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駝被稱為「沙漠之舟」,極能忍飢耐渴。駱駝在沒有水的條件下可以生存兩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可以生存一個月。綜而觀之,駱駝起碼兒在三個方面與沙漠形成的完美的對抗。
水分上的開源節流
沙漠極為乾燥,水源匱乏,要想順利穿過沙漠,必須備有足夠量的水,還得耐得住饑渴。駱駝就有一套絕妙的耐渴組合拳。
一是駱駝儲水的法寶。駱駝的胃裡生有許多類似袋子的小泡泡,稱為水浮,這便是駱駝的「儲水器」。駱駝的飲水速度比較快,而且飲水量大。一頭雙峰駝能夠在10分鐘之內喝下去114升水,這些喝下去的水會儲存在「儲水器」裡。這樣即便是駱駝幾天不喝水,也不會威脅到生命。
二是駱駝的節水法寶。駱駝有構造特別異常的鼻孔,鼻孔內生有許多彎曲微小的氣道,當駱駝大量消耗水分時,這些氣道的分泌物便會自動變得乾燥並形成一層硬膜。在呼氣時,硬膜就像冷凝器,將來自肺內的水分凝留住,吸氣時,這些凝留的水分又被送回到肺部,如此便會有效防止體內水分的散失,使體內的水循環不已;到了夜間,空氣中的水分增加,溼度加大,駱駝的鼻孔又能從空氣中冷凝出水,並隨吸氣送入體內。
能量上的備戰備荒
駱駝都有一個或者兩個高聳的駝峰,這是駱駝的獨門絕技。有足夠量的食物時,駱駝便在駝峰裡以脂肪的形式儲存許多營養;食物短缺時,駱駝便把儲存的營養釋放出來供應全身的需要。因此在出發前,駱駝需要吃很多食物,以便在駝峰裡儲存足夠多的營養,進入沙漠後,一旦缺水缺糧,就全靠駝峰裡的這些東西來維持正常運轉。
設施上的從容應對
沙漠裡風沙大,沙地鬆軟,冬夏溫差大,駱駝也有應對的方法。駱駝有雙重眼瞼[jiǎn 眼皮],睫毛又長又濃密,可以防止風沙吹入眼內;駱駝的鼻子長有兩個蓋子狀的肉塊,當遭遇風沙襲擊時,駱駝就它們把鼻孔蓋上,以風沙進入肺部;駱駝的耳朵又圓又小,耳孔還長滿了耳毛,可防風沙進入耳朵。
駱駝的腳下還有一塊又軟又厚的肉墊子,腳掌寬大扁平,這使得駱駝能夠在鬆軟的沙地上行走自如,不僅不會陷入沙中,還能耐住滾燙的沙粒。駱駝的胸部和膝蓋也生有肉墊,在熱沙地上趴下休息前,它用前腿和後腿將表面的熱沙分別向前和往後推開,然後用肉墊子著地。肉墊兒不僅可以隔熱,還可以使駱駝在它與地面之間有一定的空隙,便於通風和散熱。
大自然是如此地完美,所以當您有機會食用駝峰、駝掌時,請您下嘴前務必慎重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