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是來自潛意識的重要信息。心理學家弗洛伊德通過研究表明,夢有兩種作用,一是心理補償的作用,二是預示的作用。
為什麼會做夢?人在睡眠時,大腦並不會完全停止工作,而是換了另外一種工作方式,有些腦細胞沒有完全停止工作,很微弱的刺激就會引起這些細胞的活動,從而產生夢境。
人在現實生活中,由於種種原因無法得到滿足的事情,會通過做夢來得到心理滿足,這也是現實生活中為什麼有很多孩子沉溺於網路遊戲的主要原因之一。
夢見已故的親人,除了日有所思的原因之外,還有一個說法是已故的親人,在另一個世界遇到了困難,向我們求助而發出的信號。正德老師認為,夢見已故的親人,更多的可能是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由於內心的焦慮與壓力,通過夢境向已故的親人傾訴,以獲得心理安慰與心理支持。
總之,無論什麼原因,當夢到自己已故的親人之後,給已故的親人上香、燒一些紙錢則是讓我們的心理得到慰藉的最好的方法。
不是所有的夢都可以解釋。
如果經常做噩夢,常常被自己的噩夢驚醒,這個時候需要特別警惕,這說明在現實生活中心理壓力過大,無法得到有效緩解,可能導致身心出現各種問題,也有可能已經出現某些問題,如身體或者心理的某些疾病等。
減壓方法
深呼吸放鬆法:用鼻孔吸氣,用嘴巴呼氣,吸氣大約6秒,控制大約6秒,呼氣大約10秒,可以根據自己的感受來調整控制呼吸的時長,做完十個以上深呼吸就可以達到放鬆的目的。
肌肉漸進放鬆法:調整呼吸的同時,暗示自己從額頭開始往下放鬆,放鬆的部位順序依次為,眼眶、眼皮、鼻梁、嘴唇、下巴、脖子、肩膀、大臂、小臂、雙手、胸部、背部、腹部、腰部、大腿、小腿、雙腳。
音樂想像放鬆法:找一段舒緩的輕音樂,調整呼吸,讓自己放鬆後,發揮自己的想像力,跟隨音樂去自由聯想。
將呼吸放鬆法,肌肉漸進放鬆法與音樂想像放鬆法組合使用,可以達到深度放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