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體物理研究奠基人馮端,是物理學家更是詩人教育家

2020-08-01 全景科學家

古有一門三詞客,今有馮氏四學家。

大哥馮煥、二哥馮康、小弟馮端均畢業於中華民國時期中國最高學府國立中央大學,大姐馮慧,畢業於國立浙江大學並於美國芝加哥大學修得理學碩士。四兄妹都在各自領域佔有一席之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馮康、馮端作為1980年中國科學院增選的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代表了歷經十年浩劫之後中國科技界的最高水平。

晶體物理研究奠基人馮端,是物理學家更是詩人教育家

馮端兄妹四人和葉篤正合影

如今,兄妹三人都已完成使命暫別人間,唯有小弟馮端先生健在,繼續書寫馮氏傳奇、履行科學人永無止盡的光榮使命。

晶體物理研究奠基人馮端,是物理學家更是詩人教育家

馮端在辦公室

馮端,凝聚態物理研究一代宗師,我國晶體缺陷研究的先驅者之一,在國際上領先開拓微結構調製的非線性光學晶體新領域。由於其傑出貢獻,經國際小行星中心和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將國際編號為187709的小行星命名為「馮端星」。

與詩結緣,開啟世界之門

1923年,馮端出生於江蘇蘇州的書香門第,適逢端午佳節,故名馮端。

父親馮祖培,是「末代秀才」,長詩詞、工書法。擁有良好學識教養的他十分關心子女的成長教育,在他的言傳身教之下,馮端與兄長、姐姐健康快樂地長大成才,以「習詩書,知善惡,有教養,敢擔當」的品行發揚著馮氏的門風與家教。

談起成長與家境,馮端無比感謝帶他走入詩歌大門的父母,他在後來的《詩緣》一文中寫道:「與詩結緣,乃人生至美、至樂、至快事。」

晶體物理研究奠基人馮端,是物理學家更是詩人教育家

馮端四兄妹於家中後院合影

初中時,就讀於中央大學的大哥馮煥常買科普讀物送給馮端,使他對自然與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當時馮端還自製望遠鏡觀察星體和星象,探索星座的名稱和位置。這份熱愛一直陪伴著他不斷地在求學之路上前進。

晶體物理研究奠基人馮端,是物理學家更是詩人教育家

馮端初中時期與哥哥馮康的合影

高中時,馮端在省立福州高中研習中國古文,接受傳統教育。學校圖書館館藏豐富,讓如饑似渴沉迷讀書的他欣喜不已,終日流連。

文史哲書籍的廣泛涉獵,讓馮端有了深沉的文化積澱,得以用寬容接納的態度面對之後的學術研究,也讓他成為一個了不起的詩人科學家。

戰火紛飛的年月,馮端奉母之命隨姐姐西遷重慶投奔大哥、二哥。他藉助二哥當時所在中央大學圖書館的豐富藏書,閱讀了大量的英語小說、傳記、散文等,這讓他的英語讀、聽、說、寫等能力飛速增長,後來在參加重慶中央大學英語甄別測驗時,馮端獲最優等,英語免修。

選擇物理,深究宇宙之奧

1942年,馮端考入中央大學物理學專業,將幼時對自然科學的喜愛延伸到更廣闊的世界裡。在他看來,生命之所以可貴,就在於以有涯逐無涯、以有限孕無限。

大學期間,他選修法語和德語、學習俄語,多門外語的熟練掌握與精通為他插上了日後教學科研的翅膀;吳有訓、趙忠堯、施士元等大師的先進理論和創新思維,多種專業理念的學習和交匯為他開啟了未來的物理人生。

晶體物理研究奠基人馮端,是物理學家更是詩人教育家

馮端在中央大學理學院留影

1946年,馮端從中央大學畢業並留校任助教。他指導學生做普通物理實驗、修改習題。1949年,他正式走上講臺講授醫學院的普通物理課程,後來他幾乎教遍物理學的各個分支學科,勤勤懇懇地走過長達60餘年的執教生涯。

他開設新課程、接任金屬物理教研組主任、將金屬物理教研組改為晶體物理教研組;他治學嚴謹、融會貫通,獨立創新、啟發學生,不斷思考、不斷探索,造就培養了許多優秀的科研人員。

長期的教學實踐與終身學習的理念,讓他掌握了形象化的物理思維方法,通曉了科學的內部結構及其與外界的聯繫,享受到探索理解新知識的樂趣。他在教學的同時,抓住寶貴的時光歲月進行科研工作,並取得了巨大的成績。

晶體物理研究奠基人馮端,是物理學家更是詩人教育家

馮端上課留影

20世紀50年代始,馮端進行金屬物理學的研究,並於1959年對鉬、鎢、鈮等難溶金屬中的位錯結構進行系統研究。他在《物理學報》《中國科學》等刊物上發表論文10餘篇,發展了利用侵蝕法觀測位錯的技術,澄清了體心立方結構的金屬中的位錯結構。他還主持撰寫了我國該方面第一本專著《金屬物理》,成為國內該領域第一部著作,綱舉目張、體系井然,在學術界產生了很大影響。

20世紀70年代,他開始研究雷射與非線性光學晶體。在發展應力雙折射貌相、X射線衍射貌相、電子顯微鏡觀測技術和成像理論的基礎上,他系統研究了晶體中的位錯等多種缺陷的類型、分布及起源,提出在晶體生長中避免和控制缺陷的方案,提高了晶體質量和器件性能。

晶體物理研究奠基人馮端,是物理學家更是詩人教育家

馮端在學術會議上作報告的留影

20世紀80年代,他首次觀測到鐵電相變中的微疇結構和鈮酸鋰晶體非公度相變中公度錯的結構及其演變;在鈣鈦礦結構的錳氧化物中第一次發現了與結構相變伴生的巨磁熱效應,為錳氧化物物理學開闢了新的領域;闡明了晶體缺陷在結構相變中的作用,開創了我國晶體缺陷物理學科領域。

20世紀90年代,他和嚴東生院士作為首席科學家主持「八五」國家攀登計劃項目「納米材料科學」,有力地推動了中國納米材料與納米結構的研究,開創納米科學技術領域國家級科研項目之先河。

春風化雨,德馨生命所遇

「作為教師,必須終身學習。」60年的教書歷程,馮端始終服膺胡適的「為學當如金字塔,要能博大要能高」,同時堅持陳寅恪所倡導的「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讀書,教書,寫書,科研育人。短短總結,既是他的人生寫照,也是他的十字箴言,他以自己博大的學識、創新的精神、勤奮的態度、偉大的成就、高尚的人格影響著一代代的學子。

晶體物理研究奠基人馮端,是物理學家更是詩人教育家

馮端與實驗室成員合影

從教70年,他注重觀察學生的不同興趣,以啟發為主,適當引導,致力於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及自學的能力。

為了更好地使學生掌握知識,他將自己的《金屬物理》一書全面改寫成《金屬物理學》,取材新穎,自成體系,密切溝通凝聚物理學和材料科學,而這部書也成為這一領域國際上的第一部專著。

他還主持編寫了材料科學的入門教科書《材料科學導論》,本書被作為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物理系,化學系高年級學生用或研究生用的面向21世紀的材料科學教材,也可以作為材料研究工作者的參考書。

晶體物理研究奠基人馮端,是物理學家更是詩人教育家

馮端在實驗室的工作照

除此之外,馮端還是一本行走的物理學檢索引擎。

學生李齊回憶道,每次準備論文或研究課題遇見難找的資料時,他總是向馮先生請教。「恩師記憶力驚人,每次都準確告訴我圖書館某一層的某本雜誌有參考價值,有時甚至精確到第幾頁。」李齊由衷敬佩恩師的精湛學識。

除了教學專業的引導,馮端還以謙虛開明的師風,為學生的人生指明著方向。

晶體物理研究奠基人馮端,是物理學家更是詩人教育家

馮端研究團隊在討論問題

1982年,馮端的一項科學成果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獎項公布後,李齊發現自己的名字也在獲獎名單中,那時他只是個在讀研究生,先生卻把這個大獎與他分享。

1982年,馮端的弟子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閔乃本撰寫的《晶體生長的物理基礎》獲得國際學術界的一致好評。此書從最初的書名確定、框架結構、章節順序,到成稿後字斟句酌的潤色,都離不開馮端的認真審閱和詳細核定,但他卻從未提過自己的功勞。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馮端常說,「當老師的責任是培養好年輕人,鼓勵他們超過自己,如果老師帶出來的研究生比自己差,社會的發展和科學的興旺是不可能實現的。」

晶體物理研究奠基人馮端,是物理學家更是詩人教育家

2005年,馮端在家中書房工作留影

鍾愛讀書,沉迷物理,潛心科研,獻身教學,這是他簡潔而有力的人生。他一生讀書,教書,寫書,科研育人,幾個方面互為鋪墊互為補充,詩的深刻哲理和科學的嚴謹專注,被他巧妙地運用到物理學的著書立說之中。如同他所說,「科學和藝術可以彼此應和,詩和物理學是相連通的。」

他是物理學家,更是詩人和教育家。


文:採集工程項目辦公室/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

參考文獻:

1.《凝聚人生:馮端研究報告》,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採集工程

2.《一個大寫的人——記馮端院士》,《江蘇科技信息》,2009年第11期 

3.《以有涯之生逐無涯之知》,王進萍,物理·37卷(2008年)4期

4.《馮端:人生四境》,鄭晉鳴,光明網

5.《真正的書香門第:院士馮端與他的家族》,群學書院

6.本文圖片來源於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採集工程

相關焦點

  • 晶體物理研究奠基人馮端院士逝世,詩和物理學是相連通的
    2020年12月15日,我國著名物理學家、金屬和晶體材料學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馮端在南京去世,享年98歲。馮端曾三次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999年獲陳嘉庚數理科學獎;2012年,國際編號為187709的小行星被命名為「馮端星」。在物理世界縱橫一生的馮端一直與自己深愛的詩歌相伴。他翻譯的著名奧地利詩人裡爾克在《黃昏》中寫下的詩句,為他在物理世界的畢生追求留下了最好的註腳——「你對不可言說的進行探究,使你迷惘的生命終趨於成熟」。
  • 中科院院士、南大物理學院教授馮端逝世
    中國江蘇網訊 我國著名物理學家、金屬和晶體材料學家、教育家,第六、七、八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第五屆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南京大學研究生院首任院長、物理學院教授馮端先生歷任南京大學物理系(物理學院)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後改稱院士),1993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馮端院士曾任中國科學院數理學部常委兼副主任、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成員、國家科委重點項目「若干功能晶體的試製與研究」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項目「雷射晶體與非線性光學晶體的探索與研究」學術領導人、國家科委攀登計劃「納米材料科學」首席科學家。
  • 中科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馮端逝世
    我國著名物理學家、金屬和晶體材料學家、教育家,第六、七、八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第五屆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南京大學研究生院首任院長、物理學院教授馮端先生,於馮端院士曾任中國科學院數理學部常委兼副主任、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成員、國家科委重點項目「若干功能晶體的試製與研究」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項目「雷射晶體與非線性光學晶體的探索與研究」學術領導人、國家科委攀登計劃「納米材料科學」首席科學家。馮端院士推動了納米材料科學在我國的發展,對促進我國物理學和材料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榮獲多項國家自然科學獎。
  • 著名物理學家、中科院院士馮端逝世
    我國著名物理學家、金屬和晶體材料學家、教育家,第六、七、八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第五屆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南京大學研究生院首任院長、物理學院教授馮端先生馮端院士曾任中國科學院數理學部常委兼副主任、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成員、國家科委重點項目「若干功能晶體的試製與研究」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項目「雷射晶體與非線性光學晶體的探索與研究」學術領導人、國家科委攀登計劃「納米材料科學」首席科學家。馮端院士推動了納米材料科學在我國的發展,對促進我國物理學和材料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榮獲多項國家自然科學獎。
  •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馮端逝世
    、金屬和晶體材料學家、教育家,第六、七、八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第五屆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南京大學研究生院首任院長、物理學院教授馮端先生,於2020年12月15日、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成員、國家科委重點項目「若干功能晶體的試製與研究」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項目「雷射晶體與非線性光學晶體的探索與研究」學術領導人、國家科委攀登計劃「納米材料科學」首席科學家。
  • 「馮端星」萬古長存!著名物理學家、中科院院士馮端逝世,享年98歲
    南京大學網站12月16日消息,我國著名物理學家、金屬和晶體材料學家、教育家,第六、七、八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第五屆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南京大學研究生院首任院長、物理學院教授馮端先生,於2020年12月15日19時41分在南京去世,享年98歲。
  • 著名物理學家馮端院士逝世 享年98歲
    中新網南京12月17日電(徐珊珊)16日,南京大學官方網站發布訃告稱,中國著名物理學家、金屬和晶體材料學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研究生院首任院長、物理學院教授馮端馮端院士1923年7月23日出生於江蘇蘇州,1942至1946年就讀於國立中央大學物理系,1946年畢業獲學士學位,並以優異成績留校任教。歷任南京大學物理系(物理學院)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後改稱院士),1993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 著名物理學家馮端院士逝世,享年98歲
    南京大學網站12月16日消息,我國著名物理學家、金屬和晶體材料學家、教育家,第六、七、八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第五屆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南京大學研究生院首任院長、物理學院教授
  • 著名物理學家馮端院士逝世,享年98歲
    南京大學網站12月16日消息,我國著名物理學家、金屬和晶體材料學家、教育家,第六、七、八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第五屆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南京大學研究生院首任院長、物理學院教授馮端先生,於2020年12月15日19時41分在南京去世,享年98歲。
  • 著名物理學家、中科院院士馮端逝世 享年98歲
    新京報快訊 據南京大學網站消息,12月16日,南京大學官網發布訃告,我國著名物理學家、金屬和晶體材料學家、教育家,第六、七、八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第五屆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南京大學研究生院首任院長、物理學院教授
  • 著名物理學家、中科院院士馮端逝世,享年98歲
    南京大學網站12月16日消息,我國著名物理學家、金屬和晶體材料學家、教育家,第六、七、八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第五屆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南京大學研究生院首任院長、物理學院教授馮端先生,於2020年12月15日19時41分在南京去世,享年98歲。
  • 著名物理學家馮端院士在寧逝世,享年98歲
    現代快報訊(記者 舒越)中國著名物理學家、金屬和晶體材料學家、教育家,第六、七、八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第五屆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南京大學研究生院首任院長、物理學院教授馮端先生
  • 著名物理學家、中科院院士馮端逝世,享年98歲
    我國著名物理學家、金屬和晶體材料學家、教育家,第六、七、八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第五屆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南京大學研究生院首任院長、物理學院教授馮端先生,於2020年12月15日19時41分在南京去世,享年98歲。
  • 我國著名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馮端逝世,享年98歲
    新京報訊(記者 吳蘋蘋)12月16日,新京報記者從南京大學獲悉,我國著名物理學家、金屬和晶體材料學家、教育家,第六、七、八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第五屆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南京大學研究生院首任院長、物理學院教授
  • 我國著名物理學家、南京大學馮端院士逝世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我國著名物理學家、金屬和晶體材料學家、教育家,第六、七、八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第五屆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南京大學研究生院首任院長、物理學院教授馮端先生,於2020年12月15日19時41分在南京去世,享年98歲。
  • 著名物理學家馮端院士逝世
    60年代初的晶體缺陷以及20世紀70、80年代的物理微結構……都是避開當時的熱點,率先進入新的領域。,馮端即予以注意,積極倡導和推動納米科學技術領域的研究工作,率先在南京大學開展了磁性納米結構和材料、矽基納米結構和材料、準周期金屬超晶格、團簇物理等研究,後出任國家攀登計劃「納米材料科學」首席科學家,有效推動中國納米材料和納米結構的研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