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神經網絡(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算法簡介

2020-12-06 電子產品世界

人工神經網絡,簡稱神經網絡,是一種模仿生物神經網絡的結構和功能的數學模型或者計算模型。其實是一種與貝葉斯網絡很像的一種算法。之前看過一些內容始終雲裡霧裡,這次決定寫一篇博客。弄懂這個基本原理,畢竟現在深度學習太火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9/389189.htm

神經網絡是一種方法,既可以用來做有監督的任務,如分類、視覺識別等,也可以用作無監督的任務。首先,我們看一個簡單的例子。如下圖所示(這個圖網上有很多人引用了,但我找不到出處,歡迎指正),如果我們想訓練一個算法可以使其識別出是貓還是狗,這是很簡單的一個分類任務,我們可以找一條線(模型),在這個二元坐標中進行「一刀切」,把這兩組數據分開。我們知道,在解析幾何中,這條直線可以用如下的公式表達:

圖1 貓狗數據

圖2 一個簡單的神經網絡

這裡的W1和W2就是兩個坐標軸上的係數,可以稱為權重。W0可以稱作截距,也叫做偏移。新來一個數據點,也就是一組輸入值(X1,X2),如果在這條線的左邊,那麼它就是一隻狗,如果在右邊就是一隻貓了。這就可以用一個簡單的神經網絡來表示。如圖2所示,X1和X2分別是輸入值,Y是輸出值,兩條邊的權重分別是W1和W2。這是一個最簡單的神經網絡了。這就是使用神經網絡定義了一個線性分類器了。這裡的一個圓形的節點就是一個神經元。我們也可以採用另一種方式,即在輸入輸出之間加一個中間節點S,然後增加一個輸出層,包括兩個節點Y1和Y2,分別對應貓和狗,最後哪個輸出節點的值大,那麼這個數據就屬於哪個類別(貓或者狗)。

對於簡單的二分類問題這就可以解決了。但在實際情況中,有很多問題無法簡單的使用「一刀切」的方式解決,如圖3所示,假設貓和狗的數據分布如下圖,那麼這就無法用「一刀切」的方式來解決了,但是我們可以切兩刀,橫豎各一刀,然後把相同的「塊」聯合起來,這樣就解決了比較複雜的分類問題了。也有些問題,需要用曲線來分割。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需要比較複雜一點的神經網絡了。以曲線為例,我們可以設計出一個三層的神經網絡。這就是用神經網絡設計的一個非線性分類器。理論上講,如何一個分類器都可以設計一個神經網絡來表徵,也就是說,不管實際圖形如何,我們都可以設計一個神經網絡來擬合。到這裡,可能有人問,每個節點的這個函數要如何選擇?根據吳軍老師《數學之美》第二版中的說法,為了提供人工神經網絡的通用性,我們一般規定每個神經元的函數只能針對其輸入的變量做一次非線性的變換。舉個例子說就是假如某個神經元Y 的輸入值是X1,X2,...Xn,它們的邊的權重分別為W1,W2,...Wn,那麼計算Y節點的值分兩步進行,第一步是計算來自輸入值的線性組合:

第二步是計算y=f(G),這裡的f(⋅)可以使非線性的,,但因為裡面的參數是一個具體的值,所以不會很複雜。這兩個步驟的結合使得人工神經網絡既靈活又不至於太複雜。這裡的f(⋅)就是激活函數。線性模型的表達能力不夠,它的作用就是來增強模型的表示能力。人工神經網絡可以很多層連接在一起,因此在人工神經網絡中,主要的工作就是設計結構(基層網絡,每層幾個節點等)和激活函數。我們常用的激活函數包括Sigmoid函數、ReLU函數、Tanh函數等等。如下圖所示,這是幾種簡單的激活函數的示意圖( https://ypwhs.gitbooks.io/nnplayground/content/Activation.html )


相關焦點

  • 圖神經網絡 Graph Neural Network (GNN)
    傳統的神經網絡比較適合用於歐式空間的數據,而圖神經網絡 GNN 可以把神經網絡用在圖結構 (Graph) 中。圖神經網絡的種類很多,包括圖卷積網絡 GCN、圖注意力網絡 GAT、圖自編碼器 GAE 等。本文介紹最早被提出的圖神經網絡 (Graph Neural Network) GNN。
  • 金融領域裡的機器學習算法介紹:人工神經網絡
    人工智慧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神經網絡、深度學習和強化學習推動的。這些複雜的算法可以解決高度複雜的機器學習任務,如圖像分類、人臉識別、語音識別和自然語言處理等。這些複雜任務一般是非線性的,同時包含著大量的特徵輸入。我們下面我們將分幾天的時間對這些算法及其在金融領域的應用進行闡述。
  • 基於憶阻器的神經網絡應用研究
    3.基於憶阻器件的神經網絡 人工網絡的發展源自於1943年McCulloch和Pitts[29]提出的首個用建模描述大腦信息處理過程的M-P神經元模型,進而於1949年,Hebb[30]提出了一種突觸是聯繫可變的假設,促進了神經網絡的學習算法的研究,直到1957年 Rosenblat[31]提出了感知機模型
  • 人工神經網絡在蛋白質降解基礎上預測幹醃火腿多元品質的應用
    中國肉類食品綜合研究中心,肉類加工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朱寧、王守偉教授等人 於11月9日在Food Chemistry上在線發表了文章《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to predict multiple quality of dry-cured ham based on protein
  • 基於憶阻器的神經網絡應用研究
    3.基於憶阻器件的神經網絡人工網絡的發展源自於1943年McCulloch和Pitts[29]提出的首個用建模描述大腦信息處理過程的M-P神經元模型,進而於1949年,Hebb[30]提出了一種突觸是聯繫可變的假設,促進了神經網絡的學習算法的研究,直到1957年 Rosenblat[31]
  • 人工神經網絡算法是怎樣工作的?(英文)
    By the end of the article, I will also present my views on the three basic purposes of understanding any algorithm raised above.
  • 盤點| 機器學習入門算法:從線性模型到神經網絡
    原標題:盤點 | 機器學習入門算法:從線性模型到神經網絡 選自Dataconomy 機器之心編譯 參與:王宇欣、吳攀、蔣思源答案很簡單:算法(algorithm)。 機器學習是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一種,其本質上講,就是計算機可以在無需編程的情況下自己學習概念(concept)。這些電腦程式一旦接觸新的數據,就將會改變它們的「思考」(或者輸出)。為了實現機器學習,算法是必需的。算法被寫入計算機並在其剖析數據時給與其需要遵循的規則。
  • 初識人工神經網絡
    這也就是神經網絡的魅力所在。人工神經網絡(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是一種模仿生物神經網絡行為特徵,進行信息處理的算法數學模型。在人工神經網絡模型中使用單元節點模擬神經元,通過調整神經網絡內部大量節點(神經元)之間相互連接的權重來達到處理信息的目的。
  • 基於PVANet卷積神經網絡模型的交通標誌識別算法
    neural network)架構, 實現了更佳的精確度和檢測時間。 2 PVANet網絡結構與改進 2.1 PVANet網絡簡介 PVANet[19]是Intel公司Kim等人在2016年提出的一種用於實時物體檢測的卷積神經網絡結構。
  • 利用遺傳算法優化GANs
    GANs是在訓練階段最需要計算的密集型模型之一,因為它相當於同時訓練兩個神經網絡。對於我的普通電腦來說,把gan訓練到收斂是非常困難的。遺傳算法是根據大自然中生物體進化規律而設計提出的,是根據大自然中生物體進化規律而設計提出的。是模擬達爾文生物進化論的自然選擇和遺傳學機理的生物進化過程的計算模型,是一種通過模擬自然進化過程搜索最優解的方法。
  • 深度學習:神經網絡算法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相反,它的工作完全依賴於人類對算法的設計。深度學習從誕生到爆發用了大約五十年。從其發展歷程,我們可以窺見計算機科學家們的步步巧思,並從中探討其可能的發展方向。一、什麼是深度學習深度學習就是人工神經網絡(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神經網絡算法得名於其對於動物神經元傳遞信息方式的模擬,而深度學習這一「俗稱」又來自於多層級聯的神經元:眾多的層讓信息的傳遞實現了「深度」。
  • 從Y = X到構建完整的人工神經網絡
    原標題 | From Y=X to Building a Complet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作者 | Ahmed Gad譯者 | AI小山(工程師)、朱慧94(上海大學)、Mr-UC(中國科學院大學)本文編輯:王立魚英語原文:https://heartbeat.fritz.ai/from-y-x-to-building-a-complete-artificial-neural-network
  • 機器學習算法盤點:人工神經網絡、深度學習
    機器學習算法盤點:人工神經網絡、深度學習 佚名 發表於 2016-08-01 16:26:33   機器學習無疑是當前數據分析領域的一個熱點內容。很多人在平時的工作中都或多或少會用到機器學習的算法。
  • 神經網絡模型預測值 論文_bp神經網絡預測模型建模步驟 - CSDN
    在下圖的基本神經元結構後面,你會看到詳細的講解:基本的人工神經網絡神經元(basic neural network cell)相當簡單,這種簡單的類型可以在常規的前饋人工神經網絡架構裡面找到。這種神經元與其它神經元之間的連接具有權重,也就是說,它可以和前一層神經網絡層中的所有神經元有連接。
  • ICCV 2019 提前看|三篇論文,解讀神經網絡壓縮
    神經網絡壓縮方向是目前深度學習研究的一個熱門的方向,其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壓縮,蒸餾,網絡架構搜索,量化等。在 ICCV2019 中,不少的研究單位和學者都發表了神經網絡壓縮方向的論文。本文主要以其中三篇論文來研究神經網絡壓縮的目前發展趨勢。
  • 清華造人工神經網絡晶片,憶阻器陣列效能高過GPU兩個數量級
    近日,清華大學微電子所、未來晶片技術高精尖創新中心錢鶴、吳華強教授團隊與合作者在《自然》在線發表了題為「Fully hardware-implemented memristor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的研究論文,報導了基於憶阻器陣列晶片卷積網絡的完整硬體實現。
  • 機器學習算法匯總:人工神經網絡、深度學習及其它
    算法類似性根據算法的功能和形式的類似性,我們可以把算法分類,比如說基於樹的算法,基於神經網絡的算法等等。當然,機器學習的範圍非常龐大,有些算法很難明確歸類到某一類。而對於有些分類來說,同一分類的算法可以針對不同類型的問題。這裡,我們儘量把常用的算法按照最容易理解的方式進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