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塔布
觸樂原創,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
我覺著開篇需要說明3點:
1、《Pokémon GO》中大陸大部分地方的GPS仍然沒有解鎖。
2、《Pokémon GO》人氣在下滑。
3、這款遊戲仍然是現在全世界最流行的手機遊戲。
知名眾籌網站上Kickstarter一個關於《Pokémon GO》的第三方外設項目日前完成了眾籌目標。官方的Plus至今還在跳票中,所以這給了第三方外設一個受關注的契機,當你看到這個產品實際的演示時,你可能會和我有同樣的感覺,這才應該是真正的寶可夢外設!
(真正的現實與虛擬交互!)
這個遊戲上架伊始,很多玩家就對遊戲中投擲精靈球的設計抱怨不已。很多玩家把握不好滑屏的時機和方向,作為一款觸屏遊戲,通過滑屏抽象實現一個投擲的動作,要求玩家對於力度和方向有一定的操控技巧,《Pokémon GO》的玩法設計很不錯,但是玩家體驗另當別論,我身邊的玩家不滿這個設計人佔據多數。
一個用橡膠裹挾的精靈球,包含了當下很多前沿的技術,開發者沒有列舉具體採用了哪些,只是說此類技術和Snapchat的人臉識別很相似。精靈球和手機通過藍牙進行連接,進而形成一個整體。總之就是,你實際投擲精靈球到寶可夢旁邊,就可以觸發手機上的《Pokémon GO》進行相同的操作,隨後捕捉寶可夢。
對於寶可夢的粉絲來說,投擲精靈球本來就應該有一個帥氣的動作,寶可夢第一季動畫的片頭曲,令人印象深刻,小智的那個經典動作,放到今天依舊很燃。任天堂本來是打算推出自己的外設Pokémon Go Plus,從造型上來看,很難令人滿意。
(被編劇奪去夢想的小智投擲精靈球)
雖然說把外設的精靈球用一個帥氣的動作投擲出去,很有寶可夢訓練師的感覺,但是此舉可能會帶來一些問題。不是所有的場所都適合扔一個精靈球出去,精靈球的外殼也需要耐摔,關鍵的是最後你要自己撿回來,在外人看起來可能就很尷尬。當然精靈球的設計在遊戲和動畫中的設定也不是扔出去能自動回手,這樣看來外設沒有什麼問題,但是現實生活中隨地亂扔東西,可能引發的問題不是「砸壞花花草草怎麼辦」所能概括的。
眾籌的發起人Zack也考慮到這一點,所以精靈球還有一個手勢採集的功能。玩家同樣做出投擲動作,但是並不需要讓精靈球脫手,只是單純的做出投擲的動作,手機相機把採集到的動作轉換成《Pokémon GO》的投擲動作,捕捉寶可夢。說實話,這讓寶可夢訓練師的身份掉價不少,但很實用。或許很多人會想,如果只是這樣的話,這個外設完全可以做成一個手環。
(感受投擲的力度)
或許配一個實際操作的視頻更直觀。
那為什麼不做成手環呢?一方面原因是,這樣做會讓玩家缺少了寶可夢世界的代入感;另一方面是,你看它是一個精靈球,實際上它是一個充電寶,手環可做不成充電寶,至少當下的科技水平如此。好吧,精靈球樣式的充電寶在《Pokémon GO》上線後就滿大街了,但是能做到如此實用且多功能,這個眾籌項目的外設可以說是首款吧。
(中二的設計,兼顧實用度,市面上的此類產品太少了)
這個眾籌項目現在已經有實體,但是距離真正上市還有一段路要走。除去批量生產實物的問題,如何取得《Pokémon GO》官方Niantic的許可是當務之急。最新的官方通告已經明確指出,玩家如果使用第三方的插件,一經證實,帳號將被永久封停。Zack在FAQ中表示他們正在積極和Niantic聯繫,希望取得授權,但考慮到IP所有方是任天堂,我認為還是兇多吉少,我私心還是希望這款外設能夠推出,如果說任天堂願意買下這個創意來替換掉自己一直跳票的Plus,說不定還真是一個兩全其美的解決方案。
估計我想多了,對方可是任天堂啊!
(Zack表示,產品面世之前,需要獲得官方授權)
目前這款項目上線一周,已經完成了最初的眾籌目標。在眾籌項目的介紹中,Zack強調了這個項目面臨的挑戰和風險,並表示如果最終未能取得官方許可,他們會眾籌他們正在開發的新遊戲。他們表示團隊的成員都是有經驗的遊戲開發者,現在參與眾籌精靈球項目的玩家可以優先預覽他們正在開發的新項目,感興趣的玩家可以選擇將眾籌的資金轉到新遊戲(目前消息是高爾夫球相關的遊戲)。當然如果玩家對此沒有興趣的話,考慮到Kickstarter不會對眾籌成功的項目退款,他們會手動退款,但會扣掉8%—10%眾籌平臺扣去的費用。
如果說眾籌發起人一開始就是打算靠《Pokémon GO》聚集人氣,實際是為了自己未公布的遊戲開發募集前期資金,這做法就有些雞賊了,但是我寧願相信他們的初心,他們演示的那個精靈球設計真的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