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深居簡出,有時逍遙浪蕩;
裝得了高冷,賣得了嗲萌;
有時慵懶散漫,有時雷厲風行;
我們愛它寵它,卻可能永遠不會懂它……
——只有貓,知道一切。
新一期《鯉·貓知道一切》,攜手時下活力四溢的人氣創作者和他們的貓,用趣味橫生的故事,讓貓告訴你一切,讓人從與貓的關係中更清楚的看到自己。
Cats know everything
14個與🐱在一起的故事
(本期內容來自新一期鯉)
📍張悅然
有段時間,我的腿動了一個手術,每天只能躺在家裡,這時我的貓便很愛來找我。它經常躺在我的床邊,讓我安心。面對與它建立的這種關係,我感到舒適,但即使是這樣生活在一起,我也沒有試圖要去理解它,甚至很難產生一種與它真正平等的想法。我們的溝通也許永遠都會是雞同鴨講。我想,人和貓的關係折射出的永遠是人的變化,是人如何社會化的過程。我們可能變得更加成熟、更加冷酷,但是貓並沒有變。因此這從來都是單方面的情感,貓還是貓,它對我們的態度一直都沒有變,變的是我們。
📍蘇枕書
京都有很多人家養貓,它們自由出入有松樹、杜鵑花、薔薇、竹藪的小院,潛行屋頂、牆垣、山寺。每次看到它們,更覺得對不起我家的貓。上一次在北京搬家,把它們裝在籠子裡,請了輛三輪車,和盆栽、雜物放在一起,穿行人海車流。貓們為這突如其來的顛沛驚怖恐懼,慘叫嚎哭。我們緊緊跟在後面,也喵嗚不迭,意思是別害怕,不是把你們扔掉賣掉,只是搬家而已。
而貓竟很快原諒了我們,巡視新領地後,甚覺滿意。到晚上,又願意趴在身邊,拿爪搭著我手腕;願意睡在我枕邊,夢中抱緊我胳膊,忽而咬我一口;願意中夜而起,精神抖擻,馳騁家園。要賺很多錢才行,才能買好吃的罐頭,造個大院子,種棵大樹給你們。這是我樸素的理想。
📍蕎麥
那隻他們一起遇到的貓,死了。而他只是半夜打給一個早就鬧翻的、根本無法理解他的朋友傾訴。甚至都不是傷心,只是,像所有終結的感覺一樣,她再三確認著這種嶄新的空洞,一種輕盈的不可捉摸的情緒。就像那天下雨之後,她跟M在小區裡散步,走著走著在樹下接吻,然後她看見了那隻小貓,以冷靜的姿勢靜靜看著他們終將結束的沒有意義的戀情。就是那種心情……跟M和接吻都沒有關係。而是跟貓有關。
📍淡豹
三隻妖怪每天晝伏夜出地在我家裡晃悠,真的有點煩。這到底是我的家,還是妖怪的家?我本來可以不在家裡吃飯,也不打掃房間,但現在這幾隻妖怪晚餐前總是打沒有來電顯示的電話給我,催我回去和它們一起吃飯,還批評我不把馬桶蓋放下,我經常就很惱火,懷念以前晚上邊加班邊吃外賣的自由日子。最討厭的是它們拽我玩「抓影子」的遊戲。全家一人三妖怪,只有我有影子,玩這個遊戲必定是我輸,它們三個在我背後擠擠咂咂笑成一團。我很煩,就經常找藉口多加班,好晚些回家。
📍吉井忍
「總之,看你啦。也許你走的是我沒走過的人生。」刀瞬間被收回鞘中。母親突然蹦出這麼一句,拿起瓷杯喝了最後一口拿鐵。苗子再次望向中禪寺湖,白色的霧氣似散未散,他們似乎也沒找到用自己填滿進去的形狀,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彷徨、躊躇著。她想起眠貓的前爪,暗中使勁的小小前爪,豎著耳朵午睡的小貓。它把過去和未來都推進了湖邊的白霧中,眠貓抓住的是此刻,一放鬆就從腳趾間溜走的,善變的此刻。
📍顧湘
貓的腹部,天堂的入口,皎潔的陰幽,溫暖的雪。 愛人之血甜如蜜,它因克制而憔悴,但它感覺到幸福。「F 在它喜歡的音上變成了強音記號」,它又想出一個比喻。
📍楊丹霞
飯量奇大的傢伙,仿佛餓死鬼兒託生的,永遠吃不飽。我把老久不用的一個玻璃煙缸刷乾淨,滿滿一缸子貓糧,我的手兩把的量,吧嗒吧嗒吃完還守在那裡不動,揚頭看著你。有時我胡擼著它小肚子逗它:「你說說你,你吃的那麼多都哪去了,怎麼就是不長肉呢?快給我長成個大肥貓吧!「每當這時,他好像也知道理虧似的,用極其短促的一聲」咹「來回應,兩腮外咧,臉上擠成一團花樣的媚笑。
📍春樹
最終沒有看見克羅娜的遺體。它被收走了。知道這個消息的當天下午,我去了一趟那條岔路口。那個路標看起來就像是死亡的標誌。路邊沒有任何蹤跡。沒有血跡。沒有什麼車禍的跡像。天很冷,我打了個哆嗦,有些噁心。這種噁心的感覺只有在面對痛苦的時候才會降臨。我哆哆嗦嗦地回到家,哭了起來。
新生活一下子被毀了。我充滿怨恨。我恨透了我所在的柏林郊區,恨透了我住的這塊荒原。好好的在北京都沒出什麼事兒,怎麼會呢?!如果早知道會這樣,我肯定不會帶它來這裡生活。
📍蘇更生
現在我長大了,養了兩隻貓,小松和柏林跟我生活在一起。養貓對我來說就是成人,學會擔起責任。我不覺得童年有什麼愉快的,處處受制於人。養貓後,我照顧他們,再也不會有人告訴我應該把貓送走。我付出愛、被信任、被依賴,學會了跟貓相處。人總是在追問有什麼意義,寵物不就是陪伴嗎?可是這並不需要意義,愛不是結果,愛是原因。
關於孤獨,人們已經談論得過多,可是我還是想說,有天我沮喪極了,整天躺在床上一動不動,小松跑過來,舔了舔我的眉毛,整理了儀容,接著他蹲在床頭,也不看我,他什麼都不會說,但是我卻得到了安慰。
📍王若虛
我一直不知道「養貓的男人都是Gay」 這種說法有什麼科學依據,把這個理論逆反過來,難道養狗的女人都是蕾絲?那我真好奇地球人口是怎麼膨脹到這一步的。我反倒覺得養貓是所有懶惰、懈怠、專注網遊和擼管但又想養個動物的直男們最好的選擇。貓不會像狗那樣動不動就叫喚,不需要你每天牽出去去遛,不用你在公共場合撿起糞便,也不用你幫忙洗澡,不用擔心它在人家車輪邊上撒尿被車主逮到,不用擔心會咬到別人引起糾紛,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它不會每時每刻都纏著你,要求和你進行心靈上的溝通——每個和作女談過戀愛的男人都知道這種內心的寧靜是多麼的珍貴。
📍於是
弟弟養成了自己的習慣,睡前的整理工作可以長達一小時,舔舐毛皮時發出有節奏的輕響,擦擦擦,擦擦擦,如果我足夠安靜,還能聽到他的舌頭舔動時發出的溼潤的聲響:極其細密的水泡爆裂時的輕響。
他健壯起來,西曬的夕陽灑到棕紅色的地板上,橘色絨毛構成一輪剪影,只有在那種金色的光線裡,會有那麼一點點埃及的氣氛。但他怕冷,我去買了一隻電油汀,整個冬天都沒有關掉過,他幾乎要把頭卡在葉面中間,享受地眯縫著眼睛。在最冷的那幾天裡,連我也緊挨著它工作,我和他就像在濃縮的小宇宙裡相依為命的共生體。
📍哥舒意
我和她認識也是因為撿貓。很多年前,我撿到一隻白貓求人收養,結果朋友介紹了她。那時我並不知道她會成為我女朋友。想必她也不知道。她在地鐵站入口的天橋上等著,拎起裝貓的袋子去坐地鐵,替小白貓安排去處。我們在撿到貓的很多年後再次見面了。現在她仍然會遇到很多貓。她住的小區花園就是流浪貓約會地。春天會有很多小貓來到這個世界。
她問:「貓貓吃飯是和人上廁所一樣要排隊的嗎?小區裡有幾個餵貓點,每次開飯時間路過餵貓點,都看到一隻貓在用餐,後面排了好幾隻貓,跟銀行取款機前排隊一樣隔開至少一米距離……今天下雨,所以它們在樹叢下一邊躲雨一邊排隊。」
📍文珍
我歡喜你的長相,你的叫聲,你親近人的性情;雖然你不過一隻甚為平凡的黃狸花貓。閒來無事,我拍攝你各種姿態。在屋頂上的,在地上打滾的,大嚼貓糧的。你是我生活裡唯一保持長久關係的流浪貓,也是我在單位裡最早認識的朋友,是初上班朝九晚五的巨大慰藉。在你的成長期,你幾乎不曾離開我們院子半步。你被許多人照顧,也愛許多人,但我多情地以為你最愛我。隨時隨地,只要我一在院子裡高聲叫「咪咪」,你十之八九會立刻出現在我面前,急切地,熱烈地,腳前腳後。有時是真餓了,有時盆裡卻分明有食。這樣我就知道你只是著急讓我摸摸你——摸摸那並不順滑然而溫暖的,黃色毛皮。只要我手一靠近,你喉嚨就發出呼嚕聲。你是想告訴我,和我在一起,你很快樂嗎?
📍遠子
我開始試著從貓的角度思考問題,比如:貓會做夢嗎?一隻貓會夢見另一隻貓嗎?貓會回憶童年嗎?也開始抽時間撫摸它、給它餵食、陪它聊天。終於肉丸不計前嫌,開始向我示好,下班時會主動跑到門口去迎我,也會悄悄走到我腳邊拿頭輕輕蹭我。這種跨越種族的「依戀」給我帶來了未曾有過的平靜和暖意。
所以我想,魯迅和叔本華可能還是錯了,錯就錯在不夠寬容。我們和貓一樣,不過是被囚禁在同一個時空裡的孤獨生物罷了,各自的生命都很有限,遇到了,應該互相扶持,彼此珍惜。
實際上,
人和貓的關係折射出的永遠是人的變化,是人如何社會化的過程。我們可能變得更加成熟、更加冷酷,但是貓並沒有變。
因此這從來都是單方面的情感,貓還是貓,它對我們的態度一直都沒有變,變的是我們。
閱讀更多好文章,可以關注掃碼關注鳳凰讀書微信公眾號,或者公眾號搜ifengbook
主編:嚴彬(微信larf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