瀝青最為人們熟悉的用途就是鋪在公路或建築屋頂上。天然瀝青作為一種礦物,廣泛分布在世界各地。
在拉丁美洲有一個神奇的湖泊叫披奇湖,它坐落在加勒比海上多巴哥的特立尼達島,距首都西班牙港約96公裡。這個被高原叢林環抱的湖泊,面積達46公頃之多。奇怪的是這個湖沒有一滴水,有的卻是天然的瀝青,因此人們稱其"瀝青湖"。
彼奇湖被認為是旅遊勝地,每年 吸引大約20,000位參觀者,被叫為「在加勒比海裡的最醜陋的旅遊勝地」。
1595年,當英國探險家沃爾特·雷利爵士登上西印度群島的特立尼達島嶼時,成了第一個獲悉「瀝青之地」的歐洲人,那裡有著大量的瀝青。
彼奇湖看起來是黝黑髮亮,就像一個巨大精緻的黑色漆器盆鑲嵌在大地上。湖面瀝青平坦幹硬,不僅可以行人,還可以騎車。湖中央是一塊很軟很軟的地方,在那裡,源源不斷地湧出瀝青來,因此那裡也被人們譽為"瀝青湖的母親"。
這個湖的神奇之處在於湖中瀝青"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自1860年以來,人們已不停地開採了100多年,被運走的瀝青多達9000萬噸,而湖面並未因此而下降。據地質學家考察和研究,該湖至少深100公尺,如果按每天開採100噸計算,再開採200年也不會採盡,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天然瀝青湖。
這種天然瀝青環保無汙染,比化工合成的要強太多了,毫無疑問中國是這裡的大客戶,90%的產量都被中國人買走。
科學界對天然瀝青湖的形成有著不同的看法。有的地理學家認為,瀝青湖是由於地震造成陸沉現象,地下石油、天然氣溢出,與地面上的物質化合,久而久之才形成的。有的地質工作者認為,這裡原來是一座死火山,湖泊是石油和天然氣在地底下長期與軟泥流等物質混合,以後湧到死火山口後才形成的。
在採掘中,人們曾發現古代印第安人使用過的武器,生產過程以及生活用品,還採掘出史前動物的骨骼、牙齒和鳥類化石等。1928年,該湖湖底突然冒出1根4米多高的樹幹,豎立在瀝青湖的中央。幾天以後,樹幹才逐漸傾斜沉沒湖底,有人從樹上砍下一斷樹枝,經科學家們研究考查,發現這棵樹的樹齡已有5000多年了。
據傳,瀝青湖可以預防一些疾病,於是每年都會有遊客會去這裡泡浴,不過想想這畫面,確實有點重口味。
這裡是世界上最大的瀝青產地之一,出產的瀝青質量很好,有「烏金」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