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紀的蘇美冷戰中,兩國把戰場轉移到軍備的較量上,變相的帶動了全世界科技的發展。在相對和平穩定的發展環境中,各國放開手的大展拳腳,在各個領域就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尤其是中國,發展速度可謂是乘著火箭,我們只用了幾十年的時間,就躋身一流的世界強國行列。我們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創新,在科技領域也算是順風順水,克服了很多難關,也有了許多自己的建樹。
當上世紀蘇聯朝太空發射第一個人造衛星之後,人類就開始利用衛星,創造了導航系統,運用到各行各業,大大的推動了世界發展。比如人們熟知的GPS,它就是美國率先發行出來的,隨著發展,已經席捲了全球。但中國在這個領域其實發展也不錯,咱們也有自己的北鬥導航,並且得到許多國家的認可。很多人就會好奇,既然咱們的北鬥飛彈這麼牛,普通民眾已經能夠使用了,為什麼國產手機還在用美國GPS導航?
歸根結底還是咱們的北鬥導航還不夠完善。美國的GPS能夠取得今天地位,是因為人家都發展幾十年了,基本暴露的所有問題都已經解決,而北鬥作為一個新生嬰兒,那當然需要時間去成長了。
還有就是市場問題。美國畢竟是最先發明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大家一開始只有它可以用,所以到最後全世界都在用GPS。而且本身效果也非常不錯,根本不需要推廣,大家在使用導航上,就會優先選擇GPS。北鬥系統短時間想要打破GPS的壟斷是不可能的,就算現在要讓國人安裝,可能很多人都會排斥。
然後就是技術上的問題。我們必須要承認中國的北鬥已經相對來說比較成熟,要投入使用是完全沒任何問題的。但是如果要安裝在手機上使用,那就必須得有符合北鬥系統的晶片,但在晶片技術上,中國一直都比較薄弱。所以如果中國的晶片不能取得進步,那麼即便是想普及到手機上,也是暫時辦不到的。
不過因為美國在太空中的衛星相比咱們多了很多,所以在全球導航的覆蓋面和精度上,咱們和美國還是有差距的。而且咱們的北鬥目前也只是用於軍用和商用,如果真的要普及到生活中的話,還需要時間去搭建,至少就目前來說,還是GPS相對好一點的。而且北鬥也不著急取代GPS在民眾心中的地位,咱們也先將就用著,給北鬥時間慢慢完善。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咱們的客戶太少了。雖然當前和中國合作的國家挺多,不過上面也說了,一般大家都是拿去搞軍事和商用,幾乎都沒考慮過民用。而且就算使用北鬥系統,也只是在一些特定的產品上,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北鬥系統想要做大做強,首先得在國際上打響名氣,在各國推廣下才能達到普及。
不過中國從來沒有停止過對北鬥系統的更新和改進,只需要再給中國一點時間,咱們的北鬥系統就可以上升到一個非常高的高度,而且當前北鬥也在慢慢被嘗試運用到手機當中,有些國產機都可以直接下載。
雖然美國的GPS是一座大山,不過咱們當前已經可以看到山頂了,就這樣繼續走下去,想要翻過去那是必然的。屆時在中國,大家掏出手機,那就是清一色的北鬥導航,GPS也就成為歷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