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凝冰
2020年臺灣選舉,蔡英文連任,韓國瑜敗選。此次的選舉有一個重大的變化。出現了以網絡社交媒體構築的「同溫層」,跟傳統政治「基本盤」一樣成了影響選舉結果的因素。蔡英文贏在「同溫層」,而韓國瑜則輸在「同溫層」。
臺灣民主選舉主要集中在藍綠兩個陣營中,在自己黨內「基本盤」的基礎上,爭取更多的中間選民,回看以前歷任臺灣選舉,選勝一方都是保住了「基本盤」支持的同時,通過發表自己的政治理念,政績以及通過揣摩民眾心態,爭取到中間選民的支持,進而贏得選舉。
蔡英文希望「臺獨」論調,讓「抗中的同溫層」變厚,變深
由此可見,「基本盤」肯定無條件地支持本陣營的候選人,因此有些盲目,而中間選民顯得更為理智,2016年的選舉,蔡英文勝在得到了中間選民的支持,因此2016年蔡英文選勝之後,她對於兩岸關係表現的非常溫和,並且模糊了兩岸關係的論調,向民眾展示自己務實的姿態,但2020年蔡英文再次當選,她竟然公開發表了自己「臺獨」的主張,為什麼蔡英文會有這種明顯的變化呢?
這跟她這次選勝的原因有關,這次臺灣選舉,蔡英文利用了西方選舉興起的「同溫層效益」,「同溫層效益」在韓國瑜競選韓高雄市長的時候就有所體現,蔡英文利用「反中抗中」的論調販賣「芒果乾」,讓臺灣很多年輕人一起進入了「抗中的同溫層」,蔡英文勝在此處,因此她已經不在乎中間選民的意願,更在乎讓她選舉勝出的「抗中同溫層」的厚度和廣度。
臺灣2020選舉呈現出「創新者勝」「得數據者得天下」的局面
跟通過網絡社交培育出來的「同溫層」相比,傳統「基本盤」的組織手段明顯落後,而且效率不高,另外「同溫層」可以轉化成「基本盤」,但「基本盤」卻被不同層次的「同溫層」分割,最終看似堅韌的「基本盤」很容易分崩離析。臺灣此次選舉就呈現出了「創新者勝」「得數據者得天下」的局面。
而隱匿在虛擬空間裡的「同溫層」,雖然隱蔽,但能量巨大,不過「同溫層」也是一柄雙刃劍,容易使得社會處於對立和撕裂的狀態,「同溫層」是高科技進步的成果,也有可能會讓社會文明倒退,因此「同溫層的」出現給兩岸智庫研究界帶來了新課題。
來源:中評網
(版權說明:本文由視聽中國發布,轉載前請取得授權,轉載後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