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覽信息
2019美院左右畢業設計邀請展
暨2019「設計運河」文創系列活動
策展人:範育芳
參展藝術家:竺玉臻、謝美華、鄭雅元、高博文、徐暢豪、龔巧琳、 許佳琛、張雨柔、黃琦、譚璐、馬樂、倪佳彥、李鑫、 王心怡、劉夢琪、蔡嘉汝、葉晨依、童寶儀、陳靖、曲怡婷、蔣柳鯨
展覽時間:2019.8.9——2019.9.2
展覽地點:杭州遠洋樂堤港空中美術館
主辦:遠洋樂堤港、遠洋樂堤港空中美術館
承辦:遠洋新絲路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杭州哲美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WECO眾創空間
支持單位:杭州市拱墅區文化創意產業辦公室、杭州市拱墅區小河街道辦事處、中國美術學院、浙江工業大學
▼
前言
在「兼容並蓄」與「傳統出新」的思想下,中國美術學院,經過九十年的烽火藝程, 砥礪不輟,聚集和培養了二十世紀中國乃至國際有影響的眾多傑出藝術人才。六月的畢業 季,不僅是教學成果自我檢閱的大平臺,也是加強與城市文化建設互動的大舞臺。本次展覽為了更好的實現藝術、商業與生活的共融共生,形成新的產業鏈,將以簡潔明快、錯落有序的形式進行展示,展覽致力於為優秀畢業生提供作品展示的平臺,測試市場反應,以進一步提高與企業的合作機會,打開市場推廣的渠道,讓優秀畢業作品走出校園,走近商業,同時希望以本次展覽為載體,讓更多市民通過作品展示更好的認識美學,走近美學。本次展覽將集聚中國美術學院、浙江工業大學等優秀畢業生作品不少於 35 件。
▼
展區介紹
空中美術館是遠洋樂堤港利用連廊公共空間打造,由遠洋新絲路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運營的開放式展覽場地,美術館旨在以非常規的展陳方式充分調動空間本身所具有的公共屬性,在公共空間所搭建的問題框架中探索藝術轉化日常生活的路徑。空中美術館將以當代藝術的創新形式為關注重點,鼓勵青年藝術家對藝術疆域的實驗性探索。以公共空間為構建基礎,空中美術館期待充分發揮藝術的媒介功能,在藝術對公共空間的創造性徵用中,建構藝術實踐與理論研究、學術交流與公共教育共同生長的理想平臺。
▼
參展作品欣賞
《繡嗅》
作品闡述:
畫,是藝術創作的核心表現,繡,是藝術創作的重要媒介。挖掘傳統畫繡「繪繡結合、 亦繪亦繡、繪繡參半、透露繡地、純欣賞性」的豐富藝術元素,將現代題材、材料與畫、 繡結合在一起,「老針法新用」,形式跨界,繡繃擴展至繡置,通過材質的特徵所產生的 質感,使作品產生獨特的張力,營造不同於以往畫繡作品的畫面效果,形成一種全新的視 覺體驗。作品的時間佔有感與手工溫度感,以及藝術審美感,觸髮根植於人們內心深處的 愉悅感受。
《鏡像吳哥》
尺寸:150*150cm
作品闡述:
「鏡像吳哥」描繪的是柬埔寨吳哥的景象,通過對這些地方的實地探訪,把自己浸入到當地的風土人情中,眼耳鼻舌身意與當地的色聲香味觸法相遇的時候,更真實地感受這個「當下」,也更能將觀者帶入到情境之中。繪畫是一種連接介質,通過對真實風景的捕捉和個人的主觀處理,最終呈現給觀眾。希望觀者能和我的作品產生一種交流,通過作品中的「我」看到我所理解的風景。 繪畫是一個自我探尋的旅程,而我剛剛啟程。
《陶源》系列
作品闡述:
良渚文明以其獨特的禮制玉器和成熟的黑陶手工藝見長,但現有產品中, 與良渚玉器和陶器元素相關的設計產品較少,主要原因在於祭祀禮制與現實生活脫節,且彼時的陶器形制並不太適用於此刻的生活需要。良渚黑陶寬把杯是良渚文化器物的代表之一,寬把是其最大的特徵,用現代的思維提取其元素並應用進現代器物設計中,即是繼承也是延續。
《裂開的水果》
作品闡述:
我想用藝術的方式將這一刻定格下來。以八月瓜、紅毛丹、刺角瓜、提子這四種水果 為原型,進行抽象的再設計。用羊毛氈作為主要材料通過針氈工藝設計一組沙發靠枕。斑 斕的色彩、奇特的外形,讓觀者從藝術的視角再一次體會到水果的奇幻與魅力。
《我在哪裡》
作品闡述:
大量朝著一個方向,困在膠囊裡的模 型小人象徵蒙住雙眼,放棄憂慮的現代人;他們被框限在由消費主義、過度簡便的生 活織起的膠囊中。膠囊由色彩或繽紛或深 沉的奶油膠粘連在一起,糾纏的、翻滾起 伏的膠狀就像是浪潮般的數位化時代下的 快餐生活。閃粉和亮片代表了大眾媒體日 新月異的更迭以及不斷變化的熱點。隨機 的散落物件正像我們生活中被忽視,被冷 落的細節與情趣,沒人再去在意它們。模型小人們整齊劃一的朝向與放鬆的 日常姿態,揭示了他們已然接受了被安排 的思想與框架,放棄憂慮的能力,放棄主 動思考的權利,心甘情願地溺死在黏稠、 豐富、光怪陸離的時代。當拉鏈替代了紐扣,主動思考變得雞 肋之時,我們還能衝破膠囊嗎?幸運的是,洶湧的人潮中總有堅定自 我的逆行者。
《地氣》
90cmx90cm 木刻 2019
《黑瀑》
90cmx90cm 木刻 2019
《水怪》
90cmx90cm 木刻 2019
《追逐者》
90cmx90cm 木刻 2019mm
作品闡述:
在經驗的包圍中成長起來,我有時會對這個世界有一種奇怪的陌生感,尤其是對那些 熟悉的事物,總覺得裡面有一些不明的東西在湧動,它們滿足我對未知的想像。所以我構 建了一個空間,是一種對現實世界和日常認知的質疑,我通過並描繪其中的意象來表達這 種感覺,來從新構建對世界的認識、尋找自己和世界的關聯。這也許是我的臆想,也可能 是一個尋找真相的過程。
《消失的個體》
尺寸:150x250cm
作品闡述:
「迷失」指找不到方向,也指找不到精神的依憑。我的設計理念是探尋個體與社會的關係,個體是渺小的、具體的, 迷失在龐大的社會群體之中,迫切地想要找尋自己,找尋一個生命的出口;而社會又是擁攘的,它是一個概念的幾何, 如洪流般將人包圍。人不可能脫離社會, 但可以從人群中抽離,找到那個與眾不同的自我。
《長生》
更有超多設計好物等你來探索~
讓好設計被更多人所認可和認知,
讓這些擁有「設計創新」的好作品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
百裡挑一的作品展
前所未有的創新設計pa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