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是,吉鴻昌、孫連仲等西北軍將領曾經在甘肅一帶與馬家軍正面交鋒,平息過河州事變,解決了橫行西北的「五馬」中最為兇悍的馬仲英。吉鴻昌一度讓馬家軍聞風喪膽。
1925年,西北軍2師部隊入甘肅,那時候馬步芳還沒有上位,主管青海的是馬步芳的父親馬麒。這時候青海地區的馬家軍尚不成規模,對西北軍將領恭恭敬敬。然而,在暗地裡,馬麟卻支持馬仲英起兵。
馬仲英
馬仲英的部隊有上萬人,吉鴻昌正面馬仲英部隊,不單單靠的是火力取勝,而要依靠訓練有素的戰士的近戰能力,再搭配上火力的優勢才能夠掌握戰場主動權。
第一次進入甘肅地區,吉鴻昌穿越沙漠馳援,一直打到隴東西峰。西北軍五原誓師以後,部隊編為19師,參與西安解圍。
之後,吉鴻昌率領部隊進入中原,將奉系打得節節敗退,是國軍北伐的先鋒主力。吉鴻昌帶兵和馮玉祥有相似之處,他手下的部隊軍紀嚴明,敢於吃苦,並且驍勇善戰。吉鴻昌在戰場上身先士卒,常常光著膀子提起大刀和敵人展開白刃戰。
等吉鴻昌第二次入甘,馬仲英已經三圍河州,吉鴻昌結果了兵力並不足的國民軍11師,了解了河州的態勢,對馬仲英發起戰鬥,解了河州之圍。此番,馬仲英被吉鴻昌從隴西趕到河西,直打得他沒有還手之力,成了馴服的小綿羊。
最後,吉鴻昌將馬仲英徹底打垮,讓其流亡北平,使得甘寧青地區免於遭受更多兵燹之災。馬仲英的部下在青海地區多次屠城,吉鴻昌率領著步兵去追趕騎兵,長途奔波轉戰,直到打得馬仲英各部徹底垮潰。
在抗日時期,吉鴻昌追隨著馮玉祥組織了察哈爾抗日同盟軍,收復了重鎮多倫。1934年,他在上海入黨。不幸的是,他在天津被復興社的特務擊傷,被老蔣下令引渡槍殺。一代英雄戰將,只聽見歷史的聲聲悲鳴呼喚著國之脊梁。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本文由北岸木子原創,歡迎關注,帶您縱橫古今,縱覽世界。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