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攝圖網
A股中一直有牛股是「小而美」的這種說法,意思就是小市值高增長的上市公司未來的潛力比較大。當然,這種說法的前提必須是業績必須要拿得出手,光是市值小,也許會因某個題材引來短期炒作,但是長遠來看仍然是需要迴避的。
不過,本周的A股市場難免會讓人對這一說法產生懷疑:明顯的「二八行情」讓「大象」們紛紛上天,小股票們卻跌得稀裡譁啦。牛眼君(每經牛眼:njcjnews)注意到,就在昨日題材股回暖之時,過去表現一向強勁的次新股也發生了「坍塌」:在昨日兩市跌幅居前的個股中,跌停或跌幅超過10%的次新股佔據了不小的一部分,個別次新股甚至上市第2天就跌得「鼻青臉腫」,還有部分上市連續封板的次新股在打開漲停板後連續跌停。
這,和大家原來印象中強勢的次新股大不一樣了,莫非真的是「中籤如中槍」?
7隻次新股領跌
昨日收盤後,牛眼君(每經牛眼:njcjnews)翻看了一下兩市的跌幅榜,發現一個問題:次新股的表現有點慘。
1月8日兩市個股跌幅前20名
在兩市跌幅前20名的個股中,有7隻上市日期距今在半年之內的次新股入圍,佔比近3成。它們的基本情況如下:
7隻跌幅居前次新股簡況(圖片來源:每經記者統計)
從統計信息中可以看出,這7隻次新股流通市值均較小,除了綠的諧波和惠泰醫療超過30億元之外,其他大部分個股流通市值僅為10餘億元。
7隻股分為4類,盟升電子較慘
而從上市以來的日K線圖表現來看,這7隻次新股又可以分為4類:
第一類是上市後連收7、8個一字漲停後,突然開板,然後快速連續跌停。如果中籤的股民沒有在第一個跌停之前獲利出逃,那麼很容易眼睜睜看著利潤逐步化水。這樣的個股有3隻:一鳴食品、吉大正元、振邦智能,其中後兩者都是在開板當日數秒鐘內走出驚動市場的「天地板」。
吉大正元上市以來日K線圖
第二類是上市時間較早的次新股,不過連續下跌之後股價已經接近上市以來的新低點,對於股民來說實在不是長期持有的好選擇。這樣的個股有2隻:惠雲鈦業和盟升電子,其中盟升電子最近更慘一些,連續4個交易日收陰,瞬間跌掉了3成,距離上市以來的低點已經不遠,上市不久時買入的股民大概率被套。
盟升電子上市以來日K線圖
第三類相對來講是比較強的,雖然昨日跌幅在兩市居首,但是上市以來逐步上漲,股價也最高翻了兩倍。這就是綠的諧波:
綠的諧波上市以來日K線圖
第四類則是最讓人感受到「大起大落」的:上市第一天暴漲245%,第二天馬上快速下殺,上市當日介入的股民大半被套。這就是惠泰醫療:
惠泰醫療上市以來日K線圖
為何次新股不再「香」了?
牛眼君(每經牛眼:njcjnews)注意到,次新股突然不再「香」了,與市場風格切換為「大而美」、青睞「抱團股」有一定關係。有市場人士表示,「大」指的是行業「老大」、市場「老大」和市值「老大」,恰巧也多是A股的優質核心公司。主力資金正在大舉配置這些「大而美」的核心資產,而摒棄了劣質的大多數中小企業,因此部分小市值的次新股也不受人待見。
牛眼君(每經牛眼:njcjnews)根據Wind數據統計顯示,去年12月至今共計有61隻新股上市,截至今年1月8日,區間出現下跌的有38隻,佔比超過一半。其中跌幅超過40%的有4隻,跌幅超過30%的有14隻,跌幅超過20%的有8隻,跌幅超過10%的也有6隻,股民如果在上市後買入,風險較高。
去年12月至今上市次新股跌幅前10名(圖片來源:每經記者統計)
上海證券報也認為,次新股板塊近期的分化格局大致體現在三方面:
首先,非註冊制次新股上市後的連續漲停天數大幅縮減,自去年12月份以來,已陸續有兆威機電、同興環保等市值在100億元以下的中小板次新股發生「上市次日即開板」的情形,這在過去也是很少出現的。
其次,次新股開板後表現急劇分化,大市值股票表現顯著優於中小市值股票,在近期上證指數收穫日線6連陽的過程中,低市值組次新股平均股價卻下跌了4.82%。
最後,賣方機構研報對次新股的覆蓋度也呈現差異化,去年以來上市的403隻次新股中,有206隻至今還沒有被任何一家券商研報覆蓋,佔比超過50%。而剩下的有券商研報覆蓋的公司中,研報數量也顯著向頭部公司集中。
有市場人士分析認為:「目前來看,新股開板後分化的現象比較極端,次新股開板後分化加劇,因此對於中籤的普通投資者還是需要注意風險。對一些業績不突出,行業也不被看好,本身沒有特點的公司一旦開板儘量選擇賣出為宜。」
據大眾證券報報導,華金證券研究員葉中正表示,新股的獨特屬性決定了其上市短期內走勢易受到情緒影響,短期內產生較大波動,新股擇時具有必要性。預計新股依然會不斷呈現出以基本面為主導的結構性分化,應當仍然注重新股的基本面篩選。
「由於新股涉及一二級市場利潤分配轉移的特徵,在情緒高位區『開板晚』,在情緒低位區『開板早』,進而較大程度上影響二級市場後續走勢和市場空間,即使對優質新股,情緒高位區上市也需要在二級市場通過較長時間進行估值消化。因此情緒低位區上市優質新股,更大概率上能夠以較低的估值水平開板且擁有較大的二級市場空間,應當對情緒低位區上市新股給予充分重視。」葉中正進一步指出。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買賣依據,入市風險自擔。)
每日經濟新聞
(責任編輯:邱利 HN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