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第九屆學生「演講十佳」精彩講稿回顧之一:撕掉標籤,我們能!

2020-11-28 北大新聞網

編者按:北京大學學生「演講十佳」大賽始於1998年的百年校慶。作為對建校百年的獻禮,也作為北大演講傳統復甦的一種形式,「演講十佳」大賽自誕生之始就受到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廣大同學的熱情支持。十年間,「演講十佳」大賽已經成為北大文化生活中無比燦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為校園中一項規模宏大、影響深遠的學生活動,成為全校同學踴躍展現才華的舞臺。

第九屆學生「演講十佳」大賽正值改革開放30周年、北京2008年奧運會帕運會舉辦、北大110周年校慶之際,故選定「08後的80後」為主題。鼓勵同學結合時代背景,對以「80後」為代表的當代中國青年的現狀和發展進行思考;或從其它角度著手,進行多方位思考,拓展思維想像空間,充分發揮自身創新能力。本屆比賽共有來自北京大學本部、醫學部、深圳研究生院和應用文理學院的100多名選手參賽,經過初賽、複賽兩輪的角逐,17名北大的演講頂尖高手會師總決賽,並決出了本屆「演講十佳」。本次大賽的一大特點是眾多演講精英風格迥異,他們在比賽中或各抒己見,或慷慨激揚,或幽默睿智,或深情動人,或見解獨到,讓人耳目一新。同時,演講話題覆蓋面也頗為廣泛,演講內容極具深度,從校園生活到社會現象,從改革開放到08年的風風雨雨,每位選手都從不同的角度詮釋自己對「08後的80後」的不同理解,體現了北大學子對自身、時代、社會的思考和縱覽天下的廣闊視野。

選編的17篇稿件是參加總決賽的17名選手的決賽演講稿。作為北大演講精英的代表,他們的稿件集中體現了北大學子深刻的思想和活躍的思維,代表了80後北大學子在改革開放三十周年之際對時代、對自身的深刻思考和對國家、民族的強烈責任感。

撕掉標籤,我們能!

馬克思主義學院08碩 王凜然

標籤是什麼?標籤是某家超市還擺放在櫃檯上的三鹿液態奶;標籤是共和黨候選人麥凱恩身後的布希臉龐;標籤還可以是一個叫80後的詞彙。

這樣的一類標籤會給我們帶來什麼?它會讓那個超市門可羅雀,無人敢進;它會讓歐巴馬欣喜異常,麥凱恩敗選;它還可以讓人聯想到叛逆、另類、自私、唯我。不幸的是上世紀80年代出生的一群年輕人便被貼上了這樣的一個標籤:80後。

80後是一個標籤,是第一次以一個名詞概括一代人的標籤。從百度新聞上搜索80後,你會看到:80後男生戀愛失敗殺死女友、80後張某某秀寶馬惹人罵、「80後女寫手」曬裸照轟動一時、80後竟然不識雷鋒只識霆鋒……從這些洋洋灑灑的新聞可以總結,在眾多媒體眼中80後就是網絡MM、宅男宅女、垮掉的一代、草莓一族。看似光鮮,卻無法擔當大任。

很明顯,任何一名80後都想撕掉貼在我們身上的80後的標籤。福柯說,話語就是權利。可是在還沒有掌握話語權的年輕一代,面對這樣的標籤卻只能默默的承受。

誰也不曾料到,2008的中國經受了那麼多的考驗;誰也不曾料到,2008的80後給了國人如此多的欣喜。在災區汶川,80後奮不顧身英勇救人;在倫敦巴黎,80後團結一心捍衛祖國;在奧運場館,有80後志願服務、默默奉獻。

於是媒體開始集體驚訝。北京青年報不就刊登了一篇文章,說80後「一夜長大集體頓悟」嗎?真的是這樣,2008是哈利波特手中的魔術棒,讓草莓們「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80開」了?

不!當然不是這樣。其實08年前後,我們還是我們。三十年前的今天,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了。80後出生的一代人,作為改革開放的見證者,我們看著小龍人機器貓大風車,我們也看著家中的電視是如何從黑白到彩色變成液晶;我們觀看了一屆屆奧運的比賽,也見證了亞特蘭大、雪梨雅典到北京義勇軍進行曲的一路凱歌行進;我們看著港片港劇,看到五星紅旗升起在香港維多利亞港,解放軍的車隊開進澳門;我們激動的看到了一個中國人遨遊在太空的身影、看到了奧運的聖火第一次點亮了北京的夜空……作為改革開放的同齡人,我們和這個偉大的國度偉大的時代一同成長。所以我們更懂得感恩,更知道愛國。巴黎、倫敦街道上前無數的紅旗表徵著我們對這個國家和民族前所未有的熱愛與自豪。

同時,當我們讀小學的時候,讀大學不要錢,當我們讀大學的時候,讀小學不要錢;我們還沒能工作的時候,工作是分配的; 我們可以工作的時候,撞得頭破血流才才能找到的工作;我們承擔著我們父輩前所未有的學業和競爭的壓力,但是我們從不埋怨,我們更勇於承受,敢於擔當!高燃、李想、戴志康這些80後的創業者代表著我們的激情和夢想。

所以,這樣一個懂感恩、很愛國、感擔當、勇承擔的群體怎麼會是草莓呢?我們的媒體請不要以每個時代都會出現的「芙蓉姐姐AND她的姐夫」就妖魔化一個代際的光榮。鄭淵潔在今年的博客上寫到:80後作為領導者領跑中國是遲早的事。我們能不負期待嗎?我們能撕掉標籤嗎?我相信,我們能!

當我看到北大物美超市85年出生的劉爽,為了給農村家中的弟弟掙讀大學的費用而來到北京打工,每天忙碌的身影時,我相信,我們能!

當我看見我表哥,83年出生的董峰,給我舅舅送上第一份工資買的禮物,舅舅幸福的微笑時,我相信,我們能!

當我看到我的北大同學,86年出生的張波,在親人不幸去世,仍然堅強的微笑的面對每一個老師和同學時,我相信,我們能!

當我看見今年80後甚至90後的我們考取中國最高學府北京大學,爸爸媽媽的欣喜和自豪時,我相信,我們能!

當我看見今年4月北大校園捐款箱獻血車前的長龍時,當我看見奧運會前北大團委收到的13740張奧賽志願者申請表時,當我看見由80後甚至90後點亮的北大圖書館和實驗室那徹夜不眠的燈火時,我相信,我們能!

 

編輯:雲超

相關焦點

  • 中國民航大學第十九屆「十佳大學生」評審會現場,個個優秀!
    第十九屆「十佳大學生」合影15位「十佳大學生」候選人通過視頻、演說等方式講述著他們充實、精彩的青春故事。多次獲得多項獎學金、榮獲校及市級榮譽稱號、贏得國家級競賽一等獎、發表國家級論文、得到研究生免推資格... ...每一項榮譽都是對在過去的大學時光中不停追逐、前進的自己的肯定。
  •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師生赴香港中文大學參加第九屆本科生學術論壇
    2016年5月26日至28日,北京大學物理學院馬伯強教授、肖雲峰教授帶領7名本科生,應邀赴香港中文大學物理系參加為期一天的「第九屆北京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本科生物理學學術論壇」。香港中文大學是北大物理學院的重點合作姐妹院校之一,雙方在師生交流、學術合作等方面均有密切合作。
  • 美學者北大演講:大學教育最困難的是讓學生興奮
    2016年9月16日,北京大學「大學堂」講學計劃訪問學人,芝加哥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安德魯·阿伯特(Andrew Abbott)受邀在北大教育學院和眾多師生進行了座談和交流。這是阿伯特教授在五次公開講座之外的一次特別的學術交流活動。作為芝加哥大學成長起來的最卓越的社會科學學者之一,阿伯特教授更是在他數十年的學術經歷中親身實踐了芝大將一流學者和一流教師合二為一的理念。
  • 國學大師於丹跌落神壇,倫敦刁難事件,演講崑曲被北大學生轟下臺
    曾經在國學圈佔有一席之地的於丹,如今卻被學生給轟下臺,就此跌落神壇。▲國學大師於丹2006年到2008年紅極一時根據媒體的報導,自從於丹在「百家論壇」走紅之後,各種文化類的節目都會邀請她,於丹的「論語心得」在當時也成了暢銷書,一場演講出場費都是十幾萬人民幣,甚至很多地方砸重金都不一定請得到她。
  • 李永樂 想要撕掉「網紅」標籤
    從《流浪地球》,講引力彈弓效應;由C羅進球,引出其背後的物理學原理;用概率知識計算考清華北大和中500萬彩票哪個概率更大……目前,李永樂已積累了近千萬粉絲,熱點視頻在單個平臺播放量超過百萬,成為泛文化領域現象級的網紅代表。「愛琢磨」的物理老師李永樂是學生們「崇拜的對象」。
  • 中科院電子學研究所吳一戎院士做客北大信息技術與信息化名家講壇
    2013年9月26日上午,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研究員、所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吳一戎蒞臨北京大學信息技術與信息化名家講壇,在理科2號樓2129報告廳作了了題為「幹涉合成孔徑雷達技術:一項技術走向應用之路」的精彩報告。來自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物理學院、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工學院等院系的100餘名師生到場。
  • 我校第九屆教學技能獎評選現場講授環節圓滿結束
    6月20日晚10點,經過一天的精彩比賽,由教師發展中心舉辦的內蒙古民族大學第九屆教學技能獎評選現場講授環節圓滿落幕。本屆比賽分為學院初賽、學校決賽兩個階段。6月20日上午8點,第九屆教學技能獎評選現場講授環節在西拉木倫校區新蒙醫藥樓舉行,評委由校內20位具有豐富教學經驗、教學效果優秀的專家擔任,參評教師通過隨機抽取的章節進行說課和講課,現場講授共20分鐘。比賽過程中,任軍副校長親臨現場,詳細了解了比賽各個環節的具體要求和流程,並現場聆聽了選手授課。
  • 為何行李箱的「標籤」那麼多不撕掉?網友:目的就是顯擺!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在日常生活裡經常能看到有人拉著行李箱,行李箱的外表貼了許多的標籤,這些標籤就像是補丁一樣,非常不美觀,有強迫症的人甚至會忍不住去幫他們撕掉。其實大部分人都知道,這些標籤是坐飛機時託運行李箱時所貼上去的,那麼為什麼這些人不撕掉呢?有網友說:目的就是為了顯擺,我坐飛機了!
  • 向東平:依託全球尖端技術實力,北京現代徹底撕掉「性價比」標籤
    向東平:依託全球尖端技術實力,北京現代徹底撕掉「性價比」標籤 【編者按】 2020年最後一個A級車展終於在羊城廣州順利啟幕。
  • 羅平二中第39屆田徑運動會開幕式精彩回顧
    相信他們在本次運動會一定能賽出風格,賽出水平,在運動的舞臺上留下拼搏的身影。精彩的入場式結束後,伴隨著雄壯的國歌聲,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全體師生精神飽滿地面向紅旗行注目禮,唱起國歌。學校以「一切為了學生的健康成長」為出發點,在校園裡開設了籃球、排球、體操、田徑、桌球、武術、體育舞蹈等項目,這些項目成為了課外活動的亮點和學生最喜愛的活動,舉辦本次體育運動會,是對平時學校體育教學工作的一次大檢閱。希望同學們能在這次體育運動會上大顯身手,團結拼搏,超越自我,發揚「更高、更快、更強」的體育精神,做到安全參賽、文明參賽、規範參賽,真正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二中人。
  • 高考900分的海南姑娘,她在北大中文系開學演講為何刷屏?
    文:納言今天,這篇北大中文系開學演講刷爆了家長們的朋友圈。9月19日,在北京大學中文系2020年開學典禮上,海南瓊海姑娘翁千喻作為新生代表上臺發言。她以「一點少年氣,千裡快哉風」為題,跟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所思所悟。
  • 乘客下飛機之後,為什麼不將行李標籤撕掉?有三個好處
    聲明:圖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外出旅行的時候,人們會選擇適合自己的交通工具,而飛機就以方便快捷的優勢贏得眾人的喜愛。
  • 第九屆澳門公務航空展開幕
    【民航事兒】10月29日上午10時,第九屆澳門公務航空展在澳門國際機場盛大開幕第九屆澳門公務航空展將展覽面積擴大到2.4萬平方米,並首次啟用澳門機場新機庫作為主會場。第九屆澳門公務航空展將設置澳門公務航空發展主題論壇、專題演講及尖峰對話等供業內專家、學者參與的活動;亦有供青少年一代參與的「Future Day」學生日活動,通過傳播航空文化、分享航空知識等講座,激發新生代對航空的熱情與興趣;同期還將舉辦展商推介會、雞尾酒會等交流活動,波音737模擬機實景體驗、公務機登機體驗等觀眾互動活動。
  • IBS2021第九屆生物質能源與有機固廢資源化利用高峰論壇蓄勢待發
    2020年8月10—11日,與會嘉賓一齊相聚於美麗的魔都,IBS2020第八屆中國國際生物質能源高峰論壇圓滿落幕。論壇現場匯集了國內外權威專家、政府領導、先進技術和設備提供商、業內專業高校及研究所等負責人共500多人,近50位專家學者、企業負責人發表了精彩的演講,共同圍繞「探索生物質能源的轉型升級之路」主題,探討生物質能源行業未來發展之路。
  • 滄縣舉辦第二屆中學生英語演講比賽
    滄縣舉辦第二屆中學生英語演講比賽 2020-11-25 17: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8年十佳非院線外語片,比電影院上映的精彩多了
    今天大聰為大家盤2018年十佳非引進外語片,如果大家結合我的《2018年十佳引進外語片》看會更全面。科恩兄弟的作品在商業類型模式嚴重的好萊塢,一直保持著特立獨行的標籤,他們的每一部作品,都打著科恩兄弟的個人化標籤,犀利諷刺老辣。
  • 物理老師李永樂:不想要人設,想撕掉「網紅「標籤
    所以,之於五四一百年,我們與其說是紀念,不如說是觀照。我們穿越百年的歷史,透過五四之鏡,對勘青年人做了什麼,又有哪些需要精進。   一百年過去,中華民族已發生巨大變化,經濟總量全球第二,政治影響力大幅提升,綜合國力排在世界前列。我們再也不是「東亞病夫」,我們已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 鄭州科技學院學生在全國第九屆海洋文化創意設計大賽獲佳績
    全國第九屆海洋文化創意設計大賽獲獎結果於近日揭曉,鄭州科技學院學生參賽作品中共有14件分獲優秀獎和佳作獎,該校在本次比賽中榮獲優秀組織獎。視覺傳達教研室主任張超老師表示,我們鼓勵教師不斷探索如何更好地在日常教學中把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融合,教師們結合以往參與大賽的實踐經驗整理成案例教學素材,學生的接受度高,課堂教學反饋好。
  • 北大正為田剛建數學中心
    北大正為田剛建數學中心  留交會論壇上,北大副校長主動談起「丘成桐事件」,稱引進田剛不存在問題  第9屆留交會  本報訊(記者康建 嚴豔)北大教授「哭窮」的餘波未了,又有一名北大校領導站出來為大學教師的收入鳴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