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為什麼能長這麼大--中國數字科技館

2020-12-05 中國科學技術館

  藍鯨是地球上最大的動物,卻以最渺小的磷蝦為食。它們行動詭秘,生物學家追蹤百年,至今沒有發現它們生殖的秘密,而它們重返海洋的進化之謎,更是充滿傳奇色彩。

  在沒有發現藍鯨之前,科學家認為一種名叫阿根廷龍的恐龍曾經是地球上最大的動物。化石復原證明,阿根廷龍可以長到90噸重,與人類相比,它當然是龐然大物了。但與藍鯨比就小巫見大巫了,不值一提了。

  人類目睹最大的藍鯨體長超過30米,體重高達180噸。它的心臟和一輛小汽車一樣大,巨大的口腔能容納50個人,嬰兒可以在它的管狀動脈裡自由爬行。剛出生的幼鯨比一頭成年大象還重,一天就要喝下400升母乳,一晝夜可增加90千克體重……

  鯨是海洋哺乳動物,不是魚

  鯨不是魚。在動物進化和分類上,鯨比魚高級得多,也聰明得多。魚是卵生,鯨是胎生,幼鯨吃奶,還有少許毛髮。魚靠鰓在水中呼吸,鯨用肺呼吸,鼻孔在頭的上部,每間隔數十秒至數十分鐘就要浮出水面呼吸一次。「鯨魚」這個俗稱很不恰當,儘管它們是哺乳動物中的另類。

  鯨的種類很多,總的來說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鬚鯨,沒有牙齒;另一類是齒鯨,有鋒利的牙齒。鬚鯨主要吃磷蝦和小魚。它們獵食的方式很特別,無須刻意捕獵。在磷蝦聚集的南冰洋,它們在海洋裡遊動時,張開大嘴,把海水連同磷蝦小魚一齊吞進嘴裡,然後閉上嘴,把海水從須板中間過濾出來,留下的磷蝦小魚就被吞進肚子裡,一頓就能吃掉一噸的食物。齒鯨主要吃大魚和海獸,比如虎鯨以海豹、海象為食,還喜歡吃鬚鯨的舌頭。在鬚鯨的進食地,經常漂浮著被虎鯨吃掉舌頭的座頭鯨或藍鯨的屍體。因而人類將虎鯨稱為「殺人鯨」,其實它們與人類遭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更不會專以人類為食了。

  鯨為什麼能長得如此之大,讓地球上的其他生物都望塵莫及呢?

  巨型身體,緣自奇異的進化

  第一批勇於冒險的海洋生物在3.65億年前登上陸地,樹起了脊椎動物的旗幟。經過漫長進化後,哺乳動物應運而生。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後,在哺乳動物即將繁盛的關鍵時刻,個別傢伙竟然逆潮流而動,萌生了重返海洋家園的念頭,並很快付諸行動。它們就是鯨類的先祖——紅鯨,這是一種以海洋魚類為食,尚可進行陸地短途行走的準鯨。

  再往前追溯,鯨是從一種叫中獸,外形似牛犢一樣的哺乳動物進化而來的。DNA檢測證明,鯨的基因與駱駝或牛的基因最接近。

  人類早在亞里斯多德時代就發現了鯨、豚等海洋哺乳動物與魚類的明顯區別,也一直試圖揭開它們的進化之謎。直到最近,空白的疑點才逐漸被還原再現。

  美國密執安大學古生物學家菲利普·金格理西是美國,也是世界頂尖的鯨研究專家。用他的話說,鯨向海洋的遷徙是生物進化史上的一次超越性變異。它們為什麼在已經具備了在陸地生活的器官和能力,也經歷了漫長的陸地生活後重返大海呢?而且只用1000萬年,它們就完成了歷經億萬年練就的逆向進化。頭骨化石證明,在中獸之後,紅鯨之前,鯨經歷了較長的「遊走鯨」階段。那時的它們以海洋生物為食,也可以在陸地上行走。它們的體型與今天的海獅差不多,是典型的兩棲動物,也是鯨的祖先與現代鯨之間的重要過渡。

  而菲利普·金格理西發現的紅鯨化石表明,它們絕大多數時間生活在海裡,雖然還能在陸地作短暫停留,但它們的後肢越發短小,緊貼在身體兩側,已經無法在遊動時提供一點動力了。而此時它們的脊骨已經變得更加自由鬆散,可以像現代鯨一樣上下運動了,這就可以幫助它的水平尾葉有力地擊水,以推動身體前進。它們的身體形狀也更接近流線型。

  鯨是利用進化機遇的高手

  大約3000萬年前,鯨基本完成了重歸大海的所有逆向進化,成為一種成功的海洋生物。它們從海洋生物到四足哺乳動物,耗費了幾億年,而從四足哺乳動物還原回海洋生物,僅用了1000萬年,這從進化史的角度上說,幾乎等於沒用什麼時間。

  鯨的這種突擊式進化,是否與它們的基因和體量有著某種內在的聯繫呢?事實證明,它們能有日後的巨無霸身材,的確與抓住那次短暫的進化機遇,義無反顧地重返海洋故鄉密切相關。可以這麼說,一旦錯失那次進化機遇,鯨,也就不能稱其為鯨了。

  現代科學證明,生物的體量和壽命的長短,是由遺傳基因和環境因素共同決定的。鯨之所以能長到上百噸,是因為海水的浮力極大地抵消了巨大體型帶來的體重問題,再加上鯨的特有基因,才使它成為地球上體型最大的海洋哺乳動物。

  再來看看人類超級巨胖們的悲慘經歷,自由行動成為他們最困難,也是最大的挑戰。可見想要超越基因賦予我們的正常體重,是一件多麼痛苦而危險的事情。

  菲利普·金格理西表示,決定鯨祖先重返海洋的主要原因是食物,是大海蘊藏著的唾手可得的豐富食物。這就像我們人類祖先吃光樹上的果子後,不得不來到陸地上覓食一樣。鯨和類人猿都不會意識到,自己的本能行為可能與物種進化扯上關係。

  「有意思的是,食物的選擇的確在鯨的進化方面起著很大作用。只吃磷蝦小魚的鬚鯨體型較大,如藍鯨和座頭鯨;而像虎鯨等齒鯨的體型就小很多了,頗費周折的獵食活動,會消耗它們體內的一部分能量,導致它們不可能長得太大。」金格理西補充道。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鯨這麼大?
    沒錯,藍鯨比恐龍都要大。那麼藍鯨怎麼能夠長這麼大呢?當藍鯨北鼻出生的時候,它們就已經很大隻了。藍鯨北鼻的體重要用噸計算,大概是5~7噸那麼重。它們的個頭嘛,剛出生時已經接近7米長了。每天它們都會長得更大、變得更重。
  • 聽「白噪音」,能助眠?--中國數字科技館
    為什麼這樣說?  期刊《兒科學》曾經發表過一項調研報告,顯示白噪音機器往往因為音量偏高,容易對兒童聽覺造成損傷。這也很好理解,白噪音要覆蓋環境噪音,尤其是覆蓋孩子的哭鬧聲時,音量就要相應調高,不然也發揮不出作用。
  • 花生為什麼地上開花,地下結果?--中國數字科技館
    花生為什麼地上開花,地下結果? 尊敬的用戶,您已成功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立即登錄! 立即登錄
  • 地動儀--中國數字科技館
    由共青團中央主管,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主辦。《我們愛科學》旨在傳播科學知識,激發創造靈感,啟迪科學智慧,培養科學素質。通過對古代文獻進行深入的研究,並結合現代的科學理論,馮銳重新設計了地動儀的外形,讓8個蟾蜍反身向外,託起地動儀,同時張大嘴巴準備承接銅球。馮銳又將地動儀中最關鍵的部件——都柱,由「立棍式」改成了「懸垂擺式」。
  • 法布爾·昆蟲記 之荒石園--中國數字科技館
    就是那麼一塊地,並不算大,卻自然天成;一塊偏僻的不毛之地,被太陽烤得滾燙,卻是帶刺菊科植物和膜翅目昆蟲的好居所。那裡沒有過往行人的打擾,我可以對石泥蜂、土泥蜂進行調查,專心致志地從事難度極大的學術探討,我和昆蟲之間通過一種獨特的語言進行交流,那就是「觀察和實驗」。荒石園極其貧瘠,如果春天偶爾下場雨,地裡長些青草出來,羊才會到這地方轉悠幾圈。
  • 導電的奧秘--中國數字科技館
    尊敬的用戶,您已成功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立即登錄! 尊敬的用戶,您未能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重新註冊! loading ©2011-2020 版權所有:中國數字科技館
  • --中國數字科技館
    尊敬的用戶,您已成功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立即登錄! 尊敬的用戶,您未能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重新註冊! loading ©2011-2020 版權所有:中國數字科技館
  • 一大群螽斯來襲--中國數字科技館
    雖然螽斯有胖有瘦,有長有短,有著不同的體態和色彩,但它們總是專注地模仿著各種葉片。它會從翅膀根部分泌一種亮黃色的濃稠液體,雖然還不清楚這種液體是否能帶來真正的傷害,但是這種從身體裡冒出「毒液」的感覺確實也能嚇退天敵呢。
  • 「長生不老」的動植物--中國數字科技館
    尊敬的用戶,您已成功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立即登錄! 立即登錄 尊敬的用戶,您未能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重新註冊! 重新註冊
  • 新發現的九個物種--中國數字科技館
    他們身高1.5米左右,接近現代人,而且已能直立行走,甚至可能掌握了用火技術,但是在其他特徵上則顯得很原始,如長而小的腦袋,彎曲的手指以及奇特的拇指,顯示他們很可能會在樹上活動和捕食。新的發現還顯示,納萊迪人很可能是有意將死者屍體藏於洞穴深處的,而此前人們一直認為,存放屍體的行為是人類進化到距今較近的某個時期才形成的習俗。
  • 粉紅噪音--中國數字科技館
    尊敬的用戶,您已成功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立即登錄! 尊敬的用戶,您未能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重新註冊! loading ©2011-2020 版權所有:中國數字科技館
  • 例析二分法的應用--中國數字科技館
    尊敬的用戶,您已成功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立即登錄! 立即登錄 尊敬的用戶,您未能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重新註冊! 重新註冊
  • 例析烴的燃燒規律--中國數字科技館
    尊敬的用戶,您已成功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立即登錄! 立即登錄 尊敬的用戶,您未能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重新註冊! 重新註冊
  • --中國數字科技館
    同樣的腦子,為什麼在不同的時間會有這麼大的區別呢?  這是因為大腦活動時除了需要具體執行思維工作的神經線路,還需要另一些不具體執行思維活動的調節線路。在大腦皮層下的腦幹裡,很多神經細胞會分泌一些神經調節物質(也叫神經遞質),比如多巴胺、五羥色胺、腎上腺素、乙醯膽鹼等。神經調節物質可以提高大腦皮層裡各種神經線路的活動能力。當各個線路都處於良好的運轉狀態時,整個大腦的智力就高。
  • 太空人新套裝--中國數字科技館
    尊敬的用戶,您已成功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立即登錄! 立即登錄 註冊失敗! 尊敬的用戶,您未能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重新註冊!
  • 血栓到底是怎麼形成的--中國數字科技館
    為什麼我們的身體裡會有血栓?人體血液中存在著凝血系統和抗凝系統,在正常情況下,二者保持著動態平衡以保證血液在血管中正常流動,不會形成血栓。但在特殊情況下,如血流變緩、凝血因子病變、血管損傷時,導致凝血功能亢進或抗凝功能削弱時,則會打破這種平衡,使人處於「易栓狀態」。
  • 深海夢魘——八目鰓--中國數字科技館
    尊敬的用戶,您已成功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立即登錄! 尊敬的用戶,您未能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重新註冊! loading ©2011-2020 版權所有:中國數字科技館
  • 我國核聚變之路任重而道遠--中國數字科技館
    尊敬的用戶,您已成功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立即登錄! 尊敬的用戶,您未能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重新註冊! loading ©2011-2020 版權所有:中國數字科技館
  • (動畫演示)--中國數字科技館
    說是這麼說,可是真要是推敲起來,有些地方還真是很難說清楚。  鏈球運動員兩手握著鏈球的把手,人和球同時旋轉時,請問:這個時候鏈球自轉嗎?  很多人可能會說:鏈球怎麼可能自轉呢?它明明是固定在鏈子上的嘛。  而月球繞地球運轉的情形,就跟鏈球繞運動員轉動是一樣的。它的一面始終對面地球。
  • 張潔 科學大眾 的簡介--中國數字科技館
    尊敬的用戶,您已成功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立即登錄! 尊敬的用戶,您未能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重新註冊! loading ©2011-2020 版權所有:中國數字科技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