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的研究成果代表著世界基礎學科研究的最高水準,科技論文被SCI收錄和引用是評價其國際學術地位、基礎科學研究水平、科技創新實力和科技論文質量的國際通用依據。撰寫SCI論文,這些經驗值得借鑑!
一、前期實驗
對於科研學生來說,讀書大部分情況是為了寫SCI論文畢業。所以沒必要為了完成老闆的課題先做試驗,然後總結實驗結果寫SCI論文。
因為寫SCI論文的時候會發現總是有不如意或者漏掉的數據和實驗,所以會經常很懊惱,不得不重新回過頭做測試甚至重新做樣品。
例如,某些照片的尺寸不統一問題、缺少可對比數據等。這樣會很費時間,所以建議特別是初次寫SCI的同學,實驗之前一定要多看SCI論文,借鑑一下類似SCI論文的構架,然後邊做實驗邊寫SCI論文框架,寫的時候先不要做詳細的分析,把數據和圖片羅列出來就行了。
二、看文獻
切忌從頭到尾的當閱讀理解看!除非是非常接近的論文。有的學者習慣根據關鍵詞上百篇的下載,然後逐個瀏覽人家的圖片,這樣總能找到和自己的某部分掛上鉤。
特別是在寫SCI論文的時候,如果缺少哪個理論,你可以大量下載SCI論文去查找,其他領域的也要看,別指望和你很接近的理論,否則你的研究就沒有價值了。
三、數據處理
數據處理要儘可能避免原始的測試數據,要儘可能的做一些處理,如轉化換算、統計分析等等,這樣會從實驗中得到更多的信息,審稿人也會覺得你做了一些深入的研究。
例如化學動力學分析(如Arrhenius曲線),材料力學性能可以加入斷裂概率分析(如Gauss和Weibull分布分析),納米材料中的直徑分布曲線(用Nano Measurer),和元素分布曲線,等等。
另外想發高一點的雜誌,適當做一些理論分析是很有必要的,這樣既可以轉化我們的試驗結果,也能賺取審稿人的印象分。其實這個並不能,只要你多看各個方向的文獻,你總能找到滿足你的理論。
四、圖片處理
圖片可以說是整個SCI論文最重要的因素了!首先對於編輯和審稿人來說,他們拿到一篇SCI論文,往往第一眼都會看圖片怎麼樣。
因為他們都是在本領域內見得畢竟多的人,一看圖片就能知道SCI論文的好壞。說到圖片就有很多要注意的東西:首先,圖片的解析度必須較高。
圖片的顏色,圖片能用彩色最好了,比如說示意圖什麼的,甚至現在的雜誌很多都鼓勵給圖片PS顏色,比如說SEM和TEM照片,很多高水平的雜誌上都喜歡用彩圖。
曲線圖片,曲線一般情況下是用Origin畫出來的,所以會有很多個人喜好的因素,這可以多借鑑一下各個領域的SCI論文。
以上分享的四點撰寫SCI論文經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你在SCI論文發表還存在其他問題,歡迎聯繫我們!
WOSCI沃斯編輯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代表本人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其他事宜,請與我們直接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