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編很高興又一次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給大家講的是除蟲菊和含羞草,希望大家能夠學到三農的一些知識。除蟲菊除蟲菊。別名白花除蟲菊。全草入藥制粉。原產南斯拉夫,現全世界各國廣泛栽培。在非洲的一些國家裡,將除蟲菊稱為「漢菊」,他們說是古代從中國傳入的。著名航海家鄭和7次下西洋帶過去的,再者絲綢之路輸出去的。除蟲菊是有很高的經濟價值,特別是今天農業害蟲方面應該大量用除蟲菊和其他藥配伍應用,對植物無殘留毒,對人體無危害,更不汙染環境,所以除蟲菊是很有開拓市場的。現我國各地均有栽培。
生態特性性喜溫暖、向陽、溼潤,不耐嚴寒,夏季不宜高燥而適涼爽的環境,要求富含腐殖質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栽培技術1.繁殖方法通常以播種分株繁殖,無特殊要求,春秋兩季均可。栽培作藥用栽培,應經常澆水,施肥,通常以複合肥為宜。在開花前早春可施磷配,花期為氮肥,可提高產量。花採收以後,隨即追施磷鉀肥,同時要注意銹病、葉病和菌核病,在高溫下莖葉易枯黃,注意防治。若作觀賞栽培管理較為簡便。採收加工5~6月間,待舌狀花展開,外圍管狀花開放時,選擇晴天分批採收,採後要立即乾燥,全草在夏秋季採收,曬乾備用。除蟲菊是一種很好的觀賞花卉。除用作切花、插花、花境叢植綠化外,是重要殺蟲藥,應用歷史已久,其花、莖、葉還可直接用於殺疥癬、滅蚊、蠅、臭蟲、蛇等。它主要是接觸後引起神經中毒,繼則麻痺而死。性味苦,有毒。除蟲菊研粉調敷患處,治疥癬。除蟲菊粉製成蛀香點燃煙燻,驅蚊。內服,治高血壓病。
含羞草為豆科含羞草屬植物含羞草。別名知羞草、怕醜草、感應草、喝呼草。全草人藥。含羞草原產南美洲熱帶地區,經常遇到大風大雨惡劣天氣侵襲,經不斷淘汰,選擇適應了這種天氣,當風雨打來時便將葉子閉合,葉柄下垂,減輕莖葉損失,風雨過後又恢復了原狀照常生長。分布於華東、華南及西南等地區。全國各地都常栽培為觀賞植物,華北為盆栽。
植物特徵多年生草本植物。莖基木質化,在亞熱帶地區為多年生。因不耐寒各地常作一年生栽培,株高40~60cm。枝上散生倒毛和銳齒,羽片2~4個掌狀排列,小葉14~18個,觸立即閉合下垂,矩圓形。頭狀花序短圓形,花淡紅色,花期7~10月,莢角扁,有3~4英傑,每英有一粒種子,種子圓形。生態特性生手山坡叢林中、路旁、潮溼地。不耐寒,能自播繁殖。對土壤要求不嚴,尤喜溼潤的膽沃土壤。喜溫暖溼潤、喜光、耐半陰。含羞草受震動後,即會合攏、下垂,可以保護自己免受風雨的摧折。
栽培技術1.繁殖方法用種子繁殖,春秋都可播種。播前可用35℃水浸種24h,穴播,覆土12cm,保持溼潤,在15~20℃條件下,經7~10天出苗,苗高5cm時上盆。2.田間管理管理粗放,無特殊要求,少有病蟲害。一般土壤均可栽培,生長期需肥不多,施液肥2~3次即可,以葉綠生長健壯為佳。五、採收加工夏、秋季採,洗淨、切段、曬乾或鮮用。採種:莢果成熟期參差不齊,過熟能自行脫落,故須分次逐個採取。是頗為群眾喜愛的盆栽植物。頭狀花序矩圓形,花淡紅色,觸羽片與全葉亦閉合下垂,還因為它能給人一種知廉恥的道德啟示。
醫藥應用:種子含油17%,葉枕含藏紅花酸甙。嫩芽及葉柄含含羞草素,根顯生物鹼、黃酮類及內酯性物質的反應。全草藥用,能安神鎮靜,止血收斂,散瘀止痛。主治感冒,小兒高熱,急性結膜炎,支氣管炎,胃炎,腸炎,泌尿繫結石,瘧疾,神經衰弱,外用治跌打腫痛,瘡瘍腫毒。含羞草0.015kg,水煎服,治小兒高熱。含羞草根(鮮)0.1kg,紅絲線根(鮮)0.03kg,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10天為一療程,連續二個療程,治慢性氣管炎。看完小編的文章,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嗎?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多多給小編留言吧,謝謝大家的觀看,我們明天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