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當·魯本(Adam Ruben)關於閱讀科學論文的共同困難和挫折的趣味專欄在《科學職業》的讀者中引起了廣泛共鳴。你們中的許多人來找我們,要求我們就如何理解科學文獻提出更多(和更嚴肅的)建議,所以我們邀請了十幾位處於不同職業階段和廣泛領域的科學家來告訴我們,他們是如何做到的。結果很明顯,隨著經驗的積累,閱讀科學論文變得更加容易,但絆腳石是客觀存在的,而每一位科學家都有責任確定並應用最適合他們自身的閱讀技巧。為清晰簡潔起見,我們對採訪回復進行了編輯。
我從閱讀摘要開始,接著我瀏覽了一下引言,翻閱了這篇文章,看了這些圖形。我試著找出最突出的一兩個圖形,我明白其中表達了什麼。然後,我讀了結論/總結。只有當我這樣做的時候,我才會回到技術細節中去澄清我可能有的任何問題。 ——Jesse Shanahan我首先通過閱讀摘要和結論得到一個大致的概念。這些結論有助於我理解摘要中總結的目標是否已經實現,以及所描述的工作是否對我自己的研究有意義。我也經常看圖表,因為它們會幫助我對一篇論文產生第一印象。然後,我通常從頭到尾閱讀整篇文章,按照它們出現的順序瀏覽各個部分,這樣我就可以明確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文章內容。如果你想讓它成為一個卓有成效的練習,你首先需要清楚地知道你需要獲得哪類信息,隨後你需要在閱讀中把重點放在這方面。這些重點可以是將你(期望看到)的結果與作者提出的結果進行比較,將你自己的分析置於上下文中,或者使用新發布的數據對其進行擴展等。引文列表可以幫助你決定為什麼這篇論文與你最相關,給你一個第一印象,讓你知道和你做過類似研究的研究者是如何使用這篇論文的。——Cecilia Tubiana如果我的目標是抓住要點,我會閱讀摘要,跳到圖表並瀏覽討論部分的要點。因為論文的摘要和正文可以被作者掌控並進行塑造,從而用來講述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所以我認為圖表是論文最重要的部分。如果我不清楚這些圖形的含義,我就會轉向去研究方法論。如果我想更深入地研究這篇論文,我通常會完整地閱讀它,同時也會閱讀該作者以前的一些論文或關於同一主題的其他文章。如果在我覺得特別有趣或有爭議的陳述之後有參考文獻,我也會查找並閱讀這篇參考文獻。如果我需要了解更多的細節,我可以訪問任何額外提供的數據源或補充閱讀材料。如果作者的研究與我的相似,我會看看他們的相關數據是否與我們的發現相符,或者是否有任何不一致的地方。如果有的話,我會考慮導致此種情況的原因。此外,我思考如果我們使用與他們相同的方法,我們的模型會發生什麼,以及我們可以從中學習到什麼。有時,關注作者決定以某種方式進行實驗的原因也很重要。作者是否使用了模糊的測試而不是常規的測試,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 ——Jeremy C. Borniger我總是從標題和摘要開始。這會告訴我這是否是一篇我感興趣的文章,以及我是否能夠從科學和語言兩方面理解它。隨後我讀了引言,這樣我就能理解被框起來的問題,直接跳到圖形和表格上,這樣我就能對數據有所理解。之後我閱讀討論部分來了解論文是如何融入知識體系的。我在閱讀中會著重關注論文中對數據局限性和數據合理推斷的認識。有些研究者會誇大他們的主張,這對我來說可能是一個危險信號。我還會給自己戴上「流行病學家」的帽子,這樣我就可以確保研究設計足以實際測試了正在被檢驗的假設。隨著我對論點框架、圖形和討論的深入閱讀,我也在思考哪些部分是令我激動人心並具有創新性的,哪些在生物學或邏輯上是相關的,哪些是最受文獻支持的。我也會考慮哪些部分符合我預先就有的假設和研究問題。 ——Kevin Boehnke我的閱讀策略取決於是哪篇文章。有時候我會先瀏覽一下,看看文章有多少內容是與我所進行的研究相關。如果它直接適用於我當前的主題,除了可能已經熟悉的引言我會仔細閱讀這篇論文。但我總是想弄清楚是否有特別的地方或數字需要我密切關注,然後我去閱讀結果和討論中的相關信息。我也會檢查是否有我感興趣的參考資料。有時我好奇地想看看這個領域中有誰或者更有可能沒有被引用,看看作者是否選擇忽略研究的某些方面。我經常發現補充圖形(supplementary figures)實際上提供了最令人好奇和有趣的結果,特別是如果結果涉及到作者沒有提及的領域的部分,或者如果他們不清楚或無助於他們對整個故事的解釋。 ——Gary McDowell閱讀論文正好給了我一個做閱讀筆記的任務,使我成為一個積極的讀者,而不是讓我的眼睛呆滯在堆積如山的文字上,這只會使我忘記剛讀過的一切。例如,當我閱讀背景信息時,我會將每篇文章中關於特定主題的信息性句子保存在Word文檔中。我會在閱讀過程中以寫評論的方式寫下我所產生的想法或我需要進一步探索的問題。這樣在我未來的研究過程中,我只需要閱讀這份筆記,而不是重新閱讀所有的讀過的論文。同樣,當我想知道如何進行一個特定的實驗時,我會用Excel創建一個表格來總結各種研究團隊是如何進行這個特定的實驗的。 ——Lina A. Colucci我通常從摘要開始閱讀論文,這樣可以幫助我對研究的全部內容有一個簡單的了解。在通讀整篇文章之後,如果我發現自己不能在閱讀方法部分前理解結果或者是我不熟悉的實驗,我則會把方法部分的閱讀留到最後。論文中結果和方法部分允許讀者分開考慮這篇論文,以確保它經得起科學的嚴格檢驗。在閱讀過程中我會始終考慮所進行的實驗類型,以及這些實驗是否最適合解決所提出的問題並且確保作者包含了相關和足夠數量的質量控制。通常,結論也可以基於有限數量的樣本,這限制了它們的重要性。我喜歡列印出論文進行閱讀並在閱讀中著重標註最相關的信息,以便於我在重新瀏覽文章時快速想起要點。我認為與所進行研究最相關的是那些改變對研究主題的想法或者可以給出新的想法和方向的內容。——Lachlan Gray我選擇閱讀的是基於與我的研究領域,以及那些引起很多興趣和討論的東西,因為它們正推動我們在新的方向上研究心理學或更廣泛的科學。多數情況下,我試圖從論文中得到的是方法論、實驗設計和統計分析的問題。所以對我來說,最重要的部分首先是作者用了什麼方法,其次是他們發現了什麼結果。理解作者為什麼認為他們在做這項研究(引言)以及他們認為結果意味著什麼(討論)也是有趣的。當這是一個我非常了解的領域時,我通常不太關心反映作者理論偏好、思考方法及結果的這些章節。但當這是一個我所知甚少的領域時,我會仔細閱讀這些內容,因為這可幫助我了解更多該研究領域的假設和解釋方法。——Brian Nosek我閱讀文章很快。第一次閱讀的目的只是為了看看這篇論文對我是否有意義。如果是的話,我會更加注重細節的再讀一遍。如果這篇論文對我的研究至關重要——而且是理論性的——我會以重新設計這篇論文的方式閱讀。在這種情況下,我只是從起點開始,然後自己解決所有其他問題,而不是通讀論文。有時這是一個痛苦而緩慢的過程。有時,我會對作者寫得不夠清楚、忽略要點、糾纏於多餘的廢話而感到憤怒。但有時我也會被一篇文章弄得神魂顛倒。 ——Ulf Leonhardt我總是先讀摘要,只有當摘要表明論文對我有價值時,我才會繼續讀下去。如果論文的主題是我很熟悉的,我通常會瀏覽一下引言並閱讀它的最後一段,以確保我知道論文中要討論的具體問題。接著我會看圖表瀏覽結果,最後閱讀討論部分。如果主題不是我熟悉的,我通常會更仔細地閱讀引言,以便將研究置於上下文中。最後我再對圖表和結果進行閱讀。——Charles W. Fox重要的是我們要意識到在閱讀論文時必須走捷徑,以便有時間完成其他工作,包括寫作、研究、參加會議、教學和論文評審。從博士階段開始,我一直在閱讀學術期刊文章和章節的結論和方法,而不是整本書。——Rima Wilkes作為《科學》雜誌的總編,我必須一直閱讀和理解自己研究領域之外的論文。一般來說,我從通訊編輯寫的總結開始閱讀,這些總結是為像我這樣的人準備的:一個對任何事物都感興趣但只深入某一領域的科學通才。接下來,我查看是否有人寫了一篇關於論文的新聞文章。第三,我查看其他科學家是否有觀點。透視的主要目標是拓寬文章的信息,但是作者通常在為非專家學者提取文章精華的同時也做了大量的工作。由於摘要是為了廣泛地傳達給期刊的讀者而寫的,因此我會對摘要進行討論。最後,我繼續閱讀論文本身,依次閱讀引言、結論、掃描圖表,然後通讀論文。——Marcia K. McNutt
我喜歡在線閱讀,這樣我就可以輕鬆地將我不知道的單詞剪切粘貼到瀏覽器中,以了解它們的意思。——McNutt如果文章裡只有一些我不熟悉的東西,我會記下來以後查。如果我真的在努力完成閱讀這篇論文,我會試著查閱一篇綜述文章或教科書中的章節,以給我提供必要的背景資料,這樣我會覺得效率更高。在閱讀過程中會遇到許多縮略詞和行話,這些內容可能是特屬於一些子領域的,所以除非是為了我自己的研究,否則我通常不會涉獵這些細節。不過在閱讀論文的過程中,我會努力花時間去理解正在使用的(研究)方法。——Shanahan在閱讀中遇到不理解的內容我通常會立即停下來查找。如果我不懂一個關鍵短語或行話,剩下的閱讀可能就沒有意義了。然而,這可能會適得其反,因為我經常在閱讀過程中向上追溯原因(什麼是X?哦,X影響Y……那麼Y是什麼?等等)。當你去了解事物是如何聯繫在一起的時候,這可能是一種樂趣,但是如果你的時間緊迫,這可能會把你的注意力從手頭的任務上轉移開。有時,論文中所有的行話會首先模糊實驗的全部要點。在這種情況下,問問你自己「作者試圖回答什麼問題」?通過這樣的方式你可以判斷作者是成功還是失敗。——Borniger這取決於不可理解的部分在多大程度上阻止了我去關注主要論點。我通常不會在第一次看文章時試圖理解所有章節的所有細節。如果不可理解的部分對我的研究很重要,我會試著問同事,甚至直接聯繫主要作者。因為時間有限,所以回到最初的參考文獻獲取所有的背景信息是最後的手段。合作或個人直接聯繫作者在解決具體問題時效率更高。——Tubiana有時候,你只需通讀一篇論文就可以使任何你不熟悉的術語到最後都會變得更清楚。如果進展非常艱難,那麼停下來尋找額外的信息通常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因此我會在Google上快速搜索主題、題目、方法等來協助我獲得這些信息。如果這是一篇內容非常密集的文章,那麼你需要在閱讀這篇文章之前額外閱讀幾篇文章。——Gray我問自己的問題是,「為了從這篇論文中得到我需要的東西,我需要理解這意味著什麼嗎?」我現在閱讀的研究領域的文章遠遠超出了我的專業知識範圍,我通常不需要更多的實質性內容的膚淺知識。如果我不能理解論文的深度,那我就需要做更多的背景研究否則我就不能做任何事情。——Nosek最近,我不得不閱讀一些存在很多不熟悉內容且是我所研究專業領域之外的論文。在某些情況下,我能夠直接從結果或圖表中提取我需要的信息。我也會使用Google搜索來定義論文中的術語和概念,或者閱讀引用的參考文獻來更好地理解所提出的觀點。有時候論文是如此的不可理解(至少對我來說),以至於我懶得去讀它們。——Fox
如果這篇論文與我正在努力解決的問題有關,你可以肯定論文中有一些關鍵的東西我不明白。這種混亂不是威脅,而是機會。我是無知的,我需要變得不那麼無知。這篇論文可能對我有所幫助。同時,有些論文寫得很糟糕,不值得費力去讀。其他人肯定已經把概念寫得更清楚了,這樣我就可以把我的困惑集中在理解實質而不是糟糕的語法上。 ——Nosek如果所要閱讀的論文不在我所了解的研究領域,如果它的篇幅很長,如果文章中充滿了技術術語,我會不知所措。當這種情況發生時,我的解決辦法是將文章分成幾塊,並在接下來的幾天內進行閱讀。對於真正難以理解的論文,我認為和同事們在一起討論也很有幫助。 ——Shanahan是的,很多次了。這就是為什麼我通過與其他科學家交談和反覆試驗來制定自己的閱讀策略。我曾經也沮喪地舉起過雙手,扔掉那些討厭的論文,再也不看。——Boehnke是的,在這些情況下,你必須意識到一些論文是幾十位科學家多年工作的結果。期望在一個下午消化和理解其中的所有內容是一個牽強的想法。——Borniger我常常感到不知所措!但是某些部分可能不需要像其他部分那樣深入理解。你還需要知道你自己的短板:論文中是否有一些部分是你想模仿的,但不是你專業知識的一部分,並且可能通過合作變得「可訪問」?——Tubiana如果我覺得這篇論文對我正在做的事情非常重要,我會暫時放下它,過段時間後再閱讀幾次。但是如果這太令人難以承受,那麼我不得不把它放在一邊,除非我聯繫過的同事中有人能夠解釋它。 ——McDowell
如果有一篇我想徹底理解的開創性論文,我會想辦法做一篇關於它的雜誌娛樂式的介紹。談論特定的論文和回答問題是我學習資料的最好方式。此外,還需要找到一個好的參考文獻管理工具。「Mendeley」這個軟體可以很好的幫助我做研究、閱讀文獻及寫論文。——Colucci學術界年輕的讀者由於沒有閱讀的參考框架,所以會發現自己閱讀論文時很慢。但是有很多方法可以把閱讀作為一個創建心理書架的系統,幾年後,你就可以很容易地把文章放到你的心理書架上。然後你可以快速瀏覽一篇論文來了解它的貢獻。 ——Wilkes你需要耐心點。不要害怕或羞於使用維基百科或其他像博客帖子這樣的非專業受眾資源來了解你的主題。你需要問很多問題。如果你不能清楚地理解這篇論文,那就和你圈子裡的人談談。如果你仍然感到困惑就去給作者發郵件。 ——Boehnke不要猶豫與更有經驗的科學家交談。所有的科學家都需要更多的經驗將複雜的概念轉化為通用術語,因此他們向你解釋複雜論文中的概念等內容時也是在幫助他們。 ——McNutt如果可能的話,經常閱讀。試著保存一個參考文獻文件,其中包含文章的摘要,任何重要的論點,甚至一兩個圖形以及引文信息。注意不同的文章結構和不同的寫作風格,這將有助於你形成一種既有效又獨特的風格。——Shanahan
原文:Elisabeth Pain, How to (seriously) read ascientific paper, Science, Mar. 21, 2016,https://www.sciencemag.org/careers/2016/03/how-seriously-read-scientific-paper,posted in How-To-Advice doi:10.1126/science.caredit.a1600047
Jesse Shanahan, 康乃狄克州米德爾頓衛斯理大學天文學碩士研究生
Cecilia Tubiana, 德國哥廷根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的科學家
Jeremy C. Borniger, 哥倫布俄亥俄州立大學神經科學博士研究生
Kevin Boehnke, 安阿伯密西根大學環境健康科學博士研究生
Gary McDowell, 麻薩諸塞州梅德福德塔夫茨大學發展生物學博士後研究員,波士頓學院訪問學者
Lina A. Colucci, 哈佛-麻省理工學院健康科學與技術項目的博士研究生
Lachlan Gray, 布爾內特研究所愛滋病毒神經發病實驗室副主任,澳大利亞墨爾本莫納什大學傳染病系兼職研究員
Brian Nosek, 維吉尼亞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夏洛茨維爾開放科學中心執行主任
Ulf Leonhardt, 以色列雷霍沃特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物理學教授
Charles W. Fox, 列剋星敦肯塔基大學昆蟲學系教授
Rima Wilkes,溫哥華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Marcia K. McNutt, 《科學》雜誌總編
Robert Siegel,Reading Scientic Papers,http://web.stanford.edu/~siegelr/readingsci.htmMary Purugganan, Jan Hewitt,How to Read a Scientific Article,http://www.owlnet.rice.edu/~cainproj/courses/HowToReadSciArticle.pdf轉載自「學位與寫作」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