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地理原創MOOK系列——《地道風物·湘西》出版

2021-01-09 鳳凰網


本書由中國國家地理原創團隊傾力打造。發現新湖南,發現新湘西,顛覆傳統湘西印象,重釋湘西山水格局;湖南衛視《天天向上》節目主持人汪涵「響應」計劃為你解讀湘西方言背後的文化;《瀟湘晨報·湖湘地理》前主編鄒容等專家學者深入討論湘西性格與文化;隨書附贈獨家定製版湘西風物大地圖及湘西之旅地圖

書名:

作者:範亞昆 主編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定價:49.8元

出版時間:2015.11

內容簡介

《地道風物-湘西》從雪峰山、武陵山、沅水、澧水共同刻畫了湘西的地貌特徵。湘西的山孕育了人們質樸率真的性格,湘西的水誕生了發達的商業文化,湘西在近現代史的進程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湘西作為雲貴高原與東部地區的文化交界區域,留存了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中國國家地理地道風物團隊探訪湘西土家族、苗族、侗族的文化源流,通過實地考察當地的重要景觀、傳統手作、地道食材。向人們展現動態而豐富的大湘西,並且最終顛覆人們的湘西印象。

《地道風物-湘西》告訴我們,湘西不是只有封閉的山文化,更有著開放的水文化,湘西在中國歷史上曾是抗日戰爭的終結點。過去,人們的湘西印象大多停留在 「鳳凰」、「沈從文」與「神秘」中。其實,湘西並不「神秘」,湘西擁有的是多元共生的文化。

作者簡介

汪 涵| 湖南衛視著名節目主持人。

左漢中| 湖南美術出版社編審,作家,民間美術探訪者。

柳 肅| 湖南大學建築學院院長,著有《湘西民居》等。

田茂軍| 吉首大學文學院教授,著有《銼刀下的風景:苗族民間剪紙的文化探尋》等。

童潛明| 湖南省地質科學院高級工程師,地質學專家。

鄒 容| 湖南省《瀟湘晨報·湖湘地理》前主編,文化學者。

雷 虎| 《華夏地理》籤約作者,傳統手藝關注者。

田 耳| 文學家,著有《天體懸浮》《風蝕地帶》等。

相關焦點

  • 中國國家地理「地道風物」發布:發現秘境廣西
    一年多時間,「地道風物」團隊及特約作者、攝影師,走過廣西、湘西、黔東南、川西南等行政和地理文化區域,36座城市、120多個村寨、10餘個少數民族聚居區,100多名農人、50多位手藝人,累計200次深入鄉土的探訪。有了這樣的積澱並歷經打磨,8月21日,作為中國國家地理髮起的創新互動平臺,「地道風物」正式發布,願和你一起,發現鄉土中國之美。
  • 《地道風物·湘西》主編範亞昆:湘西——「山文化」與「水文化」的...
    中國國家地理為什麼鍾情於大湘西?他們到底發現了什麼?有哪些風物是我們湖南人都不知曉的?讓《地道風物·湘西》主編範亞昆為我們一一解答。 情定大湘西,因其複雜傳統豐富多樣 《地道風物》第一卷《廣西》,以行政區域的視角關注南嶺,第二卷改變思路,選用文化地理區域的視角,尋找歷史、民族、地理風貌等比較清晰完整的文化地理區域,在湖南尋找這樣的文化板塊時,比較過湘中、湘東、湘南、湘西、湘北之後,選定了湘西。
  • 時髦又懂生活的人,愛看 MOOK
    如日本的《趣味的文具箱》,只講文具一個領域的各種細節。除了《知日》、《日和手帖》,中信出版社還出品了一本專門從食物角度切入生活方式的mook《食帖》,主題更細分,如面、下午茶、酒、烤箱、早餐、麵包、便當等,就像給每種食材、食物類型都做了一本「全事典」指南。
  • 霞浦一民宿入選中國國家地理·地道風物民宿榜單
    那人說:霞浦一民宿入選中國國家地理·地道風物民宿榜單。▲圖片來自《地道風物·民宿時代》▼中國國家地理·地道風物「地道民宿」榜單此次榜單評選活動歷時一個月,中國國家地理·地道風物聯合佳鄉學院、多彩投共同發起評選,經過報名、投票、專家評審,結合大眾投票以及專家評委意見,最終評選出2017年度的「地道民宿」。
  • 地道風物《火鍋》MOOK眾籌上新!陳曉卿、小寬、石光華等美食大咖沸騰推薦!
    作為地道風物MOOK系列的第12本,內容團隊深入探訪四川、重慶地區,採訪飲食文化學者、溯源火鍋江湖源流、探索火鍋行業新生態,帶你打開不一樣的沸騰火鍋生活。 麻辣曾經被歧視?攝影/李志勇和地道風物系列之前的MOOK一樣,《火鍋》的編輯團隊深入川渝地區,進行實地考察,把近百幅川渝美圖收入書中,為你開啟一場賞心悅目的風物之旅。
  • 地道風物戴上儺面,看看你像哪路神仙?
    地道風物在湘西,過去人們認為這個世界是人神共處的,但神放不下架子直接與凡人溝通,於是巫和儺,這樣的人神中介就誕生了。沈從文的《湘西散記》中的湘西,是一個民風原始的「失落世界」。趕屍、下蠱、落洞的故事,儘管誰都沒有見過,但是湘西邊民卻都深信不疑。湘西人都認為這個世界是人神共處的,但神放不下架子直接與凡人溝通,於是巫和儺,這樣的人神中介就誕生了。神選擇代言人,不能空口無憑,得有信物證明。而儺面具便是這樣的證物:戴上面具,立馬化身為神——就好比聖鬥士,穿上戰甲,立馬成為雅典娜的護法!
  • 酒鬼酒&中國國家地理:《重走大師路——沈從文筆下湘西的百年變遷》
    2020年9月,沈從文誕辰118 周年之際,酒鬼酒和中國國家地理組織了以「馥約湘西·重走大師路」為主題的攝影採風活動。一行二十幾人,沿著沈從文1934 年回鄉探親的路線,一路品讀沈從文大師的作品,一路講述舊時的光陰與故事,一路用光影見證先生筆下湘西的發展與變遷,踏上了一場地理空間上、文學歷史上和精神意義上的原鄉之旅。
  • 中國國家地理·地道風物團隊蒞莞開展採訪傳播活動
    近日,中國國家地理·地道風物團隊(以下簡稱「風物團隊」)到東莞開展「風物之旅·東莞」採訪傳播活動。@開水族的生物男的周卓誠、@戰爭研究WHS的閻京生、@植物人的史軍、@妖妖小精等十多位全國知名的專家學者、攝影師、作家、自媒體達人實地走訪採風,探尋東莞歷史古蹟、品嘗地道美食、體驗非遺文化……
  • 風物之旅 | 今天我們集結了一幫頂級吃貨,奔向9月的江鮮(文末有福利)
    曾任職於《北京青年報》、《中國旅遊》雜誌、《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等媒體。出版《青藏鐵路》、《超越平凡的人文攝影》、《頂級攝影師眼帘下的關外世界》、《大地在上—人文地理旅行攝影書》等。微博@王牧的日光暗房;頭條號:王牧的日光暗房餘榮培自由攝影師,從事媒體工作近10年,曾供職於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中華遺產》雜誌。專注人文攝影、旅行,榮獲2015年度美國《國家地理》攝影大賽三等獎。極果網攝影、手機、戶外等方向產品體驗師。
  • 我們的中國國家地理
    ▲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構建中國之美。再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選美中國 」 特輯在2005年作為10月刊隆重出版,55萬份雜誌不到一周就賣完了,當月緊急推出了精裝版,隨後許多集團客戶、廣告合作夥伴定製了自己的專屬版。至今還在年年加印,累計銷售超過500萬冊。▲ 印成多語言版本的《選美中國》特輯。
  • 中國國家地理·圖書亮相北京書市,公益捐贈大咖分享高潮不斷
    作為一家有特色、有口碑的知識傳播與文化發掘企業,中國國家地理·圖書亮相北京書市,在朝陽公園舉辦「中國國家地理圖書春季閱讀嘉年華」活動,成為朝陽公園北京書市的諸多亮點之一。劉穎的現場分享為了響應本屆書市「科普北京——讓生活插上科技的翅膀」主題,中國國家地理·圖書推出了三場科普主題的大咖公益分享。
  • 在湘西恰飯,我被一塊臘肉迷了魂~
    ▲到湘西,怎能不吃一塊地道的臘肉?點擊圖片,湘西腊味系列帶回家。 圖/《地道風物·湘西》這是一片獨特的地理空間,連綿的群山構成了它的整體地貌。縱貫湖南南北的雪峰山,成為境內四條江河的分水嶺,雪峰山以東,是湘江與資江流域;以西則是沅水與澧水流域,那也是湘西的範疇。
  • 中國國家地理旗下公眾號力推「世界美食之都」揚州早茶
    這篇由中國國家地理旗下公眾號「地道風物」推送的文章,用精美的圖片和充滿韻味的文字「惹饞」了眾多網友。「即將入夜的時候搭上一輛慢悠悠的綠皮車,迷迷糊糊地睡上一覺,晨光熹微,醒來就到了水軟風柔、散漫溫暖的揚州。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做,下了車就直奔茶社『吃早茶』。」文章中寫道,「現代人在格子間裡難以企及的陽光、自然、早餐,都是他們最日常不過的生活。
  • 以五色為美,中國國家地理邀你記錄多彩貴州
    、城鄉發展獎、全景攝影獎、手機攝影獎、無人機攝影獎的攝影師還會獲得「中國國家地理o地道風物特約攝影師」身份認證。主編《中國畫意攝影百年》、《中國造像——創意攝影作品鑑賞》、《在路上:跨越時代的影像記憶》,編著《攝影展賽獲獎秘笈》,執行主編《中國攝影報·值得記憶的照片》系列叢書,撰寫有「圖片編輯談圖片編輯」、「新聞攝影『二次革命』」、「風景攝影十問」等系列專題及評論文章近百萬字。
  • 南通攝影師作品登上《中國國家地理》
    10月28日,由南通攝影師拍攝的四張滬通大橋的作品登上了《中國國家地理-地道風物》欄目。
  • 「湘西黑豬」喜領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證書
    「湘西黑豬」喜領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證書 來源:紅網 作者:趙歡 張耀華 吳雲斌 編輯:王娉娉 實習生 張桂琪 2015-06-09 10:21:04
  • 陽澄湖畔的硬核小鎮,地道風物來,你來不來
    陽澄湖裡有黃金,再加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和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前100名的雙重加持,讓巴城相比於周邊的周莊、錦溪等「小橋流水人家」,更加硬核。▲ 雪後的崑曲小鎮,靜謐安詳。攝影/姚生龍當超級水鄉巴城遇上中國國家地理·地道風物,會發生什麼?
  • 國家地理:中國到底哪裡的牛肉最好吃?
    以下文章來源於地道風物 ,作者風物菌 地道風物地道風物是中國國家地理髮起的互動平臺,通過腳踏實地的風物發現之旅、值得信賴的線上線下原創內容,復興原鄉傳統、尋訪最佳物產、捕捉匠心民藝,分享最本真的生活方式。
  • 聽湘西深處的真誠心聲,範誠散文集《吊腳樓下的湘西》出版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月13日訊(記者 楊丹)近日,散文作家範誠新作《吊腳樓下的湘西》由湖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範誠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湖南廣播電視臺一級文學編輯。1985年,作者從湖南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後,為了追求文學夢想,志願來到湘西,在湘西工作生活近30年,踏遍湘西山山水水,已出版散文集《崀山走筆》《本色鳳凰》《閱讀湘西》《崀山鄉土》《走玩湘西》《鳳凰:那些人,那些事》等。其散文作品被著名文學評論家賀仲明稱為「湘西深處的真誠心聲」。《吊腳樓下的湘西》是作家範誠最新創作的一部文化散文集。
  • 《中國國家地理》作者蕭春雷行走中國散文集「中國的掌紋」系列出版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王牌作者蕭春雷,行走中國,沉澱十年,精華文章全集結——「中國的掌紋」系列:《自然骨魄》《大地棲居》《華夏邊城》。 ——易水(資深編輯 先後任職於《中國國家地理》、《華夏地理》雜誌)本書有專業的文獻基礎,敏銳的觀察視角,優美的文字敘述,是近年文化歷史散文寫作的重要收穫。 ——謝泳(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當代中國有文化散文、歷史散文、鄉土散文,但很少有寫得好的地理散文。蕭春雷的人文地理寫作,極大地豐富了當代文學中的空間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