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孩子早熟,有時候說出來的一些名詞,就算是90後的父母也聽不懂。孩子的早熟離不開網絡和電視。如何應對孩子成長過程中會遇到的誘惑,父母還是應該多學習學習。
一、12歲女兒凌晨2點被窩還有光,媽媽發現手機裡「不良」小說
晨晨今年12歲。她剛剛進入小學六年級。她的父母通常對他們的孩子感到放心。最近,老師說晨晨上課有點注意力不集中,日常的小測驗也感覺晨晨成績有所下滑,告訴她的父母要多注意晨晨。
然而,孩子沒有什麼不尋常的。她回家以後就關上門做作業。吃完飯,她就回到房間繼續看書。他們沒有什麼不尋常的!也沒發現家長們都害怕的「早戀」現象,晨晨的父母也是一頭霧水。
隨著天氣越來越冷,我媽想看看孩子晚上有沒有蓋好被子,就悄悄走到女兒房間,卻發現女兒一個人躲在被窩裡,裡面還有手機的光亮。
難怪上課沒有精神。你每天熬夜玩手機嗎?媽媽氣急了。她打開被子拿走了晨晨的手機。她看到裡面的東西時感到頭暈目眩。都是「言情小說」,甚至出現了一些難聽的話,非常的早熟。
看到手機被媽媽拿走,晨晨坐在床上不敢動。有些驚恐地看著她的母親。最後媽什麼也沒說,拿著手機走了。
其實媽媽回房間後根本睡不著。她翻遍了女兒所有的瀏覽記錄,孩子們幾乎每天都在看小說,一部接一部,都是言情小說,還有幾部奇幻和鬼故事。
第二天,晨晨的媽媽去學校問老師在這種情況下該怎麼辦。班主任還是很負責的。她說青春期的女生很容易被看小說電視劇迷住,男生也會看一些不好的網站。家長不要想盡辦法阻止,疏通比圍堵更重要。
晨晨的母親似乎明白了老師的意思。回家後她和女兒聊了很久,告訴她這樣的小說很容易沉迷,但是正常言論的小說是可以看,來供日常娛樂的。不過為了保證不影響學習,我也約定女兒看小說時間,晚上不能把手機放在女兒房間。女兒也知道自己影響了學習,願意改正錯誤。
二、手機裡的「垃圾」太容易誘惑孩子們
其實很多孩子都有過偷偷看小說看電視的經歷,就像小時候父母會躲在被窩裡用手電筒偷看小說一樣。網友對此的看法也很不一致:
有人說:「小說雖然沒什麼大害處,但是非常容易沉迷上癮,家長還是應該堅決杜絕孩子看小說。循序漸進地讓孩子戒掉小說,這個東西太消磨時間了。」
也有人認為:「小說和電視一樣,只是一種娛樂的方式,在合理的時間內看一本小說,也不會有那麼大的危害吧?要是父母堅決不讓孩子看,可能還會有逆反心理。」
其實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說,他們都怕孩子學習成績下降。對於孩子來說,面對的誘惑不僅僅是小說。各種不良網站在網絡背後泛濫。父母給孩子買手機,一定要設定好好玩的時間,甚至設定好瀏覽範圍。
三、如何查到孩子觀看過什麼內容?
1. 緩存記錄
在各種瀏覽器中,可以找到緩存的記錄,找出孩子在網上搜索到的內容,知道孩子是否接觸過不良內容。
2. 各類保存軟體
還有一些保存資料的軟體,都可以保存電影或者是小說圖片,父母可以根據孩子的手機軟體,判斷孩子有沒有看一些小說電影。
3. 下載記錄
還有各大瀏覽器的下載記錄,一些應用商店的下載記錄等等。可能被孩子用過但是刪了,但是我們可以在這裡找到線索。
但偷看孩子手機是一件有爭議的事情,擔心孩子會被不良信息誘惑,偷看手機是一件觸及孩子隱私的事情,孩子需要自己的空間。所以,家長要儘量不去看孩子的隱私,和孩子商量後再做決定。
也可以和孩子溝通好,在發放手機的時候,就規定好瀏覽的區域,在規定時間上交手機。制定好規則,才能更有效地引導孩子,直接打罵或者窺探孩子的手機,可能還會有反效果。
很多家長在尋找合適自己的教育方式時,難免一頭霧水,尤其是一些新手寶爸寶媽,在教育孩子這以問題上,更是會感到力不從心。教育家盧梭說過,世上最沒用的三種教育方法就是:講道理,發脾氣和刻意感動。然而這三種方法卻也是很多家長最喜歡使用的教育方式。
先對孩子循循善誘,一條條道理擺出來給孩子看;一旦發現講道理不行父母就不再壓制怒火,開始發脾氣去批評孩子,怒吼或是動手打孩子;或者是苦口婆心地說自己多麼辛苦和不容易來試圖感化孩子。
講道理誰都會,但對著孩子講道理很多時候就和"對牛彈琴"差不多,發脾氣,用"苦情"來感化孩子,更是不明智的做法。父母應該學會變通,而不是一直使用著錯誤的手段去管教孩子。
如果我們總是用講道理、批評和打擊的方式來教育,會很快發現教育的效果越來越差,我們也會教育得越來越吃力。
培養出5個博士1個碩士的「博士老爹」蔡笑晚也說:孩子的智力相差無幾,家長給予正確的引導,才是讓孩子成材的第一步,而關鍵就在於小學階段。
如果你沒有幫孩子規划過小學6年,缺乏科學的育兒經驗和方法,帶娃全靠一時興起。如果方法都是東拼西湊,道聽途說的,無疑是在耽誤孩子,不利於健康發展。
這本《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系統的講訴了不同年級,父母應該做什麼?孩子應該做什麼。
作者是擁有20年小學教育經驗的高級教師,按章節把小學階段該進行的家庭教育做了梳理。
這本書非常接地氣,配了案例展開討論,讀完後能學到很多實操方法,是一本非常貼心實用的枕邊家庭教育工具書。
1年級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2年級激發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3年級培養孩子自主閱讀的求知習慣;4年級教會孩子分清重點,提高效率;
5年級平衡學業和人際關係;6年級鍛鍊心態,迎接小升初考試。
通過這本書,家長能清楚的知道小學6年該如何引導教育孩子,培養各項基礎的學習能力,不會摸著石頭過河,毫無頭緒,耽誤孩子。
點擊下方《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陪孩子的初中三年》《你是在為自己讀書》三本只要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