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俊、高松
不苟言笑的安捷倫執行長邵律文(Bill Sullivan)已經喝了不少酒。這位頭髮灰白的老人幾乎沒空坐下,肩膀微向前探,頻頻舉杯迎接一波又一波前來敬酒合影的員工。所有人都興致頗高,你很難相信眼下這家公司正在經歷著史無前例的巨大震動。
2013年9月19日,邵律文宣布將安捷倫拆分為兩家獨立公司,一家沿襲「安捷倫」之名,主營業務為化學分析與生命科學、醫療診斷,另一家公司名稱還未敲定,則從事電子測量業務。資本市場率先對此做出反應—安捷倫公司市值當日應聲陡增7億美元。
拆分消息釋出三個月後,邵律文來到熟悉的中國—自2005年接任CEO以來,邵律文每年都會前往中國,即便期間的髖部手術也未曾耽擱,以往,他的中國日程常以十五分鐘為單位,平均一上午要拜訪三家客戶,但此次拆分之際,其行程卻顯得十分寬鬆。他輾轉於北京、上海、蘇州三地,與員工相聚,並與各業務負責人單獨會談。「拆分過程將歷時一年。統一本地高層想法是重中之重,這樣以便下屬理解他要推動的戰略方向。」安捷倫副總裁付向東說。他手中一落52頁的A3紙,上面密密麻麻記錄著182項拆分需要解決的任務。
就在剛剛結束的蘇州年會上,面對各地LDA (Life Sciences,Diagnostics and Applied Markets,生命科學、診斷與應用領域)以及美國工廠的500多名員工,邵律文就曾回答過一連串有關拆分的問題。「像電子學科改變上世紀一樣,生物學將改變這個世紀。」邵律文說。
對邵律文而言,化學分析與生命科學業務發展勢頭之猛令人難以想像—2005年,安捷倫電子測量業務淨收入33億美元,化學分析與生命科學業務淨收入僅為14億美元。但到了2010年,安捷倫已有近50% %的業務來自化學分析與生命科學業務。2013年,該業務已反超電子測量部門達10億美元。在邵律文看來,較之於大而不倒和規模至上,他更信奉數一數二和聚焦原則。這一戰略實施頗有成效—安捷倫在細分市場擁有超過70條產品線,其中70%為全球第一,拆分的初衷正在於此。
拆分
這並非安捷倫遭遇的首次拆分,事實上,安捷倫本身即是拆分的結果。1938年,惠普兩位創始人威廉·休利特(William Hewlett)和戴維·帕卡德(Dave Parkard)研製成功首款產品—阻容聲頻振蕩器(HP 200A),電子測量成為惠普賴以起家的基石。1999年,時任惠普總裁卡莉·費奧莉娜(Carly Fiorina)操刀將惠普測試與測量業務拆分,安捷倫就此誕生。
安捷倫大中華區總裁霍豐就曾經歷1999年拆分時的劇痛,但讓他始終留守安捷倫的原因是「惠普文化的根還在安捷倫」。令霍豐倍感驕傲的是無論是拆分,是兼併,還是金融危機,安捷倫均能安然無恙—其電子測量業務長期名列全球第一,2013財年營收為28.88億美元,化學分析和生物測試業務也發展迅速,收入高達38.94億美元。每次拆分之後,安捷倫都是資本市場的寵兒。1999年11月17日,安捷倫首次股票上市交易即籌得21億美元,成為當年矽谷最大的一次IPO交易,上市當天股價狂漲40%,其市值達200億美元。
反觀惠普則糟糕的多。與安捷倫分手後,惠普分得當時風光無限的PC和印表機業務,但很快迷失了方向。與IBM在2005年將PC部門賣給聯想並向軟體服務業轉型如出一轍,惠普在2011年8月19日也宣布戰略轉型—以剝離或其他交易方式把惠普個人系統集團(PSG)分離成一家獨立的公司,並正式放棄搭載WebOS作業系統的手機和平板電腦設備的所有運營。消息傳出,惠普股票大跌近6%。目前,其市值已蒸發了約三分之一。2013年,它不僅被踢出了道瓊工業平均指數,糟糕的業績也打破了三年來對惠普CEO梅格·惠特曼(Meg Whitman)僅存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