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姑娘救助黃葦鳽 小鳥已被接到救助站

2021-01-19 大眾網

漂亮小鳥受傷已接到救助站    蔣大偉

  21日,在李女士照顧下,受傷的黃葦鳽精神好多了。 本報記者 韓逸 攝

  本報熱線6610123消息(見習記者 蔣大偉) 21日,市民李女士撥打本報熱線反映,她撿到一隻漂亮小鳥,但是鳥受傷了,不能飛行,也不願吃食,希望可以幫幫這隻鳥。記者隨後聯繫到南山公園,工作人員稱它是黃葦鳽(jiān),已經收留在動物園內悉心照顧,治癒好後將會把它放歸自然。 
  21日下午,記者來到位於南大街上的李女士的工作單位,見到了這只可愛的小傢伙。「20日早上上班時,我在樓上的大平臺上發現了它,當時它一動不動,開始還以為是只假鳥,走進發現它在動,大家也不知道它是什麼鳥。」 
  李女士和同事當時試圖將這隻鳥放飛,但是鳥好像受傷了,飛不起來。隨後他們將這隻鳥暫時收留,給它餵了小米和水。 
  「我們給它餵食它不吃,無奈之下,我們就將食物放到它嘴裡,它勉強吃了點,今天精神似乎好了點,但我們擔心養不活它,希望通過你們將它送到野生動物救助站。」李女士的同事說。 
  隨後記者聯繫到南山公園動物園的工作人員,工作人員稱可以將小鳥送到南山公園的陸生野生動物救助站,「希望你能快快好起來,回歸大自然。」臨別時,李女士戀戀不捨地將鳥送到記者手裡。 
  南山公園動物園的獸醫姜春林對這隻鳥進行了簡單檢查,通過外形確定是黃葦鳽,屬於鷺科葦鳽屬,俗名水駱駝、小老等,是一種中型涉禽,棲息於湖、江河、沼澤地等地方,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這隻鳥可能翅膀受傷了,黃葦鳽主要以小魚等小活物為食,比較難餵養,都是野外生存。「我們將單獨對其照看,等它傷好後將放歸大自然。」 
  姜春林介紹,南山公園設有陸生野生動物園救助站,像黃葦鳽這樣的鳥每年都會有很多送到救助站,「黃葦鳽這個品種一年有10隻左右被送來救助站,現在救助站救助的野生動物90%都是野生鳥類。」姜春林提醒市民,野生鳥類不好飼養,市民又不熟悉有些鳥類的習性,碰到野生鳥類最好放歸自然或者送到野生動物救助站。在接觸野生鳥類時要注意安全,避免被鳥類啄傷或者抓傷。

相關焦點

  • 兩種脊索動物攝影《 翠鳥、黃葦鳽》
    攝影:黃葦鳽 別稱(黃斑葦鳽、小黃鷺、黃秧雞、黃尾鶼)拉丁學名Ixobrychus sinensis是鷺科葦鳽屬的鳥類,是一種中型涉禽攝影:黃葦鳽 雄鳥額、頭頂、枕部和冠羽鉛黑色,微雜以灰白色縱紋,頭側、後頸和頸側棕黃白色;雌鳥似雄鳥,但頭頂為慄褐色,具黑色縱紋。
  • 文昌銅鼓嶺景區救助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葦鳽
    銅鼓嶺景區救助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葦鳽12月10日早上,文昌銅鼓嶺景區員工在辦公區發現一隻奇怪的小鳥被困在樓梯夾層中,員工立即將其解救並上報銅鼓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在解救現場,員工見該鳥長相奇特,特別是喙有大約十釐米長,伸長脖子一動不動,就像一件標本。
  • 鵂鶹、白鶺鴒、黃葦鳽 這些鳥的名字你能讀對幾個?
    「最近拍了幾種小鳥,向朋友請教後發現,小鳥的名字我幾乎都不會讀。」最近,剛剛升級為鳥類發燒友的市民楊女士發現,要讀出小鳥的名字太有挑戰性了,自詡「飽讀詩書」的她在「考試」中竟然不斷卡殼,最後只能依靠「作弊」才矇混過關。
  • 國家三有保護動物珠頸斑鳩在招遠被救助 重回大自然
    大眾網·海報新聞通訊員 蔡德萬 隋士鳳 記者 薄曉娜 煙臺報導  近日,經招遠市野生動物救助中心救治的一隻受傷的珠頸斑鳩在招遠市西山動物園成功放飛,再次回到大自然的懷抱。
  • ...撞上玻璃幕牆暈倒,民警救助後發現是幼年黃葦鳽,屬國家保護動物
    楚天都市報5月16日訊(記者劉利鵬 通訊員汪聖清)今天中午,一隻幼年黃葦鳽(音「謙」)發生一起「飛行事故」——它在飛行時一頭撞上了天河機場T3航站樓的玻璃幕牆而昏厥,幸被機場民警救助。今天中午,機場公安局公共區派出所接到報警電話,報警人稱在T3航站樓到達廳10號門外,發現一隻「怪鳥」暈倒了。民警汪文強接警和同事後迅速趕到現場。民警將黃葦鳽帶離機場T3航站樓現場民警發現,這隻「怪鳥」長著長長的喙和長長的脖子,渾身是淡黃色的絨毛,靜靜地躺在地上。民警檢查後發現「怪鳥」並沒有死,並漸漸醒轉,於是找來紙箱,將它帶回派出所。
  • 百花洲裡聽鳥鳴,「鳥媽」救助中毒小鳥的故事
    靠近一看,這間工作室裡大大小小飼養著5隻小鳥,工作室的主人胡承春正在忙著給它們餵食。只見他先將食物在嘴裡咀嚼成糊狀,然後再用手指輕輕地餵給小鳥吃。他一邊喂,一邊還要安撫旁邊幾隻等待餵食的鳥兒,神情話語間就像媽媽與孩子一般。
  • 全世界30種最瀕危鳥類之一——海南虎斑鳽「現身」貴州
    11月27日,貴小新從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縣委宣傳部了解到:11月24日,荔波縣茂蘭鎮轄區發現了一隻奇特的鳥類,經專家鑑定,屬「全世界30種最瀕危鳥類之一」頭銜的海南虎斑鳽。目前,這隻海南虎斑鳽正在茂蘭保護區野生動物救助站進行救治。
  • 徐州市救助站開展全國救助機構開放日活動
    中國江蘇網6月22日訊 6月19日是第6個全國救助管理機構開放日,市救助管理站邀請江蘇師範大學師生、雲龍區市民代表共40餘人,走進救助站,零距離了解救助業務與流程。當日市民代表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分別走進救助站業務大廳、女受助區、未成年人保護中心參觀。徐州市救助管理站位於西郊丁樓,是江蘇省三大救助站之一,承擔著在本市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的救助管理、困境未成年人救助保護、家庭暴力庇護,還擔負著鹽城、連雲港、宿遷、徐州四市跨省救助任務。
  • 大麻鳽、貓頭鷹……崇明警方連續救助兩隻珍稀野生鳥類
    近日,崇明警方和市民又相繼救助了  兩隻珍稀野生鳥類。    在林業部門專業人士認真辨識後,確認這是一隻大麻鳽(jian)幼鳥,並認為極有可能是受到暴雨大風天氣影響,從鳥巢裡被吹落出來後受的傷,目前,該鳥被林業部門收養。
  • 商洛商州警民共同救助一隻省級二級保護動物黃葦鳽
    9月29日上午,商州公安分局大趙峪派出所接商洛市中心醫院東區工作人員電話報警稱,在醫院院內發現一隻不明的鳥類,疑似受傷,請求出警救助。民警迅速趕往現場,經查看該鳥體長約20釐米,頭背部羽毛以黃褐色為主,且有長而尖的喙和爪,有輕微受傷,民警一面對該鳥進行悉心照顧,一面與林業公安取得聯繫,經林業部門鑑定,該鳥類為省級二級保護動物-黃葦鳽,隨後該鳥被送至森林公安部門進行救助。據了解,黃葦鳽是鷺科葦鳽屬的鳥類,是一種中型涉禽。
  • 懷柔區森林公安民警救助北京市二級野生保護動物黃葦鳽
    懷柔區森林公安民警救助北京市二級野生保護動物黃葦鳽 2020-06-05 09: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辦公室飛進小鳥 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黃葦鳽(圖)
    水母網8月25日訊(YMG記者申吉忠攝影報導)  24日,一隻小鳥飛到煙臺開發區熱力總公司第二供熱管理處,專家鑑定其為黃葦鳽(jian),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煙臺南山公園動物園工作人員檢查其沒有外傷,就將其放飛了。
  • 野生動物救助站來了幾個「稀罕物」
    洛寧縣森林公安局民警下鄉巡邏時,發現有人在捕捉一隻海狸鼠,最終,海狸鼠被送往救助站。這隻海狸鼠如今生活如何?昨日上午,大河報記者來到洛陽市野生動物救助站探望它。站長孫先利介紹說,除了這隻海狸鼠,截至目前,救助站今年共接收了300多隻小動物,其中有三分之一受過人為傷害,還有不少外來物種。
  • 白河森林公安救助受傷貓頭鷹
    近年來,白河森林公安局不斷創新宣傳方式,利用以案說法、「愛鳥周」、走進村屯等形式全方位、多渠道加大野生動物保護及相關法律法規宣傳力度,使轄區群眾野生動物保護意識不斷提高,也讓一些受傷、落單需要救助的野生動物獲得新生,重新回歸大自然。
  • 三隻貓頭鷹雛鳥「落難」 警民攜手救助「毛茸茸」
    近日,南京六合公安分局金牛湖派出所民警陳葉,在處理一起救助貓頭鷹幼鳥的警情時,報警人向他靈魂發問:「你們把它們帶回去不會就扔垃圾桶吧?」。而事實上,民警處理這起警情十分認真。三隻雛鳥放在太陽帽裡原來,4月21日下午,陳葉警官接到報警稱:三隻貓頭鷹雛鳥從窩裡摔下,可能受傷了,需要民警幫忙救助。
  • 如發現動物需要救助,可以聯繫他們
    以杭州為例,目前杭州建立了以杭州野生動物園的市級野生動物救助站點為依託的收容救護體系,21個各級野生動物收容救護點也覆蓋杭州各區縣。(野生動物救助人員放飛蒼鷹)2018年、2019年兩年,杭州全市年平均救護各類野生動物數量已達到了600餘起。「可以說,杭州的野生動物收容救助體系已初步建立且具有一定的專業性,但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 受傷「尖嘴怪鳥」已獲救治 系「三有」保護動物大麻鳽
    中國江蘇網>江蘇 > 鹽城 > 關注鹽城 > 正文 受傷「尖嘴怪鳥」已獲救治
  • 長春師生救助被凍傷小鳥
    19日,長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師生齊出動,救助校園裡因惡劣天氣凍傷的小鳥。 部分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利用下課時間在校內樹林裡一次次地搜尋受傷不能飛行的小鳥。「無法飛起的小鳥都躲在避風地方,不是很好找」,19級護理專業學生陳玉雪說,雖然天氣很冷,但是他們已經感受不到寒冷了,只想著多救一個是一個。 同學們小心地把受傷的小鳥捧回室內,並聯繫有關部門諮詢科學的救助、放生辦法,待條件允許後放歸自然。
  • 對流浪動物救助站不能一拆了之
    7月30日,山東省濟寧市一座流浪小動物救助站被執法部門拆除。該救助站大約有400多隻狗,200多隻貓,它們中的絕大部分在拆除過程中被倒塌的房屋砸死。按照當地政府的說法,流浪動物救助站之所以被拆除,一是因為「救助站沒有合法證件,被附近居民舉報」,二是因為救助站所使用的場地系違章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