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邊的寒風將工人們的臉凍得通紅
「每天都會去陽臺看下工程進度」
李希玲每天都會抱著孩子在自家陽臺看一下海龍灣的情況
「這幾天天好,工程一直沒停,海龍的尾巴已經成型了!」17日上午,陽光燦爛。日照市香格裡·百合郡小區一住戶家裡,60歲的李希玲正抱著14個月的小孫女在陽臺,認真地遙望海龍灣的施工進度,而這已經成為她每天必做的「功課」。
與海龍灣「一牆之隔」,李希玲和鄰居們無疑會是這一項目建成後最大的受益者。
「那裡原來是一片煤碼頭,我們根本不敢開窗戶!稍微有點風,陽臺上就是厚厚一層煤灰!」李希玲告訴記者,自從她從新聞裡看到日照港退岸還海的報導後,她就特別期待。「我每天都來陽臺看!看著煤堆一點點搬走,也看著這工程一點點成型!」
和李希玲一樣的市民不在少數,以石臼片區居民尤甚。作為一個以「藍天碧海金沙灘」著稱的旅遊城市,燈塔南部的港口散貨作業區與整個北側潔淨美麗的風光曾形成鮮明對比,而港口及城市的快速發展,使得港口與城市在岸線利用、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矛盾日益顯現,這一帶的市民迫切呼喚一片潔淨的金沙灘。
在這一背景下,海龍灣項目應時而來。實際上項目全稱為日照港退港還海修復整治工程,「海龍灣」只是人們對它的愛稱,因工程建成後神似「海龍擺尾」而得名。
海風凜冽,施工現場仍然一片火熱
工人要用粗大的覽勝將扭王字塊先進行固定,在用起吊機吊起安裝
重達8噸的扭王字塊需要用起吊機進行擺放
12月17日,記者來到海龍灣項目施工現場。儘管當天陽光明媚,但是在凜冽海風的吹拂下,不到十分鐘,整個人就被徹底凍透。記者在現場看到,一輛輛拉載石塊的大貨車轟鳴駛過,一塊塊重達8噸的「扭王字塊」被起吊機吊起,在工人們的指揮下安裝到南攔沙堤外側護面上,對講機中不時傳來「再往左」或者「右邊一點」的吼叫聲……
丁元鵬是日照港退港還海修復整治工程項目部的副經理,從去年11月份開工儀式後,他幾乎每天都盯在現場,對整個工程非常了解。丁元鵬告訴記者,作為全國首例退岸還海的項目,這一項目沒有任何可以借鑑的地方,只能是摸著石頭過河著來施工,相對來說,難度較大。
但是工程進度要求卻非常嚴格,為了在規定時間前完成施工,項目部前期做了大量調研研究工作。「比如實現要對當地海域的海浪、潮流、泥沙的規律進行掌握,每一項施工前都要反覆認證定具體方案。」
「目前工程進度已經完成了快一半了吧!」丁元鵬告訴記者,在已經完成的施工中,南攔沙堤的建設尤為艱難。「因為最近天氣比較惡劣,要克服冬季寒潮以及海況、地質的影響,的確很辛苦。」丁元鵬告訴記者,為了追趕進度,一線施工人員都是24小時不停歇地倒班施工。
記者了解到,目前現場一線施工人員有100餘人,他們晝夜不停、輪流倒班,冒著冬季寒冷的海風,把自己的汗水揮灑在海龍灣建設現場。
水下作業:身負150多斤重潛服,下潛至負11米施工
穿戴好150多斤的重潛服,潛水員準備下潛作業
邵光源是8名潛水員中的一位
在所有的施工人員中,有8名水下施工人員最值得敬佩。丁元鵬告訴記者,施工除了正常的岸上施工,還包括海上施工,其中海上施工最為艱苦而複雜。「我們需要先將基床淤泥開挖,然後拋石、填充、打夯、整平,在所有工序驗收合格後,再放上2500多噸的沉箱,相當於人為建造一塊『陸地』。」
這其中很大部分需要藉助機械的力量,但是在整平環節,需要人工潛入水下,用專業刮板沿鋼軌兩側進行操作。由於下潛至海面下11米,為了對抗浮力,潛水員們需要身穿150多斤的重潛伏,利用高壓機供氧,並連續在水下施工2個小時後再上岸換班。
丁元鵬
「這是最為艱難的工作,水深寒冷不說,身穿那麼重的重潛服還得不停施工,非常考驗人的忍耐力。」丁元鵬告訴記者,目前施工現場共有兩組8名潛水作業員,在無人看見的海面下,付出了常人無法理解的努力,只為工程的儘早完工。
「明年年底,這裡就是一片美麗的金沙灘!」
正是因為這麼多施工人員的默默勞作,浩大的工程始終在按照要求進展著。隨著一車又一車堤心塊石倒入大海,隔沙堤工程以每天10m的速度向前推進,目前累計拋填完成1451m,「海龍灣」主體形態已見雛形。
海上沉箱作業現場
已經安裝好的沉箱塊
海龍灣的建成,將還給日照一片美麗的金沙灘
「明年年底,這裡會是一片美麗的金沙灘!」趙昌年是山東港灣建設集團的副總經理,他告訴記者,這裡將是繼萬平口之後,日照沿海區域最美的景致,而所有勞動者的努力和汗水,必將還給日照一條美麗的「金腰帶」。
記者從日照港集團了解到,基礎工程完成後,2018年將進行地表公共服務區及沙灘的鋪設施工,時間大概需要一年,到時候從北部燈塔延伸到南部的海龍灣將形成一個整體的海濱休閒旅遊區。該項工程概算總投資6.8億元,計劃2018年底建設完成。
而根據規劃,海龍灣周邊還將建設海洋館、博物館、遊艇碼頭等配套設施,建成後將形成集生態海岸、休閒娛樂等於一體的高檔商務旅遊度假區,進一步提升日照市旅遊產業的整體形象和水平。
就讓我們耐心等待,期待著海龍灣的華麗蛻變吧!
記者手記:願你綻放,不負艱辛
偉大的工程之所以偉大,不僅僅因為承載的期待多,更因為在實施中飽含太多艱辛。
海龍灣,就是這樣一個擔得起偉大稱號的工程。
與傳統人向自然索取不同的是,這一次,我們要把城市還給自然,把廣袤的工業區變成美麗的金沙灘。
這在中國首屈一指,也是人類的遠方。
遠方,一無所有;遠方,應有盡有。
因為嶄新,也格外艱辛。
採訪過程中,現場施工的火熱與凜冽寒冷的風形成了鮮明的反差,一位位偉大的勞動者分工協作默默堅守。
工程上不會記錄他們的名字,但是這份偉大屬於他們。
關於海龍灣,未來有太多期許和規劃,有幸作為這個項目的親歷者、目擊者,心潮澎湃,感觸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