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信息簡介
本科院校:武漢大學護理學
專業排名:2/35
CET6:553
發表論文:無
科研經歷:校級和醫學部級大創各1
國際交流經歷:公派芬蘭插班生交流半年
夏令營及預推免入營情況:夏令營——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武漢大學政治與管理學院、北京大學護理學院(優秀營員)、北京協和醫學院護理學院(網絡)、廈門大學公共事務學院;預推免——北京大學護理學院、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浙江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入營、未去)。
獲得offer情況: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老年學、北京大學護理學科學碩士、武漢大學政治與管理學院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
最終去向: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
保研前期經歷
對於專業的選擇,從高考到研究生的我一直不太明確,在不停地摸索中行進。
我對於國內讀研(保研)想法是比較堅定的,但對於專業卻不甚明確。本科專業其實可以接受,但又不太喜歡臨床實習,因此直到夏令營投簡歷時,我也在做雙重準備,或者說「摸著石頭過河」更加合適:一方面在本專業的全國一流高校中嘗試,另一方面在跨專業的方向物色,嘗試更多的可能性。
大二結束我的成績還不錯,保研也問題不大,專業的選擇就成了最值得思考的問題。由於沒有確切的跨專業方向,加上想參加學院的國際交流項目,因此也沒有選擇修雙學位,而是在大三上學期去往芬蘭做插班生了,期間完成了理論學習,並且在瓦薩中心醫院和老年護理院做了幾個月的臨床實習和社會服務。此外,我還積極參與了學生活動和社會實踐,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等,也獲得了許多的獎學金和校級榮譽稱號,這些都為我後期保研的申請奠定了基礎。
我覺得本科就能遇到自己熱愛且願意堅定走下去的專業是一種幸運,但一時找不到確切的未來專業發展方向也不等同於你要茫然地生活。在大一大二大三把自己的專業課修好、拿到亮眼的六級成績、完成大創項目、參加一些有意義的社會實踐、修雙學位或是出國交流,都是你未來爭取保研名額的資本與積澱。如果能在學習中喜歡上你的專業是好的,如果能喜歡上一部分也是好的。
正如我雖不喜歡臨床實習,但這段醫學生特有的經歷給了我更多關於「人」、「生命健康」等更本質性的思考;除了基礎醫學和專科護理知識,理論授課也在管理學、醫學倫理學、統計學等基礎學科有所涉獵,受益匪淺。所以,大學本身就是教會我們「學會學習」的能力,即使你堅定選擇與現在的專業分道揚鑣,它也依然在保研的時候成為你特有的背景標籤和助力基石。
因此,在保研來臨前,請你儘可能多地做好準備。
夏令營和預推免
基本流程是這樣的:每年4-6月關注各個學校夏令營開設情況,按要求準備投遞材料和報名;6月基本就能先後拿到是否入營的結果;夏令營集中在6月底、7-8月舉行(各個學校專業的開營時間不同、也有可能有重合,這要求我們學會做些取捨)。
我的夏令營入營率還算比較高,也順利地拿到了武大政管的錄取offer、北大護理的優秀營員(但不提前錄取,還要參加預推免),人大公共管理有入營但沒有正式錄取。
不同學校的專業考核內容大相逕庭,主要是基礎知識、時事政治、英文面試幾個方面。武漢大學的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方向的夏令營優秀營員提供免複試的資格,學院會統安排兩輪交流活動,考核內容有所有營員一級學科基礎知識的統一筆試、上機心理測試和分專業方向的單人面試。
由於我本科背景考核分數較高,夏令營綜合成績拿到了免複試資格。北京大學的護理學夏令營入營率不高,一般一個本科學校也就1至2個入營名額,因此建議專業排名要好且同班的同學不要聚堆,夏令營主要是導師介紹和個人PPT展示,評出的優秀營員不能免複試,但或許能在預推免時有一定優勢。人大的公共管理參營的主要是非跨專業類的學生,且基本是雙一流大學的學子,競爭壓力較大。
在夏令營報名時還要同時提交一份參營論文,夏令營時會進行評比。跨專業的學生要加試一級學科,如公共管理就加試管理學,所以需要提前做準備。統一的考核有分專業方向筆試、個人面試和無領導小組討論。個人面試會提問專業題、時事政治和英語專業題,我的時事政治方面不太有優勢。人大公管夏令營有免複試資格,但沒有備錄取名單,如果不是把握很大,建議同時投其他的夏令營來保底。
夏令營過後,有了保底學校,但依然不太理想。因此暑假依然在緊張地留意預推免的消息,此時看到了人大社會與人口學院的預推免,這個學院沒有開設夏令營。
預推免主要是以迅速的考核為主,暑期我做了針對性的複習,不能像夏令營時一樣廣泛投遞和沒有多做準備地就去入營了。主要在北大護理和人大老年學方面。如果夏令營沒有拿到理想的保底offer,可能預推免壓力就很大。八月份參加了這兩個預推免,幸好時間不太重合,也順利拿到了offer,最終選擇了跨專業。
老年學有很大一部分是跨專業的學生,所以我還不算太劣勢。主要內容是跨專業的一級學科加試、專業筆試和面試。結合了我的老年護理專業學習以及在國外的社會服務經歷和關於公共衛生的大創項目,面試還算順利。敲重點:筆試和面試重點要體現邏輯性和個人思考,即使在跨專業上遇到你不太擅長的方面,也要儘可能聯繫到自己有關的方面進行發揮。
保研感受
保研之路不像考研要經歷高考的陣勢,複試更像是找工作,你要留意五花八門的信息,進行挑選,投遞,結果有悲有喜,還要雙向選擇。在這個過程中,你可能是在堅定的方向走,也有可能像我一樣又遇到了新的一片綠地。
我的建議是:
①密切關注夏令營消息(可以多關注幾個保研平臺大範圍瀏覽信息,再去你感興趣的學校官網有重點地進行了解,切勿錯過報名時間;
②投簡歷時可以廣撒網,增加入營資格的成功率,但又要考慮到開營時間的衝突,慎重選擇,選擇你日後真正願意去的學校和專業投遞,以免耗費精力,卻得不到理想的結果;
③提前準備好基礎材料:包括成績排名、成績單、個人簡歷、個人陳述、四六級證書、獲獎證書、推薦信等,這些基本是每個夏令營都會需要的,具體可以根據專業的不同進行修改,使之更有針對性和跨專業的契合度。成績排名和四六級是硬條件,越優秀越好。
個人陳述和簡歷切忌不加調整地用同一份個人資料複製投遞,一定要找到本專業與你所申請的夏令營專業的契合點,可增加成功機率。此外,人大的公共管理和社會與人口學院入營需要提交入營論文,因此有個人論文的比較方便,沒有的最好提前準備一份。
除了夏令營,在開學後的8月份有的學院和專業會開設預推免,它的開設專業不如夏令營多,且以直接的考核和面試為主(夏令營學院大多會開展交流介紹會幫助你了解這個專業),錄取名額少,主要是夏令營沒有拿到理想offer的同學或者想再衝刺一下更好學校的同學參加,競爭也會比較大。有的專業只開設夏令營作為提前錄取的方式(如人大公共管理學院),有的則只開設預推免(如人大社會與人口),這個要特別留意,以免錯過。
我希望,如果你有了明確的跨專業方向,就提前學習。如果你不太確定,就擴大選擇範圍,給自己更多的可能性,在摸索中前行。最重要的是,跨專業的過程中,要堅信自己的專業一定是其他非跨專業同學沒有的獨特優勢,要自信,也要讓對方老師看到你們碰撞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