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中地球之外,火星是最有可能誕生外星生命的星球。
(火星實景照;藍太陽是大氣沙塵散射所致)
著名天體物理學家和科普作家卡爾.薩根有句名言:非凡的主張需要非凡的證據 。
1960年10月10日,從前蘇聯向火星發射了第一枚探測器開始,人類在近六十年的時間內向火星發射了眾多的飛掠和登陸探測器。
(火星上的著陸器和火星車分布圖)
2012年8月「好奇號」火星車成功登陸火星表面,是火星探測史上的劃時代實踐。「好奇」號火星車在火星探索7個月後,基於「好奇」號火星車對火星基巖樣品的分析顯示,火星古代環境確曾適合生命存在。
(隱藏在火星表面下的巨大冰層)
2013年9月26日,美國航天局「好奇」號火星車發現,火星表面土壤按重量算約2%是水分,這意味著每立方英尺(不到0.03立方米)的火星土壤能夠獲得約1升的水。
(奧林帕斯火山,由火星環球勘測者號測繪的假色地形圖)
2019年10月,美國航天局表示,「好奇」號火星車在火星蓋爾隕石坑內發現了富含礦物鹽的沉積物,表明坑內曾有鹽水湖,顯示出氣候波動使火星環境從曾經的溫潤、潮溼演化為如今冰凍、乾燥的氣候。
(蓋爾隕石坑。)
綜合火星探測器傳回的照片和數據,可以歸納出火星有可能誕生或存在外星生命的幾個理由。
1,火星曾位於太陽系宜居帶的中心。
2,火星是太陽系中最近似地球的天體,直徑約為地球的一半,自轉軸傾角、自轉周期則與地球相當,有著與地球類似的四季交替,一個火星日幾乎和地球日一樣長。
3,在火星的早期,它與地球十分相似,曾有濃密的大氣。現遺存的火星的大氣密度只有地球的大約1%。
(火星一度是一顆溫暖溼潤的宜居行星。但數十億年來,太陽風和輻射幾乎將火星大氣剝離殆盡,使這顆紅色行星變成了一個貧瘠荒涼的世界。)
4, 據美國太空網報導,科學家們已經掌握更多證據證明在數十億年前火星表面的大部分地區曾經被廣闊的海洋覆蓋。
5,火星有磁場,火星沒有一個全球性偶極磁場,卻存在眾多的局域性的偶極磁場。
6,火星土壤中含有磷、氮、氫、氧、碳,這些都是支持生命存在的關鍵化學成分。
以上六條可以推斷出,古代火星確實適宜生命存在。
但若二三十億年前適宜生命生存的火星誕生了生命,是不是進化出火星文明,若存在火星文明,那麼現在「火星人」又在哪裡呢?
第一種可能:因火星生存條件惡化,火星文明滅絕。
(NASA在火星沙丘上發現疑似「星際艦隊標誌」)
(火星探測器拍攝的火星照片中發現疑似炮彈狀物體。)
第二章可能:火星文明離開了生存環境惡劣的火星,遷到了地球;最後因為核大戰火星文明在地球上滅絕或退化。
第三種可能:火星文明離開了太陽系。
第四種可能:轉入了火星地下,或以人類觀測不到的形式存在於火星(火星文明數據化生存)。
(疑似火星人照片)
(火星上神秘粒狀物體))
你看不見的,不代表不存在!
人類現代科技史僅300多年,火星是否存在外星人,對於人類來說目前還是一個未解之謎!
但值得慶幸的是,人類在近五十年內就會登陸火星,在近一百年內或可殖民火星,到時或可解開火星之謎。
人類需要在太陽系內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