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株洲市外國語學校校長饒婷面對面:培養具有中國靈魂、國際視野的...

2021-01-08 瀟湘晨報

4月29日,一陣春雨給連續的炎熱天氣按下暫停鍵,泥土散發的清香讓人神清氣爽。坐落在株洲市南郊鳳凰公園的山居學府株洲市外國語學校,在這樣的天氣裡越發充滿朝氣。校長饒婷的辦公室就在教學樓一樓,離校門不遠,能看著孩子們興致勃勃地走進校園,收穫滿滿地放學回家。這也是她每天感覺最幸福的事情。

「昨天才從北京領完獎回來,獎牌都還沒來得及拆封。」看著辦公桌上的獎牌,饒婷笑著說。今年4月,株洲市外國語學校被推選為2019中國民辦教育百佳學校,這是學校辦學質量得到全國教育界肯定的有力證明。接手校長職位兩年,語文教師出身的饒婷一直以培養具有「中國靈魂、國際視野」的學生為目標。

對教育來說,何謂「中國靈魂、國際視野」?「是傳承,是育人,更是格局。」饒婷說。

傳承:教育中最質樸的「中國靈魂」

饒婷今年34歲,毫無疑問,這是一位年輕的校長。直到現在,她依然奮鬥在教學第一線,堅持給學生上課,去年才卸下班主任的職務。問及原因,饒婷說:「我從小就熱愛教師這個職業,喜歡跟孩子們在一起。」

饒婷從小對教師職業就有一種崇拜感。讀幼兒園時玩過家家的遊戲,她永遠選擇扮演老師。小學六年級時,饒婷遇到了第一個人生導師。「她叫楊向陽,長得年輕又漂亮,是我的語文老師。作為一名農村教師,她在全縣公開課賽課上拿過第一名,在當時簡直就是我的偶像。」饒婷滿臉幸福地回憶。楊老師上課非常有耐心,還經常讓她給其他同學補補課。有一次,楊老師對她說:「以你目前的能力,可以去教三年級的弟弟妹妹了。」這句話,對讀六年級的饒婷來說是一種莫大的鼓勵,且更加堅定了她要成為一名人民教師的決心。

「一句話影響人的一生,這不正是教師職業的魅力所在嗎?」當年高考填報志願時,饒婷全部選擇了師範類學校,最終被湖南師範大學錄取,在2008年大學畢業後來到株洲市外國語學校任教。

在株洲市外國語學校,饒婷遇到了人生中第二個重要導師——劉漫華。劉漫華是當時的語文年級組長,也是全國勞模、全國優秀班主任。「我一直覺得能和『全國勞模』『全國優秀班主任』面談是一件很遙遠的事。所以當劉老師親切地站在面前,和我們講述著她輕傷不下火線的故事時,我就對自己說要成為她那樣的人。」說到這裡,饒婷的欽佩溢於言表。

教育本為一種傳承,師長影響了饒婷,然後,饒婷也在教育生涯中,慢慢影響著她的學生。

來到株洲市外國語學校,饒婷成為81班的班主任,教兩個班的語文。因為年紀相差不大,孩子們都叫她「饒姐」。當時,班上有個叫張明(化名)的學生,是年級裡出了名的「小霸王」。「剛進學校就打了四次架,英語從未及格過。但我發現他的理科思維很好,於是我耐心地開導他,鼓勵他好好學習理科。」張明沒有辜負「饒姐」的期待,後來一舉拿下中南六省生物競賽二等獎、全市奧數競賽一等獎、化學競賽一等獎。那年,她教初三,在她生日那天收到了全班學生寫給她的小紙條,上面全是大家最想對她說的話。而張明則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對她說:「饒老師,我可以叫您一聲『媽媽』嗎?」現在,張明只要放假依然會回來看「饒媽媽」,與她述說心事。

「教育是人與人之間的故事,這樣的故事要有來源,也要有延續。我在延續著我的故事,我的故事源自於我的師長。我的師長的故事呢?」饒婷若有所思,「我想,如此傳承,應是教育中最質樸的『中國靈魂』。」

三年後,這個從初一入學排名倒數的班級,一躍而成全校5A最多的佼佼者。如今,這批學生遍布全球30多個城市,有北大計算機系研究生在讀的,也有去美國留學的,他們還建立了一個81班全球蹭飯糰,歡迎「饒姐」隨時光顧。

育人:教師的視野決定學生的高度

和五六個學生一起,騎著自行車在三三一附近家訪,男生們還自告奮勇當起保鏢,陽光下充滿歡聲笑語……這是青年教師饒婷的育人場景。如今,每每回憶起來,把學生當朋友,真心實意地和學生一起成長,當是當時的她最大的收穫。

當然,育人的思考從未停止。

送走第一屆學生,饒婷升為年級語文備課組長,開始研究應該教什麼、怎麼教。她坦言:「教研真的能讓教學效果事半功倍。」一邊探索,一邊實踐,她帶的第二屆學生畢業時成績名列株洲市第一。

帶第三屆學生時,饒婷開始身兼數職,這也讓她的思維更加開闊。「教師的視野決定了學生的高度。所以我開始著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自我管理能力。」饒婷說。

在她看來,德育理應與智育並重。於是,她把所有的主題班會全部交給學生策劃,她只在會前會後指導;每逢周末,她要麼帶上學生和家長參加湘江毅行,要麼組織爬山比賽、桌球比賽;一到寒暑假,就帶著學生去內蒙古大草原,去德國友好學校參觀。「要麼讀書,要麼旅行,身體和心靈總有一個在路上。我希望他們能成為真正『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

這一系列舉動,讓其他班級的學生羨慕不已,卻讓自己班級的很多家長不理解。為了打消家長們的疑慮,饒婷組織了一場家長會,給大家上了一堂親子閱讀課。「那次我講的是龍應臺的《目送》,我對他們說,如果相信自己的孩子,就應該學會放手。」饒婷說。親子閱讀課一堅持就是三年,饒婷要求家長和學生每兩周共讀一本書,並分別寫下心得體會。這樣的互動不僅拉近了親子關係,也讓很多家長逐漸理解了饒婷的教學方式。

2017年中考,這個班48個學生有41人拿了5A,一人前往新加坡公費留學,一人前往美國公費留學,成為當時「株洲最牛班」。

「我們總說育人,但到底育什麼樣的人、怎樣育人呢?」饒婷說,「相信孩子,理解孩子,引導孩子,回歸教育本該有的樣子。你打開了視野,孩子便看到了更美的風景。」

格局:以「為中國發聲」為信念

這兩年,作為校長的饒婷,更多地在思考如何將「中國靈魂、國際視野」的育人目標在教育教學及管理過程中落到實處。她多次和團隊研討,並在教師中收集建議,最終確定「立足國語,強化雙語,多元發展」為實現育人目標的核心。

「毫無疑問,『中國靈魂』,當是首位。」饒婷說。

於是,學校在德育上,以傳統文化為基礎,將忠、孝、仁、義、禮、智、信貫徹到學生生活中;在智育上,注重語文學科,將語文擴充到國學層面,從閱讀、詩教、演講三方面全面培養學生。「入學三年,學生課堂閱讀量要達到540萬字;開口能吟詩,提筆能作詩;每節語文課的前五分鐘,讓學生演講,鍛鍊口才。」饒婷說,雖說是外國語學校,但這裡也是全國語文名師工作坊所在地、株洲市語文學科培訓基地,可見學校對語文教學的重視程度。

「在新時代,我們希望的是,每個孩子都能成為國際化的中國人,每個人都應有在國際上為中國發聲的信念。」饒婷篤定地說。

在教學上,學校採取「2+1」的人才培養模式,要求每個學生至少掌握兩門外語,選修一門技能。「除了英語是必修課,孩子們還要從德語、日語、韓語、西班牙語中選擇一門學習。」饒婷說,德語課開設得較早,選擇德語作為第二外語的學生比較多。目前,學校已經和德國友好學校開展了幾屆中德交換生活動,每次交流完畢,中國孩子都感嘆於德國人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德國孩子則沉醉在中國傳統文化中。

2018年,株洲市外國語學校開始實行英語20至30人的小班制教學,進行教學改革,讓學生有了更多開口說英語的機會。「改革前,我們和一個學校聯考,平均分高出對方10分。近一個學期後,我們再次聯考,平均分高出對方26分,效果可以說是立竿見影。」改革帶來的壓力可想而知,學校現在有30多名英語教師,但饒婷回答得很乾脆:「我願意。」在她看來,能豐滿學生的羽翼,辦有口皆碑的學校,這樣的投資是值得的。

作為一名細膩的女校長,饒婷還非常注重孩子們的心理健康。她為學生編制雙語繪本,內容涉及如何保護身體的秘密、如何面對父母離婚等敏感問題。「這是一個開放的時代,我們不能因為羞於啟齒而忽視孩子們的身心問題。」饒婷說。

踏實地熱愛教學,誠實地熱愛教育,真實地熱愛孩子……所有的人、事、物,都凝練進一句「培養具有中國靈魂、國際視野的孩子」。——這是一位年輕女校長的教育情懷,更是一所外國語學校校長的教育格局。

與饒婷校長面對面焦點問答:主動把握,每個人都有做交換生的機會

Q:學校有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請問您最初創辦這些社團的目的是什麼?

——王依梅

A:學校的「2+1」人才培養模式中的「1」就是要大家選擇一項自己喜歡的興趣愛好去發展,而創辦社團是為了給大家更多選擇。目前學校有40多個社團,可以滿足大部分同學的需求,培養你們的個性。

Q:教學樓旁邊有一個廢棄的天氣站,請問校長打算如何處理?會翻新還是改造成一個花園?

——譚亞飛

A:你提的問題就是我目前在想的問題。我想借鑑恭王府裡的蓺蔬圃,把這塊空地改造成小菜園,讓每個班負責一塊。大家可以觀察體驗植物的生長,我們的steam課程中的垂直農場也能在這裡進行,我想大家一定會非常感興趣。

Q:學校有很多出國做交換生的機會,我們要怎樣才能獲得這樣的機會呢?

——尹瑞熙

A:開展交換生活動前,學校會組織海選、筆試、面試、家庭考查,再選出合適的同學。想要獲得這樣的機會,我們就要主動去把握,積極參與海選。另外,英語基礎要好,言談舉止要大方自信。在國外,你代表的不僅僅是株外人的形象,還代表了中國形象。

Q:我們和多個國家學校建立了姊妹學校關係,也開展了一系列交換生活動,這些對我們中學生有些什麼意義?

——蔡可歆

A:國際交流是我們培養具有中國靈魂、國際視野學生的有效手段。我們把國際交流當作教學活動,讓同學在這個活動中有所收穫。它不僅打開了你們的視野,也讓你們更加自信。這些感受、體驗都將成為你人生的經驗。這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

Q:我們本身就有很多課要學習,學校還開設了很多特色課程,感覺有些忙不過來。請問為什麼要開設這些特色課程?

——張強

A:我們學習的目的是什麼?是成績?是分數?都不是。我覺得成長比分數更重要。多樣化的課程讓我們的教育過程更加生動,也讓教育內容更加豐富。在各種各樣的課程體驗過程中,我們可以培養大家的綜合素質,這是培養具有中國靈魂、國際視野的現代人的一種方式。當然,如果有同學覺得吃力,也可以不選擇或少選一點,我們把選擇權交給大家。

相關焦點

  • 勞生福:青藍相繼,薪火相傳,辦好北外附屬海南外國語學校
    為孩子找一所好學校,讓孩子能夠健康成長、快樂學習,是一個家庭的頭等大事。不僅如此,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還希望孩子能得到更優質的教育,想要孩子能夠從小就外語流利、素質全面、氣質不凡,想要孩子擁有領袖的基因、王者的氣概、海納百川的胸懷、心平氣和的定力。當「雙語教育」「特色課程」「國際視野」成為新時代教育的關鍵詞,「國際化教育」就成了家長們的首要選項。
  • 推進中國英語教育現代化 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
    新華網北京7月26日電 今日,在2019國際英語教育中國大會上,近3000名海內外高校英語教育專家、中小學英語教師同啟文明交流互鑑背景下中外英語教育交流新徵程。  中國日報社總編輯周樹春在開幕式致辭時表示,作為國家英文日報,中國日報是世界了解中國、中國走向世界的一個窗口,其旗下的21世紀英語教育傳媒一直致力於推動中國英語教育事業發展,努力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青少年。他期待英語教育工作者通過大會增進彼此了解,學習掌握更多英語教育方式方法。
  • 濟南外國語學校獲2020國際基因工程機器大賽金獎-新華網山東頻道
    11月14日至22日,2020年國際基因工程機器大賽全球總決賽在線上舉行濟南外國語學校國際課程中心8名同學組成的JNFLS團隊從全球36個國家和地區的249支隊伍脫穎而出,斬獲大賽金獎。這也是濟南外國語學校繼2019年奪金後,第二次獲得該國際賽事金獎。  國際基因工程機器大賽是教育部認可的13項頂級競賽之一,創始於2003年,其理念在於鼓勵學生積極創新,用創新去改變世界。
  • 鄭增儀副司長視察鄭州市外國語學校英語課題實驗班
    2018年11月9日,國家督學、基礎教育司原副司長鄭增儀一行十餘人來到鄭州市外國語學校調研《信息技術支持下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案例研究》萬聰英語課題實驗班。在鄭州市外國語學校副校長李茂啟、德育主任袁豔磊等的陪同下,鄭司長一行參觀了鄭州市外國語學校。
  • 寧波前灣慈吉外國語學校正式開工!
    12月25日上午,伴隨著打樁機的轟鳴聲,寧波前灣慈吉外國語學校正式打下了「第一樁」,標誌著自10月份奠基儀式以來施工建設將進入快車道。慈吉外國語學校該項目為杭灣金融港板塊內首個開工實施項目,總投資15億元,佔地230畝,建築20萬平米。
  • 首屆RAISE亞洲國際學校大會暨資源博覽會成功舉辦
    中國常熟世界聯合學院校長Pelham Lindfield Roberts在「定義國際學校所培養的全球素養」的演講中,從自己的成長、從業經歷,以及UWC的創辦理念入手,敘述了自己對為什麼以及如何設計培養全球素養課堂的看法與見解。
  • 常德外國語學校高中英語國際課程實驗班招生啦!
    紅網時刻常德6月7日訊(記者 白玲川 通訊員 李耕)6月7日上午,常德外國語學校舉行2020年高中英語國際課程實驗班招生說明會。上百名初三應屆畢業生攜家長前來了解招生信息。會上,學校領導解答了家長學生所熱切關心的問題,「常外國際課程班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國際6班應屆畢業生石懌佐講述了就讀國際班給他帶來的改變。
  • 深圳外國語學校校友鄭景旭科研成果首發國際頂尖學術期刊《Science》
    2019-11-05 11:34來源:深圳外國語學校「我對自然科學的興趣主要成型於在深外學習期間。」,致力於辦一所具有中國底蘊、深圳特色的現代化國際化學校。近年來,學校弘揚書院傳統,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設立「四大書院」,因材施教,為學生個性化發展,全面成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2020中國國際學校排名,上海包玉剛重回全國第一
    導讀:胡潤百富近日公布了最新中國國際學校排名,這是胡潤百學連續第三次發布「中國國際學校」排行榜,榜單錄入了來自24個中國大陸城市的百強國際學校,其中前50名排名分先後順序,後50名排名不分先後。上海包玉剛實驗學校重回全國第一,百強榜單北上廣深佔到三分之二,上海以27所超越北京重回榜首!
  • 2020翼展未來深圳家庭教育論壇暨國際學校聯展圓滿閉幕
    展會現場:家長與學校面對面深入交流 展會現場人頭攢動,絡繹不絕,家長與孩子們在國際學校校長或招生老師出現的展位前穿梭流連,抓緊機會與教育大咖們展開深入交流,雙方互通有無,相互了解,真正實現了溝通「零距離」,全方位解決深圳家長的擇校需求。
  • 曹衛東任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校長(圖/簡歷)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北京11月24日電  (崔小粟)據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網站消息,11月20日,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校級領導幹部宣布大會召開,北京市委組織部副部長李世新在會上宣讀了北京市委、市政府關於曹衛東、周烈同志的職務變動的決定,任命曹衛東同志為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校長
  • 打造國際理解教育樣本 培養國際公民
    在8日的活動現場,採荷第二小學教育集團校長吳樹超接受了杭報記者的專訪,對學校的國際理解教育作了權威解讀——校長專訪——記者:學校在2018年入選杭州市教育局首批「杭州市教育國際化示範校」,多年來,學校如何讓學生學會理解國際化教育?
  • 千名國際化學校校長學者齊聚首——第三屆國際化學校行業年會暨...
    中國日報5月14日電 5月13日至15日,第三屆國際化學校行業年會暨教育資源博覽會在北京舉行。本屆大會由北京外國語大學主辦,主題為「規範發展 融合創新——邁向新時代的國際化學校」。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秘書長、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原主任張力,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國家督學尹後慶,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王本中,北京外國語大學副校長賈文鍵,上海外國語大學副校長張峰,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副校長劉建達,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教育集團總經理、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副社長範曉虹,上海外國語大學教育集團總經理徐慶明,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教育集團總經理何勇斌,晟泰教育集團總裁張小傑等出席本次大會
  • 玩轉魔方,展我風採——2020年株洲市「三好杯」魔方比賽完美收官!
    2020年11月21日至22日,由株洲市教育局、株洲市文化旅遊廣電體育局主辦,株洲市第二中學初中部承辦,株洲市米吉魔方俱樂部協辦的2020 年株洲市「三好杯」中小學生運動會暨第五屆智力運動會魔方比賽在株洲市二中初中部藝體館舉行。
  • 重慶市教育學會物理專委會2019學術年會在重慶第二外國語學校舉行
    中國網12月3日訊 近日,重慶市中學物理重點學科建設暨重慶市教育學會物理專委會2019學術年會在重慶市第二外國語學校舉行。重慶中學物理界的教育專家、各區縣物理教研員和各校物理骨幹教師齊聚,各展所長,匯報最新教研成果。
  • 成都外國語學校校長:5分鐘看10萬字,怎麼可能
    成都外國語學校校長龔智發坦言,還沒有聽說過翻書不讀書就能進入腦海,1~5分鐘可以看完10萬字,並且可以把內容完整複述出來。「用儀器輸入的嗎?否則怎麼可能!我第一感覺是騙人的。」他希望家長理性看待這些現象,不要去跟風,學習不能靠投機取巧,只有腳踏實地,重視基礎,重視能力培養。正確的閱讀方法是:第一讀好書,讀經典、讀哲學、讀理想、讀奮鬥的書。
  • 訪雲南大學校長林文勳代表:培養一流大學師資
    【代表委員面對面】  光明日報記者 任維東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啟動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雲南大學校長林文勳代表認為,在建設一流大學的新形勢下,培養和造就一支一流的師資隊伍,既是雲南大學一流大學建設的需要,也是雲南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 民辦揚波外國語小學:用英語說好中國故事
    12月31日,上海市民辦揚波外國語小學舉行第22屆英語文化節遊園活動。今年的活動以「Hello,World! This is China.」(你好,世界!這裡是中國。)為主題,以「中國故事」為主要內容,多角度進行整合和設計,努力探索多元實踐課堂,讓學生們關注中國文化,用心靈感受中國魅力。在活動現場,只見每位學生手裡都拿著一本活動手冊。手冊裡不僅印有中國地圖,還有各地的文化知識。
  • 常德外國語學校部分教師參加長郡大家庭新教材研討會暨教學開放周...
    ,幫助老師們提升眼界、開闊視野、精進業務能力。經校長室積極爭取,常德外國語學校選派高一年級部分教師於11月18日至20日參加了由長郡中學承辦的2020年長郡大家庭新教材研討會暨教學開放周活動。    朱方武校長前往學校西門目送外出培訓教師  臨行前,校長朱方武前往學校西門目送赴長郡中學培訓的高一年級老師,叮囑老師們要注意安全,安心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