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教授團隊開發「高效切削刀具技術」 助力高端製造

2020-11-25 東方網

圖片說明:複雜型線刀具應用於汽輪機轉子輪盤榫齒槽高效精密製造

  第20屆工博會將於19日開幕。高校展區75所高校將帶來751個項目,參展高校數量及項目數量創下歷年來新高。高校展區緊扣工博會主題,體現高校「智能、綠色」的創新理念,推進高校創新創業發展。同時,圍繞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科創中心的定位,藉助展臺傳遞高科技創新成果,體現高校的科創能力和服務社會實力。

  工博會上有哪些亮點?晨報記者提前探營,推出系列報導,今天第一篇聚焦的是上海交大陳明教授團隊的「高效切削刀具技術」。

  在航空航天、能源和汽車等高端製造領域,難加工零件的高效切削對刀具耐磨損和長壽命有著很高的要求。我國刀具市場總消費規模雖然世界第一,但國產高效切削刀具只佔約15%,高端製造領域高效切削刀具嚴重依賴進口。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教授、製造技術與裝備自動化研究所所長陳明團隊歷經20餘年,發明了金剛石刀具塗層製備新技術,研製出塗層成套裝備,構建了高效切削刀具製備技術鏈,在國內首次建立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金剛石塗層刀具生產線並在行業內推廣。開發出系列化刀具設計與應用專業軟體,最終形成7大類18個系列高效切削刀具產品。

  成果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汽車、汽輪機和發動機等重大裝備製造領域。高效切削刀具國產化對我國重大裝備研製技術安全性起到保障作用,助力中國高端製造。

  勇於挑戰,持續創新

  切削加工是機械製造基礎工藝,刀具是加工系統關鍵,常常被比喻成工具機的牙齒,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傳統刀具在高速切削中精度保持性差、耐用度低,無法滿足航空航天、能源、汽車等高端製造領域對刀具的高精度和長壽命要求。據統計,我國刀具消耗全球第一,但高效刀具長期依賴進口,難以滿足加工成本進一步降低和重大裝備研製國產化水平進一步提高的要求,實現高效切削刀具國產化的需求已迫在眉睫。

  陳明教授團隊在「973」「863」「04」重大專項等項目的支持下,圍繞高效切削刀具的設計、製備與應用等方面開展研究。在研究過程中,他領導的研究團隊注意到國產高效切削刀具在設計方法和標準上的缺失問題,提出了形性協同精準設計方法,完成了基礎理論創新和關鍵技術突破。開發出系列化刀具設計與應用專業軟體,最終形成7大類18個系列高效切削刀具產品。陳明教授團隊針對國產高效切削刀具缺乏關鍵製備技術的難題,發明了金剛石刀具塗層製備新技術,研製出塗層成套裝備,構建了高效切削刀具製備技術鏈。與傳統刀具壽命相比,其開發的金剛石塗層刀具壽命提高了整整10倍;與此同時,他領導的團隊開發了系列化大規格複雜型線刀具,為百萬千瓦級汽輪機和重型燃機國產化提供大規格型線輪槽銑刀和組合拉刀,打破了國外在該領域的刀具技術壟斷。

  促高端製造業可持續發展

  多年來,在陳明教授的帶領下,上海交通大學切削磨削與刀具研究團隊,已經在高速切削技術、高效磨削技術、先進刀具開發與超硬砂輪應用研究的路上穿越無數風雨與坎坷,也收穫了掌聲和鮮花。研究團隊在「高速切削技術」方面成果被列入工業和信息化部「百項技術創新推進計劃」。

  目前,研究團隊擁有較為完善的先進儀器設備,並與國內汽車、航空航天和發電設備行業的代表性企業建立了長期的「產、學、研、用」合作關係,研製的高效切削刀具也已在中國商飛上海飛機製造有限公司、上海電氣電站設備有限公司上海汽輪機廠等40多家高端裝備製造企業遍地開花。

  高效切削刀具技術上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會對我國重大裝備研製技術安全性起到保障作用,並促進高端製造業可持續發展。

相關焦點

  • 交大教授團隊開發"高效切削刀具技術" 助力高端製造
    晨報記者提前探營,推出系列報導,今天第一篇聚焦的是上海交大陳明教授團隊的「高效切削刀具技術」。在航空航天、能源和汽車等高端製造領域,難加工零件的高效切削對刀具耐磨損和長壽命有著很高的要求。我國刀具市場總消費規模雖然世界第一,但國產高效切削刀具只佔約15%,高端製造領域高效切削刀具嚴重依賴進口。
  • 沃爾德:專注高端超硬工具製造打造國際一流刀具品牌
    公司產品及服務定位於全球高端超硬刀具市場,廣泛應用於消費類電子產品中的觸控螢幕、液晶面板等消費電子玻璃的超高精密切割,汽車發動機、變速箱等核心部件的高精密切削,以及工程機械、航空航天、能源設備等先進位造領域,經過多年不懈努力,已經成長為行業內優秀的超硬刀具供應商。
  • 國內外切削刀具塗層技術的發展綜述
    國內外切削刀具塗層技術的發展綜述 2006-01-24 00:00:00 來源:全球紡織網   切削刀具表面塗層技術是近幾十年應市場需求發展起來的材料表面改性技術。
  • 塗層刀具在切削刀具中佔的比例已達到80%
    Ti-Al-X-N新型塗層技術是利用氣相沉積方法在高強度工具基體表面塗覆幾微米高硬度、高耐磨性難熔Ti-Al-X-N塗層,從而達到減少刀具磨損,延長壽命,提高切削速度的目的。它是高檔數控工具機與基礎製造裝備國家重大專項課題取得的重要成果。
  • ...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獲得者、大連理工大學教授賈振元和他的團隊
    碳纖維增強樹脂基複合材料(以下簡稱複合材料)是航空、航天、交通等領域高端裝備減重增效的優選材料,但其高質高效加工卻是個世界性難題。把握國家重大需求,大連理工大學教授賈振元帶領團隊接力攻關十餘年,從源頭上解決了這一極具挑戰性的難題,使複合材料加工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為這種材料在我國航空、航天和交通等領域的大規模應用鋪平了道路。
  • 2019年中國切削刀具行業發展現狀和市場格局分析 超硬刀具嶄露頭角
    刀具作為工業工具機的「牙齒」,對於提升工具機的精密、高速和高效等方面的性能有直接影響。刀具作為高檔數控工具機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廣泛應用於製造業中的材料切削,對工具機的精密、高速和高效等方面的性能起關鍵作用。根據中國工具機工具工業協會工具分會的統計、調查及分析測算,我國刀具出口從2017年的96億人民幣增加到2018年的101億元,同比增長5.2%,連續兩年創新高。三、2018年超硬刀具市場規模約為42億元隨著製造業升級對於切削刀具質量的提高,切削刀具的市場結構也在持續變化。
  • 以技術為先導 華銳工具深耕精密數控刀具中高端市場
    我國的數控工具機以及配套的數控刀具行業起步較晚,基礎較弱,一直以來,國內中高端數控刀具市場一直被歐美、日韓刀具企業所佔據。一直以來,我國硬質合金刀具以中低端為主。2007年我國生產的1.65萬噸硬質合金中,有4500噸用於切削刀具生產上,數量上和日本相當,但製成刀具後的價值僅8億美元,遠不及日本的25億美元。
  • 小塗層大突破 高端刀具推進位造業由大變強
    專項素描 Ti-Al-X-N新型塗層技術是利用氣相沉積方法在高強度工具基體表面塗覆幾微米高硬度、高耐磨性難熔Ti-Al-X-N塗層,從而達到減少刀具磨損,延長壽命,提高切削速度的目的。它是高檔數控工具機與基礎製造裝備國家重大專項課題取得的重要成果。
  • 「高速高效刀具表面改性技術研究」突破了多項關鍵技術
    近日,由上海工具廠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承擔的先進位造領域「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高速高效切削工具的研究開發」重點項目「高速高效刀具表面改性技術研究」課題順利通過驗收。
  • 金剛石刀具:金剛石加工工藝和製造技術已得到迅速提升
    在刀具刃磨過程中,除了必要的恆定壓力刃磨,非重複刃磨和其他工藝外,最終工藝還需要確保所有運動的一致性和磨削剛度。超精密刀具製造的最終過程應該是精密拋光和重複檢查。在不改變切削刃的形狀並確保銳度指數的情況下,需要添加各種拋光步驟以減少非晶層並消除刀片的微裂紋。
  • 加工模具用高效長壽命切削刀具材料
    瑞典山特維克公司的新型GC1030硬質合金牌號是全球率先開發的TiAlN超多層塗層硬質合金刀具材料,它在模具材料的加工中,發揮出了提高加工效率、延長刀具壽命的卓越性能。對於SKD61等淬硬材料,直接切削加工不會出現太大問題;但對於近年來新開發的跨世紀的新型模具材料,則既無法提高切削條件,也難以保證刀具壽命。這是一個不能忽視的大問題。
  • 切削刀具表面塗層技術的研究進展
    切削刀具(塗層硬質合金和塗層高速鋼刀具)表面塗層技術是近幾十年來應巿場需求發展起來的材料表面改性技術。採用塗層技術可有效延長切削刀具的使用壽命,賦予刀具優良的綜合機械性能,從而大幅提高機械加工效率。也正因為此,塗層技術與切削材料、切削加工工藝一起並稱為切削刀具製造領域的三大關鍵技術。
  • 株洲鑽石切削刀具:追求過硬 進取無限
    降低刀具採購成本,採用先進的切削技術成為汽車企業迫切的需求。縱觀我國刀具行業的整體發展狀況,與國外的優秀刀具品牌相比,國產刀具在產品的質量控制與應用的穩定性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然而在新的形勢下,從東風、華晨、長安、江淮、上海大眾、神龍等眾多汽車企業的呼聲中,我們都聽到了這些企業對株洲鑽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株鑽)的期待。
  • 高速切削在模具製造中的前景
    在美國、德國和日本等工業發達國家,其模具工業近年來正在進行一場大規模的技術革命,這就是逐步用高速切削工具機替代電加工設備,對模具型腔進行高效精密加工。這些工具機主要包括各種高速數控銑床、加工中心等。
  • 塗層刀具推動製造業變大變強
    Ti-Al-X-N新型塗層技術是利用氣相沉積方法在高強度工具基體表面塗覆幾微米高硬度、高耐磨性難熔Ti-Al-X-N塗層,從而達到減少刀具磨損,延長壽命,提高切削速度的目的。它是高檔數控工具機與基礎製造裝備國家重大專項課題取得的重要成果。
  • 【先進刀具】切削難加工材料的解決方案——PCD和CBN刀具
    選擇恰當的刀具材料取決於對以下各種因素的綜合考慮:金屬的硬度或材料的種類;切削加工的性質(連續切削、輕載或重載斷續切削)以及採用的加工工藝(如單點車削或銑削)。其他一些加工工藝(如鑽削、鉸削和切斷加工)也可以通過正確應用刀具技術而獲益。 PCD複合片是在高溫高壓下利用金屬基粘結劑對金剛石顆粒進行燒結而生產出來的。
  • 新型塗層類刀具推動製造業變大變強
    它是高檔數控工具機與基礎製造裝備國家重大專項課題取得的重要成果。 這一技術打破了國外企業在高端刀具塗層技術領域的壟斷,提高了高檔塗層刀具的國產化率,為汽車、航空等重點用戶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打下了堅實基礎。
  • 朱利民:瞄準國家重大需求,突破智能與精密製造核心技術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智能製造與信息工程研究所所長朱利民長期從事複雜曲面零件高效精密數控加工理論與技術研究,從數控編程、工藝力學、三維測量、運動控制到數控系統與工具機,取得了系統性成果,在航天、航空和汽車發動機製造企業獲得重要應用。
  • 切削刀具技術有助於熄燈加工的應用
    但是,在熄燈加工的過程中,機加工車間可能會忽視的一個方面是切削刀具。  為了適應熄燈加工,刀具必須穩定,具有可預測的、長壽命的刀具。現場沒有操作員來檢查刀具的損壞情況,而且,如果要更換刀具的話,又要確保能及時更換。當建立一個無人值守的加工過程時,車間可以通過實施刀具監控系統和新的刀具技術,來滿足這一需求。
  • 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獲得者、大連理工大學教授賈振元:「我就是個...
    碳纖維複合材料的高質高效加工,就是這樣的「卡脖子」問題。航空、航天、交通等領域的高端裝備,是一個國家製造水平的集中體現。「這些要跑、要飛的高端裝備質量越輕跑得越快、飛得越遠,有效載荷也更大。」賈振元介紹說,航空、航天飛行器和高鐵裝備的重量一般按「克」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