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錄偵探|第四次世界大戰會怎麼打?

2020-12-04 澎湃新聞

1946年7月1日出版的《時代周刊》,封面人物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畫面上,愛因斯坦的頭像居中,背後是升騰而起的蘑菇雲,壓在蘑菇雲上的是著名的E=mc,封面標題:世界毀滅者。在當期雜誌正文首頁上寫著一段話:看到出現在我們眼前的充滿爆炸和火焰的恐怖景象,那些喜歡研究歷史事件因果關係的人就會隱約看到一個膽小的、孩子般無辜的男人的輪廓,這個男人有著溫和的棕色眼睛、憔悴厭倦的表情和一頭被大風吹得亂蓬蓬的頭髮。

《時代周刊》封面

歷史因果關係告訴人們,在《時代周刊》刊發上述報導前11個月,人類首次也是迄今唯一一次核武器的使用,終結了史上規模最大的熱兵器戰爭,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肇始這一切的是,1907年瑞士伯爾尼專利局技術員愛因斯坦提出的「質能守恆定律」。這個定律投射於社會科學領域,徹底顛覆了人類文明進程的一般節奏和固有平衡。

科技進步所展現出的駭人威力,讓人類深感恐懼。站在原子時代多米諾骨牌起點的愛因斯坦,也對此百感交集。雖然,他沒有直接參與「曼哈頓計劃」,與廣島、長崎兩枚原子彈的關聯僅限於1939年致信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建議「美國抓緊原子能研究、防止納粹德國搶先掌握原子彈」。但他明白,動用核武器所進行的全球性戰爭,會讓勝負失去意義。因為在這樣的戰爭中,人類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實現自保以維繫歷史的線性發展——人類會因此回到史前時代。

愛因斯坦曾用更為生動的話語,表達過上述思想: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戰怎麼打,但我知道第四次世界大戰用的是棍子和石頭(I do not know with what weapons World War III will be fought, but World War IV will be fought with sticks and stones)。

科技先知愛因斯坦,對人類造物產生了自責,甚至一絲自嘲。愛因斯坦所言,可以視作一句讖語,貼在人類邁入核時代的門楹上。這句話流傳至今,始終提醒人類,要對自身能度以及由此可能引發的破壞性、災難性後果有所預估。

鑑於這句話的巨大影響力,其真實性從來就沒受到過懷疑。事實上,這句話也的確是愛因斯坦所說,毋庸置疑。無論是相關文獻資料,還是眾多引語網站,都認定愛因斯坦享有這句話的專利。

稍有疑惑的是,愛因斯坦說這句話具體的背景場合。儘管很多文字載體承認愛因斯坦說過這句話,然而,對於愛因斯坦在何時何地對何人說了這句話,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相對而言,比較主流的說法有兩種,如下——

說法一:出自愛因斯坦與阿爾弗雷德·沃納的訪談。1949年初,愛因斯坦接受《自由派猶太教》雜誌()記者阿爾弗雷德·沃納的專訪。在兩人交談中,愛因斯坦拋出了這句名言。訪談文字稿,刊登於《自由派猶太教》雜誌1949年第16期(4-5月合刊)。

Liberal Judaism

說法二:出自愛因斯坦寫給美國總統哈裡·杜魯門的信件。1948年,愛因斯坦曾以「原子科學家緊急委員會」主席的身份致信杜魯門。信中,愛因斯坦對美蘇兩個超級大國日趨公開化的對抗和不斷升級的軍備競賽表達了擔憂,就此他寫下了這句名言。不過,愛因斯坦致信杜魯門並進行勸戒的說法,未經證實。愛因斯坦把羅斯福視作一位可以信賴的朋友,可以開誠布公、推心置腹,而羅斯福的繼任者杜魯門則完全是另一碼事。

梳理國內出版的眾多愛因斯坦傳記作品,《時代周刊》前主編沃爾特·艾薩克森所著《愛因斯坦傳》(湖南科技出版社2012年1月版, 張卜天譯)尤其值得關注。這是一本愛因斯坦的生活傳記,也是傳主所有文稿解密之後問世的首部傳記作品,內容詳盡、資料豐富。更為重要的是,在這本堪稱權威的傳記中,對愛因斯坦這句名言的出處有了明確的交代。在《愛因斯坦傳》第22章《世界公民,1945-1949》中,作者寫道:「20世紀40年代末,當他(愛因斯坦)越來越清楚地看到國際化和控制核武器的努力行將失敗時,有人問他下一次世界大戰會是什麼樣子。他回答道:『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戰會用什麼武器,但我知道第四次世界大戰肯定是用石頭!』」(《愛因斯坦傳》第436頁)

《愛因斯坦傳》

——在書的同一頁,有關於這段話的注釋:出自愛因斯坦與《自由派猶太教》雜誌記者阿爾弗雷德·沃納的訪談。

就具體措辭論,艾薩克森著《愛因斯坦傳》中的表述,與時下人們熟悉的版本類似,微妙卻不容忽視的區別在於「第四次世界大戰中人們所使用的武器」——前者只有「石頭」,與後者相比少了一根「棍子」。必須強調的是,正是這根少了的「棍子」,牽扯出關於這句名言「多餘的問號」。

既然艾薩克森版《愛因斯坦傳》中這句名言的表述與人們熟悉的版本不盡一致,那麼愛因斯坦會不會在其他場合說過這句名言的親緣版本?更大膽的猜測是,會不會有人在愛因斯坦之前就說類似的話?

關於上述疑問,「引語調查者」(Quote Investigator)的網站提供了關鍵的線索。該網站指出,其實,早在1948年之前,就已經有與愛因斯坦名言十分相近的句子存在,它們出現在不同的文章裡,說這句話的人是一位不知名的美軍尉官。在所有文章中,可考的最早版本出現在1946年9月23日的《威斯康辛州報》上。該報當天刊發了一篇沃爾特·溫切爾撰寫的專欄文章:《危言聳聽的提問和溫切爾的回答》。

《危言聳聽的提問和溫切爾的回答》的寫作背景,是美國將比基尼島列為核試驗基地,由此給當地造成了深重的生態災難和人道危機。此前兩個月,即1946年7月25日,美軍在比基尼島附近的太平洋海域試爆了一枚綽號為「比基尼·海倫」的原子彈,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水下核爆炸。這枚有著性感名字的原子彈,有著讓人類理性瞬間黑屏的威力,爆炸當量極度驚人,炸沉了11艘巨型軍艦,並炸傷了6艘。蘑菇雲所營造的強烈的視覺衝擊力,令比基尼核試驗基地的每一位見證者都目瞪口呆、失魂落魄。

在文章中,溫切爾記述了當時的一段對話,具有濃厚的電影臺詞韻味——

(核爆之後)過了許久,一位前往採訪的記者向身邊的一位美軍尉官提問:「如果爆發下一次世界大戰,人們會使用什麼武器?」「我不知道,不知道……」尉官回答,「但是我敢肯定,下下一次戰爭,人們會使用長矛。」

長矛,是棍子和石頭的前世版本,它們一起構成了人類在第四次世界大戰中的兵器譜。那位不知名的美軍尉官,他對記者的回答見諸報端。也許,愛因斯坦親自閱讀或者聽旁人轉述了這句話。於是,人類原子時代的締造者將之轉化為對原子武器最著名的警告。其間矛盾,不難體悟。就像《時代周刊》所描述的,蘑菇雲升騰而起,人們可以隱約看到一個膽小的、孩子般無辜的男人的輪廓,這個男人有著溫和的棕色眼睛、憔悴厭倦的表情和一頭被大風吹得亂蓬蓬的頭髮。而他是世界毀滅者。

客觀地說,愛因斯坦的確算得上「世界毀滅者」。如若沒有他的「質能守恆定律」,沒有那個「芝麻開門」的神奇公式E=mc^2,人類就沒有打開核武器「潘多拉魔盒」的鑰匙。遺憾的是,這個假設被歷史無情否定了。

誠然,愛因斯坦提出「質能守恆定律」的初衷是用科技造福人類,他致信羅斯福進行原子能研究是出於對「納粹德國若搶先造出原子彈,人類就將面臨覆滅」的擔憂。但作為一名純粹的科學家,他沒預見到人性的不可預見。而人性的不可預見所排演的戲碼是,一旦原子彈誕生,就意味著上帝造出了一塊他自己都搬不動的石頭。讓人類面臨覆滅的,可能是希特勒,也可能是其他人。比起原子彈來,人類才是一個糟糕的發明。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愛因斯坦會說,人類的第四次世界大戰將會用棍棒與石頭打?
    話說,在上世紀,偉大的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曾經說過這樣的一句話:倘若人類文明爆發第四次世界大戰,那麼,人類所使用的武器一定都是石頭與棍棒。仔細來想,愛因斯坦所說的這句話,也許真的是對的。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父母全都是猶太人,他本人也是在20世紀初期加入了瑞士國籍。
  • 愛因斯坦臨終前的焦慮:第四次世界大戰,人類會用木棍與石頭來打
    曾經有過這樣一個問題,下一次世界大戰將會如何發生,將是什麼樣子的。他給出了這樣一個回答,未來的士兵們將會用石頭在第四次世界大戰中互相攻擊。這個回答令人匪夷所思,有槍,有大炮,戰爭怎麼可能用石頭來互相攻擊的。但是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大家越來越認識到了他這個回答蘊含的深意。
  • 愛因斯坦:第四次世界大戰會用石頭打,原來不是無稽之談
    對於下一次世界大戰世界將會變成什麼樣子這個問題有人對他提到過,針對於此,他給出的回答卻是,對於下一次也就是第三次的世界大戰我不知道會用什麼武器,但是對於第四次的話肯定是用石頭。之所以這麼預測,就是因為時代的進步而讓相應的戰鬥裝備得以提升,一旦發生像以前的世界大戰
  • 愛因斯坦預言第四次世界大戰用石頭打?事實證明,他可能是對的
    愛因斯坦預言第四次世界大戰用石頭打?事實證明,他可能是對的愛因斯坦,全名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他在德國出生,但他是猶太裔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在物理方面的研究是十分突出的,例如他提出了光子假設,給光電效應一個合理的解釋。還創立了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對核能方面也有突出的貢獻。在1921年的時候,曾經獲得了諾貝爾物理獎。愛因斯坦可以被譽為時代的巨人。
  • 愛因斯坦關於第四次世界大戰的預言
    愛因斯坦關於第四次世界大戰的預言 愛因斯坦是繼牛頓之後近現代最偉大的科學家,他對人類的貢獻超越了牛頓等人。 戰爭對人類而言是個可怕的字眼,從古至今,人類文明內部不知發生了多少次大大小小的戰爭。到了近代,更是出現了兩次世界性的大戰,文明經受了前所未有的摧殘。愛因斯坦雖然厭惡戰爭,但對未來的戰爭卻早有預見。愛因斯坦預言,當人類第四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後,人們使用的武器是石器和棍棒。為什麼這麼說呢?
  • 第三次世界大戰會在 50 年內爆發嗎?
    早就想打了,架不住這個世界核~平的威脅。一旦知道如果動手了對大家都沒好處,傻子才動手。所以,未來幾十年即使是打,更有可能也是加強打貿易戰,而且大家也看到了,貿易戰早就開始了。不要小瞧這個,讓一個國家從內部瓦解,比用原子彈威力大多了。
  • 第四次世界大戰只能用木棍石頭作戰?愛因斯坦這樣說!
    摘自:百家號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世界進入了冷戰時期。
  • 為何愛因斯坦說第四次世界大戰,人們使用的武器會是木棍和石頭?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國眾多科學家共同研製出了屬於核武器的3顆原子彈無數日本民眾在渾然不知的情況下,被原子彈爆炸所產生的高溫瞬間蒸發,距離遠一些的人同樣也會被衝擊波波及致死。而爆炸所遺留下來的核輻射久久都不能散去,受輻射多的人第二天就會死去,程度較輕的則會在幾年後得癌症死去。
  • 偵探語錄宋承民真實身份是什麼 宋承民一共有幾種身份
    因為《偵探語錄》是原創的網劇,所以沒有辦法給大家劇透,不過對於觀眾來說,這樣的觀劇體驗才是最好的。  劇中宋承民的扮演者叫曲高位,也是一位科班出身的演員,曾經參演過《魔幻手機》《海上牧雲記》《天盛長歌》等劇,演技還是很不錯的。
  • 第三次世界大戰會是什麼樣子?愛因斯坦其實早有預言
    假如在不久就要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沒有人能保證核武器一定不會參戰。當戰爭再度籠罩地球,核武器登場的時候,人類承受的災難不只是當年日本那麼快可以恢復的了。僅僅是兩顆原子彈爆炸,日本的城市建築就被衝擊波夷為平地。如果用上了發展成熟的核武器來進行打擊,可能就不只是這種規模的傷害了。被核武器洗禮過的地方,人類的工業文明有可能會被付之一炬。
  • 愛因斯坦其實早有預言,人類玩不起第三次世界大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投下的兩枚原子彈使日本的兩個繁華的城市瞬間化為灰燼。它留下的核汙染影響了許多日本人。當年的那些倖存者因核輻射而生病。 其實當年的兩顆原子彈研製的很匆忙,原子彈爆炸後,核汙染降解的速度也很快。因此日本能夠在短短幾年內重建了這座城市,才使得人民再次安定下來。
  • 這應該是愛因斯坦說起的第四次世界大戰,人類手裡只有木棒和石塊
    更讓我驚奇的是,他居然會說人話,與人交流,其他猩猩則大多數是族內交流。這頭大猩猩之所以會說人話,一定有緣由。這已經是第三部了,答案應該在頭兩部。這不是重點,不必糾結這些。且看這場不對等的戰爭,人類武器先進,猩猩大多還是冷兵器時代的裝備,但戰爭的天平卻倒向了大猩猩這一方。
  • 學者:人類的第四次世界大戰,使用的武器將會是木棍和石頭
    不過科技除了能給人們帶來便利之外,也會給人們帶來災難就如核裂變技術的研究人員之一,愛因斯坦所說:「人類的第四次世界大戰,使用的武器將會是木棍和石頭。」這是什麼意思呢?其實正是愛因斯坦參與研製的核裂變技術,讓他看到了人類的未來。
  • 第四次世界大戰將會用什麼武器?科學家愛因斯坦預言:木棒和石塊
    但正是因為這些因素,讓很多人都非常擔憂人類的未來,眾所周知,人類的歷史上已經出現過兩次世界大戰,無論是第1次世界大戰,還是第2次世界大戰,都曾讓人類社會被狠狠的重創,不僅經濟倒退了很多年,人類的發展進程也受到了阻礙。
  • 第三次世界大戰若爆發,人類會是什麼樣子?愛因斯坦早給出預言
    導語:第三次世界大戰若爆發,人類會是什麼樣子?那麼如果爆發了第三次世界大戰,那麼人類會是什麼樣子?愛因斯坦大家都是知道的,世界上最聰明的人,他很大程度上的幫助了美國的核武器事業,但是他生前對於三戰也有著自己的推測,他曾預言:如果發生三戰的話,屆時人類可能只能手持石塊互扔,木棍互打。其實這句話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如今世界的發展速度來看,要是爆發全球戰爭那必定會是核戰爭。
  • 假如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人類會是什麼樣子?愛因斯坦曾預言未來
    未來的戰爭如果爆發,那麼傷亡人數和規模必定會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如今雖然世界局勢和平,但是說不準哪天戰爭就會突然來到,如果三戰爆發,人類會是什麼樣子? 首先我們可以確定的是,第三次世界大戰必定是各個國家之間高新武器的對決。
  • 霍金曾預言會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網友:希望霍金預言錯了!
    非常榮幸大家能夠閱讀我的文章,希望您閱讀愉快,您的閱讀能讓小編創作更有動力在世界各國中,有些國家總會因為矛盾或者利益而引發戰爭,當然了,獲勝的一方也會有著非常豐厚的回報,而失敗的一方只能任人宰割,第2次世界大戰許多的國家到現在還難以忘記,人們對戰爭是非常恐懼的,都不希望有第3次世界大戰的發生,但世界發展的規律很可能無法避免。
  • 2034:第三次世界大戰
    中國方面則預測美國會實行孤立主義,不會援助日本。不過,美國幾番躊躇之後,決定對華開戰。這也許又是1914年的重演,德國誤以為英國會坐視德、法、俄三國交戰。簡約版世界大戰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戰場與20世紀的情形迥然不同。首先,主要的參戰國都將擁有核武器。各方都知道,一旦使用核武器,大家肯定同歸於盡;因此,各個參戰國都會避免使用核武器。這和二戰時一樣,參戰國各自囤積了大量化學武器,但因為害怕報復而均未投入使用。核武器還會降低戰爭的烈度。
  • 《逐光啟航》第四個星球打法技巧通關攻略 怎麼打第四個星球
    導 讀 逐光啟航是一款科幻放置類手遊,玩家需要在太空中生存下去,不斷的發展和升級科技,玩家在遊戲裡會遇到各種不同的星球
  •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怎麼打起來的
    整理、編譯:劉佑民宋舒楊第一次世界大戰是怎麼打起來的?這或許是一個永遠充滿爭論的問題,儘管近年來熱度可能有所下降,卻尚沒到蓋棺論定的時刻。Steiner and Keith Neilson, Britain and the Origins of the First World War (second edition), Chapter 3, Palgrave Macmillan, 2003為什麼在戰前總有人說英德之間即將爆發戰爭,卻說不出具體是為了什麼而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