泌物。不說你也知道,麝香牛的名字正是由此而來。

這種分泌物會順著腿部,流到它走過的地上。雄麝牛在自己的領地走一圈,四周就都塗上了自己的分泌物。它就是以這種方式來標記自己的領地的。

在雄麝牛的領地裡,圈著雌麝牛。它會嚴格看守自己領地裡的雌麝牛,也會盡力保護雌麝牛,不讓別的雄麝牛來侵佔領地,或者搶走雌麝牛。

為了搶奪配偶,一場大戰在所難免,雄麝牛竭盡全力戰鬥。激戰過後,打輸了的一方只能灰溜溜逃跑。

雌麝牛不會參與雄麝牛之間的戰鬥,似乎並不是很在意,仍然向往常一樣採食。也許,雌麝牛看到兩頭雄麝牛為它打架,還挺高興的呢。

04一吃東西就打瞌睡,睡醒了繼續吃,所需食物是同體型的牛的1/6

像麝牛這樣龐大的野獸,在嚴寒荒蕪的北極苔原生活,吃什麼呢?那裡的食物是否能夠滿足麝牛的需求?

夏季,植物比較豐富,麝牛以新鮮野草為食,吃草和灌木的枝條,在小溪、河流飲水;冬季,冰天雪地,地面上只有厚厚的積雪,麝牛會挖雪取食苔蘚類,吃少量的雪。

麝牛吃東西的樣子,恐怕算得上世界一大奇葩,它總是吃一點食物,就平躺在地上細嚼慢咽,沒一會兒就打起瞌睡來,像個貪睡的孩子。

它似乎總是吃不飽,但每次吃的東西都不多,它總是一吃東西就打瞌睡,睡醒了繼續吃。麝牛少食多餐,有人猜測,難道是為了瘦身,或是健康養生?

其實不然,麝牛具有「反芻」的習性,它的胃在進化中,形成了4個室:即瘤胃、蜂巢胃、瓣胃和腺胃。

麝牛最平常的生活就是吃和睡,似乎永遠也吃不飽,永遠也睡不夠。其實,麝牛採用這樣的進食方式,是為了減少能量的消耗,以及降低食物的需求。

據北京科普之窗報導,麝牛保持能量的效率極高,它所需的食物僅佔同樣大小的牛的1/6。

原來,一吃東西就打瞌睡,睡醒了繼續吃,也是一種能耐。正是因為有了這一項能力,麝牛在北極苔原活得還挺滋潤的。

05形成團結「防禦陣」,面對北極狼不逃跑,反而主動攻擊

麝牛喜歡群居,總是扎堆一起活動。夏季,會小群體活動,到了冬季就集結成大群,由一頭精明強幹的雄麝牛帶頭,後面跟著浩浩蕩蕩的大群麝牛。

當遇到風暴、風雪等惡劣天氣時,麝牛會成群地擠在一起,年幼的麝牛站在中間,成年的雄壯麝牛站在外邊,背對著風暴,安靜等待風暴過去。

麝牛的性格勇敢、堅強、耐寒、能吃苦,面對惡劣天氣時,團結應對。在面對天敵時,也一樣團結,沒有一頭麝牛會逃跑。

北極狼是兇猛的肉食動物,捕獵能力是公認的厲害。麝牛在面對北極狼時,會以最快的速度形成團結的防禦陣形,成年雄麝牛站在外圍,臉朝外,低下頭,亮出尖角,牢牢護著中央的小麝牛。

面對這樣的陣勢,北極狼也不敢貿然上前攻擊,無計可施,卻又不願輕易離去。對峙了一陣子,耐不住性子的麝牛憤怒了,主動發出攻擊,用尖角襲擊北極狼。

北極狼為了捕食獵物,也會講究方法,專門朝掉隊的小麝牛下手。一旦發現小麝牛,就果斷出擊。但麝牛媽媽總是在不遠的地方,看護著自己的幼崽,一發現危險,就緊緊護著小麝牛,邊戰邊退,最終逃脫北極狼的追捕。

06曾經麝牛瀕臨滅絕,如今全球約有8萬頭

在自然環境中生長,麝牛的壽命約為20-24年,然而還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因素影響它們的生存。

由於麝牛的皮毛與角都很值錢,有利可圖,貪婪的人進入北極苔原,獵殺麝牛。面對北極狼、北極熊,絲毫不畏懼的麝牛,變得驚慌失措。

人會利用麝牛遇到危險不會亂跑,而是圍成一圈的特點,將麝牛一一射殺,再厲害的動物都躲不過敵人的獵槍。

1865年左右,阿拉斯加最後一頭麝牛被射殺。

20世紀初,加拿大和格陵蘭的麝牛也瀕臨滅絕。

1902~1909年間,美國探險家、海軍少將彼利幾次率領探險隊向北極進軍,共射殺了約600頭麝牛做為食物。

1917年,加拿大禁止捕殺麝牛,才沒有讓麝牛滅絕。

1930年,美國從格陵蘭運了34頭麝牛重新引進到阿拉斯加。

據北京科普之窗報導,阿拉斯加大約有3000頭麝牛,全球約有8萬頭。在保護下,麝牛繁衍生息,避免了種群滅絕的厄運。

雪靈谷動物實驗室/出品

參考資料:北京科普之窗、CCTV、上海自然博物館、《科學之友》

相關焦點

  • 北極出現一種猛獸,遇到狼會主動攻擊,你知道是什麼嗎?
    北極出現一種猛獸,遇到狼會主動攻擊,你知道是什麼嗎?提到北極,很多人都容易燃起強烈的好奇心,雖然我們沒有條件親眼見證這一下北京的景觀和生物,但是通過各種途徑了解北京的現狀,尤其是那一些耐寒能力極強的動物,穿梭於冰天雪地之間,多次給我們帶來震撼,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種猛獸,同樣是來自於北極的稀有動物,一吃東西就打瞌睡。
  • 北極出現一種野獸,遇到狼會主動做出攻擊,如今卻瀕臨滅絕
    一提到北京很多人都容易引起強烈的好奇心,雖然我們沒有條件親眼見證一下北極的景觀和生物,但是可以通過各種途徑了解北極地區的現狀,尤其是那些耐寒能力極強的生物,穿梭於冰天雪地之間,多次給我們帶來震撼。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種猛獸,同樣是來自於北極的稀有動物,一吃東西就打瞌睡,面對狼主動攻擊從來不逃跑,實力相當強悍,他就是北極的麝牛。麝牛的長相跟蠔牛有些相似,頭部特別香香,也有牛一樣的腳,只是腳的造型更別致一些,它並不是什麼新品種,而是一種外表既不像羊,也不像牛的羊亞科動物,體長大約在兩米左右,尾巴短小經常隱藏在毛髮之中,不容易發現。
  • 為什麼老虎不吃狼,獅子不吃鬣狗!看完才發現它們真的很聰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老虎不吃狼,獅子不吃鬣狗這句話!多數人都不知道具體的原因,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說一下其中的緣由。鬣狗和獅子一樣生活在非洲草原,並且這兩年的名氣也是非常大的。被稱為"非洲二哥",最厲害的就是它的掏肛技術。關鍵是鬣狗一般以動物的腐屍為食,時間長了自己身上的肉都是醜的。因此即便獅子捕殺鬣狗,也僅僅只是將其咬死,並不會吃掉,因為這傢伙的肉實在是太臭了!
  • 驢友野外遇狼怎麼辦?身上帶著這種東西,關鍵時刻能救一命
    我們的地球擁有完整的生態系統,雖然人類統治地球後,出現了一座座城市,但是在野外我們還是可以看到許多野生動物的,尤其是在一些自然保護區中,動物物種更加的豐富多樣,其中狼是野外必不可少的動物,作為頂級的食肉動物,狼群可以說遍布全世界各地。
  • 把老虎、獵豹當寵物養的人,真不怕這些猛獸會攻擊自己嗎?
    我們都知道老虎、獵豹等猛獸可不比普通的貓狗,野生狀態下是相當兇猛的,難道他們真不怕這些猛獸會攻擊自己嗎?、獵豹這些猛獸,與狼相比,就更要兇悍得多。當時泰森的老虎不知道因為什麼情況受到了驚嚇,於是一下子撲向了泰森,幸好他當時一邊逃脫一邊安撫老虎,最終才化險為夷,時候泰森表示想起來都後怕。
  • 地球十大吃人猛獸,你最害怕哪種
    1945年2月19日,它們造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一起動物吃人事件。當時在緬甸英軍包圍了一支日本軍隊,日本士兵(其中很多人負了傷)退到了孟加拉灣附近的一處沼澤。槍聲和血腥味引來了幾百條鱷魚,整個晚上,英國人聽見沼澤地裡一片慘叫聲。第二天早晨,只有20名日本人還活著。
  • 神農架出現「不明生物」,驢頭狼身兇殘無比,專家:史前猛獸
    提起神農架,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除了優美的自然風光、夢幻的氣候條件之外,最引人注意的還有「野人」,《神農架斷想》中曾記載:「我仿佛聽到野人與人類共舞」,雖說只是個故事,但卻一直被人類關注著,萬萬沒想到,這一次神農架竟然真的出現了「不明生物」,它們比野人更加神秘。
  • 兜裡揣鹽不怕狼,狼怕鹽是真的嗎,為什麼說狗怕一摸,狼怕一託?
    兜裡揣鹽不怕狼,狼怕鹽巴是真的嗎,為什麼說狗怕一摸,狼怕一託?狼是兇猛的食肉動物,而且它們有著群居的習性,俗話說「好虎架不過群狼」,可見狼群的威猛。作為食物鏈頂端的動物,即使是一頭狼,一般人赤手空拳下也是不可能戰勝的存在。
  • 北極現「八萬年一遇」高溫!致命病毒細菌或被釋放
    2020年對大家來說真的太不平凡了,地球自然災難的出現相對來說「活躍」很多,如今我們看到雨水引發洪水問題,然而北極圈的高溫可能正在引爆「氣候點」。根據俄羅斯和歐盟發布的一項新研究指出,西伯利亞地區正在經歷「八萬年一遇」的罕見高溫,永久凍土可能會因此融化,導致一系列地質災害。
  • 八萬年難一遇!北極大火肆虐,氣溫飆升到38攝氏度
    據報導,如今的北極,正在經歷「八萬年一遇」的極端高溫天氣,永久凍土可能會因此而融化,從而引發一系列的地質災害。那麼,究竟是什麼導致今年的北極,如此不尋常呢?讓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根據俄羅斯和歐盟最新的一項研究,發現今年上半年,北極地區最高氣溫為38攝氏度,出現在維爾霍揚斯克,這不僅是北極圈內的最高氣溫記錄,同時,平均氣溫也比往年同期高出了5攝氏度以上。而在極端高溫出現之前,北極的災難就已經開始了。當衛星拍攝北極上空的時候,會發現北極的上空煙霧繚繞,你是不是認為這是某種自然現象?實際上,北極正在發生著嚴重的火災。
  • 戰鬥力被高估,死對頭竟是胡狼!
    曾幾何時,大家在談論非洲食肉猛獸時,獅子、花豹、鬣狗、鱷魚會立馬出現在大家的腦海裡。不過近年來,平頭哥蜜獾似乎被大家推上了神壇,因其個頭小,竟敢無所畏懼地懟遍非洲其他肉食動物的逆天表現,網友們為它寫下了很多「平頭哥名言」,如「生死看淡、不服就幹」之類等等。但如果仔細去了解蜜獾的話,蜜獾的生活遠沒有那麼輕鬆。
  • 神農架出現兇殘不明生物,驢頭狼身,專家:是史前猛獸
    近年來,神農架不斷傳出「驢頭狼」生物的傳聞,一度引起熱潮。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驢頭狼「生物傳聞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吧!神農架驚現驢頭狼身生物,具體資料不明神農架,位於湖北省西部地區,處於中緯度北亞熱帶季風區。
  • 神農架發現兇殘不明生物,驢頭狼身,專家:史前500萬年前猛獸
    神農架一老人在山裡面發現了外貌奇特的動物,這個動物頭跟驢一樣,身體像狼,長相瘦削,眼神兇殘。關於驢頭狼的種種傳說不絕於耳,根據報導描述,驢頭狼是一種體型和毛驢相似,叫聲也差不多的動物,比之毛驢,它要兇狠很多,有著狼一般的利爪,驢頭狼是肉食屬性,一般它們不會去單闖人類的領地,除非食物短缺,餓到受不了的時候還會吃人。
  • 鬃狼雖然愛吃素,但難掩蓋猛獸氣息
    南美一些國家剛開始人工飼養鬃狼的時候,因為對其生活習性不了解,先入為主地認為犬科動物基本都是吃肉的,於是頓頓給它們肉吃,久而久之人們發現飼養的鬃狼與野生鬃狼在精神狀態及身體素質上面有著很大的差別。發現這一問題之後,人們迅速調整鬃狼的食譜,開始加入大量素食,比重甚至達到了50%,漸漸地,飼養的鬃狼們總算恢復了元氣,變得跟野生鬃狼一樣有活力。
  • 在野外遇見一隻狼,生還的概率有多少?
    就我所知,一是最簡單的,白天的野獸與夜晚的完全不同,二是吃得太飽與餓得太快的野獸也完全不同。我們再談談野獸,野獸和人一樣,也有許多種,有些膽大妄為,有些膽小妄為,有些衝動妄為,有些膽小妄為。有一些野獸和人一樣,它的母親教它人類很危險,看到了躲閃點,有些她沒有告訴它,即使告訴了它,也和人一樣,有的告訴了它,也不聽。
  • 神農架發現兇殘不明生物,長著驢頭狼身,專家:是史前猛獸
    甚至還有極少數原本以為已經滅絕,後來又被人發現的史前動物,比如在神農架出現的驢頭狼。這隻瘦骨嶙峋的動物體型很大,長相奇特,有著驢的頭和狼的身體,頸後有長毛,看起來非常的兇。好在老農及時躲避沒讓這隻動物發現,並且還偷拍了幾張照片。老農回來之後把照片拿給村裡的老人看,老人吃驚說這就是傳說中的「驢頭狼」,是一種非常兇殘的猛獸。
  • 新疆狼群襲人引恐慌野外遇狼怎麼辦 利用火但別主動攻擊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楊維康教授認為,新疆一些草原近年來又開始不斷開荒、修建公路、開發礦藏等活動,無形中影響了野生動物的生存空間,食物短缺、捕食不足等因素迫使野生動物攻擊家畜新疆「狼害」近年來愈演愈烈,統計數據顯示,新疆各地一年因狼害死亡的牲畜達5000多頭(只),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千萬元。狼害造成的經濟損失或許還能挽回,但是一旦人遭遇狼群,還是以生命安全為重,那麼,野外遭遇狼群該怎麼辦呢?狼是群體活動。如果在行進中發現一頭狼,千萬不要輕視它,這時要儘快回到公路或安全營地。狼怕火,可以利用這一點脫險。
  • 神農架發現「不明」生物,驢頭狼身,專家:史前500萬年前猛獸
    據說,從1977年到1988年,這十一年期間,有多位當地村民親眼看到過驢頭狼出現。而且一出現之後,就將村民養的豬給吃掉了。其中,還有些人將驢頭狼打死之後給吃掉了。考察隊在發現了驢頭狼之後,帶上了四條獵犬,對驢頭狼發動了襲擊。他們先是讓四條獵犬主動出擊,然後緊跟其上。當考察隊員來到一片林中空地時,借著月光看到先前追擊的四條獵犬已經將一個長的像狼但有著驢子腦袋的猛獸圍了起來。正當考察隊員準備用獵槍將麻醉彈射入驢頭狼體內,將其放翻的時候,對方卻突然吼叫起來。
  • 草原上猛獸不敢惹的群體,連老虎獅子都得避讓三分,到底有哪幾種
    老虎雖然在森林裡存活著,因為其猛獸少一點,所以自身力量就可以,而且老虎天生四肢矯健,善爬樹善撲,所以很少有獵物更夠逃得過老虎的捕殺,而且老虎的奔跑速度很快,大型獵物老虎也死毫不畏懼,所以在森林裡也沒有敢挑戰老虎的猛獸,不過那些小型猛獸一般不在森林裡生存,一方面生存活動範圍不大,不利於集體生活,另一方面是它們的體型不支持它們單獨行動,如果要不不小心偶遇了老虎,它的小命幾分鐘被老虎所結束
  • 《狼圖騰》背後真實的狼
    著名的野生動物學家喬治·夏勒,檢查過新疆崑崙山地區的許多狼糞便,內含物有80%是旱獺的殘骸。雖然長得又胖又笨,旱獺屬於松鼠科,是鼠家的大號成員。內蒙古的賽罕烏拉自然保護區,狼的食物裡,最多的是草兔。實際上,在《狼圖騰》裡也寫到,狼捕食黃鼠、野兔,吃腐爛的屍體,被遺棄的「流浪」狗,同樣靠這些東西為生。這本書在人為擴大狼與狗的鴻溝同時,不自覺地也彰顯了兩者的相似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