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重現人間,14首無比優美的大提琴浪漫曲

2020-12-05 澎湃新聞

巴赫、莫扎特、貝多芬、蕭邦、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孟德爾頌、拉赫瑪尼諾夫、柴科夫斯基、威爾第、西貝柳斯……這些音樂家的名字,或者大家都聽說過,當你想了解他們的音樂作品,想走進博大恢弘的古典音樂世界,想擁有一生受用不盡的精神財富,但是又無從入手時,那麼,請從這裡開始。

文章來源: 影音新生活 | 圖片:網絡

整理編輯 | 田藝苗的田

福雷:夢後

Fauré: Après un Rêve

福雷是19世紀法國著名作曲家和管風琴家。曾擔任教堂管風琴師、教堂唱詩班樂長和巴黎音樂院作曲教授、院長等職。他被公認為法國最傑出的作曲家之一,有聲樂套曲大師、鍵盤詩人等美譽。他建立在傳統和聲基礎上的細膩優美的音樂,總是帶給人們意想不到的活力,作有歌劇、戲劇配樂、管弦樂、室內樂、鋼琴、合唱等大量作品流傳後世。

《夢後》出自他的人聲與鋼琴的聲樂曲,這首作品是根據布西納的譯詞(原詩作者佚名)譜曲的。詩中描寫了睡夢中見到愛人溫柔面容的情景,大意是:「你呼喚我離開這大地,跟你一起走向光明。可惜好夢被驚擾,留下一片惆悵。回來吧,明朗的夜、神秘的夜!」可供男高音和女高音演唱。改編成小提琴或大提琴獨奏曲,旋律極為優美動聽,溫馨感人,廣為流傳,而其聲樂曲的出處卻漸漸被人們淡忘了。

波帕爾:匈牙利狂想曲

Popper: Hungarian Rhapsody

波帕爾是19世紀捷克大提琴家,曾在布達佩斯音樂學院教學,是在大提琴藝術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人物。他創作有百餘首大提琴樂曲,其中包括協奏曲、組曲和大量獨奏曲,廣為流傳的有《匈牙利狂想曲》、《精靈之舞》、《大提琴協奏曲》4首、為3把大提琴與樂隊而作的《安魂曲》等。

波帕爾最重要的貢獻是創作了多部構思縝密嚴謹的大提琴練習曲教程,至今被全世界專業音樂院校作為規定教材普遍使用。這首《匈牙利狂想曲》是大提琴演奏者最為廣泛演奏的樂曲之一,其結構龐大,技巧運用全面。樂曲由慢到快,尾段飛速的「自然跳弓」音型是對演奏者的一個挑戰。

李斯特:悲歌

Liszt : Elegie

李斯特是與蕭邦、柏遼茲、勃拉姆斯等人同時代傑出的鋼琴家和作曲家。幼年即為音樂神童,有數量眾多的各種體裁作品存世。他的交響樂、鋼琴作品為人稱道,更是交響詩音樂體裁的奠基人,特別對後來斯美塔納的創作有很大的影響。他的鋼琴作品以輝煌的技巧和優美的旋律廣受青睞,許多作品至今都盛演不衰。

他創作了《旅遊歲月》、《愛之夢》等大量膾炙人口的鋼琴短曲,這首《悲歌》屬這類作品,音樂充滿了哀嘆和沉痛的情緒。

布洛赫:祈禱者

Bloch: Prayer

布洛赫是活躍在20世紀的瑞士裔美國作曲家,他的創作風格受到穆索爾斯基和德彪西的影響,作品在速度和調性上尋求多變的風格。曾經創作了一些體現猶太精神、富於宗教意味的作品。

比如管弦樂《3首猶太詩》、大提琴與樂隊《所羅門》、中提琴與樂隊《希伯來組曲》、大提琴與鋼琴《希伯來人的冥想曲》等。這首《祈禱者》具有東方色彩的音調,深情而感人。

格拉納多斯:東方

Granados: Orientale

格拉納多斯是19、20世紀之交的西班牙作曲家、鋼琴家。他的鋼琴作品典雅而富於詩意,管弦樂充滿西班牙民間音樂韻味,其中以歌劇《戈雅之畫》最為著名。

這首《東方》改編自他的《12首西班牙舞曲》的第2首,音樂充滿女性的溫柔色彩,妖嬈迷人,表現了作曲家對東方風格的阿拉伯文化的遙想與追思。

埃爾加:愛的禮讚

Elgar: Salut d』Amour

埃爾加是英國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作有浩繁卷帙各種題材和體裁的音樂作品,他為大提琴所作的《E小調協奏曲》就是至今在全世界廣泛演奏的大提琴樂曲之一。

這首短曲《愛的禮讚》原是一首為鋼琴獨奏而作的小品,作於1888年, 1889年配器為管弦樂曲,又改編成小提琴與大提琴的不同版本,廣受歡迎。樂曲的形象生動地刻畫了一種瀟灑雅致的情趣。

福雷:悲歌

Fauré: Elégie

「悲歌」是一種帶有悼念性質和抒發極度傷感的歌曲或樂曲形式,其中埃爾加的《弦樂的悲歌》和福雷的這首作品最為著名。

這首樂曲為徐緩的四拍子節奏,鋼琴的簡短而沉重的引子奏出後,如輓歌式的主題深沉的展開,並逐漸推向悲痛的高潮,再進入心情趨於平靜的尾奏。全曲如泣如述、感人至深。

聖桑:天鵝

Saint-Saёns: The Swan

聖桑是19世紀法國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有大量傑作留傳於世。他十分注重音樂結構和線條的優美、和聲的動聽,他的旋律具有雅致的新意。他的音樂風格對後來的拉威爾有很大的影響。

《天鵝》選自他著名的管弦樂曲《動物狂歡節》的第13首,舒緩流動的琶音,像蕩漾的水波,大提琴優美舒展;如出自天籟的旋律,表現了潔白的天鵝昂首漂浮的高雅姿態。這首樂曲還經常作為配樂,用於許多舞蹈家編排的同名芭蕾小品中。

蒂尼庫-海菲茨:霍拉舞曲

Dinicu-Heifetz: Hora Staccato

蒂尼庫是19世紀羅馬尼亞著名的小提琴家、作曲家。曾出訪英國、法國、美國獲得成功。這首採用羅馬尼亞民間音樂素材創作而成的《跳躍的霍拉舞曲》是他的傳世之作。

這首樂曲後經美國天才小提琴家海菲茨的改編,特別是他令人叫絕地運用小提琴「快速連斷弓」的高難技巧,鮮明地表現了樂曲活潑跳躍的性質,使其日久彌新,廣為流傳,至今它已成為小提琴家炫耀技巧的「返場曲目」之一。它還有其他樂器,比如為手風琴獨奏改編等多種版本。

柴科夫斯基:感傷圓舞曲

Tchaikovsky: Valse Sentimentale

柴科夫斯基是19世紀俄國偉大作曲家,他立足於俄羅斯民族音樂,同時又吸收了歐洲,特別是德國古典樂派和浪漫樂派音樂的形式與精神,創作出許多生機勃勃、多姿多彩的交響曲、芭蕾舞劇、鋼琴協奏曲、歌劇以及管弦樂曲和室內樂等作品。

很少有作曲家的作品能像柴科夫斯基那樣受到聽眾如此強烈的歡迎,至今他的許多作品仍是音樂會上不可或缺的曲目。這除了他很好地利用德國古典與浪漫音樂的風格與俄羅斯民族音樂融合外,更重要的一點,是他的音樂旋律極為優美,配器色彩異常豐富與獨特,而且充滿了熾熱的情感,具有很強的欣賞性。

柴科夫斯基的作品幾乎囊括所有的音樂體裁,數量巨大。除了大型作品以外,他也創作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小品曲」,如《船歌》、《隨想曲》、《如歌的行板》,以及眾多的歌劇和舞劇精彩選段等,這首《感傷圓舞曲》作於1882年,是他「6首小曲集」中的第6首,樂曲旋律柔腸百轉、委婉動人。

波帕爾:精靈之舞

Popper: Dance of Elves, Op. 39

這首《精靈之舞》是波帕爾為大提琴演奏者所寫的炫技曲,是一首具有練習曲性質的快速樂曲。

蕭邦-費爾曼:引子與華麗的波羅奈茲

Chopin- Feuermann:Introduction and Polonaise Brillante

這首《引子與華麗的波羅奈茲》經奧地利著名大提琴家費爾曼改編而成,樂曲中不斷展現有力的進行曲的音型,表現了蕭邦陽剛的精神內涵的側面。

帕格尼尼-西爾瓦:隨想曲

Paganini-Silva:Caprice, Op.1 No.24

帕格尼尼是18、19世紀之交的義大利小提琴家,神奇的小提琴大師。有關他超人的演奏技巧的傳說很多,他首先提倡在小提琴上演奏泛音,他的雙弦、頓弓、撥奏、準確演奏高難度技巧的能力被傳為神話,從他的作品中就可以斷定他名不虛傳。他創作有大量小提琴作品,其中以24首隨想曲最為著名,這部作品對於今天的演奏者來說仍然是需要努力攀巖的顛峰。

這首作品集的第24首有許多改編版本。1903年義大利出生的大提琴家呂奇·西爾瓦,一生專注研究帕格尼尼的作品,他在大提琴上改編了帕格尼尼的這首《隨想曲》,為其編訂適用的技法,廣為流傳。這首樂曲在大提琴上演奏有難以想像的困難。

格什溫:夏日時光

Gershwin: Summertime (from 「Porgy and Bess」)

格什溫是20世紀初美國作曲家、鋼琴家。他對美國爵士樂的運用頗為成功,由於他注重民族傳統音樂與自身創作的結合,他的作品給人一種既親切又新穎的感覺,尤其對於美國人來說,對他的音樂更是衷愛有加。

他的鋼琴協奏曲《一個美國人在巴黎》、管弦樂《藍色狂想曲》(格羅菲配器樂)、歌劇《波吉與貝斯》為人熟知。

·END·

原標題:《經典重現人間,14首無比優美的大提琴浪漫曲》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15首絕美大提琴曲,體驗15種大師風情
    正值他的 65歲生日之際我們一起來回顧下馬友友演奏的 15首 大提琴作品體驗15種大師風情1.巴赫《第一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在各個演出上,馬友友都會演奏巴赫六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就算因為種種原因無法把六首完整拉完,其中第一號的前奏曲一定是馬友友經常演奏的曲目
  • 大提琴家王健:孤獨給了我們創造力
    《狂歡節序曲》《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以及《第九交響曲「自新大陸」》。在《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中擔任獨奏的是著名大提琴演奏家王健,這也是他首次和上海歌劇院交響樂團合作。 德沃夏克的《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是公認的「大提琴協奏曲之王」。聽罷這首曲子,勃拉姆斯曾羨慕地說:「早知道大提琴協奏曲能寫得這麼優美動聽,我早就該提筆寫一首。」
  • 最新開票|夜曲Nocturne-張瑩瑩大提琴獨奏音樂會
    它主要表現夜的沉靜,抒發來自作者內心的感情,著力創造一種柔和、夢想、優美、浪漫甚至是熱情的感覺。它的主題比較單一,旋律使用長線條旋律,注重歌唱性,左手織體採用琶音式分解和弦。 2021年1月15日,著名大提琴家張瑩瑩將在國圖藝術中心上演「夜曲」專場,多首浪漫柔和的小夜曲,帶給你一個舒緩柔美的夜晚。
  • 全球最好聽的100首鋼琴曲,你值得收藏!
    現在,就一起來聆聽來自全世界各個民族的100首精選鋼琴曲吧!003.F調旋律(魯賓斯坦)魯賓斯坦F調之旋律Raimond Lap004.G弦之歌(巴哈)Air Sul GClassical Artists - 純音本色 大提琴
  • 七夕會雅玩|大提琴的味道,需要用時間來品
    樂器中,我偏愛大提琴。我曾經問過一些喜歡大提琴的朋友:為什麼喜歡大提琴?回答往往是:「好聽」「旋律優美」。再問下去:為什麼好聽、優美?就答不上來了。我想很多人之所以喜歡大提琴,只不過把它當作生活的點綴。
  • 張學友知名度最高的5首經典粵語歌,第1當之無愧,其餘難分高下!
    他在歌壇取得的榮譽令後來者只能仰望,無論是國語歌還是粵語歌曲他都有大量金曲廣泛傳唱,作為90年代香港歌壇四大天王之一的他,曾經唱過的眾多經典粵語歌曲,在綜合了各大音樂播放平臺數據之後,那麼,在歌神眾多的粵語經典歌曲代表作中,傳唱度最高的5首,是哪5首呢,我們一起來看看:1.
  • 史塔克 --《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史塔克 - 巴赫 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巴哈六首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乃學術界公認的大提琴曲目基石,它們大約寫於1720年左右他擔任柯坦宮廷樂長任內,寫曲對象據稱是多才多藝的器樂演奏家阿貝爾。基本上,每首組曲都由前奏曲搭配五個舞曲所組成,莎拉邦德舞曲為精神中心,而結尾必定是愉快的吉格舞曲。作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大提琴演奏家,史塔克已經先後五次灌錄巴赫的這一驚世巨作,都獲得了極好的評論,並為他帶來了1998年度葛萊美"最佳器樂獨奏獎"的榮耀。本專輯收錄的是他在70歲高齡之際,於RCA灌錄的第五次錄音。史塔克認為對美的追求永無止境,他冀求每一次的演奏,都更接近這套樂曲的真理。
  • 電影《死寂逃亡》異形怪獸「蝠蜂」重現人間
    《死寂逃亡》此前已正式定檔8月30日,由一手打造了《生化危機》系列的德國康斯坦丁影業公司出品,導演則是執導了經典「鬼娃」恐怖片《安娜貝爾》的約翰·R·萊昂耐迪。電影改編自「布萊姆?斯託克獎」得主、恐怖小說作家蒂姆·利本的同名暢銷書《The Silence》,由提名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的斯坦利·圖齊(《飢餓遊戲》系列)和因參演經典美劇《廣告狂人》而嶄露頭角的新星琪蘭·席普卡領銜主演。
  • 46000年前古生物重現人間,永久凍土加速融化,科學家又喜又悲
    北極永久凍土層一點一點垮塌,卻給我們帶來了一些意外的驚喜,那些被凍土層封印千萬年的遠古生物,終於開始重現人間。以俄羅斯為例,俄羅斯擁有北極地區最廣袤的永久凍土層,在融化凍土層裡發現的古生物遺骸也最多。去年12月,西伯利亞當地一個14歲少女偶然在提爾克蒂亞河河岸發現了一隻旅鼠的遺骸,它被封印了41000年,此外還有一種非狼非狗物種的頭,已經有40000年歷史,科學家至今都無法確認這一物種的身份。
  • 46000年前古生物重現人間,永久凍土加速融化,科學家又喜又悲
    北極永久凍土層一點一點垮塌,卻給我們帶來了一些意外的驚喜,那些被凍土層封印千萬年的遠古生物,終於開始重現人間。以俄羅斯為例,俄羅斯擁有北極地區最廣袤的永久凍土層,在融化凍土層裡發現的古生物遺骸也最多。去年12月,西伯利亞當地一個14歲少女偶然在提爾克蒂亞河河岸發現了一隻旅鼠的遺骸,它被封印了41000年,此外還有一種非狼非狗物種的頭,已經有40000年歷史,科學家至今都無法確認這一物種的身份。
  • 20首經典的古典音樂撫慰每一個工作日的疲倦與壓力
    20首經典的古典音樂撫慰每一個工作日的疲倦與壓力 2020-06-24 11: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Earth Will | 2Cellos豪瑟在2000歷史的競技場,用一把大提琴感動了醫護人員
    2017年,「大提琴雙傑」2Cellos在美劇《權利的遊戲》(Game of Thrones)君臨城取景地,克羅埃西亞東南部港口城市——杜布羅夫尼克(Dubrovnik),震撼演奏《權力的遊戲》主題曲與《卡斯特梅的雨季》。不少人(尤其是權遊迷)對這兩個年輕的「大提琴怪才」的創造表現力難以忘懷。2Cellos對《權力的遊戲》樂曲進行的二度創作。
  • 他們唱紅了這些經典歌曲,但首唱歌手卻另有其人
    童安格《其實你不懂我的心》(詞:陳桂珠 曲:童安格)(原唱:裘海正)提起童安格,就不得不說那首風靡全國的經典歌曲《其實你不懂我的心》。這首由陳桂珠填詞、童安格譜曲的歌曲,最早出自1987年裘海正發行的個人專輯《其實你不懂我的心》。兩年後,作為曲作者的童安格也發行了同名專輯,重新演繹了這首膾炙人口的歌。從此,這首歌紅遍大街小巷,成為上世紀90年代最經典的流行歌曲之一。
  • 關於「黃昏」最優美的兩首詩,一個輝煌燦爛,一個蕭瑟悲涼!
    今天我們聊聊黃昏時分最優美的兩首詩,不知網友們心中最優美的黃昏詩歌是哪一首?小編以為是下面兩首。我們先看看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白日依山盡」是這首詩的時間背景,這是太陽快要落山的黃昏時候的景色。眺望西方,太陽快要落山了;眺望東方,奔流不息的黃河浩浩蕩蕩流入大海。前兩句的空間跨度很大,「尺幅千裡」的畫面感很強烈。
  • 史前巨獸盤點:猛獁象很有希望「重現人間」
    猛獁象,是陸地上生存過最大的哺乳生物之一,在冰川世紀可謂是龐然大物的存在,科學家從遠古猛獁象遺骸中發現了令人興奮地事,其中還保留著較完好的細胞,利用現代生物學技術很有希望將其「重現人間
  • 崆峒島年底將重現優美海灘 通過生態修復打造休閒度假島
    近日,崆峒島生態修復示範工程(二期)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到今年年底,崆峒島將重現碧波、細沙、鵝卵石優美海灘。崆峒島成為休閒味道濃厚的「世外桃源」,不再是夢想。  □印象崆峒 環境優美,被稱為北方「鼓浪嶼」  說起崆峒島,煙臺人都不陌生。它是芝罘區第一大海島,島的周圍環繞著十幾個島嶼,主要有頭孤島、二孤島、三孤島、馬島等。
  • 值得珍藏的100 首世界經典電影音樂
    值得珍藏的100 首世界經典電影音樂 2020-06-16 10: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視野丨大提琴家的原力——《天龍Hi-Fi大提琴》
    著名的大提琴家、指揮家羅斯特羅波維奇說:在錄音的時候,不能有太多的維生素、個性表現,並且瞬間的火花綻放都消逝得無影無蹤。所以羅斯特羅波維奇自己的有些曲目,錄過了覺得沒意思,甚至於像埃爾加大提琴協奏曲這種大提琴家必備的「功課」,他覺得自己沒把握拉得比別人好,所以說:只要杜普蕾這一個錄音就夠了(BBC其實留有他的現場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