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網/九江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葉丹報導:個人的力量是分散的,但在集體中匯聚就會變得強大。九江雙語實驗學校非常重視教師教研團隊的建設,狠抓教研組、備課組集體教研工作,在學校濃厚的教研氛圍中,老師在專業發展的道路上迅速成長起來。初中語文教研組在2020年集體前進的力量來源於共同目標和團結協作。歲末年初,盤點收穫,心懷期待,整裝再出發。
一、歲月如花,一路盛開「課前三分鐘」活動的燦爛
九江雙語實驗學校中學語文名師工作室把「課前三分鐘」活動作為一種教學組織方式引入課堂,極大地提升了學生學習能力,拓寬了知識面,培養了學生敏捷的思維能力,提高了他們的學科綜合能力。申報省級基礎課題《利用課前三分鐘奠初中記敘文的寫作基礎》並成功立項。初中語文教研組七八年級備課組的老師們緊緊圍繞課題任務開展學生「課前三分鐘」活動。學生們在三分鐘裡盡情展現,舉行了八年級課前三分鐘演講比賽活動。在同學中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他們學會了傾聽、表達、交流。歲月如花,一路芳華,一路馨香,一路優雅。我們相信,在老師們的精心培育下,雙語實驗學子們定會茁壯成長,成就自己的燦爛人生!
二、傳承感受詩詞經典魅力,培育情懷我們一直在路上
九江雙語實驗學校歷來重視古詩文和國學經典教學,從小學部到中學部都非常注重學生國學素養培養教育工作。從2020年7月初,九江雙語實驗學校初中語文組深入開展由江西省教育廳主辦的第二屆「江西省少年詩詞大會」海選活動。據統計,截至第十輪海選結束,九江雙語實驗學校初中部共有沈恬恬、餘嘉莉、朱陶鳴、汪愉享等73名同學脫穎而出,成功晉級線下市級大會。九江雙語實驗學校初中語文組配合「江西省少年詩詞大會」比賽,不僅彰顯了雙語學子深厚的文化底蘊,展現了當代中學生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而且豐富了同學們的校園文化生活,讓學生們親近中華文化,感受詩詞魅力,增強文化認同,堅定文化自信。
三、傳播「本真語文」,建立線上培訓教研新常態
傳播「本真語文」的教學,引領廣大在崗教師的成長和發展。一天的線上培訓的學習熱情不減。第一節示範課是江西省優秀語文教師臨川二中鄺勝孫老師帶來的《〈詩經〉二首》教學。鄺老師從四個方面展開了詩歌的教學。接著是由江西省中學語文學科帶頭人曾珊老師帶來的《大自然的語言》的教學,曾老師語文課堂生動活潑,幽默有趣;學生積極思考,思路清晰。領略講座的風採。安排了全國教改優秀教師劉璦璉老師的《對語文測試卷命制的思考》講座。劉老師注重先抓每一課的教學重點,攻克難點,再匯總一個單元的知識點歸納,依據文章內容,寫作手法,語言特點,構思方式,語法知識等等進行試卷命制,如此以本為本,語文測試卷的命制根據新教材,才有新起點。壓軸場由江西省教育廳教研室中學語文教研員劉珊老師進行的《對當前初中語文教學與評價問題的幾點思考》專題講座。
四、亮新秀風採,促教師專業化成長
九江雙語實驗學校初中語文組舉行了教師新秀課展示活動。七年級(5)班的李僑詩老師給大家展示了一節聲情並茂的記敘散文——《散步》,校長李廬清、初中部分管領導徐麗芬以及初中語文組全體教師參與了此次的聽課和評課。李老師努力營造輕鬆愉悅的課堂氛圍,通過選擇一些符合課文的教學情境帶動學生的思維,她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具體的知識點向學生展開,聯繫考情帶領學生進行課文內容的分析,充分展示了班裡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課後,聽課教師與李老師進行了評課和指導,就如何更好的把握課文、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學環節的設計等方面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並就如何更好地對學生進行引導做了細緻入微的指導,以幫助新教師更快更好地把握課文內容和建設一個高效活躍的課堂氛圍。
五、「梅花杯」裡話優課,梅花精神永駐校園
九江雙語實驗學校梅花劇院一學期一度的「梅花杯」教師優質課競賽活動拉開帷幕。本次第四屆「梅花杯」優質課競賽活動推陳出新,以校級名師工作室為引領,綻放青藍成長,共將展示八節校級精品課和邀請三節市級名師專題講座。賽課類型為:名師示範課、新秀成長課、專題研討課。初中部語文名師工作室領銜人、江西省骨幹教師葉丹為大家展示了一堂八年級語文課——《「飛天」凌空—跳水姑娘呂偉奪魁記》。她運用版塊教學模式,通過對比分析、美點尋蹤等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充分領悟課文內涵的基礎上,了解新聞特寫的重點知識,明確新聞特寫的有關特點。教師善於引導學生帶著問題閱讀,品味文章優美而生動的語言,並在大聲誦讀的過程中體會寫作手法,培養快速閱讀的能力。課堂注重激發家國情懷,引導學生學習運動員不怕困難勇於拼搏的精神,體會作者的愛國之情,增強民族自豪感。
六、校際聯誼同交流教學研究共成長
九江雙語實驗學校初中語文教研組的全體教師赴九江六中參加了校際教研學習觀摩活動。學習觀摩活動分為兩個板塊,分別是上課和評課。在上課環節中,九江六中的方晉老師執教的是九年級上冊的《劉姥姥進大觀園》。方老師的課堂教學思路清晰,整節課以賞、讀、析、品、悟來梳理鋪陳教學內容。讓學生賞小說精彩視頻,讀小說主要情節,析小說人物描寫,品小說人物形象,悟作者創作意圖。方老師善於選點聚焦以「笑」為主線,串起課堂的各環節。方老師通過展示不同孩子分析劉姥姥形象的心得體會,引導孩子結合文本、由淺入深把握人物形象特點,剖析作品的社會價值。
七、研修培訓洗鍊筋骨,做眼中有光心中有愛的教師
九江雙語實驗學校中學語文名師工作室領銜人葉丹老師有幸來到中國革命聖地——井岡山,參加江西省第四批中小學骨幹教師培養對象高級研修班的培訓。聆聽了專家們的精彩講座,體驗了戶外師德師風現場教學,感受了一線教育工作者的鮮活實例與深刻反思,參與了同行們的教學經驗交流先進創新的教育理念,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學校中學語文名師工作室積極推進「青藍工程」建設,積極申報省級語文課題、開展特色鮮明的教研活動,突出年輕教師個性化發展,有條不紊地推進全組老師的專業化發展。中學語文名師工作室的全體成員將帶著簡單、純粹、樂觀、清澈、憧憬的心,勇於開創教育生命的價值,在教與學的二元循環中,回歸最初的快樂、悸動和敬畏,回歸教育的本真,遇見最好的自己,成就最好的學生,做「眼中有光、心中有愛」的教師。
八、省級課題鋪道,教研之路任重道遠
2020年全省基礎教育研究課題立項評審結果公布,九江雙語實驗學校又獲得三項課題立項。三項立項課題分別為:葉丹老師主持的中學語文課題《利用課前三分鐘奠定初中記敘文的寫作基礎研究》、鄧靜老師主持的小學語文課題《小學語文中高段略讀課文導學模Q式研究》、蔡旭霞老師主持的小學英語《基於核心素養下利用微課優化小學英語課堂的實踐研究》,共有18位教師將參與這些課題研究。學校教科處是課題管理部門,負責組織教師申報課題,督促並指導教師落實研究過程。此次,語文學科和英語學科三項課題的順利立項,必將推動該校母語和英語的"雙語"教學特色發展。
人生貴在夢想,夢想貴在堅持,堅持貴在行動,行動貴在落實。2021年徵途的號角又吹響了,我們還有未完成的夢,就去行動,把幻想清空,把行動緊擁,繼續勇敢向前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