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居民稱,地震將其位於福山香逸中央小區家裡的窗戶震碎了。
大眾網綜合消息:山東地震臺網測定:7月14日15時42分在山東省煙臺市福山區(北緯37.6度,東經121.2度)發生M2.3級地震,震源深度8公裡。
據芝罘區張小姐向大小新聞記者描述:發生地震時她正在工作,明顯感到有上下的晃動感,第一反應可能是地震。
家住福山香逸中央小區的逄女士致電大小新聞記者,說地震時她正在家中幹活,聽到一聲好像砸玻璃的響聲,跑向臥室發現自己家的玻璃被震碎。
以下為網友留言:
「山東發生7級地震」說法不可信
朋友圈熱傳「山東可能會發生地震」消息早在2012年就已出現
今天下午,煙臺福山區發生地震。近來,山東半島小級別地震頻發,不久前一條「地震專家預言山東可能會發生7級地震」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熱傳,閱讀量超10萬人,消息稱地震震中可能位於菏澤。部分煙臺市民開始有恐慌情緒,感覺會不會有更大地震發生。對此,青島市地震局地震監測中心負責人表示,根據大震發生周期,山東近期不存在大震可能性。另外,朋友圈消息不一定準確,請市民不要誤聽誤信。
「山東發生7級地震」說法不可信
朋友圈消息稱:「地震專家預言,年內中國將可能發生7級以上地震。鑑於山東菏澤5月19日出現了大規模蛤蟆遷移,結合地質學家預言,山東-安徽等地將發生地震。」
6月1日,記者諮詢了青島市地震局地震監測中心,該中心負責人表示,盛傳山東將發生地震的消息從80年代開始便層出不窮。「當時傳的是臨沂將有大震,我們去當地出差時看到,當地用鋼管造了一大批抗震床,售價800元一張,在那時可以說是個天文數字。另外,考慮到將會發生地震,臨沂當地不敢大規模發展經濟。」
在這個大背景下,國家地震局設立科研項目,調研臨沂發生大震的可能性。據史料記載,1668年7月25日,山東郯城8.5級特大地震,是山東乃至我國東部惟一一次8.5級地震。專家推測,在山東境內發生8級地震的時間周期約在1000年左右。然而,1668年距今僅有340餘年,近期山東不存在發生大震的可能性。
「李四光預測」指的是四大地震帶
朋友圈消息指出:「新中國初期,李四光預測中國60年內將有4次特大地震,預測地點分別在唐山、臺灣、四川,現在以上三個地點都應驗了,還有一個地方沒有發生,就是山東。」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李四光預測」指的是四大地震帶,並非四個城市。
地震監測中心負責人稱,李四光是我國著名的地質學泰鬥,但是並不意味著個人有權發布地震預報。「青島地震預報只能由山東省政府統一發布,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向社會散布地震預報意見。市地震局監測臺網一旦監測到地震,會馬上聯繫市政府,在必要時向社會發布。」
動物異常未必是地震前兆
記者查詢資料發現,「菏澤5月19日出現大規模蛤蟆遷移」的說法早在2012年就已見諸報端,不僅菏澤出現過,而且此類說法還被「移花接木」安到別的省份或城市上。
地震監測中心負責人表示:「2008年汶川地震後,平度出現大規模蛤蟆遷移,時間正值蝌蚪變青蛙的繁殖期,因此與地震無關。」
今年上半年,地震監測中心接到群眾反映,黃島一處水井水溫異常升高。「我們去調查後發現,水溫升高是由附近一家企業燒鍋爐引起的。」
因此,動物反應、地下水異常不一定都是地震前兆。若是這些現象反季節、大面積出現,應及時向地震部門報告。
你應該知道的地震避難知識
在青島,如果遇到地震,不同情況下應該怎麼辦?
如在地鐵、商場等公共場所遭遇地震,應選擇結實的櫃檯、柱子邊以及內牆角等處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東西護頭;避開玻璃門窗、玻璃櫥窗或活動的櫃檯。
高層建築遇地震,不能滯留在床上,不可跑向陽臺,更不可跳樓;不可使用電梯,若震時在電梯裡應儘快離開,若電梯門打不開時要抱頭蹲下。
地震次生災害,如遇燃氣洩漏,應用溼毛巾或溼衣服捂住口、鼻,千萬不要開打火機、開電燈、點燃灶具等;地震結束後,如有可能應立即設法轉移場所。遇到化工廠著火,毒氣洩漏,要儘量繞到毒氣洩漏源的上風方向去,千萬不要向毒源下遊順風方向跑。如果發生火災,應立刻趴在地上,匍匐前行,並逆風行進。
地震被埋壓,一定不要驚慌,防止灰塵嗆悶發生窒息;儘量活動手腳防止其麻木,挪開壓在身上的物件維持呼吸暢通;用可以挪動的物品支撐身體上方的重物,避免塌落;保持體力,不要哭喊;節約使用身邊的水,以儘量延長生存時間;設法向外界傳遞消息。
渤海海域今晨發生3.1級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圖)
6月29日7時16分在渤海海域(北緯38.6度,東經120.8度)發生3.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記者從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官方網站獲悉,渤海海域地震最早發生在今晨7時3分,具體在北緯38.56度,東經120.80度,深度達7千米,級別達3.8級;隨後官方網站又發布消息,渤海海域於7時16分又發生地震:北緯38.63度,東經120.76度發生地震,深度10千米,級別3.1級。
據記者了解,在今年5月22日,威海文登曾發生過4.6級地震。從中國地震臺網中心渤海海域附近的歷史地震分布圖顯示,在過去一年中有10處地點發生過3.0級以上的地震。
山東威海乳山市發生3.1級地震 地震帶分布圖詳解
6月9日晚22時29分,在山東省威海市乳山市(北緯36.8度,東經121.7度)發生3.1級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
此前的5月22日凌晨0時5分,在與威海市乳山市毗鄰的威海市文登區發生了4.6級地震,致使威海以及威海附近的煙臺、青島等地均有明顯震感。
山東威海乳山發生3.6級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圖)
2014年9月16日下午14:42分山東威海乳山發生3.6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14:43分發生第二次地震為3.3級,震源深度4千米。
威海文登市凌晨發生4.6級地震 青島煙臺等地有震感
2015年5月22日00時05分在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市(北緯36.9度,東經121.9度)發生4.6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距乳山約32公裡,距文登約35公裡,距威海市區約70公裡,距煙臺市區85公裡。震中附近鄉鎮有小觀鎮、南黃鎮、澤庫鎮等。
山東:遇5級以上地震武警將出動直升機搶險
近日,山東省地震局、武警山東省總隊修訂《地震應急救援協作聯動方案》。新協作方案確定,在省內及周邊省發生破壞性地震後或國內發生嚴重破壞性地震後,省地震局應在獲得信息後20分鐘內向武警山東省總隊通報震情和初步災情;省內及周邊地區發生5.0級以上破壞性地震,武警山東省總隊將立即出動直升機運送武警救援隊指揮人員、地震專家到災區勘察災情,遇6.0級以上地震則同時運送先遣隊員開展救援。
煙臺芝罘區新增兩處地震觀測點 劉家「三八」水庫
煙臺芝罘區科技局地震辦經過前段時間的考察、走訪、詢問,確定了「三八」水庫和劉家水庫為該區新的地震宏觀觀測點,進一步提高地震監測能力。
除這兩個地震宏觀觀測點外,煙臺芝罘區此前就設置了1個水庫觀測點和3個動物觀測點,分別為臥龍街道轄區的上車門養牛場、南車門養豬場、夏家水庫以及只楚街道轄區的西牟養雞場。「地震前,動物都會有一些異常行為,所以監測動物的行為是地震預測的一種方式。」工作人員介紹,地震前往往會出現青蛙過街、老鼠遷移、牛羊不安暴躁等動物異常現象,雖然這種異常並非絕對是地震預兆,但對這些異常活動進行觀察,將有助於提高臨震預報的準確性。動植物以及水位變化等都是宏觀觀測對象,而大面積的養殖場,動物種類多、數量多,一旦發生群體異常更容易判斷。通過監測動物的行為反應及水庫水位變化異常情況,為地震監測提供參考依據,以提高預測預報地震的水平,減少地震災害造成的損害。
山東擬對農房抗震設防立法 2020年實現地震零死亡
記者日前從全省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上獲悉,對抗震設防薄弱的農居,我省的目標是確保到2017年,重點地區的農村民居基本達到抗震設防要求;到2020年,全省農村民居基本具備抗禦6級左右地震的能力。為此,我省今年將啟動《農村建築抗震設防要求管理辦法》立法,並將《農村建築抗震設防導則》由引導性、服務性的技術指南上升為具強制性的地方標準,確保新建農居不再「不設防」。
中國地震帶分布圖詳解
中國地震主要分布在五個區域:臺灣地區、西南地區、西北地區、華北地區、東南沿海地區和23條地震帶上。
"華北地震區"。包括河北、河南、山東、內蒙古、山西、陝西、寧夏、江蘇、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區。在五個地震區中,它的地震強度和頻度僅次於"青藏高原地震區",位居全國第二。由於首都圈位於這個地區內,所以格外引人關注。據統計,該地區有據可查的8級地震曾發生過5次;7-7.9級地震曾發生過18次。加之它位於我國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政治和經濟、文化、交通都很發達的地區,地震災害的威脅極為嚴重。
華北地震區共分四個地震帶。
(1)郯城-營口地震帶。包括從宿遷至鐵嶺的遼寧、河北、山東、江蘇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區。是我國東部大陸區一條強烈地震活動帶。1668年山東郯城8.5級地震、1969年渤海7.4級地震、1974年海城7.4級地震就發生在這個地震帶上,據記載,本帶共發生4.7級以上地震60餘次。其中7-7.9級地震6次;8級以上地震1次。
(2)華北平原地震帶。南界大致位於新鄉-蚌埠一線,北界位於燕山南側,西界位於太行山東側,東界位於下遼河 -遼東灣拗陷的西緣,向南延到天津東南,經濟南東邊達宿州一帶。是對京、津、唐地區威脅最大的地震帶。1679年河北三河8.0級地震、1976年唐山7.8級地震就發生在這個帶上。據統計,本帶共發生4.7級以上地震140多次。其中7-7.9級地震5次;8級以上地震1次。
(3)汾渭地震帶。北起河北宣化-懷安盆地、懷來-延慶盆地,向南經陽原盆地、蔚縣盆地、大同盆地、忻定盆地、靈丘盆地、太原盆地、臨汾盆地、運城盆地至渭河盆地。是我國東部又一個強烈地震活動帶。1303年山西洪洞8.0級地震、1556年陝西華縣8.0級地震都發生在這個帶上。1998年1月張北6.2級地震也在這個帶的附近。有記載以來,本地震帶內共發生4.7級以上地震160次左右。其中7-7.9級地震7次;8級以上地震2次。
(4)銀川-河套地震帶。位於河套地區西部和北部的銀川、烏達、磴口至呼和浩特以西的部分地區。1739年寧夏銀川8.0級地震就發生在這個帶上。本地震帶內,歷史地震記載始於公元849年,由於歷史記載缺失較多,據已有資料,本帶共記載4.7級以上地震40次左右。其中6-6.9級地震9次;8級地震1次。
"青藏高原地震區"。包括興都庫什山、西崑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賀蘭山-六盤山、龍門山、喜馬拉雅山及橫斷山脈東翼諸山系所圍成的廣大高原地域。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肅、寧夏、四川、雲南全部或部分地區,以及原蘇聯、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緬甸、寮國等國的部分地區。
本地震區是我國最大的一個地震區,也是地震活動最強烈、大地震頻繁發生的地區。據統計,這裡8級以上地震發生過9次;7-7.9級地震發生過78次。均居全國之首。
此外,"新疆地震區"、"臺灣地震區"也是我國兩個曾發生過8級地震的地震區。這裡不斷發生強烈破壞性地震也是眾所周知的。由於新疆地震區總的來說,人煙稀少、經濟欠發達。儘管強烈地震較多,也較頻繁,但多數地震發生在山區,造成的人員和財產損失與我國東部幾條地震帶相比,要小許多。
值得一提的是"華南地震區"的"東南沿海外帶地震帶",這裡歷史上曾發生過1604年福建泉州8.0級地震和 1605年廣東瓊山7.5級地震。但從那時起到現在的300多年間,無顯著破壞性地震發生。
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地震帶
地震帶是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帶,在地震帶內地震密集,在地震帶外,地震分布零散。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地震帶:
環太平洋地震帶 分布在太平洋周圍,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從阿留申群島、堪察加半島、日本列島南下至我國臺灣省,再經菲律賓群島轉向東南,直到紐西蘭。這裡是全球分布最廣、地震最多的地震帶,所釋放的能量約佔全球的四分之三。
歐亞地震帶 從地中海向東,一支經中亞至喜馬拉雅山,然後向南經我國橫斷山脈,過緬甸,呈弧形轉向東,至印度尼西亞。另一支從中亞向東北延伸,至堪察加,分布比較零散。
海嶺地震帶 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的海嶺地區(海底山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