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簪花的品種簡介
玉簪花為多年生草本植物,由於玉簪花的花色潔白如玉,沒有開花的時候就好像簪子,非常特別。玉簪花一般在夏季到秋季時開花,有芳香,常作觀賞用。
玉簪花
玉簪花的根狀莖粗壯,有多數鬚根。葉莖生成叢,心狀卵圓形,臉具長柄,葉脈弧形。花向葉叢中抽出,高出葉面,著花9-15朵,組成總狀花序。花白色或紫色,有香氣,具細長的花被筒,先端6裂,呈漏鬥狀,花期7-9月。蒴果圓柱形,成熟時3裂,種子黑色,頂端有翅。
中文學名:玉簪
拉丁學名:Hosta plantaginea Aschers
別稱:玉春棒、白鶴花、玉泡花、白玉簪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綱:單子葉植物綱 Liliopsida
目:百合目 Liliales
科:百合科 Liliaceae
屬:玉簪屬 Hosta
種:玉簪種 H. plantaginea Aschers
分布區域:中國、日本
玉簪花的栽培要點
玉簪花在還未開花時好像簪子的形狀,故此命名。大多數玉簪花都為白色,也有淡紫、堇紫色花的紫萼、狹葉玉簪、波葉玉簪等。玉簪花的花香濃鬱,非常適合觀賞。
玉簪花
玉簪性強健,耐寒冷,性喜陰溼環境,不耐強烈日光照射,要求土層深厚,排水良好且肥沃的砂質壤土。玉簪對土壤要求並不十分嚴格,但是如果有條件,選用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土效果最好。所用盆土可由腐葉、細砂、園土按體積計以1:1:1的比例配成。玉簪根部粗壯,冠幅較大,通常選用大型花盆進行定植。
玉簪喜微潮的土壤環境,不耐旱,澆水不足葉片容易幹尖。其對肥料需求不多,除定植剛在花盆基部施用50克左右的馬蹄片等基肥外,生長旺盛階段還應每半個月追施1次稀薄液體肥料。當植株抽生花葶後,可以適當多施一些磷肥,例如磷酸二氫鉀等,這樣花朵會開放得更好。它性喜環境蔭蔽,不耐陽光照射,否則葉片容易泛黃。入秋後,隨著氣溫的降低,玉簪的葉片逐漸變黃,開始枯萎,但其地下的根莖卻不會死亡,等到翌年春季天氣轉暖後還會發芽。其喜溫暖的環境,在15℃~30℃的溫度範圍內生長良好。它不怕嚴寒,可耐-20℃的低溫。因此,在我國北方絕大多數地區的陽臺上都能夠露天越冬。在陽臺栽培中,玉簪通常不易罹病,亦很少受到有害動物的侵襲。
玉簪花常用的繁殖方法介紹
玉簪又名玉春棒、白鶴花等,為宿根草本植物。玉簪花耐寒冷、性喜陰溼的環境,但是不耐強烈的陽光照射。人工繁殖玉簪花一般選用分株及播種的方法,小編就為你介紹一下玉簪花常用的繁殖方法,喜歡玉簪的朋友可以一起了解。
玉簪花
一、分株
玉簪分株時間最好是在早春土壤解凍之後進行,分株方法是把母株從花盆內取出,抖掉多餘的盆土,把盤結在一起的根系儘可能地分開,用鋒利的小刀把它剖開成兩株或兩株以上,分出來的每一株都要帶有相當的根系,並對其葉片進行適當地修剪,分割下來的小株在百菌清1500倍液中浸泡五分鐘後取出晾乾,即可上盆,上盆後馬上用百菌清灌根。分株裝盆後灌根或澆一次透水,3~4周內要節制澆水,以免爛根,但每天需要給葉面噴霧1~3次,這段時間不要澆肥,注意太陽光過強,最好是放在遮蔭棚內養護。
二、播種
玉簪花種子秋末成熟,採收後曬乾,翌年2-3月間即可播種,一般2-3年後可開花,播種方法和其他植物一樣,具體方法大致如下:
基質消毒:對播種用的基質進行消毒,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放到鍋裡炒熱,什麼病蟲都能燙死(當然這個也不是必須的)。
催芽:用溫熱水(溫度和洗臉水差不多)把種子浸泡12~24個小時,直到種子吸水並膨脹起來。對於很常見的容易發芽的種子,這項工作可以不做。
播種:對於用手或其它工具難以夾起來的細小的種子,可以把牙籤的一端用水沾溼,把種子一粒一粒地粘放在基質的表面上,覆蓋基質1公分厚,然後把播種的花盆放入水中,水的深度為花盆高度的1/2~2/3,讓水慢慢地浸上來(這個方法稱為「盆浸法」)。
對於能用手或其它工具夾起來的種粒較大的種子,直接把種子放到基質中,按3×3公分的間距點播。播後覆蓋基質,覆蓋厚度為種粒的2~3倍。播後可用噴霧器、細孔花灑把播種基質質淋溼,以後當盆土略幹時再淋水,仍要注意澆水的力度不能太大,以免把種子衝起來。
洋桔梗的品種簡介
洋桔梗為龍膽科多年生植物,原產於美國南部至墨西哥之間的石灰巖地帶。洋桔梗的花色典雅,花形別致,是目前國際上非常流行的盆花和切花品種之一。
洋桔梗
洋桔梗為多年生草本。莖直立,灰綠色。葉對生,灰綠色,卵形至長橢圓形。花冠鍾狀,淡紫、淡紅、白等色,已選育出重瓣和雙色品種。常見矮生品種有美人魚(Mermaid)系列、藍利薩(LisaBlue)、紅鏡(RedGlass)、重瓣伊格爾(DeubleEagle)、伊迪(Eeidi)系列、埃克奧(Echo)、瑪麗艾基(Mariachi)。
中文學名:洋桔梗
拉丁學名:Eustoma grandiflorum(Raf.)Shinners
別稱:草原龍膽,土耳其桔梗、麗缽花、德州蘭鈴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綱: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亞綱:合瓣花亞綱 Sympetalae
目:龍膽目 Gentianales
科:龍膽科 Gentianaceae
屬:洋桔梗屬 Eustoma
分布區域:原產美國內布拉斯加州和德克薩斯州,引種到歐洲和日本
英文名:Eustoma,Lisianthus
花期:4~12
栽培土壤:肥沃富含有機質之壤土栽培
繁殖方式:播種法
播種時間:秋季或初冬
應用:可盆栽或切花,但不適合花壇
顏色:紫,粉,紫紅,白,白花紫邊,紅邊
花語:富於感情,寬容,不變的愛只給你
洋桔梗的栽種要點
洋桔梗高貴典雅,色調清新,是非常適合盆栽在家中來改善家居環境的。洋桔梗的栽培難度並不高,隨著人們對洋桔梗的喜愛越來越深,不少花友都會自己栽種洋桔梗,小編就為你整理了洋桔梗栽種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喜歡的朋友可以一起了解。
洋桔梗
洋桔梗在高溫、強光照下,洋桔梗需水量增加,此時要保證基質溼潤,乾旱影響花莖伸長。栽培基質應為加入草炭土、稻糠及少量石灰等的改良的園土,栽植前加入廄肥、骨粉等作基肥,因其需肥量較大,生長過程及時追肥,資料表明硝酸鈣是很好的肥料,即提供了氮素,又補充了鈣質。
盆栽的洋桔梗雖然對乙烯不敏感,但在運輸過程中,也出現花朵萎蔫的乙烯毒害現象,可在上市前2周噴灑0.3~0.4毫摩爾1升硫代硫酸銀1次,以提高洋桔梗盆花的品質。
洋桔梗的播種繁殖要點
很多花友都非常喜歡洋桔梗,但是卻不知道如何自己繁殖洋桔梗。其實洋桔梗是多年生植物,一般用播種的方法進行繁殖,如果你成功播種繁殖出了洋桔梗,那麼只要養的好,洋桔梗每年都可以開花。小編就為你簡單介紹一下洋桔梗的播種繁殖法,喜歡的朋友可以一起了解。
洋桔梗
1、首先準備好育苗土或者是育苗塊,為了方便些,可以儘量用單獨的育苗小盆種,這樣發芽可以避免發芽時間不一樣,而發生的徒長現象。然後裝好土後用噴壺噴一下,下面再坐在大些的水盆裡,這樣就可以讓土整個全部溼透。
2、用種子的朋友要小心的拆開袋子,因為洋桔梗的種子特別細小,像灰塵一樣,哪怕喘個大氣兒都好像要被吹飛,所以一定要小心,最好是有東西在下面接著,鋪一層白紙,這樣即使是不小心掉了,也不怕找不到它。然後有牙籤稍粘點水,在種子上點一下,就粘到牙籤上了,再往育苗盆裡種就方便多了。需要注意的是,洋桔梗的種子是不需要在上面蓋土的。就直接放在土的表面就可以了。
3、放好種子後上面如果有蓋子可以蓋上保溼,如果沒有蓋子的,可以蓋一層家裡用的保鮮膜。這樣可以保持溼度。每天打開透透氣就可以了。也可以每天拿特別細小的噴壺噴噴水,如果覺得掌握不好,可以直接坐在水盆裡保持溼度。但一定記得,不要24小時放裡,只要每天輕輕噴噴,或者坐一會兒就可以了。我個人覺得種子也需要呼吸的,泡久了種子會泡壞,反而不容易發芽。一般種上15-20天左右就會發芽了,晚一些的也有30天發的。親們一定要有耐心,不要放棄它們,在沒發芽之前一直要保持溼度。
4、發芽以後就不用蓋蓋子了,可以曬散光,但千萬不要暴曬,因為剛發芽的小苗很脆弱的,一曬很容易就幹吧死。這時也不用天天放在水盆裡了,看稍幹點了再放就可以,剛出芽的儘量輕輕噴,因為小苗很小,一用力噴就會倒的。
5、等葉子長大些就可以定植了,洋桔梗是直根系,最好少移動,因為每移一回就會多少有些傷害,所以儘量少移動。要記得在盆裡放些底肥,這樣可以省去很多麻煩。我種的桔梗,從去年5月種,一直到今年開花時,除了放過底肥以外,其他都沒有放過,開過花才補的其他肥。所以我個人覺得底肥很重要,即簡單又方便,定植以後就要看差不多幹透了再澆,不用勤澆了,我覺得你越關注它,它死的越快,我家的桔梗,基本都沒怎麼管它,就放一邊兒,想起時澆遍水,澆水一定要澆透,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