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上的「睡美人」:長眠不醒終成路標,死前曾哀求不要丟下她

2020-12-06 爾格說歷史

1923年,英國登山探險家馬洛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被問及「為什麼要攀登珠穆朗瑪峰?」,他說「因為山就在那裡」!之後越來越多的探險家,因為他這一句話的影響,走上了攀登之路。於他們而言,他們想要突破極限,想要獲得登上頂峰的滿足感,想要站在世界之巔俯瞰整個山河。

但珠穆朗瑪峰終究不是一般的雪山,它陡峭,它危險,隨時隨地還要面臨雪崩,暴風雪等情況的發生。雖然有很多人前赴後繼的前往這裡,也有很多的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殞命峰頂。

在珠穆朗瑪峰有三個出名的路標,他們分別是"綠靴子"、"睡美人"、"休息者",說是路標不如將是三具屍體。他們生前都曾經攀登愛好者,將珠峰作為畢生的目標,誰曾想登上珠峰之後,他們再也沒有下去過。

勇敢無畏,勇攀高山

「志堅者,功名之柱也。登山不以艱險而止,則必臻乎峻岭。」對於登山者來說,攀登一座座高山,是他們畢生的追求,是他們的信念和嚮往。

對於弗朗西斯與希爾蓋來說亦是如此。作為攀登愛好者,他們今生的追求,便是能夠攀登上珠穆朗瑪峰,但登山之路並不像他們想像的那般簡單。

1998年一個深夜,弗朗西斯接到了兒子的電話。電話之中,孩子告訴父母他夢見了兩位登山者被困在白茫茫的雪山之中,無法移動,直至天空之中如瀑布一般的暴雪將兩人的身軀淹沒。或許,孩子打這通電話是希望父母能夠中斷此次的計劃,能夠回到他的身邊。

但對於已經在珠穆朗瑪峰底下的弗朗西斯夫婦來說,登山珠穆朗瑪是他們的畢生的追求,如今距離她們登山只有一步之遙,怎麼可能會放棄這來之不易的機會回到孩子的身邊呢?所以,掛斷電話之後,他們無視了孩子的噩夢與提醒,為第二天的登山工作做著準備。

可很多時候,夢境是現實的寫照。夢境當中的場景,往往反映在現實之中。第二天,夫婦二人跟著登山小隊一起踏上了登山之路。

剛開始的時候,一切都是很順利的,登山小隊的人都攀登上了珠穆朗瑪的最高峰。並且弗朗西斯也實現了自己的目標成為了第一個無氧登上頂峰的女性。

但人生處處充滿了意外,老天經常在你最得意的時候給你致命一擊。當大家懷抱著喜悅的心情,踏上返程路時,一場意外的發生應驗了弗朗西斯兒子的預言,她被永久的封印在了珠穆朗瑪峰上,成為了大家所說了「睡美人」。

風雪侵襲,山川「睡美人」

對登山者而言,登山需要面臨的不僅僅是突發情況,還要面臨身體的極限。很多登山者之所以會帶著氧氣罩登山,是因為身體無法負荷高原反應。當時,弗朗西斯所在的登山小隊在返程的過程中,突遇暴風雪,所有的隊員艱難前行。

而弗朗西斯因為沒有攜帶氧氣罩的原因,體力不支到倒在了血泊之中。惡劣的環境加上缺氧的原因,導致她的身體機能極速下降,當時她一度陷入了絕望邊緣。甚至是看到了死亡之神降臨在她的身邊。但弗朗西斯求生欲是很強的。

她想要活下來,想要再見見她的孩子。所以她的嘴裡不斷的呼救著,說著不要丟下她。但當時整個團隊所承載的氧氣和食物十分的匱乏。

如果將這些氧氣給了弗朗西斯則代表著剩下的人,會跟弗朗西斯一樣被困於大雪之中。因此,隊員們只得丟下了他,艱難的前行著,這其中就包括了弗朗西斯的丈夫。

所在團隊的隊員離開之後,弗朗西斯艱難的生存著。她渴望能夠有一個好心人,能夠救她於絕望之中,帶著她一起下山。

正當她渴望之時,一對南非的情侶出現了。當他們發現,弗朗西斯的時候她已經奄奄一息了,不過她的嘴裡面卻堅持著喊著不要丟下我。

或許是她的求生欲望打動了這對南非的情侶,也或許這對情侶心地善良。在物資匱乏的時候,他們對弗朗西斯伸出了救援之手。

當時他們想著,只要兩人合力,便能夠將眼前這個奄奄一息的人帶回山下。但很顯然,他們的設想與現實差距太大了。

因為暴風雪的侵襲,山路越發難走。即便是沒有帶人的情況下,他們都很難前行,更別說還拖著一個拖油瓶了。當他們嘗試了一切的辦法之後,哪怕是放棄了登頂的希望,無法將弗朗西斯挪動一步。並且如果三個人一會僵持在這裡,他們會跟弗朗西斯一樣被困在雪山之中。

在生命與道德做抉擇的時候,他們還是選擇了自己的生命。在告別之前,這對情侶在弗朗西斯的身上蓋上了國旗,並做了簡單的禱告。或許對於南非的情侶來說,他們能做的也只能這麼多了。

雙雙遇險,葬身雪山

或許很多人會說,弗朗西斯的丈夫也太無情了!妻子陷入困境,他居然丟下妻子獨自離開了。難道真像古人說的「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嗎?其實並非如此,弗朗西斯的丈夫之所以會離開,他原本是想要找尋氧氣和藥物,去挽救自己的妻子。

在返回的過程中,他偶遇了一支登山隊,本以為向他們求助,會獲得相應的幫助。但是登山隊所剩的物資並不多,不足以給他們相應的幫助,所以拒絕了弗朗西斯丈夫的求救。

無奈之下,他只能回到營地,拿去相應的氧氣和食物登上山頂去解救矗立於雪中的妻子。

或許那個時候,他的內心是明白的,知道即便返回了妻子也不會有好的結果。但他想著哪怕是不能救妻子也要帶著妻子的屍體回到故鄉。

但是,意外是自己沒有預料的,當他帶著食物和氧氣再次返回到珠峰的時候,因為著急和體力不支不幸跌落在珠峰道路旁的裂縫之中。或許在他閉上眼睛的那一刻都在想著自己為何不能及時來到妻子的身邊,為什麼不能與她共患難吧!

但相較於一直等待救援的弗朗西斯來說,她在生命垂危之際,看到的卻是丈夫棄她而去。但她萬萬想不到的是,丈夫為了救她與她一起葬身於雪山之中。1998年,在他們雙雙離開的一年之後,弗朗西斯丈夫的屍體在珠峰裂縫中被人發現了。

結語:

或許,對很多人來說登山,不僅僅是為了攀登高山,更多的是翻越自己內心的高山,是人與自然的抗衡。但是,登山者卻忘記了一點。那就是她們不僅僅只是登山者,還有子女、配偶、父母等等身份。

就好像弗朗西斯一樣。她與丈夫的離開,最可憐的卻是他的孩子。一個僅僅十歲,剛上小學的孩子。此後,他便成為了孤苦無依的孤兒。

因此,在這裡還是要勸告那些勇往無前,將登山作為信念的攀登者。在登山之時,要考慮到登山的危險性。不要一味的追求刺激,追求自己的目標。要往後看看,多考慮考慮自己的家人,考慮自己身上的擔子。生活不局限於攀登現實的高山,而是很多無形的高山。

相關焦點

  • 珠穆朗瑪峰「睡美人」:長眠不醒終成路標,生前曾哀求不要丟下她
    但是,她的情況已經不容樂觀,一方面是缺氧,另一方面是身體有凍傷。出於人道主義,登山隊員選擇了先救她,用了一個多小時的時間。本想著將她帶下去,但是他們的氧氣眼看著也要用完了,於是他們還是決定自己保命,放棄了她,朝著山下走去了。弗朗西斯在意識模糊的邊緣苦苦哀求他們兩人:「不要把我留下,帶上我吧。」
  • 珠峰「睡美人」:冰封22年成著名登山路標,曾哀求不要丟下她
    珠峰是登山愛好者們心中的聖地,只要能夠登頂,即便付出大量財力精力在他們看來也是值得的。更有甚者為了登頂珠峰付出自己寶貴的生命,22年前曾嘗試攀登珠峰,可惜途中被冰封為「睡美人」,就是其中之一,她在死後的多年中成為珠峰著名的登山路標,死前曾哀求不要丟下自己。
  • 珠穆朗瑪峰「睡美人」:長眠9年成路標,死前哀求丈夫別丟下她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有人愛江南那滿坡滿嶺的油菜花,有人愛江北那漫山遍野的粉桃花,卻有人愛那白雪皚皚、亙古不化的雪山。古往今來,無數的人們渴望著徵服自然,爬到高山的頂端,其中被最多人所憧憬的,便是登上珠穆朗瑪峰。攀登珠穆朗瑪峰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珠峰上,步步是一種考驗:寒冷、缺氧、雪崩、地形,稍有不慎,便滿盤皆輸。
  • 珠峰上的「睡美人」,凍死後被被封9年,臨終前哀求:別離開我
    珠穆朗瑪峰作為世界第一高峰,被全世界的登山者視為了最有挑戰力的聖地,很多登山愛好者們都把登上珠峰當作了自己的最高目標,並以登上它作為無上的榮譽和驕傲。因此,珠峰不斷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愛好者到來,而迄今為止也有多人完成了這個壯舉。
  • 女登山家喪生前哀求:「請不要扔下我」,珠峰上的睡美人不是你以為的美麗童話
    在法蘭西絲尚有意識之前,她寫了一封信給她十歲的兒子保羅,「海!保羅!我們正在登山大本營,我好想你,我愛你,親親媽咪。」她最終把登上珠峰的地圖,不到幾個小時前,她才與丈夫一起在那兒分享世界紀錄的喜悅,她甚至才離開山頂不到三百米,放進信封裡。
  • 珠峰一女屍成睡美人,長眠九年遭人無視,一登山者的舉動讓人淚目
    珠峰一女屍成睡美人,長眠九年遭人無視,一登山者的舉動讓人淚目說到珠峰,想必這是很多攀登愛好者的夢,作為一項和生死攸關的戶外運動,這顯然是一項勇敢者的活動。面對著高海拔的惡劣之地,來到這裡的人們顯然是做好了追隨信仰的充足準備。
  • 珠峰上的「睡美人」:9年來遺體無人過問,就他做了件「傻事」
    22年前,就有一位美國的登山愛好者死於珠峰之上,她的屍體在這冰天雪地中沉睡了9年之久,無人問津,被之後的登山者稱之為「睡美人」,她的遺體也成為珠峰上一個著名的「路標」。這個珠峰上的「睡美人」叫弗蘭西絲阿森蒂,曾徵服過世界上諸多山峰,是美國著名的女登山家。
  • 珠峰上著名「屍體」:綠靴子、睡美人、休息者,為何幾十年沒人敢動?
    有些藏在冰川的裂縫裡,有些埋在厚厚的積雪下,有些則成為了後來登山者的路標。 可能會有很多人疑惑,當登山失敗的人長眠在珠峰上時,他們的屍體為何不從山上運下來掩埋?答案很簡單,不是不想,而是沒有能力。
  • 別輕易妄想徵服珠穆朗瑪峰,半山腰上的屍體都成了路標,觸目驚心
    在「登頂熱」的驅動下,一批又一批的登山愛好者前僕後繼的來到珠峰腳下。有人成功登頂,從此獲得莫大的榮譽和讚美,也有人死在山上,他們被冰凍的屍體將永遠和這座聖山作伴。要知道大自然的力量是無窮的,珠穆朗瑪峰那麼高,環境也是十分惡劣的,先不說缺氧的問題,光是氣溫就已經很低了,而且還有風力都達到了颶風的級別,所以說是非常危險的。
  • 挑戰大自然:珠穆朗瑪峰上那些探險者屍體,如今成了一個個地標!
    到達珠峰頂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東西都不可比擬的身體挑戰。因此,將死者或迷途者抬下山要花費很長的時間,甚至整個隊伍不得不在山上過夜,事實上這種營救努力近乎於自殺。  大多數的屍體都散落在「死亡區域」,這裡就位於最後的大本營之上,大約海拔8000米的地方。沒有人曾研究過具體的死亡原因,但是疲勞和天氣情況肯定是一個重要因素。大多數的屍體都是即刻凍住的,登山的繩子還纏在腰間。
  • 觸目驚心,那些長眠於珠峰上的勇士遺體!
    無數探險家和登山愛好者對珠峰趨之若鶩,意欲徵服這座天下第一峰,他們當中,有人成功了,也有人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長眠於皚皚白雪之下。很多倒下去的登山者的身體往往都是在瞬間凍僵的,在越靠近頂端時越容易發生在珠峰上掩埋一具屍體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只能任其風化分解成骷髏。
  • 珠穆朗瑪峰上被冰封的人肉地標 這只是其中的三個!
    著名地標二:睡美人女登山家喪生前哀求:「請不要扔下我」,珠峰上的睡美人不是你以為的美麗童話大約七成的登山事故都是在下山時發生的,「睡美人」就是其中一個例子。著名地標三:靠著背囊而坐的女人多年前,只要你是從南面登上珠穆朗瑪峰,在南坳(登上珠峰前最後一個大本營)對上一百米的位置(海拔8,300米),你必定會遇見一位坐下來的女人:她名叫Hannelore
  • 珠峰上300多具登山者遺體,他們身份大都明確,家屬為何不去收屍
    根據他腰間的傷痕來判斷,馬洛裡是從懸崖上墜落下來的,而他在衝刺頂峰前最後一次被人看見時,距離最後的終點僅有幾百英尺。在陸地上,這似乎都稱不上是什麼太遙遠的距離,但在珠峰上,這短短幾百英尺卻又顯得那麼的困難。馬洛裡究竟是否成功登頂,我們已經無從得知,但他的屍體,卻被永遠地留在了那裡,每當後世的登山者看到這具屍體時,總會變得更加小心謹慎,收起自己因為即將成功而感到喜悅的心情,整裝待發的繼續進發。
  • 珠峰上這具著名的屍體長眠於此多年,為何無人問津?
    中國人很講究「入土為安」,如果逝者不能長眠於地下,會讓後人被擢脊梁骨說這是不孝之舉,並且就把屍體置放露天也極其不妥當。只不過在世界第一高峰上,卻有「露天墳場」之說,那些來攀登珠峰沒能成功的人,就永遠的留在了這裡。在珠峰上這具著名的屍體就長眠於此20年,為何無人掩埋呢?
  • 死後半世紀,雷蒙·錢德勒終與太太合葬
    墳前放有示愛的紅玫瑰。    最後一句銘文出自錢德勒首部小說《長眠不醒》第八章尾部一個令人費解的單句:「Dead men are heavier than broken hearts」。錢先生此後消沉日甚,酗酒漸狠,終在70歲時死於聖地牙哥。他生前有願,希望葬在太太身邊,可惜從未形成法律認可的文件。    歷史學家洛倫·萊特克(Loren Latker)後來發現了有關線索,可供佐證錢德勒的合葬遺願。但夫婦團圓成為現實,還要有賴於一個錢迷團體持之以恆的呼籲,加上已故大明星約翰·韋恩的律師女兒愛薩的幫助,終使法官在去年批准錢夫人移葬。
  • 珠峰冰融新恐怖:長眠冰雪的遺體暴露荒野
    遺憾的是,珠峰也成了數百名登山者永久安息的墓地。伴隨著氣候變暖,冰川消融,一些雪藏多年的登山者遺體重新暴露在荒野,引起珠峰探險組織者等有關方面的擔心。據統計,自從人類首次嘗試攀登珠峰以來,大約有將近三百名登山者在海拔較高的地方喪命,這其中,有三分之二的遺體仍然被埋藏在冰雪中。
  • 珠峰上3具遺體:睡美人、綠靴子、休息者,為何數年來沒人敢動?
    珠峰地勢險峻,氣候惡劣,其上罕有生物生存。與此同時,珠峰作為世界第一高峰,它既可以讓人望而卻步,也可以讓無數登山愛好者趨之若鶩。幾十年來,世界各國的登山冒險家都會前來徵服珠峰,即使埋骨於此,也在所不惜。
  • 珠穆朗瑪峰上無人掩埋的屍體
    在臨死前她身體變得越來越冰涼,出現了各種幻覺,開始失去意識。情況變得極其糟糕,她的兩名同伴只能 離棄她而去。在這種情況下,這是 唯一的選擇。直到今日,她的那兩名同伴依然記得當時她的歇斯底裡的叫喊:Please don`tleave me!他們內疚,可是他們別無它選...
  • 珠峰「最有名」的屍體「綠靴子」20多年無人掩埋,成為登山路標
    Hello大家好我是小楠,珠峰是愛好攀登者的目標,每年去攀登的很多,遇險的也不在少數,這珠峰上屍體數量目前就已經超過了300具,最有名的一具屍體就是「綠靴子」,他位於8500米左右海拔高度的石灰巖山洞裡,因為這位死者生前穿著綠色的登山靴,只要前來的登山者走到他那個高度都能看到,也因為海拔高度和極低的氣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