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高七明眸 助高分強國——高分七號雙線陣相機團隊群像

2020-12-04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

今天,高分七號首圖重磅發布。功不可沒的高分七號雙線陣相機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下屬的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研製。在相機四年的研製歲月裡,也打磨出了一支執著、堅守、不屈和奉獻的團隊,他們用青春、汗水、嚴謹、耐心點亮高七明眸,助力高分強國。

楊居奎:相機研製的「領路人」

楊居奎是一位有著近25年航天齡的「老遙感人」。作為高分七號衛星雙線陣相機研製的項目負責人,他是大家公認的「領路人」和「大總管」。他決斷力強,從相機技術方案的論證到人員、技術管理,他都親力親為;設計、現場、技術狀態他都了如指掌。

楊居奎相信,只有和產品親密接觸,才能在從產品中獲得成長;只有不顧一切地投身一線,才能從實踐中獲得真知。在鏡頭研製遇到技術瓶頸時,他緊急調動了幾位大拿提出8套改進方案,最終保證了鏡頭研製正常進度。

特色化、針對性的管理,是楊居奎的另一獨到之處。2015年型號立項後,楊居奎就清晰地分配了每個組件設計的一二崗人員:一崗人員主管設計,二崗人員要完全熟悉一崗人員的設計狀態和接口,進行圖紙文件的覆核,並且能在一崗人員不在的情況下全面處理設計問題。

楊居奎對相機每個環節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有著準確的預見性,「如同看似平靜的海面,楊總一定知道哪裡隱藏著冰山。」大家評價說。

王長傑:相機團隊的「大家長」

王長傑是高分七號衛星雙線陣相機的技術負責人,是團隊裡的「大家長」,技術攻關、協調對接和反覆驗證,都需要他一一張羅。

「王老師,趕緊去醫院吧。」實驗室李重陽看到王長傑的身上有一片片潰爛。那是在相機研製最緊張的時刻,王長傑只是輕描淡寫答了一句:「溼疹,沒事,別緊張。」又繼續幹到深夜。

高揚是高分七號相機焦面的主管設計師。她有腰傷,無法搬重物。在焦面研製過程中,涉及多次運轉,只要是王長傑看到,他絕不讓高揚動手。

王長傑治學嚴謹,凡事親力親為又樂於分享。平時,王長傑把自己的經驗和研究成果毫無保留地告訴團隊裡的年輕人,開闊了大家的視野,也無形中加速了型號研製的進度。

「有他託底,我們的壓力就沒那麼大。」身邊同事說。

朱永紅:行走的「百科全書」

身為高分七號雙線陣相機副主任設計師的朱永紅,是一位在航天領域耕耘了20多年的「老人」。她永遠是匆匆的腳步和非彩色系的服飾,讓人無法和她那充滿靚麗色彩的名字聯繫起來。20多年裡,朱永紅的名字被很多外號替代,「鋼鐵俠」「老黃牛」「勞模」「行走的百科全書」……

「經過朱老師看過的設計圖紙,堪稱教科書級別的藝術品。」研究所成像技術總體研究室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如果你對自己的圖紙沒有太大把握,那就請朱老師幫忙審一下,只要她審核通過的設計圖,就是放心的圖紙。」

高分七號研製過程中,朱永紅始終小本本不離手,裝配、光學測試等每個方面都有一本,本子後半部分貼著相關標準和權威參考資料,前半部分記錄著研製過程遇到的問題、狀態以及解決方案,詳實、清晰。大家都稱朱永紅的這些寶貝小本本為「紅寶書」。

說她是行走的『百科全書』一點都不誇張。」高揚說。

高分七號的研製流程方案是朱永紅做的,布線、熱控、裝調等具體流程已經精確到了「天」、「半天」。「其實,看著朱老師的研製流程,如果沒有意外情況,可以很精準地推出實際研製周期。」團隊小夥伴們說到。

朱永紅不只是個「工作狂」,還是個熱心人。為了讓測試人員更快地找到測量點,她在測試用的電腦上畫出視場示意圖,並設成桌面;在搬運設備的時候,她總是去抬最重的;試驗結束後,她讓大家都回去休息,自己留下來進行數據總結;在沒有任務的節假日,她還要來試驗現場看看有沒有什麼需要做的……

王春雨:「沒問題」已成習慣

王春雨是高分七號鏡頭裝調團隊的隊長。高分七號鏡頭裝調任務下來是2017年春節前的幾天,外表精瘦的他從事光學裝調已有十幾年,自然明白這個春節假期又會「泡湯」,但他還是義無反顧地說出了「沒問題」3個字。

高分七號雙線陣相機的裝調任務是大家公認的「難啃」,王春雨心裡比誰都清楚。他潛心十幾年,啃掉了不少難啃的骨頭,填補了很多技術空白。當高分七號相機裝調任務下來,他已經習慣性地迎難而上了。

隨著裝調進展,王春雨和團隊不斷嘗試新的裝調技術方式去攻克一個個難點。在光學裝調領域奮戰十幾年,王春雨從透射式到離軸反射式鏡頭裝調均可稱行家裡手,他的徒弟都開始帶弟子了。他的一絲不苟、精益求精和創新勇氣,都毫無保留地傳承給了團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成為了該所光學裝調事業行穩致遠的強大支撐。

曹旭:只關注「行不行」

曹旭,高分七號前視相機可展開遮光罩技術負責人。對於這位在太空飛行器回收著陸領域工作了10年的創新尖兵,同事們這樣評價他:「他只關注『行不行』,從不考慮『難不難』」。

在高分七號雙線陣相機研製過程中,相機熱控分系統提出需要將相機傳統的剛性固定遮光罩延長600毫米,但這樣一來運載火箭的整流罩空間就無法承下遮光罩的長度了,必須將延長的部分設計成可展開遮光罩。曹旭明知研製難度極高、困難極大,卻還是扛住壓力,帶頭向這個挑戰發起衝鋒。

2015年,曹旭負責的柔性可展開式遮光罩設計方案順利通過樣機驗證,開啟了回收著陸專業「牽手」遙感的創新性嘗試,一番新天地正在開啟。

曹旭認為,一個人只要認真去學習,就一定能擁有創新的本領。在不斷的學習中,他一點一滴地做著一個個嶄新領域的技術積累,並為回收專業領域的開拓發展奠定了基礎。

作者: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 李莉

編輯:馮少卿

責編:邵素芝

監製:劉之輝

相關焦點

  • 高分七號衛星相機首次在軌開機成像,可展開遮光罩順利展開
    如此高精度成像的高分七號雙線陣相機就像是地球的專屬「攝影師」,專門為其拍攝高清畫面立體大片。 高分七號雙線陣相機兩臺「雙胞胎」相機解析度是亞米級的:前視相機解析度為0.8米左右,後視相機出圖有兩種解析度,全色譜段(黑白照片)解析度為0.64米,多光譜譜段(彩色照片)解析度為2.6米左右。 作為測繪衛星,高分七號衛星的主要任務是為地球做精細的表面詳查並忠實繪製成立體地圖,即包含地物高度信息的地圖。
  • 高分七號,正式上崗
    8月20日,國家航天局表示,我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高分七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作為我國首顆民用亞米級光學傳輸型立體測繪衛星,該星的投入使用標誌著高分專項打造的高空間解析度、高時間解析度、高精度觀測的天基對地觀測能力全面形成。
  • 高分七號,正式上崗!
    來源:央視新聞昨天,國家航天局表示,我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高分七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作為我國首顆民用亞米級光學傳輸型立體測繪衛星,該星的投入使用標誌著高分專項打造的高空間解析度、高時間解析度、高精度觀測的天基對地觀測能力全面形成。
  • 你好,高分七號
    今天,國家航天局表示,我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高分七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作為我國首顆民用亞米級光學傳輸型立體測繪衛星,該星的投入使用標誌著高分專項打造的高空間解析度、高時間解析度、高精度觀測的天基對地觀測能力全面形成,將進一步滿足用戶在基礎測繪、全球地理信息保障、城鄉建設監測評價、農業調查統計等方面的數據需求。
  • 高分七號衛星「正式上崗」
    8月20日,中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高分七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作為中國首顆民用亞米級光學傳輸型立體測繪衛星,該星的投入使用標誌著高分專項打造的高空間解析度、高時間解析度、高精度觀測的天基對地觀測能力初步形成,將進一步滿足用戶在基礎測繪、全球地理信息保障、城鄉建設監測評價、農業調查統計等方面的數據需求。
  • 高分七號衛星投入使用 高分七號衛星主要用於哪些方面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8月20日,我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高分七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作為我國首顆民用亞米級光學傳輸型立體測繪衛星,該星的投入使用標誌著高分專項打造的高空間解析度、高時間解析度、高精度觀測的天基對地觀測能力初步形成,將進一步滿足用戶在基礎測繪、全球地理信息保障、城鄉建設監測評價、農業調查統計等方面的數據需求。
  • 高分七號衛星正式上崗
    據新華社電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8月20日,我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高分七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作為我國首顆民用亞米級光學傳輸型立體測繪衛星,該星的投入使用標誌著高分專項打造的高空間解析度、高時間解析度、高精度觀測的天基對地觀測能力初步形成,將進一步滿足用戶在基礎測繪、全球地理信息保障、城鄉建設監測評價、農業調查統計等方面的數據需求。
  • 高分七號衛星使用意味著什麼?
    中新網北京8月20日電 (郭超凱 李晨)記者從中國國家航天局獲悉,8月20日,中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高分七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作為中國首顆民用亞米級光學傳輸型立體測繪衛星,該星的投入使用標誌著高分專項打造的高空間解析度、高時間解析度、高精度觀測的天基對地觀測能力初步形成,將進一步滿足用戶在基礎測繪、全球地理信息保障、城鄉建設監測評價、農業調查統計等方面的數據需求。
  • 高分七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
    據央視新聞消息,今天,國家航天局表示,我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高分七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作為我國首顆民用亞米級光學傳輸型立體測繪衛星,該星的投入使用標誌著高分專項打造的高空間解析度、高時間解析度、高精度觀測的天基對地觀測能力全面形成,將進一步滿足用戶在基礎測繪、全球地理信息保障、城鄉建設監測評價、農業調查統計等方面的數據需求。
  • 高分七號衛星上崗,高解析度「千裡眼」不只是解析度這麼簡單
    8月20日,我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高分七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各大媒體都紛紛報導,二掌柜也來和大家聊一下這個高分七號。高分七號的高分可不是考試考的高分,是由來於這個項目的名稱,2006年中國將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列入《國家中長期科學與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
  • 高分七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
    新華社電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8月20日,我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高分七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作為我國首顆民用亞米級光學傳輸型立體測繪衛星,該星的投入使用標誌著高分專項打造的高空間解析度、高時間解析度、高精度觀測的天基對地觀測能力初步形成,將進一步滿足用戶在基礎測繪、全球地理信息保障、城鄉建設監測評價、農業調查統計等方面的數據需求。
  • 拍攝地球3D大片的高分七號衛星正式上崗
    今天,國家航天局表示,我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高分七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作為我國首顆民用亞米級光學傳輸型立體測繪衛星,該星的投入使用標誌著高分專項打造的高空間解析度、高時間解析度、高精度觀測的天基對地觀測能力全面形成,將進一步滿足用戶在基礎測繪、全球地理信息保障、城鄉建設監測評價、農業調查統計等方面的數據需求。
  • 拍攝地球3D大片的高分七號衛星,正式上崗!
    今天,國家航天局表示,我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高分七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作為我國首顆民用亞米級光學傳輸型立體測繪衛星,該星的投入使用標誌著高分專項打造的高空間解析度、高時間解析度、高精度觀測的天基對地觀測能力全面形成。
  • 高分七號衛星上崗 高分專項天基對地觀測能力初步形成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8月20日,我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高分七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作為我國首顆民用亞米級光學傳輸型立體測繪衛星,高分七號衛星投入使用標誌著高分專項打造的高空間解析度、高時間解析度、高精度觀測的天基對地觀測能力初步形成,將進一步滿足用戶在基礎測繪、全球地理信息保障、城鄉建設監測評價、農業調查統計等方面的數據需求。
  • 高分七號衛星正式投用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昨天,我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高分七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標誌著我國高分專項打造的高空間解析度、高時間解析度、高精度觀測的天基對地觀測能力初步形成,將進一步滿足用戶在基礎測繪、全球地理信息保障、城鄉建設監測評價、農業調查統計等方面的數據需求。
  • 拍攝地球3D大片的高分七號衛星,正式上崗
    今天,國家航天局表示,我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高分七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作為我國首顆民用亞米級光學傳輸型立體測繪衛星,該星的投入使用標誌著高分專項打造的高空間解析度、高時間解析度、高精度觀測的天基對地觀測能力全面形成。
  • 高分七號告訴你
    圖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8月20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製的我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高分七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作為我國首顆民用亞米級光學傳輸型立體測繪衛星,高分七號衛星的投入使用標誌著高分專項打造的高空間解析度、高時間解析度、高精度觀測的天基對地觀測能力初步形成,將進一步滿足用戶在基礎測繪、全球地理信息保障、城鄉建設監測評價、農業調查統計等方面的數據需求。
  • 高分七號衛星今日正式投入使用 能夠拍攝「3D圖像」
    今天,國家航天局表示,我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高分七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作為我國首顆民用亞米級光學傳輸型立體測繪衛星,該星的投入使用標誌著高分專項打造的高空間解析度、高時間解析度、高精度觀測的天基對地觀測能力全面形成,將進一步滿足用戶在基礎測繪、全球地理信息保障、城鄉建設監測評價、農業調查統計等方面的數據需求。
  • 高分七號衛星:地球的3D大片來了
    央視網消息:昨天(12月10日),地球收到了一份從太空發回的禮物——20多幅「3D立體大片」,這是國家航天局發布的高分七號衛星首批亞米級立體影像圖,包括北京首都機場、大興機場、雁棲湖、安徽涇縣、廣東陽春等多個地區的圖像。
  • 高分七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 中國高分專項天基對地觀測能力初步形成
    中新網北京8月20日電(郭超凱)記者從中國國家航天局獲悉,8月20日,中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高分七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作為中國首顆民用亞米級光學傳輸型立體測繪衛星,該星的投入使用標誌著高分專項打造的高空間解析度、高時間解析度、高精度觀測的天基對地觀測能力初步形成,將進一步滿足用戶在基礎測繪、全球地理信息保障、城鄉建設監測評價、農業調查統計等方面的數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