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對於蘭州中川國際機場而言,翻開了一頁新的篇章。中午1時30分,蘭州中川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開工儀式舉行,備受關注的蘭州機場三期擴建工程破土動工。這標誌著甘肅民航發展史上規模最大的民航機場工程進入建設實施階段。
當前,航空運輸已經成為經濟全球化重要依託,而蘭州中川國際機場是西部中心大機場之一。蘭州中川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建設以2030年為設計目標年,按照年旅客吞吐量38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30萬噸、飛機起降架次30萬架次的目標進行設計,機場工程核定概算投資334.38億元,建設工期為4年。
中川機場計劃將蘭州至張掖城際鐵路引進連接線,在T3航站樓綜合交通中心設站,軌道交通5號線分別在T3航站樓綜合交通中心和T4航站樓設站,把蘭州中川國際機場打造成服務於國家「一帶一路」建設、蘭西(蘭州、西寧)城市群核心樞紐、發展中轉航空市場的區域樞紐機場,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交通保障。
依託良好的區位優勢及空域條件,甘肅官方近年來大力推進本地航空物流產業發展,欲將蘭州中川國際機場及其所在的蘭州新區空港打造成中國版「孟菲斯」,但是,各大城市的航空產業發展競爭較為激烈。但是隨著中川機場三期的正式開建,蘭州離自己的「孟菲斯」之夢又近了一步。
01 機場的背後:蘭州的航空時代
中川機場三期開建的背後是蘭州中心城市之夢!城市格局之變,就在當前,蘭州已經無法再偏居一隅,在城市群競爭之中,蘭州需要領銜發展,融入國際分工。說到國際分工,在新常態下,蘭州需要培養新的增長極。增長極有很多類型,其中一種是依託航空樞紐,發展臨空經濟就是一個不錯的選項。因為歷史上的航空樞紐都會成為新的增長極,隨著航空技術的不斷進步,將會強化航空交通樞紐聚集經濟活動的優勢。
機場客流背後是一個城市綜合實力的體現,看到第一梯隊的北上廣,大家的第一反應是:機場客流量,應該與城市綜合實力息息相關。的確,城市綜合實力與機場客流有較高的相關性。但是,這不是絕對的,也和城市地理位置關係較大。
首先,你得有個(民用)機場。在這一問題上,GDP高居全國第七的蘇州哭暈在廁所。我國幅員遼闊,東南沿海人口稠密,城市聚集;西部地區人煙稀少,除了幾個省會城市外,大城市不多,西部地區的機場對於客源、航線等的競爭主要也是在中心機場展開。
舉個例子,常州自身有奔牛機場,但是規模小,航線少,選擇餘地比較少。常州市區的旅客乘飛機有一部分選擇本地,一部分選擇臨近的無錫江南碩放機場,還有很多乘高鐵到上海虹橋直接轉飛機也很方便,國際出發主要選擇上海浦東機場。
因此,蘭州作為機場密度較低的中西部城市,中川機場承擔著全省甚至更大片區範圍內的航空轉運功能。但是,在東部地區,很多城市至少離北上廣中的一個較近,可以通過高鐵、高速等快速到達,這就沒航空什麼事了。而作為西部城市的蘭州,距離北上廣都較遠,航空是絕對蘭州長距離出行的主力。
舉例:鑑於距離因素,成都飛往北上廣的航線都相當熱門,附近其他城市也都選擇從成都起飛前往上述地區。再加上是西部重要的航空節點,國內外中轉客流、經停航班也相當多。因此,成都屬於典型的客源吸附力強+航空需求強。
九省通衢的中部地區霸主武漢,是區域絕對的中心,但武漢到北京、上海、廣州甚至成都重慶,高鐵都在4個小時範圍內,搶奪了相當一部分航空客流。武漢屬於客源吸附力強,但航空需求較弱。
中川機場位於全國面積最大的西北,且地形非常複雜,非常不利於鐵路、公路的建設,建成路段旅速也有限。因此,西北城市之間的出行,不少都會選擇航空,支線航空比較發達,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川機場的客流。所以,區位因素和地理環境,對航空客流的影響也非常突出,主要表現在客源吸附力和航空需求度上。
國際航協預測,2022年中國航空客運將位居全球之首,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航空市場時間比之前預計提前兩年。同時,航空客運和貨運的數據,是城市經濟、商務活動、影響力和產業聚集等最直接的反應。這些數據,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的活力。航空也是蘭州乃至甘肅打破地域和時間限制的交通工具,而大機場的建設更是城市另一個「軟實力」,更是要看到背後它可能對城市未來產生的影響力。
在2019的最後十天內,中川機場突破了1500萬人次大關!1500萬,相當於把葡萄牙全國的人口運送兩次。據統計,2016年中川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萬人次大關;三年後的2019年蘭州中川機場突破1500萬人,機場三期的建設將又是中川機場的裡程碑。
眾所周知,機場是現代城市創建交通樞紐中心最重要的一環,亦是城市實力、形象的重要標杆之一。目前限制蘭州中川機場旅客吞吐量增長最大的因素就是機場的接待能力。因此,對比之下各大機場在「市場之手」的調節下必然是強化集中度來形成競爭力,因此需要「政府之手」順勢而動,擴大機場的接待能力。「強省會」的成都模式——舉全省之力形成超級大都市。目前,成都已開建第二國際機場。儘管選址幾經波折,但是作為西北中心的蘭州,「市場之手」已為大蘭州篩選出了答案,通過建設中川機場三期,真正朝著4F機場之路邁進!
放在全局背景下,機場進出港數據相當於蘭州「朋友圈」,通過數據我們可以看到蘭州在不斷擴大朋友圈的同時,朋友圈的質量也在提升。第一,前四位依次是「京滬深穗」,充分證明大蘭州「朋友圈」的含金量。第二,烏魯木齊、昆明和敦煌等城市也榜上有名,充分說明蘭州對西部的輻射力。第三,在沒有高鐵和動車直達的甘肅慶陽地區,航空成為最重要的交通工具。
02 航空樞紐,如何讓蘭州重回中心?
2019年蘭州旅遊收入大幅增加,亦說明遊客結構發生了結構性變化。文旅產業,是城市產業發展的第一反應。這幾年蘭州跨越式發展,必須要有大量資本和產業的進駐。機場這個進出港區域,很能說明事實。同時,蘭州也正在成為甘青寧區域的航空中心。何謂「中心」?發達的交通,是決定性基礎。「航海時代、航空時代和高鐵時代」……顯示出交通與時代的唇齒關係。
雖然,乘坐飛機對絕大部分人來說已是尋常。國際航協報告指出:近年來,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速放緩,但經濟活動依然保持強勢增長。在投資與消費領域實現再平衡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從而推動航空客運量進一步增長。
因此在《中國民用航空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提出,「十三五」期間,除北京、上海、廣州3個國際樞紐外,我國還要建設成都、昆明、深圳、重慶、西安、烏魯木齊、哈爾濱7個國際樞紐,以及天津、石家莊、太原、呼和浩特、大連、瀋陽、長春、杭州、廈門、南京、青島、福州、濟南、南昌、溫州、寧波、合肥、南寧、桂林、海口、三亞、鄭州、武漢、長沙、貴陽、拉薩、蘭州、西寧、銀川29個區域樞紐。
而在《全國民用機場布局規劃》(2017版)提出,到2025年,我國將形成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3大世界級機場群,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昆明、深圳、重慶、西安、烏魯木齊、哈爾濱共10個國際樞紐,以及天津、石家莊、太原、蘭州、烏魯木齊等29個區域樞紐。
可以看出,無論是民航「十三五」規劃,還是《全國民用機場布局規劃》,提出的航空樞紐建設目標是一致的,即未來五到十年,我國將建成39個航空樞紐,其中有10個國際航空樞紐。
因此,隨著中川國際機場三期的建設,中川機場航線網絡通達能力,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所以,「不沿海不沿邊」、非中心的蘭州,航空成為打破內陸地域局限的「神器」。航空,讓蘭州可以在三個小時左右通達全國,也必將成為蘭州最有力的對外橋梁。同時,中川機場三期的建設,必將鞏固蘭州樞紐機場的地位,國際及地區航線的開闢也會呈現全面發展態勢,有利於中川國際樞紐機場的打造和形成。
03 樞紐蘭州如何突圍?
要想做強航空樞紐,根據之前闡述的思路,增強旅客吸附力和增加航空需求度兩方面都至關重要。客源吸附力方面,前面也分析到,相比人口密集的中東部省會城市,地處西北的蘭州在航空客流的競爭上面臨的挑戰要大很多,畢竟西安的樞紐作用更強,這點上蘭州不佔優勢。那麼,作為提高首位度的重要一環,蘭州的航空樞紐如何突圍?
首先,中川機場抓住自己的核心客源範圍,並儘可能向外拓展,通過城際鐵路、高速、空鐵聯運等方式,增強客源吸附能力。這一點上,蘭州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比如機場與高鐵站之間的城際常態化運營,城市候機樓等等。但是中川機場異地航站樓(可辦理值機)已在蘭州都市圈還沒有覆蓋,因此亟需完善中川機場異地航站樓。
近兩年,中川機場的吞吐量增長較快,但起降班次增速時常低於客流量增速,顯示出運力瓶頸依然存在。一方面要持續做好機場硬體升級,提高飛行保障能力,降低延誤率,提升進出港旅客出行體驗;另一方面,要加大基地航空公司的引進力度,建設本土航空公司,能否把中川機場作為中心機場,面向西北,主打西北航空市場,從而通過加強競爭,拓展更多的航線航點。
在短途出行中,航空難與高鐵競爭,但在中距離站點上,提升客源地到機場的通達性,提高準點率和出行體驗,能增強航空與高鐵客流的競爭,但這是都市圈存量客源爭奪。中川更多國際航線的開通,能明顯提升航空樞紐競爭力,完全不受到高鐵競爭,且這部分出行需求,更多是存量以外的增量。
而隨著新航線的開通,更多旅遊目的地進入蘭西城市群居民的視野,更多外國遊客來到蘭州及西北觀光,甚至促進國際間的重大合作項目、投資及互訪,增加差旅需求,這些都是對於航空需求的增量,更是增強城市經濟活力的增量。
04 蘭州的下一步,「孟菲斯」之夢
孟菲斯,美國中南部物流樞紐,也是美國最大的貨運機場。與典型的中轉樞紐城市孟菲斯相比,中國物流節點城市發展的短板就在於沒有完善航空貨運系統,因此,作為中國大陸的幾何中心,蘭州需要承擔起這個重任。
其一,中國的航空網絡是點對點形態,還沒有形成一張真正意義上的網絡,當然也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中轉樞紐機場,無論是客運還是貨運。
其二,中國航空貨運發展起步晚,一直以來都是「重客輕貨」,國內200多個機場中,沒有一個專門為貨打造的機場。所以航空貨運大多屬於客運的「填倉貨」,甚至經常跟客運爭奪資源。
為了滿足越來越高的時效要求和品質要求和更好地服務跨境物流的發展,物流行業的「空中大戰」已經開始,各大公司已經紛紛入局。蘭州構建一個樞紐型的中轉機場的出現已經到了時機,而中川機場三期就是蘭州中川機場構建航空樞紐最大的機遇。
孟菲斯國際機場
中轉機場應該建設在什麼地方?借鑑孟菲斯的地理位置,首先必須是大陸中部地區,才能更好地發揮中轉功能;其次,避免人口稠密的大城市,以免和客運發生大的衝突;最後,結合中國物流的發展現狀,一定是在發展基礎好的物流節點城市,因此,蘭州有希望成為中國面向中亞和南亞的物流樞紐,因此,不斷增強自身實力,構建有競爭力的航空產業成為蘭州實現中心城市之夢的不二選擇。
正因為如此,這兩年蘭州開始大力發展製造業,提升外貿、產業結構開始轉型、服務業升級、人口吸附能力強,蘭州的各項交通運輸指標都在快速提升,尤其是航空。如今,全球運輸行業超過35%貨品通過空運,是通往世界高價值鏈領域的方式。這將決定未來的城市產業結構。就比如,成都是典型的航空公司喜好所在:人口基數大、GDP靠前、樞紐位置。目前,成都國際航班已超100個。
同時,近一半的世界500強公司落戶,支柱性產業包括電子信息、機械(主要是汽車、航空零部件)、醫藥、食品菸草加工、冶金及石油。除商業往來,成都人還有享樂的天性,旅遊市場同樣龐大。也就是說,成都「對內」實現大整合,「對外」藉助航空助推產業升級!
因此,對於蘭州,中川機場三期的開建,讓蘭州距離航空樞紐強市又近了一步!但是,一個城市有夢想很重要,下定決心真抓實幹才更為重要,中川機場三期的建設,將進一步提升蘭州空鐵聯運樞紐能力,穩固區域影響力,西北客流進一步導向中川機場。
未來,圍繞著中川機場,蘭州可以有更大的作為,蘭州需要更大的想像力。未來已來,中國經濟邁入更高質量的發展階段,隨著顛覆式創新技術的不斷湧現,催生一批未來型新興產業。蘭州要利用好中川機場這個樞紐,同時也要把握開放新時代的戰略機遇,用戰略性思維和創新性思維,探尋蘭州自身的發展之道和產業升級之道。
來源:大賀頻道