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成果 可讓鋰離子電池9分鐘充電80%

2020-12-06 中關村在線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bxco教授的研究團隊與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等美國機構合作,在新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的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新設計的黑磷複合材料使鋰離子電池具有高容量、快速充電和長壽命的特性。研究結果發表在《科學》雜誌上。


電動汽車在市場上正變得越來越受歡迎,但充電時間長也令人望而卻步。傳統燃料汽車僅需5分鐘就能將行駛裡程提高500公裡,而市場上最先進的電動汽車目前需要一小時的「坐等」充電才能達到相同的續航效果。開發具有快速充電能力的大容量鋰離子電池一直是電動汽車行業的一個重要目標。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最新的研究突破讓人們離這一目標更近了一步。

金洪昌博士介紹:「在鋰離子電池中,能量通過鋰離子與電極材料的化學反應進出電池,因此電極材料對鋰離子的傳導能力是決定充電速度的關鍵;另一方面,單位質量或體積的電極材料容納鋰離子的多少也是一個重要因素。」,本文的第一作者

黑磷是白磷的異構體,其特殊的層狀結構使其具有很強的離子傳導能力和較高的理論容量。它是一種潛在的滿足快速充電要求的電極材料。然而,黑磷很容易從層狀結構的邊緣破壞結構,其測量性能遠低於理論預期。

因此,季節性星團採用了「界面工程」策略,通過磷碳共價鍵將黑磷和石墨連接起來,這不僅穩定了材料結構,而且還提高了黑磷石墨複合材料對鋰離子的電導率。鑑於電極材料在工作過程中被包裹在化學物質中,一些物質阻止鋰離子進入電極材料,就像玻璃表面的灰塵阻礙了光的穿透一樣。研究團隊是用薄聚合物凝膠製成的,以使黑色磷石墨複合材料表面塗有防水塗層,從而使鋰離子能夠順利進入。

這種鋰離子電池可以使電動汽車的裡程接近1000公裡,而特斯拉車型的全功率行駛裡程為650公裡。快速充電的能力將把電動汽車的用戶體驗提高到一個更高的水平。

免責聲明:凡標註轉載/編譯字樣內容並非本站原創,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news.zol.com.cn true http://news.zol.com.cn/754/7545682.html report 1574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bxco教授的研究團隊與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等美國機構合作,在新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的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新設計的黑磷複合材料使鋰離子電池具有高容量、快速充電和長壽命的特性。研究結果發表在《科學》雜誌上。電動汽車在市場...

相關焦點

  • 新材料讓鋰離子電池9分鐘充電80%
    新材料讓鋰離子電池9分鐘充電80% 2020-10-20 02:45:32 9分鐘充電80%  本報記者 吳長鋒  記者10月14日獲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季恆星教授研究組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等機構合作,在新型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全新設計的黑磷複合材料使鋰離子電池兼具高容量、快速充電且長壽命成為可能。
  • 9分鐘充電80%,中美科學家聯合研製可快充鋰離子電池材料
    近日,中國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和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中科院能量轉換材料重點實驗室季恆星教授,聯合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段鑲鋒教授等在鋰離子電池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 充電9分鐘,充電80%,新型快速充電鋰離子電池材料已面世
    不過最近中美科學家研製出可快速充電的鋰離子電池材料,這部分解決了前面的第一個問題:充電速度慢。9分鐘即可恢復約80%的電量,使兼具快速充電、高電荷容量、長壽命優點的鋰離子電池成為可能。10月9日,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發表了中美科學家們的這項成果。科學家們知道,黑鱗具有很強的傳導功能,也具有很大的電荷容量,看上去就是最好的快充材料。但是由於黑鱗的分子結構非常容易發生結構破壞,因此單純的黑鱗無法滿足快充的需要。
  • 充電9分鐘即可恢復約80%的電量 中美科學家研製出可快速充電的鋰離子電池材料
    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季恆星教授研究組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等機構合作,研製出一種新型黑磷複合材料,充電9分鐘即可恢復約80%的電量,使兼具快速充電、高電荷容量、長壽命優點的鋰離子電池成為可能。10月9日,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發表了這項成果。
  • 中美科學家研製出可快速充電鋰離子電池材料
    新華網新華社合肥10月9日電(記者徐海濤)充電速度慢、續航裡程短,是當前制約電動汽車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季恆星教授研究組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等機構合作,研製出一種新型黑磷複合材料,充電9分鐘即可恢復約80%的電量,使兼具快速充電、高電荷容量、長壽命優點的鋰離子電池成為可能。10月9日,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發表了這項成果。
  • 中美團隊研製出鋰離子電池材料,充9分鐘可恢復約80%電量
    充電速度慢、續航裡程短,是當前制約電動汽車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季恆星教授研究組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等機構合作,研製出一種新型黑磷複合材料,充電9分鐘即可恢復約80%的電量,使兼具快速充電、高電荷容量、長壽命優點的鋰離子電池成為可能。
  • 9分鐘可恢復80%的電量:中美科學家研製出可快充的鋰離子電池材料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季恆星教授研究組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等機構合作,研製出一種新型黑磷複合材料,充電9分鐘即可恢復電池約80%電量,使兼具快速充電、高電荷容量、長壽命優點的鋰離子電池成為可能。這項成果10月9日發表於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
  • 黑磷複合材料使鋰離子電池兼具高容量、快速充電且長壽命成為可能
    記者10月14日獲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季恆星教授研究組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等機構合作,在新型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全新設計的黑磷複合材料使鋰離子電池兼具高容量、快速充電且長壽命成為可能。這項成果發表在《科學》雜誌上。如今電動汽車愈發受到市場青睞,但漫長的充電時間也讓人望而卻步。
  • 「汽車」中美科學家研製出可快速充電的鋰離子電池複合材料
    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季恆星教授研究組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等機構合作,研製出一種新型黑磷複合材料,充電9分鐘即可恢復約80%的電量,使兼具快速充電、高電荷容量、長壽命優點的鋰離子電池成為可能。10月9日,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發表了這項成果。
  • ...可充電的世界」|諾貝爾化學獎|約翰·古迪納夫|鋰離子電池|吉野彰
    當地時間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發給3位科學家,分別為美國科學家約翰·古迪納夫(John B. Goodenough)、英國科學家斯坦利·威廷漢(Stanley Whittingham)以及日本科學家吉野彰(Akira Yoshino),以表彰他們在鋰離子電池方面的研究貢獻。
  • 快速充電的鋰離子電池材料:黑磷+石墨,這款複合材料有點酷
    鋰離子電池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將黑磷複合材料做成電極片。實驗室數據顯示,該電極片充電9分鐘即可恢復約80%的電量。 這一研究成果9日發表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上。據科研人員介紹,傳統燃油汽車僅需五分鐘即可滿油增程500公裡,而目前市售最先進的電動汽車則需要「坐等」充電約一小時才能達到同樣的增程效果。發展具有快速充電能力的大容量鋰離子電池成為業界重要目標。電極材料是決定電池性能指標的關鍵因素之一。
  • 中美科學家研製出可快速充電的鋰離子電池材料
    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季恆星教授研究組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等機構合作,研製出一種新型黑磷複合材料,充電9分鐘即可恢復約80%的電量,使兼具快速充電、高電荷容量、長壽命優點的鋰離子電池成為可能。10月9日,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發表了這項成果。
  • 中美研發可快速充電鋰離子電池材料 電動汽車行駛裡程有望接近1000公裡
    )充電速度慢、續航裡程短,是當前制約電動汽車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季恆星教授研究組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等機構合作,研製出一種新型黑磷複合材料,充電9分鐘即可恢復約80%的電量,使兼具快速充電、高電荷容量、長壽命優點的鋰離子電池成為可能。10月9日,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發表了這項成果。
  • 分層多孔碳用於可快速充電的鋰離子電池
    1成果簡介本研究開發出了具有不同孔結構的多孔碳,然後將其用作鋰離子電池(LIB)的活性材料。通過物理活化(P-AC)改性的多孔活性炭具有分層的孔結構,並且在快速充電條件下還表現出相對較高的循環穩定性,甚至比商品石墨烯更高。考慮到更高的性能,穩定性,甚至成本效益,在本研究中引入的PAC可以被認為是用於快速充電LIB的有希望的電極材料。
  • "兩高"水性可充電電池問世 比鋰離子電池更安全
    鋰離子電池以其高能量密度、高效率和低自放電率在可攜式電子產品和電動汽車中佔據主導地位,然而使用易燃的有機電解液所引起的嚴重安全問題阻礙了它的廣泛應用。水性可充電電池由於使用了不可燃且價格低廉的水溶液(即用水作溶劑的溶液)作為電解液,不僅比鋰離子電池更安全、成本更低,也更容易製備。
  • 8分鐘充電80% 廣汽石墨烯超級電池是「黑科技」還是「噱頭」?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於建平 北京報導1月15日下午,廣汽集團(601238.SH)全資子公司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廣汽埃安」)發布官方海報,宣稱搭載石墨烯基超級快充電池的車型8分鐘可充滿80%,NEDC續航裡程1000公裡。
  • 美科學家發現新型無序巖鹽陽極 可使鋰離子電池快速安全充電
    【汽車材料網】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型陽極材料,該材料可使鋰離子電池在數分鐘內安全地充電數千次。該材料可運用於需要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的商業應用中,如電動汽車、真空吸塵器或鑽機。這項研究由劉教授和Ong教授實驗室的納米工程師們共同組織進行的,該結果已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目前正在出售的鋰離子電池中,有兩種材料用作陽極。
  • 美科學家發現新型無序巖鹽陽極 可使鋰離子電池快速安全充電
    【汽車材料網】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型陽極材料,該材料可使鋰離子電池在數分鐘內安全地充電數千次。新的陽極被稱為無序的巖鹽,由地球上含量豐富的鋰,釩和氧原子組成,其排列方式與普通廚房用食鹽類似。
  • 中美科學家研製出可快充的鋰離子電池材料
    本報合肥10月9日電(記者常河 通訊員範瓊)充電速度慢、續航裡程短,是當前制約電動汽車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季恆星教授研究組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等機構合作,研製出一種新型黑磷複合材料,充電9分鐘即可恢復電池約80%電量,使兼具快速充電、高電荷容量、長壽命優點的鋰離子電池成為可能。這項成果10月9日發表於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
  • 2019諾貝爾化學獎頒給鋰離子電池:創造一個可充電的世界
    Goodenough),美國固體物理學家,因為發明可充電鋰離子電池而聞名於世。1979年古迪納夫發現,將鈷酸鋰(LiCoO2)作為電池的陰極,將除鋰之外的金屬材料作為陽極,能夠實現高密度的能量儲存。這一發現為鋰離子電池的發展鋪平了道路,促成了可充電鋰離子電池的廣泛應用。1983年,古迪納夫、M.Thackeray等人發現錳尖晶石是優良的電池陽極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