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11-25 15:10:58
雷達物位傳感器的工作原理雷達式物位傳感器主要由天線、發射和接收裝置、信號處理器、操作面板、顯示等幾部分組成。
工作原理:
(1)PULSE脈衝技術這種技術就是由雷達頭髮射一個脈衝信號,並測量從發出到接收回波的時間。這種技術根本上是一種模擬技術。
(2)FMCW,調頻連續波技術這種技術不是測量時間。雷達頭髮射連續變化的頻率信號,雷達信號被液體表面反射後,天線接收回波。由於信號頻率在改變,回波與信號發射瞬間的頻率不同,該頻率差正比於自雷達頭到液面的距離。FMCW技術就是測量這種頻率差,這是種數位技術。
(3)導波雷達導波雷達物位傳感器運用TDR原理,TDR發生器產生-個沿導波杆向下傳送的電磁脈衝波,當遇到比先前傳導介質介電常數大的液體表面時,脈衝波會被反射。用速計時電路來計算脈衝波的傳導時間,電磁脈衝波傳輸距離s=vt,從而達到液位測量。
雷達物位傳感器用於對液體、漿料及顆粒料等介電常數比較小的介質的進行接觸連續測量,適用於溫度、壓力變化大、有惰性氣體或蒸汽存在的場合。它的主要特點有:
(1)雷達物位傳感器採用一體化設計,無可動部件,不存在機械磨損,使用壽命長。
(2)傳感器發出的電磁波能夠穿過真空,不需要傳輸媒介,具有不受大氣、蒸氣、槽內揮發霧影響的特點,能用於揮發的介質如粗苯的液位測量。
(3)雷達物位傳感器幾乎能用於所有液體的液位測量。電磁波在液位表面反射時,信號會衰減,當信號衰減過小時,會導致雷達物位傳感器無法測到足夠的電磁波信號。導電介質能很好地反射電磁波,對MAT雷達物位傳感器,甚至微導電的物質也能夠反射足夠的電磁波。介電常數大於1.5的非導電介質也能夠保證足夠的反射波,介電常數越大,反射信號越強。在實際應用中,幾乎所有的介質都能反射足夠的反射波。
(4)傳感器採用非接觸式測量,不受槽內液體的密度、濃度等物理特性的影響。
(5)傳感器測量範圍大,最大的測量範圍可達0到35m,可用於高溫、高壓的液位測量。
(6)天線等關鍵部件採用高質量的材料,傳感器抗腐蝕能力強,能適應腐蝕性很強的環境。
(7)功能豐富,具有虛假波的學習功能。輸入液面的實際液位,軟體能自動地標識出液面到天線的虛假回波,排除這些波的幹擾。
(8)參數設定方便,可用物位傳感器上的簡易操作鍵進行設定,也可用HART協議的手操器或裝有MAT軟體的PC機在遠程或直接接在物位傳感器的通信端進行設定,十分方便。
責任編輯:YYX
推薦閱讀:物位傳感器有哪些_物位傳感器的實際應用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