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逐漸進入尾聲,相信很多同學都已經接到了擬錄取的通知,實在是可喜可賀!
那擬錄取就表明了一定上岸嗎?
答案顯然不是……
今年「重慶大學新聞學院」複試錄取名單上有兩位分數相同的考生,但學校只錄取了其中一人。雖然兩名考生的總成績都是71分,但被錄取一方初試成績僅為375,沒被錄取的一方成績為380(還高5分),唯一區別在於前者複試分數61分,比後者高1分。
經過380分同學的仔細排查,發現學校提供的Excel名單分數排序有問題,學校取的是整數排名,如果保留計算結果到小數點後兩位,再來計算成績發現,未錄取的同學最終成績是71.20,已錄取的最終成績是70.87,還不到71分。
由於學校在12號已經發布了名單,因為這次失誤在18號的時候修改了聲明,兩人名次互換,已錄取的同學被取消了名額,而原本被淘汰的同學成功上岸。
從此前5月12號公布擬錄取名單到18號公布糾正後的名單,中間隔了6天,原本錄取的同學又落榜,時也,運也啊!
當然擬錄取名單調整的影響是雙向的,擬錄取後再遭淘汰的考生心中難免悲從中來,但對原本落榜的考生,收到擬錄取通知的心情無疑會相當驚喜了!
「蘭州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學院」有這樣一名考生,5月19日一志願總成績公示出來,未被錄取,20日忙活了一天找調劑院校,當晚突然收到被一志願院校擬錄取的新通知。
原來因為學院複試成績計算有誤,在更正錯誤重新排名後,被錄取了!這人生大起大落得太快,實在是太刺激了!
這樣的例子其實每年都有,去年「北京師範大學」就取消了兩名考生的擬錄取,雖然具體原因並沒有說明。
總結歷年來擬錄取後又被取消錄取資格的原因,無非是以下幾點:
1.政審不過關;
2.資格審查不過關;
3.考研複試成績核算錯誤;
4.體檢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5.重大違紀行為或其它;
6.由於某原因主動放棄讀研。
上述的第六點原因是因為第一志願考生放棄錄取,然後由第一志願未被擬錄取的考生遞補擬錄取。
這種情形每年最為普遍,可能在雙非院校中發生的概率更大,無非是這些自願放棄的考生有了相比就讀研究生更好的選擇。
比如今年「西南石油大學石工院」就有一例:
因此,大家在收到碩士研究生的擬錄取通知後,也不要過於興奮了,想要向全世界宣告自己上岸的激動心情先緩一緩。
所謂「擬錄取」就是計劃錄取的意思,沒收到正式的錄取通知書之前,變數都是存在著的。
這對被擬錄取又被取消的考生來說這是體驗了一場過山車,幸福來得太快,流逝的也快。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