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擊巨怪》 為什麼是一部偽紀錄片呢?偽在哪裡?
在挪威的北方有一種生物,它們體型龐大,只在夜間活動,而挪威當地的野生動物組織不願讓公眾知曉巨怪的存在,凡是遇到巨怪襲擊的人,新聞全部統一口徑是熊惹的禍。片中三名大學生為了完成自己的紀錄片作業,找到了一名以獵殺巨怪為生的大叔,跟隨他完成了這段作品。但是在影片最後,挪威野生動物組織的人搶走了他們的攝像機,影片也隨之結束。 留給觀眾的是一行字,這幾名大學生至今下落不明,如果你見過他們的蹤跡請撥打警方電話,本片由拍攝素材粗剪而成。這仍然是最常用的偽紀錄片結束手法,但是本片的獨特之處在於,最開始的攝像師(就是一名普通的大學生)中途遭遇巨怪襲擊不幸身亡,又有新攝像師加入行列,而新攝像師為國家地理頻道拍攝過紀錄片,影片前後的拍攝風格有著非常明顯的變化。
礙於成本低廉,片中的巨怪就像是木偶劇中被放大的毛絨玩具,移動笨拙,能將它們置於死地的就是陽光,遇到陽光立即鈣化是巨怪的命門所在,搞笑的是,基督徒的鮮血和聖歌是巨怪們的最愛。從劇情來說,本片漏洞多多,但作為第一部非災難性、以怪獸為主角的偽紀錄片,原創性和可看性都能達到80分水準。 《追擊巨怪》在挪威並沒有大規模上映,全球票房也僅夠回本,但這部電影確實帶觀眾一同領略到挪威的美麗風光。讓更多人看到「偽紀錄片」魅力的電影則是把恐怖放大到極點的《靈動:鬼影實錄》(Paranormal Activity)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