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的方法有很多種,但是大家都知道一點「釣無定法」,怎麼釣,要根據水情和魚情來實際調整,比如說冬天作釣我們就要想盡辦法增加靈敏度放大浮漂的信號,用小鉤細線是大家的首選。在夏季的時候小魚鬧窩,走水多,想要釣大魚還用正常懸墜釣底就比較困難了,很多釣友就會用雙鉛甚至跑鉛來釣,但幾乎所有老釣友都說雙鉛釣比跑鉛釣更容易上大魚。
可能有的釣友不信了,為啥在夏季的時候雙鉛比跑鉛釣更容易上大魚呢?它的原理和優勢是什麼?今天這篇文章路人甲就來和大家聊聊雙鉛釣法為啥更容易中大魚,有興趣的釣友不妨試試。
雙鉛釣法的版本有很多,一般來說大部分釣友都喜歡在主線上加2個鉛墜。但有時候也會在子線上加一個活鉛或咬鉛,也能實現釣大魚的想法。各個版本的作用都差不多,也沒有所謂的那個是正統那個山寨的區別,大家不必過度追究。
關於雙鉛釣法,其實也沒有什麼特別玄乎的,無非就是主線上加了2塊鉛皮。但是很多釣友都不明白加2塊鉛皮的目的和作用是什麼,所以對雙鉛釣法一直有疑問。
從雙鉛釣的示意圖上可以看出,2個鉛墜,上面那個鉛墜是用太空豆固定的,而下面鉛墜兩側的太空豆是打開的。上面的那個鉛墜是懸浮在水中的,下面那個鉛墜是躺底的。
那麼問題來了,憑什麼說雙鉛釣比跑鉛釣更容易上大魚呢?我們決定是否提竿主要是看浮漂的動作來決定的,有的釣友說,大魚吃口都很猛,動不動就黑漂,根本不擔心出不來口。其實有時候大魚吃餌也比較溫柔,動作幅度並不是特別大。或許在大跑鉛的時候浮漂一動不動,雙鉛的時候卻能有清晰的動作。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二者最大的區別就在於魚兒吃餌的阻力。單純的大跑鉛,對魚兒吃餌造成的最大阻力是浮漂本身的浮力,其他一些鉛皮座和線組的摩擦力,魚鉤太空豆阻力什麼的都可以忽略。所以有些釣友在用跑鉛釣的時候會選用吃鉛量比較輕的浮漂來降低魚兒吃餌的阻力,但是阻力仍然還是比較大。
雙鉛釣則不一樣,雙鉛釣是要調漂的。先用上面的鉛墜來正常進行調漂,比如說修建鉛皮半水調2-3目,釣也可以釣2-3目。然後再將下面的鉛墜裝上作釣,讓下面的鉛墜躺底。那麼魚兒吃餌時遇到的阻力就大大減少了,畢竟除了一些雜七雜八的阻力以外,最大的阻力就是浮漂的調目所帶來的剩餘浮力。相比於整個浮漂的浮力,漂尾2-3目的剩餘浮力就不算什麼了,出來的信號自然更清晰。
最後:雙鉛釣適合哪些場所呢?
1,小雜魚鬧窩,雙鉛釣法用的是2個鉛墜,下方的鉛墜往往還比較重,在用雙鉛釣的時候子線一般用得比較短。所以餌料可以快速到底,減少餌料在半水中被小魚截口的風險。而且雙鉛釣比正常的懸墜釣要鈍,也能有效過濾一些亂七八糟的虛假信號。
2,能有效對付緩慢的水流,在一些水流不是很急的情況下正常懸墜釣容易出現走漂,陰漂的現象,但是跑鉛釣又比較鈍。這時候雙鉛釣的綜合能力就比較強了,既能防走漂,還能有相對比較高的靈敏度。一般的大魚吃餌都能清晰地反映出來。
3,可以對付滑口魚,一些滑口魚警惕性比較高,經常反覆試探餌料,造成有動作不中魚的現象。但是雙鉛釣就不一樣了,即使一個小頓口也能反映出真實魚口,提竿中魚率會比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